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正法妙音》第一册▪P2

  ..续本文上一页,此仅为方便说法而已。实则如来藏或不坏明点清净如虚空,法身亦清净如虚空,二者无离无合,在名言中强说为住。

  丙二、立誓句:

  加持甘露喜宴利乐雨,降入众生大海愿欢喜。

  为令无边众生皆获广大无变之安乐,上师觉空智慧了义文殊尊降下其加持的甘露喜宴利乐妙雨,纷纷注入众生相续大海中,任其欢喜恣情地享用。此即大恩上师宣唱此教言前所立誓愿。圣者金刚语谛实不虚,有缘众生若能汲取教言精华融入相续,则定如畅饮甘露喜宴般,尽享大利益与大安乐。

  “愿欢喜”为大恩上师之祈愿。大菩萨一心唯愿众生得到欢喜,故于如是降注甘露喜宴利乐大雨之时,祈愿每位善缘道友皆能由衷生喜。世事无义,不值生喜,而上师的言教,对我等生生世世,皆有暂时与究竟义利,故唯有教言融入相续,方值得我等欢喜。

  乙二、劝请聆听教言:

  三学如意树顶竞绽放,三信莲花善缘之道友,

  请听净心乳海中流出,年迈大恩老父此心语。

  大恩上师慈爱地劝请我们:

  “从三学如意树顶端绽放,具有三种信心莲花的善缘道友,请谛听我这年迈大恩老父亲,从净心乳海中流露之心声。”

  此颂前两句是讲本教言的当机众,后两句是劝闻之教言。

  1、本教言之当机众:

  三学如意树顶竞绽放,三信莲花善缘之道友,

  何者为本教言之当机众?即具有三种信心的善缘者。三种信心,即清净信、欲乐信及胜解信。此三种信心并非无故产生,而是从戒定慧三学功德所生。是故,此处上师以诗学手法,将善缘者比喻为“三学如意树顶端绽放、具有三种信心的莲花。”莲花具多种功德相,比如绽放与清净。如是,若具三种信心,则心一定是开放、清净之状态,不会封闭而不受教,亦无怀疑之垢染,悉能领纳教言之加持。所以,此处以莲花比喻信心。

  为何具有三种信心方是堪受教言的善缘者?因为,无信心者即使听闻如此殊胜之教言,亦不愿信受奉行,如此教言于彼根本不起作用,故言彼是无缘者、非为本教言之当机者;相反,若具信心,则必恭敬谛听上师言教,闻已铭记于心,且会以正知正念依上师教言行持。如是,上师教言于彼即能起到极大的加持作用,对其相续影响至深,如同将一极为深重之物深植心田,遂能不断影响、推动其相续,令彼今生来世得大利益。

  2、劝闻之教言:

  请听净心乳海中流出,年迈大恩老父此心语。

  “净心”指清净菩提心,由“净心乳海中流出”可知教言来源非常清净,以大恩上师的菩提心清净无垢之故。

  从大悲心的角度阐释“净心”:上师说此教言悉为饒益有缘弟子,而无任何希求名闻利养与异熟果报的杂染私心,故发心极为清净。犹如慈母以无私的慈爱,将乳汁奉献自子,而无任何希欲,唯子得乐,母心足已;

  从智慧的角度解释“净心”:凡夫智慧有限,目光短浅,故所说话语多少夹杂染污,不符实相,而上师的教言,悉从照见因果实相的大智慧中所流现,非以分别心假想臆测,故无不成、不定,以及相违的过失。

  如是,上师从智慧与大悲所流现的圣言谛实不虚,悉皆清净无垢,故说是“净心乳海中流出”。

  为何将“净心”比喻成“乳海”?“乳”乃取其精华之意。比如,母乳是最能滋养婴儿身体的精华,婴儿若肯吸取母乳,则定能长养身躯。如是,大恩上师从净心乳海中流露的心语,乃教言之精华,极其珍贵,即便点滴融入相续,亦决定能长养慧命。上师的教言具有长养慧命之用,非余平凡语言所能比拟。

  “年迈大恩老父”是指本教言之作者,法王晋美彭措。

  “年迈”:宣说此教言时,上师已近七十高龄,故云“年迈”;大恩上师已于多劫中,历尽了菩提之道,圆具修证体验,故曰“年迈”;“大恩老父”是指以妙法养育我等年幼的法子、具有深重恩德的法身父亲。

  如今,具三种信心的道友能值遇上师、妙法,实为往昔积功累德、善根成熟之果。既然我等皆为具足善缘之当机者,而大恩上师亦是从净心乳海中流出教言精华,值此胜缘之际,我等当以希求心、殷重心领纳受持。

  以下宣说教言之正体:

  甲二、中善:一、恒时趣入佛子行积资净障;二、修持有缘本尊、净观他宗;三、成为苦难众生之商主;四、护持高尚善规;五、修持怀业引导众生往生极乐世界。

  乙一、恒时趣入佛子行积资净障:

  我等善业愿歌所招引,聚于清凉雪山之圣地,

  师徒不离趣入佛子行,积资净障修行我心语。

  在善业愿歌的招引下,我等师徒今日相聚于清凉雪山喇荣圣地。值此胜缘之际,师徒恒时不应离开发菩提心趣入佛子行、积资净障之修行。此乃我衷心劝诫尔等之忠言。

  此颂前两句,可用五圆满诠释。五圆满即导师圆满、眷属圆满、环境圆满、时间圆满和法圆满。

  1、导师圆满

  导师即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

  根据传记记载:大恩上师曾是普贤王如来于密严刹土法界宫转光明大圆满无上*轮时的结集者——金刚藏菩萨;三十三天大圆满教主天王之子——德瓦桑炯;金刚持尊前结集密宗者——智藏菩萨;本师释迦牟尼佛姨母——众生主母;大持明者嘎绕多吉降临人间弘扬大圆满时的母亲——德丹旺母;阿阇黎蒋华西宁的首座弟子——如意贤婆罗门;莲花生大士于印度八大尸林传授无上密法时的继承法太子——释迦莫扎;尼泊尔的哲纳麦扎;莲师在西藏时的二十五大弟子之一——降魔金刚;后弘时期克什米尔的措普大译师。在宁玛派的传承上师中,如大持明者郭吉得澈坚、乐旦多吉、阿革旺波、伏藏大师班玛陈列与伏藏大师列绕朗巴等,皆为上师前世。

  为调化不同根机之众生、弘扬各宗派之教法,大恩上师曾于印藏化现为各大宗派之教主。法界金刚大师的伏藏品中授记:“昔日印度罗汉萨革拉,莲师座下降魔金刚尊,萨迦派法王根嘎嘉村,格鲁派中给洛华桑尊,木纳地方根索秋扎等。”此授记明确指出:大恩上师曾是印度阿罗汉萨革拉;莲师座下的大持明者降魔金刚;萨迦派的法王萨迦班智达;格鲁派教主宗喀巴大师的大弟子克主杰;木纳地方的根索秋扎。

  伏藏大师离垢觉性金刚的伏藏品中亦记载:“尊者昔日是帕思巴法王、明朗教主、道孚大智者拉龙华多、列绕朗巴等,列绕朗巴再过五世将成为时轮金刚军队的主帅,统领五万眷属降临人间消灭外道,凡与之结缘者均可往生香巴拉刹土。”

  由上可知,大恩上师是诸佛菩萨的真实化身、乘愿再来浊世度化有缘众生的大成就者。颂中所说“我等善业愿歌所招引”,从上师的角度而言,上师的本基虽为真实的法身如来,然以本愿力为缘,而于我等凡夫心识前,化现为阿阇梨之形相。诸佛如来皆从法身之中,以本愿力自然于清净与不清净眷属前,显现报、化二种色身影相。我等是以业力转生于娑婆世界的不清净所化,当化缘成熟时,上师自然于我等根识前显现化身影相。

  以今生来说,公元一九三三年,于释迦牟尼佛示现神变降伏六外道本师之吉祥日——藏历一月初三,大恩上师诞生人间。与常人不同,上师出母胎时头部朝上,且落地之后即结跏趺坐,睁开双眼对众人微笑,将胎盘如披法衣般甩到左肩上,口中念诵文殊心咒七遍。

  上师于襁褓中时,即具信心与慈悲心。每见宰杀牛羊时,即油然生起难以堪忍的大悲心,焦急地想:此等众生无故遭杀,实在太可怜了!如有可能,我宁愿以自己的生命去挽救它们。然却无法言表此悲悯之情,只能抱着母亲哀哭。每次见到苦难众生时都会想:我若能将他们从痛苦的深渊中救护出来,让他们得到安乐,满足他们一切愿望,那该多么好啊!如此时时流露俱生的菩提心。

  三、四岁时,上师即对全知麦彭仁波切具有不共信心。每次祈祷全知麦彭仁波切时,即认为是在祈祷文殊菩萨。从那时起,屡见形象各异的佛菩萨,如平常之事。

  五、六岁时,上师即具无碍神通。对于高山岩石阻隔遮障的物体能通彻无碍尽收眼底(无碍眼通);别人心中所想所思,清清楚楚全然知晓(他心通);昔日于莲师座下谛听大圆满法要,及于夏嘎巴上师前闻受大圆满法,以及在贡智云丹嘉措尊者前闻法的情景,悉皆了了分明、历历在目。尤其是九百多年前,成为格萨尔王的意子丹真意吾布美大臣时之情形,恍如昨日之事(宿命通)。

  十四岁时,上师舍离世间,于扎宗堪布索南仁亲前披剃出家,受沙弥戒。从此开始了日夜精进闻思修行的出家生活。出家初期,依止了数位具相善知识,广泛闻思显密教法,背诵五部大论为主的经论,每天不下三百偈颂。且如同全知无垢光尊者十四岁时开始转*轮一般,上师从此时起,即不断地为有缘者转*轮。

  上师十五岁广闻无量显密教法的同时,对光明大圆满产生了极为猛利之信心,至心祈祷全知麦彭仁波切,短期内念诵全知麦彭仁波切祈祷文一百万遍,且于读诵《直指心性》一万遍时,显现大彻大悟。真实文殊菩萨化现上师形相的全知麦彭仁波切,以幻化身摄受,赐予“阿旺罗珠宗美”之美名。上师当时的证悟境界悉皆著于《大圆满直指心性注疏》中。十六岁时,上师安住在自然觉性中撰著了《大圆满实修密诀》。

  十六岁那年,上师听到托嘎如意宝尊名时,周身汗毛竖立、眼泪流溢,心中暗自思忖:无论如何一定要去谒见依止他老人家。翌年,母亲离世,上师遂奔赴石渠江玛佛学院依止托嘎如意宝。一见托嘎如意宝的尊颜,上师顿生无比信心,粗大的分别念全然消失,并默默发愿:我一定要终生以三喜恭敬依止上师。之后于恩师前恳切全面地听受显密教法,尤其是大圆满的灌顶传承窍诀。

  在石渠求学的岁月中,大恩上师非常刻苦,住的是极其简陋的草坯房,只能勉强容身,遮风避雨,遇到狂风暴雨时便摇摇欲坠;冬季大雪纷飞时,草房即被埋在雪中,如一雪堆;无论冰天雪地的寒冬,或是酷暑炎炎的夏季,一年四季身穿从尸陀林捡来的破布所做成的粪扫衣;止渴裹腹的是僧团中分下来的少量酸奶。上师如同全知无垢光尊者依止恩师革玛燃匝求学一般,追随前辈高僧大德的足迹。上师当时为求法…

《《正法妙音》第一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