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妙音》第一册
益西彭措堪布 著
怀业时语——空乐赤电闪烁之光
怀业时语讲记
自我教言
自我教言讲记
厌离今生之歌——森林杜鹃妙音
厌离今生之歌讲记
怀业时语略释•日月星
科 判
怀业时语略释•日月星
思 考 题
《怀业时语》思考题
《厌离今生之歌》思考题
《自我教言》思考题
怀业时语——空乐赤电闪烁之光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 著
堪布益西彭措 译
心间不坏明点虹宫中,
觉空智慧了义文殊尊,
加持甘露喜宴利乐雨,
降入众生大海愿欢喜。
三学如意树顶竟绽放,
三信莲花善缘之道友,
请听净心乳海中流出,
年迈大恩老父此心语。
我等善业愿歌所招引,
聚于清凉雪山之圣地,
师徒不离趋入佛子行,
积资净障修行我心语。
切莫偏袒执著各宗派,
造下毁坏自他舍法业,
修持有缘本尊之法门,
净观一切他宗我心语。
三界众生皆为父母亲,
当以大慈大悲平等护,
勿执自族亲友他怨敌,
成苦众生商主我心语。
正法精华即是此善心,
世法根本依赖利他行,
无愧谄诳恶行如毒弃,
护持高尚善规我心语。
今起我等师徒之会众,
依于稀有总集之事业,
怀柔心境善巧之方便,
令众往生乐国我心语。
以此善根汇合三世资,
祈愿彼果成熟于众生,
趋至究竟断证功德海,
无勤广利无边诸有情。
此乃藏历十七胜生铁龙年五月初八上午座间时,轮涅自在(即法王尊名)自然显现而言,随即由戒律清净、受持三藏之堪布南震与齐美仁真造成文字。芒嘎郎!
公元二○○○年七月九日
怀业时语讲记
堪布益西彭措 讲授
此《怀业时语》,是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晚年以怀业任运展开弘法利生事业时,安住于大圆满空乐无别的智慧中任运流现的甚深教言。
“怀业”是息增怀诛四种事业之一,按藏文,怀业即自在业之意。一般而言,以怀业可摄受国王、大臣、王妃、班智达等人类;天龙、夜叉等非人;衣食受用等财富;戒定慧功德与弘法利生事业等,而得到事业之自在。因此,怀业为可怀柔摄受一切而得自在之事业。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大幻化网总说光明藏论》中说:“怀业亦即怀柔王臣后妃、班智达等人,与天龙、夜叉等非人,以及自在验相、证相、功德等圣德,饮食、衣饰等财富。”是故,怀业作用甚大,凡是显现法,无论是有情抑或无情,皆可以怀业摄受而得自在。
“时”即时期。大恩上师今世示现极其宏伟的佛行事业,其一生弘法利生之过程,以窍诀教言作为分界标志,可分为几大阶段。比如,《忠言心之明点》、《教诲甘露明点》、《胜利道歌》等,皆是标志弘法利生不同阶段之教言。如《胜利道歌》,即标志大恩上师遣除弘法利生之违缘,而获得胜利。当时,大恩上师于弘法利生过程中,遇到极大违缘,然以三宝加持,最终遣除一切外内密违缘。此时,于大恩上师智慧中,自然流现《胜利道歌》。以本教言而言,大恩上师住世的最后几年,是弘法利生最后阶段,即以怀业弘法利生之机缘已然成熟的阶段。此教言即为标志以怀业弘法利生时期的窍诀性教言,加持力极大,故异常珍贵。
须知,大恩上师、上师事业、喇荣道场,以及我们所念修之法,皆具怀业特色。比如,大恩上师乃为怀业已得大自在之成就者;且以怀业的自在力,于此生示现极为广大自在、吉祥圆满的弘法利生事业;此喇荣山谷呈半月形,为尤其适合修持怀业的殊胜圣地。学院每年神变月召开的持明大法会,亦是依靠观音九本尊而修持怀业,目的是欲以大修之力量,令佛法广大兴盛于十方世界,且使每个修行人于受持清净戒律、安住三摩地、增长智慧等获得自在。我们每日课前念颂大自在祈祷文,亦是修持怀业。凡此皆体现了修持怀业的特色。
千禧年五月初八,耍坝子时,大恩上师安住于轮涅自在的境界,任运流现此《怀业时语》之教言。其为净心乳海中流出之醍醐,一经纳受必定诸恶消除众善速集,诸持教者若能奉为圭臬,领纳于心,真实行持,则定能无碍展开弘法利生的事业,令佛教于此世界发扬光大,无边众生将由此趋至解脱安乐地。比如,以本学院而言,即具怀业自在的不共特色,学院的上师弟子们讲弘佛法,十分顺利自在,法露普泽众生。大恩上师所培养的高僧大德外弘佛法,皆具摄受众生、弘扬佛法的不共能力。此等皆是怀业之验相。
副标题——“空乐赤电闪烁之光”是以比喻结合意义所取之标题。“赤电”比喻空乐无二的智慧;“光”比喻利生事业。诸佛伟大的利生事业必定是从大智慧中流现,犹如赤电必然闪现光明而照亮天下。如是,铺天盖地、摄受万法的怀柔事业,唯一是从空乐无二的智慧中流现。智慧乃体,事业为用,无大智慧则无大事业。若能安住空乐无二的大智慧中,即能任运以大悲周遍显现摄受万法的大事业,摄受调御无边众生。此即“空乐赤电闪烁之光”的含义。
全教言唯八颂,以下分三部分讲授。前两颂分别是顶礼立誓与劝请聆听教言,中间五颂是教言正体,最后一颂是回向。
略释分三:一、初善;二、中善;三、后善。
甲一、初善:一、顶礼立誓;二、劝请聆听教言。
乙一、顶礼立誓:一、顶礼句;二、立誓句。
心间不坏明点虹宫中,觉空智慧了义文殊尊,
加持甘露喜宴利乐雨,降入众生大海愿欢喜。
此颂前两句是顶礼了义文殊本尊,后两句是立誓宣说教言。
于心间不可毁坏的明点虹光宫殿中,安住的觉空智慧了义文殊本尊降下其加持的甘露喜宴利乐妙雨,注入众生相续大海中,愿周遍虚空的有缘众生,皆能生起至心欢喜。
以下逐一详释此颂内容:
丙一、顶礼句:
心间不坏明点虹宫中,觉空智慧了义文殊尊,
1、顶礼方式:通常内道论师于开始造论时,皆须顶礼立誓,以祈求加被与申明造论目的。此处亦不例外,然顶礼方式却迥异常规。
概而言之,顶礼约有三种:下品是以二取心识缘有相胜境礼敬;中品是安住在见解中顶礼;上品则是泯灭心与心所契合法界称性而礼。一般大多以身口意敬礼有相的三宝及三根本,而此处大恩上师安住于大圆满觉性中,以无离无合的方式顶礼了义文殊尊,而非顶礼外在有相之文殊。大恩上师金口曾宣:“自心无生光明性,即是了义文殊尊,住于无离无合中,了悟本面而顶礼。”如是不离觉空无二的智慧,能礼所礼不二,不堕二取戏论之网,即为最上等之顶礼。大恩上师虽外现大阿阇黎形相,然从密意界而言,大恩上师本身即是觉空无二了义文殊本尊。大恩上师曾多次对具信弟子说,十五岁证悟大圆满后,自己与文殊刹那亦未曾分离。不离文殊,此即上品顶礼。
依基道果,上品顶礼的对境可分三种:即从基而言,顶礼之对境是现空双运的法界;从道而言,是大乘智慧方便双运的正行修法;从果而言,则是全体显露的三身无二觉空双运了义正觉佛。本顶礼句含意极深,可谓二句之中摄尽究竟的见修行果。作为大乘行人,必须首先认识此不坏明点或如来藏之本基,进而修持无勤作无分别的大止观道,证得三身无二的了义文殊正觉果。
2、不坏明点:明点有世俗明点与胜义明点之别。“不坏明点”指胜义明点,即如来藏光明、唯一法身明点。因如来藏光明是大无为法,不可能以外在灾害或内在烦恼等任何因缘而有丝毫损坏,故言“不坏”。不坏明点无始以来即以远离盈亏之方式安住于众生心间,弥勒菩萨在《宝性论》中说:“心之自性为光明,犹如虚空无转变,妄念所生诸贪等,客尘诸垢不能染。依于业及惑水等,不能令彼新生起,以死病老猛烈火,亦复不能焚烧彼。”如来藏光明犹如虚空无有变易,不可能以邪分别所引生的贪欲等客尘而染污,亦不可能为死病老之猛火所焚毁,故名“不坏明点”。
3、虹宫:比喻心脏。
按了义大密宗之观点,依名言,在一切众生心脏中安住着不坏明点。比如,在名言中可说宝瓶中的空性,空性安住在宝瓶里,然此唯是以名言假立能依所依的关系。如是,所谓“心间不坏明点”亦仅以名言假说,不能将心与不坏明点理解成别别之二法,认为不坏明点安住于心间,就如同苹果置于盘子上一般,倘若如是理解则差矣。
显宗第三转了义经典中亦有类似观点。比如,佛成道时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然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无师智、无碍智、自然智自然现前。”《如来藏经》亦云:“善男子!一切众生虽在诸趣,烦恼身中有如来藏,常无染污,德相具备,如我无异。”凡此皆云众生相续中安住有如来藏之观点。
4、了义文殊:即觉空智慧,亦即心间不坏明点。“了义”是相对“不了义”而言。全知麦彭仁波切说:“凡夫大多执著具足相好、执剑持函之童子为真正的文殊,岂不知此仅为了义文殊的幻化相,真正的文殊乃自心觉空无二的智慧。”因此,有相文殊是不了义文殊,即二取心识前显现的十六岁青春童子相的文殊菩萨。“了义文殊”是离一切相的觉空无二智慧,并非以形相而能诠表。
“文殊”汉义是妙吉祥。大恩上师讲授《如来藏狮吼论》时,曾如是解释道:“心之自性清净,从最了义角度而言,未断二障而自性解脱,故名“妙”;十力等一切身智功德不需新得而本来圆满,故名“吉祥”;将执著轮回与涅槃别别他体而取舍等之分别相彻底消于法界,故名“勇士”。”
从究竟胜义而言,佛为不可见之实相,法是不可说之真如,且无能证之智与所证之如的差别,唯是一味大涅槃性;从名言而论,佛是能证,如来藏是所证,不坏明点虹宫是所住处,觉空智慧了义文殊尊是能住之佛…
《《正法妙音》第一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