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正法妙音》第一册▪P31

  ..续本文上一页所说:“菩提心之福德云,不可思议无有量,如来功德极稀有,广如法界无边际。”

  菩提心的福德为何如是广大无量呢?因为菩提心所缘的是十方三世的一切众生及无上无等的佛果,它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周遍轮涅,量等太虚,无边无际,故其功德自然也就无穷无尽。菩提心具有如此巨大的福德,如能以之摄持而修六度万行则可直趋佛果,此诚为大象所游之道,狐兔焉能行之,因此大悲慈父法王首先导引我们趋入菩萨的大行。

  4、行菩萨行的要诀与策励进修

  发起菩提心后为了圆满菩提就要力行上求下化的菩萨事业,而要得到任运度生的能力只有成就万德圆满的佛果,欲成佛果必须广积福慧二资,否则无法现前色法二身无别的果位,因此积累福慧资粮便成为大乘修行的中心内容。对初学者来说,精进修善是积累福德资粮,闻思般若是积累智慧资粮。若般若见已得坚固,则出定时以此见摄持,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等六度,入定时则安住于无所住的大空性中。如此福慧双修最终定能成就二足尊的佛果。否则,若偏于修福而不学般若,则堕为人天有漏善法不成解脱资粮;若堕空边不起菩提大愿,则落于小乘偏空或无色界禅定天中。因此福慧必须双修并行,任何一者都不可偏废。

  虽然发菩提心积资非常殊胜,但如果往昔所造的罪业未能清净,被此罪业障蔽,信心、出离心、菩提心、精进心、戒定慧等功德依然难以生起。相反,邪见烦恼充满相续,若遇恶缘极易堕落,千生万劫无有出期,因此上师又教诫我们在积资的同时忏悔业障非常重要,务必牢记于心。大乘佛子所应行持的即是六度万行,法王把它归纳为积资净障,这是无上窍诀,其密意即以积资万善之因花庄严一乘无上之佛果,或以忏悔之擦布去除二障污垢,显发自心佛性明镜的光明。米拉日巴尊者说集资净障摄尽一切修法,此外别无修法。全知无垢光尊者在《窍诀宝藏论》中云:“依止四力 对治净罪恶,尽力以十法行 积二资。”

  人身难得,上师难遇,法缘难值,如今这一切都圆满了,正是决定永苦永乐的关键之时,所以应倍加珍惜,精进修持,把握住此殊胜的因缘,即此一生永别轮回,直趋无离的大乐洲。大法王无垢光尊者在《窍诀宝藏论》中警策说:“暇满人身虽欲恒不离,长久留世然却定死亡;贤善上师虽欲恒不离,听受正法然却定别离;善良道友虽欲恒不离,和睦相处然却定分离。今起该披精进之铠甲,诣至无离大乐之宝洲。”

  乙二、教诲净观他宗专修自宗

  切莫偏袒执著各宗派,造下毁坏自他舍法业,

  修持有缘本尊之法门,净观一切他宗我心语。

  善缘的弟子们,你们切莫以偏袒心狭隘地分别自他,执著自己的宗派,这样很容易造下毁坏自他的舍法大恶业,但愿你们一心修持与自己有缘的本尊法门,同时以清净心观一切他宗法门,请谨记老父我的这句忠言心语!

  随着五浊洪流的日益汹涌,众生福报的日益衰减,在这个世界,能明辨善恶、是非、了不了义的大德智者已寥若晨星,邪魔外道世智辩聪者纷纷出世,于是乎邪说横行、黑白颠倒。如斯之徒,将法说为非法,非法说为法,正法甚为模糊,而无知愚夫竞相追逐大兴谤业,真可谓是群魔乱舞!再看佛教内部,忠实的佛弟子中亦多缺乏闻思智慧,不明佛陀教法的了不了义及祖师大德应机建立不同宗派的密意,更不明白各宗大德幻化游舞般辩驳破立的目的,这样一来在凡夫分别妄心的驱使下,势必演成是此非彼、立自谤他的混乱局面,佛所悬记的末世斗诤坚固恶相也就随此共业日益滋长起来。有多少人尚不知道,就是凭借这种颠倒邪慧的无知妄评、狭隘偏袒的感情用事,使得佛教内部宗派对立、势同水火,而原本圆融无违的佛法变得分崩离析,佛弟子间亦分党分派形同散沙,他们意气用事地以贪心护持自宗的上师、法门、道友,同时以嗔恨、嫉妒心毁谤打击他宗的上师、法门、道友,如此恶相若不及时遮止,不消多时,佛法就会被我们自己毁灭,无量众生都将因此堕入深不见底的轮回深渊。不忍现见佛法的毁灭、众生的沉沦,上师在此苦切劝导,授予我们疗治谤法恶病的良药,若能如法服用必能消除恶病。以下陈述此药服用的方法。

  1、首先应当具有辨别是法非法、了不了义的抉择智慧,这样才能不盲从受骗、随声附和、无知兴谤。

  往往外道的经典所用的词语、说法与内道经论非常相似,但如仔细观察便会发现两者的意义与宗旨迥然有别。“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相反,凡是鼓吹杀盗淫妄等导人弃善从恶,教人放纵贪嗔痴三毒的必定都是非法。再者,能以四法印 印定的才是正法,否则均为外道。就名言诸法来说,外道颠倒妄执其为常、乐、我、净,而内道则开示无常、痛苦、无我、不净的真谛,二者完全相反。进一步,佛法空性的胜义谛理更非外道所能梦见。因为在胜义方面,小乘开示人我空性,大乘从空性而言则开示人法二空、远离一切戏论,从显现而言则开示法身常乐我净离言绝思的大无为法。所以在佛法的究竟义中虽说空不堕断见,虽说有不落常见。为了对治众生的颠倒实执,宣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皆为痛苦不净,而相应圣谛涅槃时则宣说真空妙有双融、不堕诸边。其目的是以名言之理使众生认识到有漏轮回的过患,观无常痛苦无我不净,从而可厌离三有;以胜义之理使众生了知自性空,由证人空得小乘涅槃,及证法空远离二障,得大涅槃。所以佛陀教言完全符合二谛本性,相反,外道被邪分别染污,其见解非常即断,与诸法本性相违,故应判为非法。因此欲判断某宗某派的法门是否为正法,必须以四法印的正印来印持。

  尽管佛法在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地域、语言、根性的不同,为了随顺众生,会有语言表达、修行方法的差异,但只要法的内涵与佛法的宗旨一致,就应平等承认为清净佛法。今日地球上存在的南、北、藏传佛教,虽然形式各异,传承各不相同,但都是释迦牟尼佛所传的佛法,因此彼此之间不必排斥毁谤。

  再者,以佛法而言,由于众生的根机千差万别,所以相应众生根机建立的法门也就各不相同。佛在世时曾三转*轮,佛灭度后教分大小显密,仅小乘也有十八部教,大乘显宗唯识、中观,一一门中又开多门,此外金刚乘亦有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四部之别,如是法门无量各立其说。面对这些,倘若弘法之士无有善加抉择的智慧,则很难避免谤舍正法的罪业。所以当务之急,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到一切法门或暂时或究竟均为引导众生趋入解脱的清净佛法,应当平等恭敬皈依。另一方面,一一法门自有其见修行果,差别宛然,不可混滥,所以须明辨法门的了不了义。而欲辨了不了义,切不可随心武断、信口雌黄,凡有所言应有依据,或依佛所授记的圣者龙树、无著二大菩萨的判定而信受,或具慧之士以四依而辨别。否则,毫无根据地随心妄说必将种下毁坏佛法、损害自他的恶因。自宗宁玛巴可依全知麦彭仁波切及沃巴活佛总结的观点来判断了不了义,即主要抉择世俗之法均为不了义,主要抉择胜义之法均为了义;凡与究竟基道果相合的见、修、果均为了义,反之则非了义。如是抉择后得知,初转四谛*轮为不了义,二转般若*轮为了义,三转*轮中抉择唯识的部分为不了义,抉择如来藏光明的部分为了义。而在密宗,则将般若与如来藏同时圆满抉择,而且由事部、行部、瑜伽部、玛哈约嘎、阿努约嘎、阿底约嘎,越往上见解也越趋于究竟,如是一切见中大圆满见乃诸见之顶,故是了义中的了义。因此佛弟子们应以教理作衡量,切勿固执己见,如此才能了知佛法中边皆甜的涵义。《大集经》云:“五部虽别,不妨诸佛法界涅槃。”诚哉斯言!

  2、了知谤法舍法的过患

  在这个世界最珍贵的莫过于佛法。昔日世尊因地为求一偈,不惜越过刀山火海,舍弃头目脑髓;常啼菩萨卖身出血只为求得般若法门;善财童子百城烟水不辞辛劳参叩百一十位善知识;二祖慧可为得安心大法毅然断臂……诸佛菩萨如是舍身敬法,其原因何在呢?因为佛法是一切世出世间安乐的唯一源泉,下至人天善趣的世间安乐,上至声缘菩萨佛陀的出世解脱,其中无一不由修持佛法而产生。对于此安乐之源的正法,如以妄心肆意毁谤,则会造下极为深重的罪业。

  依经论所示,毁谤正法者与三世诸佛、菩萨、声闻、独觉、空行、护法为敌,挑坏无量众生的正法眼目,使其蒙受极大损害,故而罪业弥天,甚于毁坏南赡部洲一切佛塔及杀害殑伽沙数阿罗汉。勿论真实谤法即相似谤法亦罪超五无间业。又毁谤正法者舍弃三世如来平等觉智、一切种智,亦是谤法谤僧,失坏皈依戒、菩萨根本戒、三昧耶根本戒。谤法者自坏其身亦坏他身,自饮毒药亦令他饮,自无信心令他无信。谤法者佛尚不愿听闻其名,何况以眼视之?见闻信敬礼拜恭敬听其教训悉皆遭大衰损。

  从上种种分析,可知谤法业障之重,相续如染谤法罪,今生如何修行也无法生起暖相,纵现神异实为魔所加持,虽求往生实难得生,此生命终必堕无间地狱,受极大丑陋之身,无数劫中受大苦恼,此间劫尽,转于他方地狱,他方劫尽复转他方,如是辗转,无有尽期。从无间狱出复经十七地狱,长劫受苦,罪尽之后多劫转为旁生,旁生中出转生为人,为人生于贫穷下贱,生无眼目,或一眼、无舌、无耳、无手,出生于无有三宝的边地,以等流果纵遇佛法又会起谤。纵入佛门然由往昔业障,心不入道懈怠放逸,心中恒时烦恼,与法极难相应。纵然勤修,难生功德。《大智度论》云:“毁呰般若波罗蜜,则为破十方诸佛一切智,一切智破故则为破佛宝,破佛宝故破法宝,破法宝故破僧宝,破三宝故破世间正见,破世间正见故则为破四念处,乃至破一切种智法,破一切种智法故,则得无量无边阿僧祇罪,得无量无边阿僧祇罪已,则受无量无边阿僧祇忧苦。”《大方广总持经》云:“若有众生于佛所说,言非佛说,言非佛说即谤法僧,而此谤者当堕…

《《正法妙音》第一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