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妙音》第一冊
益西彭措堪布 著
懷業時語——空樂赤電閃爍之光
懷業時語講記
自我教言
自我教言講記
厭離今生之歌——森林杜鵑妙音
厭離今生之歌講記
懷業時語略釋•日月星
科 判
懷業時語略釋•日月星
思 考 題
《懷業時語》思考題
《厭離今生之歌》思考題
《自我教言》思考題
懷業時語——空樂赤電閃爍之光
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 著
堪布益西彭措 譯
心間不壞明點虹宮中,
覺空智慧了義文殊尊,
加持甘露喜宴利樂雨,
降入衆生大海願歡喜。
叁學如意樹頂竟綻放,
叁信蓮花善緣之道友,
請聽淨心乳海中流出,
年邁大恩老父此心語。
我等善業願歌所招引,
聚于清涼雪山之聖地,
師徒不離趨入佛子行,
積資淨障修行我心語。
切莫偏袒執著各宗派,
造下毀壞自他舍法業,
修持有緣本尊之法門,
淨觀一切他宗我心語。
叁界衆生皆爲父母親,
當以大慈大悲平等護,
勿執自族親友他怨敵,
成苦衆生商主我心語。
正法精華即是此善心,
世法根本依賴利他行,
無愧谄诳惡行如毒棄,
護持高尚善規我心語。
今起我等師徒之會衆,
依于稀有總集之事業,
懷柔心境善巧之方便,
令衆往生樂國我心語。
以此善根彙合叁世資,
祈願彼果成熟于衆生,
趨至究竟斷證功德海,
無勤廣利無邊諸有情。
此乃藏曆十七勝生鐵龍年五月初八上午座間時,輪涅自在(即法王尊名)自然顯現而言,隨即由戒律清淨、受持叁藏之堪布南震與齊美仁真造成文字。芒嘎郎!
公元二○○○年七月九日
懷業時語講記
堪布益西彭措 講授
此《懷業時語》,是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晚年以懷業任運展開弘法利生事業時,安住于大圓滿空樂無別的智慧中任運流現的甚深教言。
“懷業”是息增懷誅四種事業之一,按藏文,懷業即自在業之意。一般而言,以懷業可攝受國王、大臣、王妃、班智達等人類;天龍、夜叉等非人;衣食受用等財富;戒定慧功德與弘法利生事業等,而得到事業之自在。因此,懷業爲可懷柔攝受一切而得自在之事業。全知麥彭仁波切在《大幻化網總說光明藏論》中說:“懷業亦即懷柔王臣後妃、班智達等人,與天龍、夜叉等非人,以及自在驗相、證相、功德等聖德,飲食、衣飾等財富。”是故,懷業作用甚大,凡是顯現法,無論是有情抑或無情,皆可以懷業攝受而得自在。
“時”即時期。大恩上師今世示現極其宏偉的佛行事業,其一生弘法利生之過程,以竅訣教言作爲分界標志,可分爲幾大階段。比如,《忠言心之明點》、《教誨甘露明點》、《勝利道歌》等,皆是標志弘法利生不同階段之教言。如《勝利道歌》,即標志大恩上師遣除弘法利生之違緣,而獲得勝利。當時,大恩上師于弘法利生過程中,遇到極大違緣,然以叁寶加持,最終遣除一切外內密違緣。此時,于大恩上師智慧中,自然流現《勝利道歌》。以本教言而言,大恩上師住世的最後幾年,是弘法利生最後階段,即以懷業弘法利生之機緣已然成熟的階段。此教言即爲標志以懷業弘法利生時期的竅訣性教言,加持力極大,故異常珍貴。
須知,大恩上師、上師事業、喇榮道場,以及我們所念修之法,皆具懷業特色。比如,大恩上師乃爲懷業已得大自在之成就者;且以懷業的自在力,于此生示現極爲廣大自在、吉祥圓滿的弘法利生事業;此喇榮山谷呈半月形,爲尤其適合修持懷業的殊勝聖地。學院每年神變月召開的持明大法會,亦是依靠觀音九本尊而修持懷業,目的是欲以大修之力量,令佛法廣大興盛于十方世界,且使每個修行人于受持清淨戒律、安住叁摩地、增長智慧等獲得自在。我們每日課前念頌大自在祈禱文,亦是修持懷業。凡此皆體現了修持懷業的特色。
千禧年五月初八,耍壩子時,大恩上師安住于輪涅自在的境界,任運流現此《懷業時語》之教言。其爲淨心乳海中流出之醍醐,一經納受必定諸惡消除衆善速集,諸持教者若能奉爲圭臬,領納于心,真實行持,則定能無礙展開弘法利生的事業,令佛教于此世界發揚光大,無邊衆生將由此趨至解脫安樂地。比如,以本學院而言,即具懷業自在的不共特色,學院的上師弟子們講弘佛法,十分順利自在,法露普澤衆生。大恩上師所培養的高僧大德外弘佛法,皆具攝受衆生、弘揚佛法的不共能力。此等皆是懷業之驗相。
副標題——“空樂赤電閃爍之光”是以比喻結合意義所取之標題。“赤電”比喻空樂無二的智慧;“光”比喻利生事業。諸佛偉大的利生事業必定是從大智慧中流現,猶如赤電必然閃現光明而照亮天下。如是,鋪天蓋地、攝受萬法的懷柔事業,唯一是從空樂無二的智慧中流現。智慧乃體,事業爲用,無大智慧則無大事業。若能安住空樂無二的大智慧中,即能任運以大悲周遍顯現攝受萬法的大事業,攝受調禦無邊衆生。此即“空樂赤電閃爍之光”的含義。
全教言唯八頌,以下分叁部分講授。前兩頌分別是頂禮立誓與勸請聆聽教言,中間五頌是教言正體,最後一頌是回向。
略釋分叁:一、初善;二、中善;叁、後善。
甲一、初善:一、頂禮立誓;二、勸請聆聽教言。
乙一、頂禮立誓:一、頂禮句;二、立誓句。
心間不壞明點虹宮中,覺空智慧了義文殊尊,
加持甘露喜宴利樂雨,降入衆生大海願歡喜。
此頌前兩句是頂禮了義文殊本尊,後兩句是立誓宣說教言。
于心間不可毀壞的明點虹光宮殿中,安住的覺空智慧了義文殊本尊降下其加持的甘露喜宴利樂妙雨,注入衆生相續大海中,願周遍虛空的有緣衆生,皆能生起至心歡喜。
以下逐一詳釋此頌內容:
丙一、頂禮句:
心間不壞明點虹宮中,覺空智慧了義文殊尊,
1、頂禮方式:通常內道論師于開始造論時,皆須頂禮立誓,以祈求加被與申明造論目的。此處亦不例外,然頂禮方式卻迥異常規。
概而言之,頂禮約有叁種:下品是以二取心識緣有相勝境禮敬;中品是安住在見解中頂禮;上品則是泯滅心與心所契合法界稱性而禮。一般大多以身口意敬禮有相的叁寶及叁根本,而此處大恩上師安住于大圓滿覺性中,以無離無合的方式頂禮了義文殊尊,而非頂禮外在有相之文殊。大恩上師金口曾宣:“自心無生光明性,即是了義文殊尊,住于無離無合中,了悟本面而頂禮。”如是不離覺空無二的智慧,能禮所禮不二,不墮二取戲論之網,即爲最上等之頂禮。大恩上師雖外現大阿阇黎形相,然從密意界而言,大恩上師本身即是覺空無二了義文殊本尊。大恩上師曾多次對具信弟子說,十五歲證悟大圓滿後,自己與文殊刹那亦未曾分離。不離文殊,此即上品頂禮。
依基道果,上品頂禮的對境可分叁種:即從基而言,頂禮之對境是現空雙運的法界;從道而言,是大乘智慧方便雙運的正行修法;從果而言,則是全體顯露的叁身無二覺空雙運了義正覺佛。本頂禮句含意極深,可謂二句之中攝盡究竟的見修行果。作爲大乘行人,必須首先認識此不壞明點或如來藏之本基,進而修持無勤作無分別的大止觀道,證得叁身無二的了義文殊正覺果。
2、不壞明點:明點有世俗明點與勝義明點之別。“不壞明點”指勝義明點,即如來藏光明、唯一法身明點。因如來藏光明是大無爲法,不可能以外在災害或內在煩惱等任何因緣而有絲毫損壞,故言“不壞”。不壞明點無始以來即以遠離盈虧之方式安住于衆生心間,彌勒菩薩在《寶性論》中說:“心之自性爲光明,猶如虛空無轉變,妄念所生諸貪等,客塵諸垢不能染。依于業及惑水等,不能令彼新生起,以死病老猛烈火,亦複不能焚燒彼。”如來藏光明猶如虛空無有變易,不可能以邪分別所引生的貪欲等客塵而染汙,亦不可能爲死病老之猛火所焚毀,故名“不壞明點”。
3、虹宮:比喻心髒。
按了義大密宗之觀點,依名言,在一切衆生心髒中安住著不壞明點。比如,在名言中可說寶瓶中的空性,空性安住在寶瓶裏,然此唯是以名言假立能依所依的關系。如是,所謂“心間不壞明點”亦僅以名言假說,不能將心與不壞明點理解成別別之二法,認爲不壞明點安住于心間,就如同蘋果置于盤子上一般,倘若如是理解則差矣。
顯宗第叁轉了義經典中亦有類似觀點。比如,佛成道時說:“奇哉!奇哉!一切衆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然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則無師智、無礙智、自然智自然現前。”《如來藏經》亦雲:“善男子!一切衆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汙,德相具備,如我無異。”凡此皆雲衆生相續中安住有如來藏之觀點。
4、了義文殊:即覺空智慧,亦即心間不壞明點。“了義”是相對“不了義”而言。全知麥彭仁波切說:“凡夫大多執著具足相好、執劍持函之童子爲真正的文殊,豈不知此僅爲了義文殊的幻化相,真正的文殊乃自心覺空無二的智慧。”因此,有相文殊是不了義文殊,即二取心識前顯現的十六歲青春童子相的文殊菩薩。“了義文殊”是離一切相的覺空無二智慧,並非以形相而能诠表。
“文殊”漢義是妙吉祥。大恩上師講授《如來藏獅吼論》時,曾如是解釋道:“心之自性清淨,從最了義角度而言,未斷二障而自性解脫,故名“妙”;十力等一切身智功德不需新得而本來圓滿,故名“吉祥”;將執著輪回與涅槃別別他體而取舍等之分別相徹底消于法界,故名“勇士”。”
從究竟勝義而言,佛爲不可見之實相,法是不可說之真如,且無能證之智與所證之如的差別,唯是一味大涅槃性;從名言而論,佛是能證,如來藏是所證,不壞明點虹宮是所住處,覺空智慧了義文殊尊是能住之佛…
《《正法妙音》第一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