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正法妙音》第一册▪P20

  ..续本文上一页无把握。

  自然而然之中造下诸多罪,

  渐积各种恶行心中无处容,

  若于今日死主阎罗忽降临,

  去处唯有恶趣此外更无有。

  虽获暇满未得佛法精华义,

  虽遇上师未勤习学密意行,

  虽获甚深教言烦恼未对治,

  一生空过生起猛厉悔恨心。

  现今风烛残年修持善法后,

  昔日所造堕罪异熟净无余,

  祈愿大恩上师如雨而降下,

  临终无悔圣法成就之加持。

  净与不净浩瀚刹土范围中,

  依于人与非人等等无定身,

  文殊怙主上师利生行者前,

  我亦不离而住发此吉祥愿。

  无始以恩养护慈母众有情,

  无有遗余大乐清净刹土中,

  容易引导威力吾身独获得,

  愿能成办文殊上师所欲义。

  何者耳闻此歌愿与吾一同,

  消净耽执今生如雾分别念,

  无勤作中自在菩提三十七,

  成就究竟二利十力功德主。

  具三十七菩提分数之颂文,胜生木龙年七月三十日,阿旺洛珠宗美口中流出未作丝毫修改瞬间而成。茫呷郎!

  

  

  厌离今生之歌讲记

  

  堪布益西彭措 讲授

  轮回世间中的人、事、物皆是无常的本性、虚假不实、终归坏灭,无有半点实义可言。诸佛菩萨来此世间度化有情,同样会在化缘已尽之时,将色身融入法界。虽然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的色身已经离开我们,但上师的智慧身却永远悲护着每一位有情。今日,承垂法恩的弟子们只有按照大恩上师的遗教来修行,才是在内心深处真正依止上师,也只有这样,才能生生世世不离上师的护念,最终才能有机会将自己的心与上师的心融为一体。此次传讲上师的教言,亦是想光大上师的遗教,令道友们皆能于心中铭记,因此时此刻,恐怕再没有比光显上师之遗教更有意义的事了。

  讲正文之前,首先解释题目:厌离今生道歌——森林杜鹃妙音。

  分五段解释:1、厌离什么?2、为何要厌离?3、何为道歌?4、森林、杜鹃比喻什么?5、为何称之为妙音?

  第一段:厌离什么?

  厌离的是今生,包括今生的财富、名声、地位、家庭、事业、情感等。总之凡属于今生的一切圆满,都须要从心里割舍,否则便无法通过修习佛法而趋入解脱正道,如六世DL喇嘛仓央嘉措尊者云:“世上哪有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既欲学佛又要追求世间八法的打算只能说是妄想而已,作为佛子,当系念我佛昔日为寻求真理救度众生而辞亲割爱、舍弃一切世间圆满毅然出家修行的功德。

  第二段:为何厌离?

  ①之所以要厌离是因为如同杂毒的美味般,乍一品尝,香甜爽口,但紧接着便是毒性入身的痛苦。同样,本质上是苦谛的所谓今生圆满,表面上看起来似有安乐可享,但实际上若耽著这虚幻不实的假象,结果只能是备受欺诳以至摧毁清净善根。因为它就象一副漂亮的金手铐,虽然看起来金光闪闪,但若戴上去,便会被紧紧束缚,无有半点自由。在此世间不知有多少人被巨额的财富、显赫的名声等一副副光亮的“金手铐”所紧紧束缚,从而令自己的心不能与真正的安乐之因——正法相应。它又象具有魔力的迷幻药,服用之后,便被其支配得颠颠倒倒,无有半点智慧。放眼世间,凡极其热衷今生圆满之人,其相续中除围绕名利所转动之外,又怎会有清净的世出世间智慧。

  如同芭蕉树,外表看起来硕大、坚实,但稍经剖析,便空空如也。同样,无智之人,将希望寄托于表面上似有安乐的所谓今生圆满之上,便如同水中捞月般,毕竟无有实义可得。此今生圆满的欺诳性还在于如同盐水,看起来好象能解渴,但其实越喝越渴,永远无有满足之时。

  如是便知:世间法是痛苦的本性,所以要厌离。

  ②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之所以要厌离今生,是因为耽著今生是解脱道的最大障碍,亦是一切罪业的来源。

  说它是解脱道的最大障碍,是因为:若专注于今生圆满的追求,则势必会将绝大部分的时间、精力用于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等的求取中,如是又能有多少时机用来串习正法的闻思修行?即使稍有时间可以支配,但由于心早已被杂染的世法所束缚,又怎能与解脱道相应?因为脱离以出离心摄持的任何身心所作,皆不可能积聚与解脱道相应的善根。并且,若仅耽恋今生,则包括后世获得人天安乐的善根都不会有。所以,被今生圆满所束缚的人身是可怜之至的无暇人身,无有希望解脱,故叫作“息灭解脱灯”。

  说它是罪业的源泉,是因为:为今生圆满而求取的人,任何罪业都会毫无顾忌的去造作。如为获取物质财富,在强烈贪心的驱动下,会千方百计乃至不择手段地将他人的钱财攫取到自己的曩中。在此过程中,不要说造下绮语、妄语等恶业,甚至于不惜将自己拥有财富的快乐建立在他人倾家荡产的极度痛苦的基础之上。若求取不到,便大动嗔心,以至想方设法欲将障碍铲除。同样,为了名声、地位及男女感情等,身口意三门亦全部围绕罪业而转。所以,若沉醉于追求今世圆满,则举心动念无不是罪,结局只有堕入三恶趣。故应看破今生、厌离今生而少欲知足。

  如华智仁波切云:“今生世间的一切琐事,将导致现在与将来无法从轮回的痛苦中解脱,所以应该斩断今生的绳索,修持后世的菩提。今生的父母、亲友、财产受用皆要如唾液般舍弃,衣服、饮食等应当随遇而安,知足少欲,唯一修持妙法。”

  大恩上师于《忠言心之明点》中亦讲道:“贪著现世无法缘,屡享欲乐生贪心,利乐称誉求不得,如梦买卖故舍弃。”

  意思是说:若贪著今生,便不会有学法的缘份;多享欲乐,只会增上贪心;而且利乐与名声皆如梦中买卖般虚妄无实,了不可得。所以为了获得真正的安乐,今生的圆满皆应舍弃。

  第三段:什么是歌?

  此处的歌并非以分别心所杜撰的普通文字,而是上师如意宝安住于智慧境界中,瞬间脱口而出的道歌,若用心吟唱,定能获得道歌的加持。在道歌的最后,上师亦发愿作加持:愿听到此道歌者皆能清净耽著今生的分别念,于无勤作之中成就二利究竟的佛果。

  第四段:森林杜鹃比喻什么?

  森林中的杜鹃,每逢初夏之时,便会日夜不停地鸣叫。远离故乡的浪子,耳闻杜鹃之声,好象是在一声声的叫——快归去!快归去!如是轮回中的有情如同漂泊在苦海中的浪子,误将他乡认己乡,由于迷狂地向外追求轮回中所谓今生的圆满,而忘记须要返回心地的家园。为唤醒如是有情,出离娑婆,回归极乐,上师如意宝便化身应世,如森林中的杜鹃般,日夜不停地啼唱,劝导众生,舍弃今生入解脱路回归心地之家。并且上师这种唤醒有情舍弃今生、返归心地之家的事业于生生世世中从未间断过。所以此处森林杜鹃实际是在比喻,于五浊恶世的末法时代,以悲心唤醒世人迷梦的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

  第五段:为什么是妙音?

  因为此道歌完全是不假任何分别念思索的智慧自然流露,所以是妙音。又因为道歌未夹杂任何贪嗔烦恼,完全是从清净大悲心中等流而出,所以是妙音。并且听闻、受持如是之道歌,一定能够远离今生世间八法的染污束缚,令身口意三门完全转入解脱道,从而圆满一生的修行,所以是妙音。

  下面正式宣讲道歌的内容。

  整个道歌共三十七个颂词,分作四层讲:第一层是第一颂,讲祈祷全知麦彭仁波切;第二层是第二颂,讲吟唱道歌的等起;第三层是中间三十一颂,具体讲厌离今生的内容;第四层是最后四颂,讲发愿。

  第一层:祈祷全知麦彭仁波切。

  遍智诸佛自色显现善知识,

  无量总持辩才功德宝藏主,

  百部化基麦彭智慧无垢尊,

  祈愿无离无合欢喜住心莲。

  此颂分三层讲:1、对谁祈祷?2、为什么要祈祷?3、祈祷什么。

  1、对谁祈祷?

  即对遍智诸佛自色显现的善知识——具有无量总持功德、无量辩才功德的功德宝藏之主尊——百部坛城化基的麦彭智慧无垢圣尊,虔诚祈祷。下面分别解释:

  ①遍智诸佛自色显现善知识。

  自色,即诸佛智慧自现的色法。在大恩上师自己所著的《全知麦彭仁波切略传》中,开始便说:“三世诸佛智慧总集的文殊师利菩萨,其智慧种子字“德”字,在释迦牟尼佛的所化刹土——藏地雪域,变成以人的形相利益无边众生,使他们都成为获得殊胜菩提安乐的大智者,这位在众生面前以善知识形象应世的尊者,就是全知麦彭仁波切。”

  根据全知麦彭仁波切传记中的记载,尊者的弟子经常看到在他将要传法的时候,旁边的文殊菩萨像便放光融入他的心间;在与格西洛绕彭措辩论时,格西等现量见到尊者是文殊菩萨;在竹庆寺传法时,弟子们亦见到是文殊菩萨。全知麦彭仁波切曾对弟子们说:“对你们来讲,也可以说是文殊,因为一切经论皆已无碍通达,且于辩论之时,无余显现于心中。”

  晚年在圆寂之前,全知麦彭仁波切亲口对弟子说:“现在说真话没有人听,讲假话才有人相信,我过去从来没有跟人讲过,其实,我不是普通的凡夫,而是乘愿来此人间的菩萨。”而且说:“我从儿时至今,所著的一切著作、仪轨皆是文殊菩萨加持入于心间后而作,无有一句夹杂自己的分别念。”

  通过上面的传记,要明确祈祷的对境是遍智诸佛自色外现善知识形象的全知麦彭仁波切,也可以说是诸佛智慧总集的文殊菩萨所外现的大班智达——全知麦彭仁波切。

  ②无量总持辩才功德宝藏主。

  A、无量总持功德。

  总持,梵语称之为“陀罗尼”,即以殊胜的正念与智慧将所有经论的句与义皆能不忘记而受持,而且过去没有听过的法义亦能于心中明现。

  关于全知麦彭仁波切具有无量总持的功德,可以以尊者的传记来证明: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十五岁修文殊语狮子时,即获得极其殊胜的验相。尊者自己说:“从那时起,无论阅读显宗还是密宗等的典籍,只要一过目,便能理解,只需听传承,而勿须烦劳上师解释。”这便是法义能够于心中明现的总持功德。

  在石渠即雅寺时,三天便阅完甘珠尔。在格蒙寺入定修法的间歇,用二十五天阅完丹珠尔,且在此次阅读之后,经论的内容便已经熟记不忘。尔后,于扎加寺以背诵的方式念诵丹珠尔的传承…

《《正法妙音》第一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