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勸學▪P4

  ..續本文上一頁,成賢是成菩薩;“成己成物”,成己是自度,成物是度衆生,“總在好學”。這也是我常常講,你這一生有沒有成就,能不能成爲聖人,成爲賢人,能不能成爲菩薩,關鍵在你好學,自行化他,離開好學統統都落空了。

  中國古人說“學所以治己”,治己就是修身,在佛法裏面講就是自度。“教所以治人”,治人就是度他,自度度他,是學、是教。“不學則不智”,不智就是愚癡。“不教則不仁”,就沒有慈悲了。所以教學相長,孔老夫子一生跟我們講的“不如學也”。一生都在求學,都在做學問,自己學同時也教他,教學相長,所以能夠成爲大聖,能夠成爲至聖。《禮記·學記》裏面講“建國君民,教學爲先”,建立一個國家,建立一個政權領導全國人民,第一優先的是什麼?是把教育辦好。我過去常講四個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宗教教育,這四個教育辦好了,天下太平。你看看中國過去這些帝王,開國的帝王聰明絕頂!他做的是什麼?就是做這四個教育,天下太平,社會安定。

  “富在知足,貴在知退,福在受谏”,就是接受別人的勸告,“存之所由也”。“于身”,我一身;“于家”,我這一個家庭;“于國”,我這一個國家,“壹是皆以此爲本”。這幾句話非常重要!我的身富,知足,我身富;我這一家知足,我的家富;我這一國知足,我的國富。我能聽從別人的勸導,聽從別人的勸勉,改過自新,這是永遠存在的一個道理,國家長治久安,永遠不墜,道理在此地,不能不知道。好,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大家好!學院前幾天正式舉行開幕,大家也都辛苦忙了不少天,現在還有些貴賓在此地跟我們共同學習,還沒有離開。也正好在這個時候我接受印度尼西亞那邊朋友們的邀請,參加當地一個宗教聯誼的活動。明天我就要下山,本來明天還可以講一堂課的,因爲從香港運來的貨櫃今天才到,這裏面有些禮物,我們開幕典禮的時候沒有用上。這一次有緣到印度尼西亞去,也正好派上用場,不過時間匆促了一些。現在南半球是夏天,我就想到扇子很好用的,上一次在浙江,鐵老書記送了我一箱折扇。我想利用明天這一上午的時間,我來寫幾把扇子作爲禮物。所以明天上午這兩個小時我就不講了,下午休息之後我就到布裏斯本,晚上跟那邊的同學,還有從臺灣來的一個團體,晚上大家做個聚會,解答他們的問題。後天早晨我們就啓程,十一月二號回來,回來我們繼續講《華嚴經》。

  在這幾天我們看到江逸子老師的千手觀音,非常莊嚴,人人看到都生歡喜心,我們深深相信這是不朽的作品,流傳于後世。另外,他畫了一幅偉大的地獄變相圖,總共長度有五十公尺,五十米。這個圖高有六十多公分,長有五十米。我聽說過去吳道子曾經畫過地獄變相圖,但是我沒見過。在我想象當中,他這幅圖肯定超過吳道子,這是在藝術史上、佛教史上一個偉大的創作。我相信跟法師講《地藏菩薩本願經》的功德,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發心把這個圖複製,現在響應的人很多,照原來的圖一樣大複製一千套,我們有意思贈送各地的博物館,讓博物館收藏展覽,再加以說明。另外,可以把它縮小,做小的卷子,成本就降低很多。可以一般,我相信佛弟子喜歡供養的人一定很多,中國的藝術家,乃至于外國的藝術家,我相信都樂意收藏。至于在佛教上教學用途,當然最理想的,還是把它做成VCD或者DVD的光盤,詳細的講解說明,我相信兩片應當就夠了,這真正是弘法利生。把《地藏本願經》裏面最精華的一部分,最重要的一部分,有圖有說,在教學裏面,這也是祖師大德們(佛菩薩不必說了)極力提倡的因果教育。

  在中國自古以來,一直到民國年間,每個縣市都有一個城隍廟,城隍廟裏面有閻王殿,十殿閻王。我對這個印象非常深刻,我還在很小的時候,六、七歲,常常跟著母親到城隍廟去燒香,每去一次都細細去看一次閻王殿、十殿閻王。大人會給我們講,造什麼樣的惡業,你看看就是這樣的果報。從小,真的所謂是“先入爲主”,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敢有過失。爲什麼?知道造作罪業要受果報。以後年歲大了,離開家鄉在外面工作,就很少看到城隍廟了。城隍廟是有,各地方都有,但是很少進城隍廟,于是這些印象逐漸逐漸就又模糊了。等到學佛入了佛門,讀了《地藏經》,讀了《太上感應篇》,這個印象,童年的印象不知不覺的又浮現起來。

  早年,社會上人認爲是迷信,現在我們知道這不是迷信,連西方人也相信因果報應。前天從美國買來的美國的預言家,睡眠的預言家,大家都知道,卡西,這本小冊子買了不少本;中文譯本,我們在臺灣也買了二、叁十本。准備在學院做爲英語教材,大家在這邊學英語用這個做教材,語文也學會了,而且一定加深我們對于輪回、因果的認知、肯定。卡西說得好!這本書中文譯本我讀過,我把裏頭重要的句子節錄了十幾頁,最重要的節錄了十幾頁。

  他肯定世間任何一個人,在他一生當中決定沒有突發的事情;換句話說,正是中國古人所講的“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他肯定人身體有死亡,身體有生有滅,物質!靈性不生不滅,而且靈性生生世世都在學習,那是真正的自己。這個身體滅了之後,他又去投胎,他會再來,肯定人有輪回。我們知道這個事實。他這些資料不但在美國,全世界許許多多人都在研究,因爲他的資料非常完整,一萬四千多個案例,詳細記載著,確確實實有輪回,確確實實有善惡果報。我們學佛之後,這些數據我們一看,跟佛經一對照完全相應。

  他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他是虔誠的基督徒,他說基督絕對不是一個人,基督的精神、基督的意識就是愛。跟佛法講的,佛法是什麼?慈悲爲本,方便爲門,你看看這意思多接近,他沒有接觸過佛教。我們今天學佛,佛是什麼?佛是覺悟。我們爲什麼要學佛?我們迷而不覺,現在我們希望覺而不迷,但是學佛,先決的條件,也就是最基本的條件是什麼?你要不知道,你這一生學佛要想成就很困難。第一個信念是什麼?你一定要肯定、要認知“一切衆生皆有佛性”。正如儒家所講的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那個“初”不是剛剛生下來。剛剛生下來,現在我們知道,人有輪回,過去無始,未來無終,初是什麼?初就是過去無始。

  最初是本性,本性是善的。但是很不幸,一念妄覺這就墮在無明裏頭,于是愈迷愈深,愈陷愈不能自拔,搞到今天這個樣子。如果你有這個認知,你有這個肯定,慚愧心就生起來了。你看看諸佛如來,我也跟他們是一樣的,諸大菩薩,我也跟他們是一樣的,他們都成菩薩、成佛,見思、塵沙、無明一掃而光,幹幹淨淨一塵不染。我們今天的身心是個染缸,無量無邊的煩惱習氣,佛在經上常講“八萬四千塵勞煩惱”,我們這一生統統具足。有什麼臉見佛菩薩,有什麼臉面對自己本來面目,此世今生總算是運氣不錯,遇到佛法,遇到真善知識。真善知識是誰?本師釋迦牟尼佛,真善知識!

  佛雖然不在世了,但是他的聲教(音聲教化),音聲變成文字,依然流傳在人間。我們有幸能遇到,遇到之後,最重要的要認真學習。有同學來問我,學習是不是什麼樣的經論都要去讀,都要去看?說得沒錯,但是也不完全對,爲什麼?你看不懂,你不能契入;換句話說,你的煩惱習氣決定斷不了,不相信試試看。這不能再學!到底怎樣才叫學?學這個字,你們查查字典怎麼講法。這個字的本意是效法、實習,這叫學。釋迦牟尼佛是什麼樣的心,我們要在經典裏細心去觀察,諸佛菩薩、法身菩薩他們用真心,我們六道凡夫、九法界衆生用妄心,用心不一樣。用真心,就能成佛、成菩薩,妄心可不行。

  妄心用得正,什麼叫用得正?正就是放棄自己的想法、看法、做法。我自己想怎樣怎樣,錯了!爲什麼這樣說法?佛在經上講的,你沒有證得阿羅漢以前,你不能相信自己的意思。阿羅漢就可以相信自己的意思嗎?對!阿羅漢是正覺,阿羅漢見思煩惱斷了;換句話說,他的思想、見解是正確的。我們今天只要心裏面還有見思煩惱,見思煩惱是什麼意思?見是見解的錯誤,思是思想的錯誤。思想怎麼錯誤?思想裏頭有貪瞋癡慢疑,見解裏面有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你的見解怎麼會正確?你的思想怎麼會正確?阿羅漢這個斷掉了,所以阿羅漢才是正知正見,能相信自己的意思了。這一點是學佛的基礎,是學佛的入門,就是初學佛的人怎樣才能夠上軌道?才能慢慢入佛境界?你得聽話!沒有人管教你,你要自己約束自己,隨順佛陀教誨。佛陀的教誨太多太多,你要一樣一樣的學,你學一百年也學不完。那怎樣?佛給我們講過,八萬四千法門,你只能走一門,這一門通,就一切都通,你要懂這個道理。

  我們今天選擇的是淨土法門,淨土法門裏面,又選擇的是持名法門。淨土法門也很多,我們走的是持名念佛,依據小本《彌陀經》跟《無量壽經》,《無量壽經》跟小本《彌陀經》都是主張持名念佛的,我們走這個路子。持名念佛怎麼修法?佛在《觀經》裏面教韋提希夫人往生淨土的方法,在沒講之前,先給我們講“淨業叁福”。這是什麼?你想入佛門,你想修行證果,你先要做准備工作,淨業叁福是准備工作。你充分的預備,然後才能起步。

  淨業叁福裏頭,第一個是孝親,第二個是尊師。親是父母,這個事情對現代人來講,難了,爲什麼?現在人從小沒有接受過倫理的教育,他不懂得什麼叫孝,也不知道什麼叫養?你說這個難嗎?真難!“孝養父母”這個題目,這就是一個課程,這個課程如果在大學裏頭開課教學,至少也得要四年,八個學期。學什麼?學孝養父母,哪有那麼容易的事情!奉事師長,師長是誰?本師釋迦牟尼佛是我們的師長。如何奉事?要向老師學習,學得很像,才叫奉事;學,學得不像,這不行。

  菩薩、羅漢、曆代祖師大德,都是釋迦牟尼…

《勸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爲師及教學之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