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之難,蓋在于是。將有何法耶。
問:出家何以必經父母許可。(略)
答:父母不許,不聽出家。佛作此製,因當時有投佛出家而父母未知者,其母悲病失子,走責于佛,謂爲不仁。佛爲息嫌,故製之。但雲父母,他人不與焉。若已告父母再叁而後行者,雖佛不許,正所謂從權,未嘗不可耳。且正可以爲出家自勵之緣。謂既冒不孝之罪,而學佛又不成,將何以對父母耶。
問:寡婦宜出家事。(略)
答:再嫁不如全節,身殉不如出家。此中利害比較,來問亦已說明,更何庸疑。至有兒女者,可托則托之。不可托,則攜之共出。惟兒女之同剃與否,須視其成年與否,及志願何如耳。
問:應赴僧始于何時代。
答:應齋主之請而赴齋主之家以作佛事,則曰應赴。據省庵法師語錄,梁武集天下高僧建水陸道場,一時名僧鹹赴其請,此應赴之始也。
問:閱淨土聖賢錄中,有……因試經得度。此何解。又“白衣”二字何解。
答:清代以前凡出家者,須經政府考試,合格方許得度。以明代定有金剛楞伽等經以爲考試命題之用,故曰試經得度。白衣對缁衣而言。出家人服缁衣,故以白衣指在家人也。
問:經稱一人出家,波旬怖懼,敢問波旬何故怖懼。
答:梵語比丘,華言怖魔,謂若人出家能了生死,即出魔界。波旬懼眷屬減少,所以驚怖。
問:如惡劣境遇所迫,倘忍心別親出家。有罪否。
答:佛製父母不許,不得出家。
(四)外道之辨別
問:自達磨一祖傳流七祖,輪流祖名,何處人氏,懇祈詳示。
答:達磨初祖,神光二祖,僧璨叁祖,道信四祖,弘忍五祖,慧能六祖。以下但稱師,不稱祖。雲有七祖者,便是旁門外道。詳見指月錄、傳燈錄等。
問:無爲教五部六冊大經,是正是邪。
答:古農真正信佛叁十六條之中,早已批爲外道邪說。今試更引明季密藏禅師之藏逸經書標目以爲證。其標目雲,五部六冊,正德間山東即墨縣有運糧軍人姓羅名靜者,早年持齋,一日遇邪師授以法門口訣,靜坐十叁年,忽見東南一光,遂以爲得道,妄引諸經語作證,說卷五部,其破邪卷有上下二冊,故曰六冊。時有僧大甯者。親承而師事之,而蘭風又私淑而羽翼之,俾其教至今猖熾宇內,無從撲滅。曰無爲曰大乘曰無念等,皆其教之名也。
問:山字會暗經十叁步滿道,世間修行人當學否。
答:此即無爲教之修法,而非佛教徒所宜修學者也。
問:叁升六合佛飯食者,果如聚沙成塔爲要道否。
答:此乃彼教引人入迷之術,更無足道。
問:檀香會以點燭爲規,天地君親師各一對,是正是邪。
答:香燭供養固亦佛法所有,但于天地等各一對之規式,卻非佛法所有也。
問:專行靜坐,以六識獨頭擬議,謂爲明道。然否。
答:靜坐爲禅定之初門,不依佛法正軌,易入邪途。至以六識擬議,即非靜定,安能明道。
問:不讀大乘經,不念彌陀佛,是佛弟子正修行否。
答:讀大乘以開佛慧,念彌陀以淨業塵,舍是修行,尚不得其正,安有佛弟子而若是。
問:某居士深信無爲教,而入居士林仍以五部六冊爲主,可否。
答:居士林乃佛教團體,非彼無爲外道圍體。如果入林,宜歸依釋迦世尊叁藏十二部經,不宜歸依外道典籍。
問:龍蛇混雜,皂白不分,邪正濫廁,是否宜與改良。
答:是應改良。查現在此間世界佛教居士林林章,規定初入林未學叁歸依者,但作隨喜林友,而不得稱爲居士。必入林叁年以上,及已受歸依者,作本林普通居士。林中每年于春秋請佛教中法師講佛經時,即開受歸戒會,請法師特授林友叁歸,以便林友得趨正軌也。
問:廿七期半月刊答問八則,明無爲教底蘊頗詳。然尚有問者,五部六冊盡是有道法語,何以謂之邪說,十叁步暗經乃秘密要道,必須發誓乃得真傳,何謂非佛徒所宜修,叁升六合飯乃是表法,何謂引人入迷。然則真正大道究竟若何修入。請慈悲開示,俾令舍邪歸正。我無爲門實繁有徒,不妨詳細答示,以希冶爲一爐。
答:道有正偏,語有深淺,以偏爲正,以淺爲深,即是以僞亂真,故雲邪說。秘密不過故爲神奇,或是道家修煉之法,佛教叁藏中無此等修法也。表法亦可,然此所表何法。貴教以暗經爲主,引用佛經以爲裝點,不過作對外門面語耳。
問:五部六冊經,是無爲教,爲外道典籍,不宜參閱,恐使學佛者裹足不前望洋興歎,何以叁藏十二部內亦有道及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之句,金剛經一再叮咛,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愚按爲閉門造車,出爲一轍。九品九生,各歸階級。然乎否乎。請開示。
答:佛典自有淺深次第,無須此五部六冊也,此書乃外道雜以佛語,不足爲法。金剛經言如夢等,非真是夢等也。言以色見聲求不能見如來,非謂不以色見聲求而能見如來也。須知離相者,有無二相皆離也。無住者,不住于有亦不住于無也。此乃金剛經之旨。離有相不離無相,不住于有而住于無者,五部六冊之旨也。一味墮空,故非佛法。
問:佛門內有六師外道,是何等行爲。請詳答。
答:佛在世時,不與佛同道者,名曰外道。種類甚多。最著者爲六師。一富蘭那,主張一切法斷滅性空。二末伽黎,主張苦樂不由因緣,但從自然。叁刪阇夜,主張生死有盡,道不必求。四阿耆多,主張苦行是道。五迦羅鸠馱,主張諸法亦有亦無。六尼犍陀,主張罪福前生注定,非行道能增減。來問雲佛門中有,非也。
問:濟公禅師系和尚身應現,今之各地乩壇,均有濟公臨壇開示,率以世事爲多,未有一語道及佛法。然則吾人之于濟公,認爲奉行佛法之人耶。抑否耶。
答:乩壇大率是靈鬼把戲,托名濟公,原不足法。
問:諸佛菩薩有從善壇臨鸾所傳經典,全國很多,佛法亦深,能否入佛藏。但貴局亦願印行否。
答:壇上鸾語,多系善神托詞。雖間有佛法氣分,然究系神道設教,不同佛藏經典之依人道立教也。故不能入藏。佛學書局亦不願印行。
問:敝處有金丹教,信者頗多。彼等言佛法修持,在家人獨得真傳,不傳出家僧尼。此種宗教,是否外道。
答:佛法必備四衆弟子,斷無但傳在家之理。故此種宗教是外道教。
問:外教多借重金剛經妄加注解,或演爲金丹大道,與佛說甚爲矛盾。惟意義頗深,足資研究否。
答:既是外教,即無研究之價值矣。
問:世之所謂叁乘教,未知是何宗。晚曾一度訪問。彼雲彼教爲後天教叁乘法門,故又名叁乘教。其所禮拜之菩薩,則爲觀世音。所誦之經典,則爲金剛經、心經、彌陀經,尚有苦功悟道地母經等。其始祖爲普悟師父。其行爲似僧似道,乃在家設教者。未蔔是正教抑外道。
答:據彼所雲後天教及所誦苦功悟道地母等且其教祖爲在家人,則爲一種外道無疑也。
問:敝友胡君經友介紹歸依叁乘教,其歸法亦念五戒叁歸(乃傳教者念),並在觀音菩薩畫像前發誓,但發何誓未說明,只令歸依者說刀山地獄一句而已。敝友因聞人言,該教非正宗,且系在家人所傳,深恐歸依外道,故囑代問。
答:此教顯系外道,宜急改依有道比丘爲師。
問:敝友既在該教歸依,然依人爲活,釜碗或有未淨,且妄語每不能戒,未蔔是否犯戒。
答:有戒方有犯。犯否,須問彼教師父。
問:四川龍鳳山有述古老人者,自稱燃燈古佛應世,教同善社人誦萬佛救劫經,念南無天元太保阿彌陀佛十字,此人不知是何來曆。大藏經內是否有萬佛救劫一經。學佛者能兼誦此經否。
答:老人是外道首領之化名,經是外道所造之典籍。大藏經內安有是書。所念佛號。亦是杜撰可笑。均非學佛者所當誦念也。
問:四川龍鳳山有述古老人者,自妄稱爲燃燈古佛應世,掌叁教合一同善社,教人誦萬佛救劫經,念天元太保十字佛,以兩眼齊平運用六字坐功可能成佛作祖。又以守鼻梁工夫(即外道之玄關)爲佛正法眼藏。如此魔民,妄稱古佛,謗毀佛法,瞎人慧眼,應得何罪。
答:應得地獄罪報。
問:同善社之學說雖與佛教不同,然其坐功是否能強身。
答:亦不盡然,頗有傷身者,因其戒律太不講究所致耳。
問:嘗見有淨業居士,既皈依佛法僧叁寶,念佛諷經持戒修行,又入同善社坐工,練先天氣卻病延年,斯人佛道兼修,然其志願不望成仙成神,仍以超出叁界往生淨土爲主,並未變其求生淨土之願,不過藉道教之坐工以圖卻病強身,聊爲有禅有淨土之意,斯人究竟能得生西否。
答:昔昙鸾法師先修長生之術。及遇菩提流支棄道術而修淨業,乃得往生西方。若既皈依佛門而反習道法,恐佛法之果未成,道法之果先熟,則欲生淨土而仍留穢土耳。有禅有淨土之意,觀印光法師文鈔中解釋四料簡義,可知道法之非禅矣。
問:洪江一隅,真正佛徒甚少,不過四五人而已,余皆信仰同善社者,學人常閱各種佛化刊物,始各該社實系外道。友人中有入該社者,學人亦常秉佛理以勸之。然彼則曰社中注重打坐,即佛家之禅定功夫也。又注重誦金剛經及受持彌陀觀音名號,亦與佛家之淨土法門吻合,何得謂爲外道,反謂學人爲門戶之見。學人以知識有限,難與之辯。究竟該社之打坐,是否與佛法相合。此外尚有幾件顯違佛道者。祈一一明示,俾得據以振瞆拔迷。能多喚醒幾人,則仁者之功德不可思議矣。
答:打坐雖類似禅定,並非出世間法,前條已答。誦經求福,原不定佛教中人爲然,況彼于金剛經之義解是否不謬,尚未可知(如道教中人有解金剛經成彼法者)。誠以彼所念阿彌陀佛上加天元太保四字,可知非佛法矣。佛教須以皈依佛法僧叁寶爲基礎,彼則以精氣神爲叁寶,此其大別也。彼自以叁教混合爲其宗旨,可知其爲非佛非儒非道矣。
問:南通鄉人率多喜入理門,奉持其所謂五字真經,雲現生可獲種種利益,而其所謂五字真經也者,上不能教父母,下不能傳妻子,一味秘不宣示,其道之所在,人莫由知之,諒系外道之一。然返觀佛教…
《古農佛學答問卷六 (護持正法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