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古农佛学答问卷六 (护持正法门)▪P7

  ..续本文上一页之难,盖在于是。将有何法耶。

  问:出家何以必经父母许可。(略)

  答:父母不许,不听出家。佛作此制,因当时有投佛出家而父母未知者,其母悲病失子,走责于佛,谓为不仁。佛为息嫌,故制之。但云父母,他人不与焉。若已告父母再三而后行者,虽佛不许,正所谓从权,未尝不可耳。且正可以为出家自励之缘。谓既冒不孝之罪,而学佛又不成,将何以对父母耶。

  问:寡妇宜出家事。(略)

  答:再嫁不如全节,身殉不如出家。此中利害比较,来问亦已说明,更何庸疑。至有儿女者,可托则托之。不可托,则携之共出。惟儿女之同剃与否,须视其成年与否,及志愿何如耳。

  问:应赴僧始于何时代。

  答:应斋主之请而赴斋主之家以作佛事,则曰应赴。据省庵法师语录,梁武集天下高僧建水陆道场,一时名僧咸赴其请,此应赴之始也。

  问:阅净土圣贤录中,有……因试经得度。此何解。又“白衣”二字何解。

  答:清代以前凡出家者,须经政府考试,合格方许得度。以明代定有金刚楞伽等经以为考试命题之用,故曰试经得度。白衣对缁衣而言。出家人服缁衣,故以白衣指在家人也。

  问:经称一人出家,波旬怖惧,敢问波旬何故怖惧。

  答:梵语比丘,华言怖魔,谓若人出家能了生死,即出魔界。波旬惧眷属减少,所以惊怖。

  问:如恶劣境遇所迫,倘忍心别亲出家。有罪否。

  答:佛制父母不许,不得出家。

  (四)外道之辨别

  问:自达磨一祖传流七祖,轮流祖名,何处人氏,恳祈详示。

  答:达磨初祖,神光二祖,僧璨三祖,道信四祖,弘忍五祖,慧能六祖。以下但称师,不称祖。云有七祖者,便是旁门外道。详见指月录、传灯录等。

  问:无为教五部六册大经,是正是邪。

  答:古农真正信佛三十六条之中,早已批为外道邪说。今试更引明季密藏禅师之藏逸经书标目以为证。其标目云,五部六册,正德间山东即墨县有运粮军人姓罗名静者,早年持斋,一日遇邪师授以法门口诀,静坐十三年,忽见东南一光,遂以为得道,妄引诸经语作证,说卷五部,其破邪卷有上下二册,故曰六册。时有僧大宁者。亲承而师事之,而兰风又私淑而羽翼之,俾其教至今猖炽宇内,无从扑灭。曰无为曰大乘曰无念等,皆其教之名也。

  问:山字会暗经十三步满道,世间修行人当学否。

  答:此即无为教之修法,而非佛教徒所宜修学者也。

  问:三升六合佛饭食者,果如聚沙成塔为要道否。

  答:此乃彼教引人入迷之术,更无足道。

  问:檀香会以点烛为规,天地君亲师各一对,是正是邪。

  答:香烛供养固亦佛法所有,但于天地等各一对之规式,却非佛法所有也。

  问:专行静坐,以六识独头拟议,谓为明道。然否。

  答:静坐为禅定之初门,不依佛法正轨,易入邪途。至以六识拟议,即非静定,安能明道。

  问:不读大乘经,不念弥陀佛,是佛弟子正修行否。

  答:读大乘以开佛慧,念弥陀以净业尘,舍是修行,尚不得其正,安有佛弟子而若是。

  问:某居士深信无为教,而入居士林仍以五部六册为主,可否。

  答:居士林乃佛教团体,非彼无为外道围体。如果入林,宜归依释迦世尊三藏十二部经,不宜归依外道典籍。

  问:龙蛇混杂,皂白不分,邪正滥厕,是否宜与改良。

  答:是应改良。查现在此间世界佛教居士林林章,规定初入林未学三归依者,但作随喜林友,而不得称为居士。必入林三年以上,及已受归依者,作本林普通居士。林中每年于春秋请佛教中法师讲佛经时,即开受归戒会,请法师特授林友三归,以便林友得趋正轨也。

  问:廿七期半月刊答问八则,明无为教底蕴颇详。然尚有问者,五部六册尽是有道法语,何以谓之邪说,十三步暗经乃秘密要道,必须发誓乃得真传,何谓非佛徒所宜修,三升六合饭乃是表法,何谓引人入迷。然则真正大道究竟若何修入。请慈悲开示,俾令舍邪归正。我无为门实繁有徒,不妨详细答示,以希冶为一炉。

  答:道有正偏,语有深浅,以偏为正,以浅为深,即是以伪乱真,故云邪说。秘密不过故为神奇,或是道家修炼之法,佛教三藏中无此等修法也。表法亦可,然此所表何法。贵教以暗经为主,引用佛经以为装点,不过作对外门面语耳。

  问:五部六册经,是无为教,为外道典籍,不宜参阅,恐使学佛者裹足不前望洋兴叹,何以三藏十二部内亦有道及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之句,金刚经一再叮咛,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愚按为闭门造车,出为一辙。九品九生,各归阶级。然乎否乎。请开示。

  答:佛典自有浅深次第,无须此五部六册也,此书乃外道杂以佛语,不足为法。金刚经言如梦等,非真是梦等也。言以色见声求不能见如来,非谓不以色见声求而能见如来也。须知离相者,有无二相皆离也。无住者,不住于有亦不住于无也。此乃金刚经之旨。离有相不离无相,不住于有而住于无者,五部六册之旨也。一味堕空,故非佛法。

  问:佛门内有六师外道,是何等行为。请详答。

  答:佛在世时,不与佛同道者,名曰外道。种类甚多。最著者为六师。一富兰那,主张一切法断灭性空。二末伽黎,主张苦乐不由因缘,但从自然。三删阇夜,主张生死有尽,道不必求。四阿耆多,主张苦行是道。五迦罗鸠驮,主张诸法亦有亦无。六尼犍陀,主张罪福前生注定,非行道能增减。来问云佛门中有,非也。

  问:济公禅师系和尚身应现,今之各地乩坛,均有济公临坛开示,率以世事为多,未有一语道及佛法。然则吾人之于济公,认为奉行佛法之人耶。抑否耶。

  答:乩坛大率是灵鬼把戏,托名济公,原不足法。

  问:诸佛菩萨有从善坛临鸾所传经典,全国很多,佛法亦深,能否入佛藏。但贵局亦愿印行否。

  答:坛上鸾语,多系善神托词。虽间有佛法气分,然究系神道设教,不同佛藏经典之依人道立教也。故不能入藏。佛学书局亦不愿印行。

  问:敝处有金丹教,信者颇多。彼等言佛法修持,在家人独得真传,不传出家僧尼。此种宗教,是否外道。

  答:佛法必备四众弟子,断无但传在家之理。故此种宗教是外道教。

  问:外教多借重金刚经妄加注解,或演为金丹大道,与佛说甚为矛盾。惟意义颇深,足资研究否。

  答:既是外教,即无研究之价值矣。

  问:世之所谓三乘教,未知是何宗。晚曾一度访问。彼云彼教为后天教三乘法门,故又名三乘教。其所礼拜之菩萨,则为观世音。所诵之经典,则为金刚经、心经、弥陀经,尚有苦功悟道地母经等。其始祖为普悟师父。其行为似僧似道,乃在家设教者。未卜是正教抑外道。

  答:据彼所云后天教及所诵苦功悟道地母等且其教祖为在家人,则为一种外道无疑也。

  问:敝友胡君经友介绍归依三乘教,其归法亦念五戒三归(乃传教者念),并在观音菩萨画像前发誓,但发何誓未说明,只令归依者说刀山地狱一句而已。敝友因闻人言,该教非正宗,且系在家人所传,深恐归依外道,故嘱代问。

  答:此教显系外道,宜急改依有道比丘为师。

  问:敝友既在该教归依,然依人为活,釜碗或有未净,且妄语每不能戒,未卜是否犯戒。

  答:有戒方有犯。犯否,须问彼教师父。

  问:四川龙凤山有述古老人者,自称燃灯古佛应世,教同善社人诵万佛救劫经,念南无天元太保阿弥陀佛十字,此人不知是何来历。大藏经内是否有万佛救劫一经。学佛者能兼诵此经否。

  答:老人是外道首领之化名,经是外道所造之典籍。大藏经内安有是书。所念佛号。亦是杜撰可笑。均非学佛者所当诵念也。

  问:四川龙凤山有述古老人者,自妄称为燃灯古佛应世,掌三教合一同善社,教人诵万佛救劫经,念天元太保十字佛,以两眼齐平运用六字坐功可能成佛作祖。又以守鼻梁工夫(即外道之玄关)为佛正法眼藏。如此魔民,妄称古佛,谤毁佛法,瞎人慧眼,应得何罪。

  答:应得地狱罪报。

  问:同善社之学说虽与佛教不同,然其坐功是否能强身。

  答:亦不尽然,颇有伤身者,因其戒律太不讲究所致耳。

  问:尝见有净业居士,既皈依佛法僧三宝,念佛讽经持戒修行,又入同善社坐工,练先天气却病延年,斯人佛道兼修,然其志愿不望成仙成神,仍以超出三界往生净土为主,并未变其求生净土之愿,不过藉道教之坐工以图却病强身,聊为有禅有净土之意,斯人究竟能得生西否。

  答:昔昙鸾法师先修长生之术。及遇菩提流支弃道术而修净业,乃得往生西方。若既皈依佛门而反习道法,恐佛法之果未成,道法之果先熟,则欲生净土而仍留秽土耳。有禅有净土之意,观印光法师文钞中解释四料简义,可知道法之非禅矣。

  问:洪江一隅,真正佛徒甚少,不过四五人而已,余皆信仰同善社者,学人常阅各种佛化刊物,始各该社实系外道。友人中有入该社者,学人亦常秉佛理以劝之。然彼则曰社中注重打坐,即佛家之禅定功夫也。又注重诵金刚经及受持弥陀观音名号,亦与佛家之净土法门吻合,何得谓为外道,反谓学人为门户之见。学人以知识有限,难与之辩。究竟该社之打坐,是否与佛法相合。此外尚有几件显违佛道者。祈一一明示,俾得据以振瞆拔迷。能多唤醒几人,则仁者之功德不可思议矣。

  答:打坐虽类似禅定,并非出世间法,前条已答。诵经求福,原不定佛教中人为然,况彼于金刚经之义解是否不谬,尚未可知(如道教中人有解金刚经成彼法者)。诚以彼所念阿弥陀佛上加天元太保四字,可知非佛法矣。佛教须以皈依佛法僧三宝为基础,彼则以精气神为三宝,此其大别也。彼自以三教混合为其宗旨,可知其为非佛非儒非道矣。

  问:南通乡人率多喜入理门,奉持其所谓五字真经,云现生可获种种利益,而其所谓五字真经也者,上不能教父母,下不能传妻子,一味秘不宣示,其道之所在,人莫由知之,谅系外道之一。然返观佛教…

《古农佛学答问卷六 (护持正法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