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誦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普願沈溺諸衆生,速往無量光佛刹。(叁)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叁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問:戒惡行善固主于心,何故佛門中有受戒發願諸形式舉動耶。
答:受戒發願,均是策勵方法。又佛教舉行儀式者,所謂有理有事也。
(六)持齋
問:受戒與許願同否,倘犯戒與銷願,是否同受裁罰。又戒殺與吃葷,是否相違。
答:受戒有自他授受關系。許願止屬自己發心。故違犯時,一則但受良心上之處分,一則兼得從受者之懲罰耳。至吃葷與殺生,但間接殺與直接殺之殊。戒殺者當然不能吃葷。然佛製比丘得食叁淨肉,(小乘佛教有此例)何謂叁淨肉,爲自死,烏自死,烏殘,與不爲己殺者。(比丘乞食願與被乞家之造食不相期待故曰不爲己殺)此爲戒殺而不妨吃葷之例也。
問:人體藉動物之精血以爲滋養,倘永久蔬食,勢必體脊力疲,不能久存于世。持此說者頗多,究竟然否。
答:世俗之見,其實不然。近經生理學家所考,滋養人體之要質,蔬豆米麥之中,大部具足。而黃豆爲尤富。動物之肉,缺少澱粉糖質,而有一種微菌,足致腸肺等病。牛羊豕類爲多。故滋養之品,植物實遠勝于動物。至以體脊力疲爲蔬食者慮,則何以田野勞動者,食僅藜霍而體強,富貴嬌養者,食必膏粱而體反弱乎。
問:持齋奉佛乃孤獨者多,此句俗語如何糾正。
答:此句俗語,不可謂全無根據。然言者若心存毀謗,則不足法。否則亦有討論余地也。持齋奉佛,乃佛教信徒之標准,佛教信徒,有出家在家兩衆。發心學佛,必有一種境界上之刺激,在家人夫婦子女團圓時,易生樂感,沈于五欲,不思厭離,故學佛難。若一旦配偶偏亡,子女夭喪,既感人生之苦,自然厭離心生,故學佛易。此持齋奉佛之孤獨者多,其故一也又佛法喻家庭爲牢獄,經論中诃斥在家之惡,不勝枚舉。學佛之人依佛教誡固宜以婚嫁生育爲非人生樂趣,概不耽求。此持齋奉佛之孤獨者多,其故又一也。
又人世間固以不孤獨福報,而以孤獨爲非福。須知禍福因果,斷無錯誤。禍果必從禍因中來,福果必從福因中至。今持齋奉佛,所感之福果未至,而孤獨之禍果先來者,蓋先世禍因之果先熟,今世福因之果尚未熟耳。夫孤獨之人,並不持齋奉佛者亦複不少,斯又何說耶。
問:有人雲吃長素無善根之人,必有六賊纏擾,須先吃六神素叁月或百日,在六神前許願,將來可免開葷之苦。否則雖吃素至十余年或數十年,至患病時,或將死時,難免有思勞食及開葷之擾。是否,請示知。
答:六神素之說,未免無稽。須知佛門吃素,爲戒殺之動機。戒殺爲保持吾人慈悲之心性。宜多看戒殺放生之書,自然理解滿足,持戒堅固。如恐不固,多持大悲咒以培植善根可也。
問:吃素乃是好生,則不知吃淡素(所吃菜蔬不放鹽醬)有否意義。
答:除有關衛生外,無有意義。非佛法也。
問:佛家素食,何以念准提咒亦不禁飲酒食肉。心齋乃是真齋,故濟公亦茹葷也。
答:念准提咒不禁飲酒食肉,極言咒之神效,與菩薩之慈悲。心齋之說。與濟公之顛,非其例也。
問:經雲,菩薩元製食叁淨肉,謂不見爲我殺,不聞爲我殺,不疑爲我殺,複益之以自死烏殘爲五淨肉。似此佛菩薩豈亦未嘗戒肉食耶。
答:大乘中極說食肉之過,梵網戒中絕對戒之。小乘律中則有因病他人爲乞許食之條。此五淨肉說,亦出小乘經也。或曰食叁淨肉,是未製戒前漸導之法。既製戒後,不得食矣。
問:聞文殊師利問經中論食肉一節,對肉先誦一咒,取食也就無妨,因未見此經不知此咒,請示知咒文,並求示咒文之意。
答:此經未見,恐出西藏經中,因中夏無信佛人食肉例。昔得諸葛亮白喇嘛有殊往生咒,其音爲[嗡阿毗拉哄吼灑拉孟母莎洽。]據雲,可以度羊豕等被斬後使往生淨土也。未知可用否。
問:班禅何以不戒肉食。
答:班禅爲西藏國主,其食肉,從其俗也。顯戒小乘亦非絕對禁肉,故不得以是斥密宗。據雲密宗修菩薩法須斷肉,修金剛法則不斷。
問:頃見上海申報刊載某活佛抵漢即赴汀主持祈禱和平法會新聞一則,內雲[持齋茹素是道教,佛法只戒殺生,無禁止食肉之規定,蓋食肉非殺生也,且佛製比丘可食叁淨肉,]如此提倡肉食主義,不將使五戒中之首位推翻乎。
答:佛經如梵網楞嚴楞伽涅槃均製不許食肉。雲道教,誤也。康藏僧不戒肉食,根據教典不同。然亦非不知斷肉爲可貴。報載雲雲,或言之過甚也。
問:上海新聞報[新園林欄內,載某活佛在漢談話內有[佛不強人所難,而必淡齋蔬菜,密宗大乘,且以不食肉爲戒。]雲雲。誠如所言,則我輩長齋,非僅無謂,且犯密戒矣。未知顯教將何以自圓其說也。請教。
答:報系傳聞,未必可靠。喇嘛系從西藏佛教俗。我國佛教,依大乘經,以食肉爲失慈悲。西藏密宗修金剛法時不製食肉,非謂許食肉也。嘗見諾那應化事略中,亦雲[食肉有問題。]意可知矣。
問:何謂六齋七齋及十齋,初學人不能長齋,不知茹何齋爲佳。
答:六日十日之別,名曰六齋十齋,並無七齋。不能長齋,六日十日隨緣守之可也。
問:俗謂六月茹素,所以報母恩。信乎。
答:此說仆未嘗聞。俗六月茹素有兩種,一爲觀音素,從初一至十九爲度,一爲雷齋素,從初一至二十四爲度,在此期內,爲供奉觀音祖起見,故茹素以表示清潔,且勉爲不殺善業,以邀冥加庇護。然若以茹素功德回向,願母往生極樂,此固足以報母恩,而不必定限六月時也。
問:五葷除蔥與渠,則余二爲革蔥與渠。法藏疏雲,革蔥是山蔥,北地有,江南無。與渠有說葉似野蒜,根莖似韭,亦名著老子,江南有,北地無。又釋阿魏藥。梵語名與渠。
問:吃素人蔥韭蒜可食否。
答:不可食因臭穢故。不宜念佛誦經。持咒尤忌。
問:蔥韭薤蒜及無生命之雞蛋等品,能否免予禁戒。
答:韭蒜等氣臭易招惡鬼,故不食。雞蛋能孵出小雞,亦有生命者在,故須戒。
問:蛋類無生命,可作素食品否。
答:蛋類亦有生命不宜食,可用銀耳代之。蓋此物,蛋白質甚富也。若欲價賤,則食豆腐可矣。
問:或雲雞蛋爲動物所産不宜食,或雲其生命尚未萌動是素,二者未知孰是。
答:蛋爲動物所産,不宜食是也。
問:雞子能成小雞,有生命也,固不可食。而鄉間所養之雞,多雌無雄,雞子不能成小雞,無生命也。不知可食否。
答:如果不能出小雞,無殺生之嫌固不妨食之。但以滋補而論,其蛋白質與油質,以豆腐黃豆等盡可相抵。
問:雞蛋可食問題(略)
答:雞蛋中雛,雖未成形,但識神已住,即有生命關系。亦未可食。或謂母雞獨居所産者無孵雛之效果,不妨啖食。然須檢別緊嚴可耳。否則當以不食爲妥。
問:蛋食之可使免成畜而遭殺苦,似不失寓有仁慈之意。
答:如當成畜而食之,與殺何異安得謂仁,切不可作如是想。蛋未成形,似不殺生,然古有食蛋之報,則當亦不可食矣。
問:前問蛋食之可免成畜而遭殺,似不失寓有仁慈之意,蒙示不可作如是想。竊晚學前畜雞鴨,奉佛後既不敢殺,複不忍售與人殺,所産之卵,免使成畜複遭殺,故食之。今公言不可食究將何安置,仍使之成畜乎,或使之自壞而不使成畜乎,抑或售之聽人食或孵畜乎。請示。
答:使之自壞爲上,售與孵畜者爲次。
問:牛乳蜂蜜雖出諸牛蜂,然並不喪其生命,似可列爲素食物品,齋日服之,諒不爲毀戒。然乎。
答:乳蜜無傷物命,齋日可服,不爲毀戒。
問:牛乳食之無礙,亦同飲人乳之比,是否。
答:牛乳非不宜飲。佛當時亦飲之。惟楞嚴經說不宜飲,以服其身分總須還債,亦非戒殺之義也。
問:倘長齋者有病,必須各種動物醫治,如蠍蟲斑貓鹿戮虎骨等類,是否要忌避。
答:爲治病而用現成藥物,可不拘泥。能擇可以替代之藥尤善。受過戒者應查律。
問:治病吃胎骨,有人雲吃胎骨後,不能再事學佛。又吃胎骨後,求菩薩不靈。鄙人因受醫生之騙,藥內暗用胎骨,始于近日曉得,然已不及。未識礫否。
答:吃胎骨無異食人肉,以其殘忍,故有人言雲雲。然爲藥物,且受騙暗用不知而食,何足爲罪。
問:弟現吃六齋,戒吃牛犬。但寄人籬下,諸多不便,有時牛肉煮瓜菜,吃瓜菜不吃牛肉,可乎。
答:亦可。但六齋日宜純粹素食。可自備。
問:因病不能吃齋,吃蔥蒜酒肉,于念佛號經咒,有妨害否。
答:每日定課前宜吃齋 。余時亦宜以淨水嗽口。但蔥蒜最好戒之。
問:持長齋人應否有房事。
答:在家人但戒邪淫。正式夫婦,不在禁例。
問:余未受戒,雞魚未斷,其余不吃。第六當吃時,代彼念佛祝他往生,又忏自己殺罪,仍有罪否。請教。
答:要到自己念佛有感應時,被殺者始可超生。方無罪耳。
問:持齋當然持長齋最佳,現在因種種關系不能如願,只能持十齋叁月齋,以一年計算,兩相平均,亦足相抵。
答:極可以。
問:居士固應茹素,惟因交際不便,又不能迳行屏絕,能否除在家(素食)及交際中之爲己不食者外,不再囿于禁戒。
答:亦可。或但吃肉邊菜。
問:余體甚弱,持齋以來,未見稍健,擬服補藥。但補藥多動物合成,如虎骨膏魚肝油等。但見有其他茹素者亦服之,雲服藥無妨。余終不敢服。然有時真有病症,醫生開萬中有動物之藥甚多,如蟬衣等,不知可服否。請教。
答:因病服藥,暫食肉類,法固可許。但須不得已時則可。若好食之,即不可矣。
問:鄙人所患是肝腎兩虛,自吃葷後,因良心上之驅使,時時懊悔,現雖身子稍好,而成一心腎不交之症,故稍有言語觸忤,肝風即動,頓時腰背俱痛,手足無力,心胸亦痛,至軀殼雖存,精神反衰,應如何對治。乞示知。
答:居士病症在肝,蔬食除辛辣…
《古農佛學答問卷四 (自利行願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