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外,實最相宜,似不必食肉也。再養肝之法,要心氣和平,可請一尊彌勒菩薩,即笑顔大腹之布袋和尚像,時常注目看看,自然喜氣填胸,抑郁可開,病自漸愈矣。
問:鄙人因病發願吃素,後從醫生親戚勸而複開葷,病仍未愈。請問如何愈病。並將來須受報否。貪吃是著魔否。
答:凡人疾病,以前生業障爲因,以今生業障爲緣。宜常念觀音聖號,清淨叁業,不管他受報不受報,是魔非魔,但到恢複吃素原狀,病自全愈矣。
問:每逢佛菩薩生日成道日修道日,及先父母忌日,本身生日,均茹素。平日亦吃早素。並實行叁淨肉法。余均通融可否。
答:居家隨俗,如此足矣。若求澈底,自當以永斷葷腥爲宜。有願必成持念久久,自然水到成渠也。
(七)閱書
問:初機人當閱何種書,祈略示一二,以便研究。
答:佛法導論,初機淨業指南,安士全書,佛教初學課本等,可先閱看。
問:初學佛者,宜閱何種經書。
答:宜閱[佛教曆史]及[四十二章]等叁經,[阿彌陀經][普門品]等經。
問:學佛先要閱何書。
答:學佛當知佛史,故先閱覽室釋迦譜,或釋迦應化事迹。學佛當知佛經,故先閱藏經目錄,或閱藏知津。學佛當知佛說,故先讀四十二章經佛遺教經。學佛當知佛教源流,故先閱叁國佛教史。若欲得文簡義豐一舉而數善備者,可先閱楊仁山佛教初學課本。
問:學佛者可參看他教之書否。
答:佛理明了之後,再看不妨。因已具法眼,則不外誘也。
問:初學念佛之人,宜閱何種經書,以便研究。
答:初機淨業指南,彌陀經白話解,及淨土經論。
問:學佛之人應看何書爲前提,以便自警。
答:看龍舒淨土文。
問:平時省察克治,宜常閱何種典籍。折服現行煩惱,以閱看何種典籍爲佳。
答:從積極方面,可讀天親菩薩發菩提心論,或六波羅蜜經優婆塞戒經等。從消極方面,可讀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或金剛經亦可。
問:鄙人對于佛學中之頭陀行,喜其灑脫,深願研究學習之。不知何種經典可資參閱。
答:頭陀行是十二種苦行,方等經中有佛說十二頭陀經。及其他散見于經論疏注者尚多。
問:看大乘經典,是要淨室淨衣等設備方可。但予職務是帳房,賬桌上可否敬閱。假使要固定的淨室,豈非因噎廢食。請示能否變通。
答:佛經雲,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有何不可變通。但如能焚香一炷最好。
問:各種大乘經典,如法華華嚴涅槃楞嚴甚多。下手易而成功高,以何經爲對機。祈指教。
答:法華楞嚴卷數較少,易于下手。至于成功之高下,全在讀者解行如何耳。但以對機而論,末世衆生,概以念佛法六爲當機。是宜讀無量壽佛經,或華嚴經中之普賢行願品。
問:佛經深奧,有極多處看不懂,故此甚多疑慮。即使可問貴刊,而此滅彼與,永無了期。今想不去研究,只一心去念,譬諸盲者不辨東西南北紅黃黑白,惟求目明,自能知道。但這樣是否盲從,或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則有不悟之害乎。
答:若居士另有明目之法,固可不問。否則還是多問爲是。至于大疑大悟兩句,乃參禅家言,非讀經家言也。
問:閱經功德較之誦經,同欤否欤。
答:閱經惟屬意地,是慧功德。誦經必兼身口,是福功德。解經惟悟理,誦經兼事修,本不相侔。同出一心,相去不遠。試看誦者誠不誠,閱者會不會爲如何耳。
(八)誦經
問:初學宜先習何經。
答:習有二種,一者誦習,二者修習。誦習則今人常誦之心經金剛經彌陀經皆可先習。若言修習,則以衆生根鈍深廣難明,便捷之法莫若念佛,故以先習阿彌陀經爲宜。他若四十二章經,佛遺教經,文句利達,陳義平易,亦初學所宜修誦者也。
問:同一佛經,何故分誦習修習。
答:將經文逐字逐句朝夕諷誦,不求其義,如持咒然,但一心而已,此爲誦習。博考經義,深思明辨,按照經中所示之法而身體力行之,此爲修習。一往而論,誦習得福,修習得慧。此其所以別也。
問:入門學佛,宜讀何宗之書,誦經以誦何部經爲最有益。
答:入門學佛,不必專宗。若從了解誦經,宜先讀四十二章經,佛遺教經,八大人覺經,地藏經,無量壽佛經。若爲功德誦經,可誦法華經。
問:佛經太多,要念何幾種爲合。每種須念若幹次。
答:要念四十二章經,佛遺教經,八大人覺經,十善業道經,普賢行願品,金剛般若經,般若心經,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觀音普門品,地藏經,每日輪流念去,終身念之可也。
問:求超先靈及求自己滅罪,皆得早生淨土,以誦何經爲簡當。小本彌陀經與大本不同之點如何,誦念效力相等否。金剛彌陀兩經箋解及誦本,以何種爲最好,易于領悟,而便誦讀。在家朝夕誦經簡單儀式如何,朝夕必欲作回向否。必欲誦淨叁業淨口淨法界及護身大明大輪等真言否。
答:以誦彌陀經爲簡直速當。小本大本文字繁簡之不同,蓋大本是廣陳阿彌陀佛本迹及極樂莊嚴,下卷又廣陳娑婆苦惱情形,令讀者一面欣求一面厭離也。又小本無問自說,大本阿難請說並付囑彌勒流通。誦念效力相等,而大本更增知慧耳。金剛彌陀兩經注解,有金剛經貫釋及彌陀經白話解,爲便初學。誦本以大字本爲善。在家朝夕誦經儀式,只要焚香對佛像禮拜後,恭坐展卷朗誦。如已熟者可以默誦,行坐立皆可不拘,誦畢均須回向禮拜。至用晚課中之大忏悔文,或大悲忏或淨土忏。但用朝晚課本有須注意之點,(一)蒙山施食及警衆偈,只適用于晚時。(二)朝課心經後之回向偈,在家人用應改換字句,如次[伽藍]二字,應改[壇場]二字,末後四句應改[弟子熏修希勝進,功德莊嚴無難事,家庭清淨絕非虞,眷屬親朋增福慧。]
問:予笃信佛教然被俗緣所羁,不得已每逢十齋日持齋,就清晨在家堂或當空,或附近的寺院,設案具香花果燈燭,與贊誦一切經咒,或忏,爲人並己消災禳福,又爲人或己之亡過恩親忏罪,並助念往生等種種之舉,未審有獲罪于佛菩薩,並有違背佛法否,且效驗如何。又藉右舉發願,利己利他,並誓生西,能取效否。又能用章疏及牒文,並可蓋佛法僧寶之印否。
答:所舉持齋及行種種佛事,並無與佛法違背,虔心行之,必獲感應。即發願求生淨土亦必有效,但須念彌陀佛號。至用章疏須合于在家人口吻。牒文及叁寶印不宜用,因此二者唯出家人可用,或佛教會等團體名義,亦可用之。
問:對前條所列行爲,應用何贊及何經咒忏文是妥,千祈一一指迷,以資宏揚佛化普利衆生,同登極樂之邦。是所至禱。
答:前列行爲,就地方有在家庭及寺院之不同,就事實有消災禳福忏罪求生之不同,若必一一分別舉之,不勝其煩。今且就普通方法略一說之,(一)贊用爐香贊楊枝先彌陀贊,(二)經咒可用朝晚課中所舉者,或觀音普門品普賢行願品金剛般 若經。(叁)忏可用晚課中之大忏悔文。
問:在家受持五戒或多分戒,于每月朔望應誦何種戒經。
答:可誦五戒相經。
問:祈現生消災延壽,念何佛誦何經。
答:念藥師經及藥師佛呈,或念普門品及觀音號。
問:諷誦唐玄奘法師譯六百卷大般若經,聽人說能開大智慧。其故安在。
答:般若義翻智慧,此乃諸佛因地之清淨智慧。有此智慧,可以成佛。故曰能開大智慧。
問:體弱多病,宜誦何經。
答:病是死因,誦金剛經彌陀經等,回向西方,莊嚴淨土可也。
問:日念金剛經彌陀經心經,能得何益。
答:金剛經心經能消業障開智慧,彌陀經能得生淨土之緣。
問:大乘中最勝而最短,便于每日諷誦者爲何經。
答: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惟二百六十字爲最短,而般若爲一切佛母爲最勝。
問:俗雲常誦金剛經,令人壽長,信欤。
答:金剛般若經,功德不可思議,經中反覆叮咛,可謂至矣。果能如法受持讀誦,何止長壽。
問:俗謂誦金剛經後,必誦心經,名曰剩經,(如往生咒之于彌陀經等)否則無效。亦嘗聞鄉間寺僧作此說。當非原意。請辭辟之。
答:心經爲般若經之樞要,誦一卷心經,猶誦一切般若經也。金剛經但般若經之一部分,欲得其全,故再誦心經耳。剩經雲雲,不足爲訓。
問:念經經題是否要念,例如心經金剛經,其經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金剛般若波羅蜜多,一須連同經文每卷都要念否。
答:經題要念。如分卷處,若連誦時不念亦可。
問:若誦金剛經一卷,爲時甚久,有客來,可否于分段處暫停。
答:誦經時間既規定後,宜揎除一切,專心念誦。如時間不足,分段可也。客來非特別原因,不宜停止,當令客稍坐,以待誦畢。
問:金剛經中之叁十二分標題,石成金謂不必雜于經文讀,而每見寺僧則並誦之,究應何從。又誦此經宜誠敬,跪誦趺坐誦,二者孰優。
答:標題不讀爲是。趺坐誦爲優。
問:晚于數年前,即持誦金剛經,後因生活問題,致中辍。今春仍本初衷,偷閑念金剛經往生咒。時念時辍,會獲罪否。
答:可改念[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則字少而易背誦,雖忙無妨礙矣。時念時辍亦不至獲罪,因不得已也。即辍時無功,念時豈得無功耶。
問:據某僧言,誦金剛經須十分靜心,若耳中一聽到人聲,稍涉雜念,即徒勞無益。此言然否。
答:此即誦經修定之旨,然非絕無利益。
問:晚系中學教員出身,對于佛經尚未能十分明了,每就一經研究數遍,然至誦時仍未能前後貫串,了然于心,似此誦經,恐未得益。高明者,當另有功夫入佳境。
答:此在余時仔細研究,誦時不必費解,任運了然可矣。蓋誦取一心,是修定,非修慧也。
問:晚于十齋日之晨,念地藏經。是日念佛,是否專念地藏菩薩。
答:可以專念地藏名號。
問:地藏經全卷,念誦頗感不易,可以如法華變通辦法,摘出一品持誦否。
答:雖可。然亦何妨叁函分誦乎。或日誦一品乎。
問:晚欲于士齋日持誦地藏經,然…
《古農佛學答問卷四 (自利行願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