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外,实最相宜,似不必食肉也。再养肝之法,要心气和平,可请一尊弥勒菩萨,即笑颜大腹之布袋和尚像,时常注目看看,自然喜气填胸,抑郁可开,病自渐愈矣。
问:鄙人因病发愿吃素,后从医生亲戚劝而复开荤,病仍未愈。请问如何愈病。并将来须受报否。贪吃是著魔否。
答:凡人疾病,以前生业障为因,以今生业障为缘。宜常念观音圣号,清净三业,不管他受报不受报,是魔非魔,但到恢复吃素原状,病自全愈矣。
问:每逢佛菩萨生日成道日修道日,及先父母忌日,本身生日,均茹素。平日亦吃早素。并实行三净肉法。余均通融可否。
答:居家随俗,如此足矣。若求澈底,自当以永断荤腥为宜。有愿必成持念久久,自然水到成渠也。
(七)阅书
问:初机人当阅何种书,祈略示一二,以便研究。
答:佛法导论,初机净业指南,安士全书,佛教初学课本等,可先阅看。
问:初学佛者,宜阅何种经书。
答:宜阅[佛教历史]及[四十二章]等三经,[阿弥陀经][普门品]等经。
问:学佛先要阅何书。
答:学佛当知佛史,故先阅览室释迦谱,或释迦应化事迹。学佛当知佛经,故先阅藏经目录,或阅藏知津。学佛当知佛说,故先读四十二章经佛遗教经。学佛当知佛教源流,故先阅三国佛教史。若欲得文简义丰一举而数善备者,可先阅杨仁山佛教初学课本。
问:学佛者可参看他教之书否。
答:佛理明了之后,再看不妨。因已具法眼,则不外诱也。
问:初学念佛之人,宜阅何种经书,以便研究。
答:初机净业指南,弥陀经白话解,及净土经论。
问:学佛之人应看何书为前提,以便自警。
答:看龙舒净土文。
问:平时省察克治,宜常阅何种典籍。折服现行烦恼,以阅看何种典籍为佳。
答:从积极方面,可读天亲菩萨发菩提心论,或六波罗蜜经优婆塞戒经等。从消极方面,可读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或金刚经亦可。
问:鄙人对于佛学中之头陀行,喜其洒脱,深愿研究学习之。不知何种经典可资参阅。
答:头陀行是十二种苦行,方等经中有佛说十二头陀经。及其他散见于经论疏注者尚多。
问:看大乘经典,是要净室净衣等设备方可。但予职务是帐房,账桌上可否敬阅。假使要固定的净室,岂非因噎废食。请示能否变通。
答:佛经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有何不可变通。但如能焚香一炷最好。
问:各种大乘经典,如法华华严涅槃楞严甚多。下手易而成功高,以何经为对机。祈指教。
答:法华楞严卷数较少,易于下手。至于成功之高下,全在读者解行如何耳。但以对机而论,末世众生,概以念佛法六为当机。是宜读无量寿佛经,或华严经中之普贤行愿品。
问:佛经深奥,有极多处看不懂,故此甚多疑虑。即使可问贵刊,而此灭彼与,永无了期。今想不去研究,只一心去念,譬诸盲者不辨东西南北红黄黑白,惟求目明,自能知道。但这样是否盲从,或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则有不悟之害乎。
答:若居士另有明目之法,固可不问。否则还是多问为是。至于大疑大悟两句,乃参禅家言,非读经家言也。
问:阅经功德较之诵经,同欤否欤。
答:阅经惟属意地,是慧功德。诵经必兼身口,是福功德。解经惟悟理,诵经兼事修,本不相侔。同出一心,相去不远。试看诵者诚不诚,阅者会不会为如何耳。
(八)诵经
问:初学宜先习何经。
答:习有二种,一者诵习,二者修习。诵习则今人常诵之心经金刚经弥陀经皆可先习。若言修习,则以众生根钝深广难明,便捷之法莫若念佛,故以先习阿弥陀经为宜。他若四十二章经,佛遗教经,文句利达,陈义平易,亦初学所宜修诵者也。
问:同一佛经,何故分诵习修习。
答:将经文逐字逐句朝夕讽诵,不求其义,如持咒然,但一心而已,此为诵习。博考经义,深思明辨,按照经中所示之法而身体力行之,此为修习。一往而论,诵习得福,修习得慧。此其所以别也。
问:入门学佛,宜读何宗之书,诵经以诵何部经为最有益。
答:入门学佛,不必专宗。若从了解诵经,宜先读四十二章经,佛遗教经,八大人觉经,地藏经,无量寿佛经。若为功德诵经,可诵法华经。
问:佛经太多,要念何几种为合。每种须念若干次。
答:要念四十二章经,佛遗教经,八大人觉经,十善业道经,普贤行愿品,金刚般若经,般若心经,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观音普门品,地藏经,每日轮流念去,终身念之可也。
问:求超先灵及求自己灭罪,皆得早生净土,以诵何经为简当。小本弥陀经与大本不同之点如何,诵念效力相等否。金刚弥陀两经笺解及诵本,以何种为最好,易于领悟,而便诵读。在家朝夕诵经简单仪式如何,朝夕必欲作回向否。必欲诵净三业净口净法界及护身大明大轮等真言否。
答:以诵弥陀经为简直速当。小本大本文字繁简之不同,盖大本是广陈阿弥陀佛本迹及极乐庄严,下卷又广陈娑婆苦恼情形,令读者一面欣求一面厌离也。又小本无问自说,大本阿难请说并付嘱弥勒流通。诵念效力相等,而大本更增知慧耳。金刚弥陀两经注解,有金刚经贯释及弥陀经白话解,为便初学。诵本以大字本为善。在家朝夕诵经仪式,只要焚香对佛像礼拜后,恭坐展卷朗诵。如已熟者可以默诵,行坐立皆可不拘,诵毕均须回向礼拜。至用晚课中之大忏悔文,或大悲忏或净土忏。但用朝晚课本有须注意之点,(一)蒙山施食及警众偈,只适用于晚时。(二)朝课心经后之回向偈,在家人用应改换字句,如次[伽蓝]二字,应改[坛场]二字,末后四句应改[弟子熏修希胜进,功德庄严无难事,家庭清净绝非虞,眷属亲朋增福慧。]
问:予笃信佛教然被俗缘所羁,不得已每逢十斋日持斋,就清晨在家堂或当空,或附近的寺院,设案具香花果灯烛,与赞诵一切经咒,或忏,为人并己消灾禳福,又为人或己之亡过恩亲忏罪,并助念往生等种种之举,未审有获罪于佛菩萨,并有违背佛法否,且效验如何。又藉右举发愿,利己利他,并誓生西,能取效否。又能用章疏及牒文,并可盖佛法僧宝之印否。
答:所举持斋及行种种佛事,并无与佛法违背,虔心行之,必获感应。即发愿求生净土亦必有效,但须念弥陀佛号。至用章疏须合于在家人口吻。牒文及三宝印不宜用,因此二者唯出家人可用,或佛教会等团体名义,亦可用之。
问:对前条所列行为,应用何赞及何经咒忏文是妥,千祈一一指迷,以资宏扬佛化普利众生,同登极乐之邦。是所至祷。
答:前列行为,就地方有在家庭及寺院之不同,就事实有消灾禳福忏罪求生之不同,若必一一分别举之,不胜其烦。今且就普通方法略一说之,(一)赞用炉香赞杨枝先弥陀赞,(二)经咒可用朝晚课中所举者,或观音普门品普贤行愿品金刚般 若经。(三)忏可用晚课中之大忏悔文。
问:在家受持五戒或多分戒,于每月朔望应诵何种戒经。
答:可诵五戒相经。
问:祈现生消灾延寿,念何佛诵何经。
答:念药师经及药师佛呈,或念普门品及观音号。
问:讽诵唐玄奘法师译六百卷大般若经,听人说能开大智慧。其故安在。
答:般若义翻智慧,此乃诸佛因地之清净智慧。有此智慧,可以成佛。故曰能开大智慧。
问:体弱多病,宜诵何经。
答:病是死因,诵金刚经弥陀经等,回向西方,庄严净土可也。
问:日念金刚经弥陀经心经,能得何益。
答:金刚经心经能消业障开智慧,弥陀经能得生净土之缘。
问:大乘中最胜而最短,便于每日讽诵者为何经。
答: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惟二百六十字为最短,而般若为一切佛母为最胜。
问:俗云常诵金刚经,令人寿长,信欤。
答:金刚般若经,功德不可思议,经中反覆叮咛,可谓至矣。果能如法受持读诵,何止长寿。
问:俗谓诵金刚经后,必诵心经,名曰剩经,(如往生咒之于弥陀经等)否则无效。亦尝闻乡间寺僧作此说。当非原意。请辞辟之。
答:心经为般若经之枢要,诵一卷心经,犹诵一切般若经也。金刚经但般若经之一部分,欲得其全,故再诵心经耳。剩经云云,不足为训。
问:念经经题是否要念,例如心经金刚经,其经题[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金刚般若波罗蜜多,一须连同经文每卷都要念否。
答:经题要念。如分卷处,若连诵时不念亦可。
问:若诵金刚经一卷,为时甚久,有客来,可否于分段处暂停。
答:诵经时间既规定后,宜揎除一切,专心念诵。如时间不足,分段可也。客来非特别原因,不宜停止,当令客稍坐,以待诵毕。
问:金刚经中之三十二分标题,石成金谓不必杂于经文读,而每见寺僧则并诵之,究应何从。又诵此经宜诚敬,跪诵趺坐诵,二者孰优。
答:标题不读为是。趺坐诵为优。
问:晚于数年前,即持诵金刚经,后因生活问题,致中辍。今春仍本初衷,偷闲念金刚经往生咒。时念时辍,会获罪否。
答:可改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则字少而易背诵,虽忙无妨碍矣。时念时辍亦不至获罪,因不得已也。即辍时无功,念时岂得无功耶。
问:据某僧言,诵金刚经须十分静心,若耳中一听到人声,稍涉杂念,即徒劳无益。此言然否。
答:此即诵经修定之旨,然非绝无利益。
问:晚系中学教员出身,对于佛经尚未能十分明了,每就一经研究数遍,然至诵时仍未能前后贯串,了然于心,似此诵经,恐未得益。高明者,当另有功夫入佳境。
答:此在余时仔细研究,诵时不必费解,任运了然可矣。盖诵取一心,是修定,非修慧也。
问:晚于十斋日之晨,念地藏经。是日念佛,是否专念地藏菩萨。
答:可以专念地藏名号。
问:地藏经全卷,念诵颇感不易,可以如法华变通办法,摘出一品持诵否。
答:虽可。然亦何妨三函分诵乎。或日诵一品乎。
问:晚欲于士斋日持诵地藏经,然…
《古农佛学答问卷四 (自利行愿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