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因时间不及,只能念二品多至三品,不知诵毕二品或三品后,要加诵何佛名或咒语。又开经时须请诵何佛菩萨。
答:诵地藏经,始终只要称念[南无地藏王菩萨]三称,或始时加念本师佛号三声,及开经偈。毕时,加念回向偈。
问:药师经亦在持诵,若再诵其他经咒,势有不能,应如何排列功课。
答:地藏既有专日,则余日晨可与金刚大悲等间日诵之。至晚课则一律弥陀可也。诵药师经晨,宜持药师佛名号。至药师咒,可在经中多持几遍。
问:早晚诵普门品大悲咒弥陀经金刚经地藏经药师经,应如何分配之。
答:大悲咒金刚经药师经归早课,普门品地藏经弥陀经归晚课。
问:敝社之宗旨,乃专修净业求生净土,以弥陀经及弥陀圣号为主,兼以普门品。但逢诸佛诞日所诵不一。不知可合净土正宗否。
答:照永明寿禅师万善同归之义,一切诸法均可念佛回向净土。复何碍哉。
问:修净业人日课阿弥陀经,但我又念普贤行愿品地藏经大悲忏观音普门品金刚经。可否在做功课后再念,或今日今此,明日念彼。
答:极可以。大悲忏须礼,亦可暇时行之。
问:从前念经无一定经典,惟末后必诵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阿弥陀佛千数百称,早晚皆然。现在早课大悲咒七遍,十小咒心经普门品各一遍,观音大士百八称,晚课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阿弥陀佛千数百称,回向文一遍,三皈依,再诵大悲咒三遍。不知前非今旭,抑今非前是,或二者皆非皆是。请一言以决疑。
答:早课后亦须加回向文三皈依,晚课后大悲咒可删,取不与早课重覆也。凡所持诵,统须回向愿生净土,此修行之一定规则。余可不拘。
问:专修净业者,除念佛诵弥陀经外,可否诵持其他经咒以为辅因。
答:读诵大乘,本净业正因,语见观无量寿佛经,有何不可。但勿种数太多,致碍念佛时间,以淆静虑耳。最好加读普贤行愿品。
问:念诵各经,是否即照汉字读音,抑或另有梵音,如另有梵音,应如何练习,有无专书。
答:既读汉文当然照汉字读。其中咒音,须以梵音考证者,因译音有古今方言之殊。习梵音虽有悉昙入门等书,但非口授,亦难正确耳。
问:佛号可默念,若经偈亦可默念否。又拜大悲忏水忏,亦可默诵否。
答:念诵礼忏,但须诚敬,语默无关。
问:诵经须要诚敬,但遇有时或遗落一二字,或念错一字一句,而自知觉,即接上补正一字一句,有无罪过。
答:经语文句,原有次第,如何遗落在前而可补正于后。错乱经义,非所宜也。
问:仁者尝谓念经时三业与经佛相应,何谓三业。
答:此三业,即身口意等。礼佛对经,是身业也。念诵,是口业也。思惟,观想,是意业也。
问:文殊菩萨谓读经要句句分明,天道众生方可听得了了。岂吾人念经时,天上神祇亦来窃听耶。
答:佛为天人师,吾人念经,是诵其师言,安得不来敬听耶。况天道众生,有天耳,不必来亦能听闻,俗所谓人间私语天闻若雷,安有念经而不闻之乎。
问:平日读诵之经,念于纸而焚化于佛前乎。抑不必用纸亦不必焚化乎。
答:诵经功德,与记数焚告无关。但初学者,恐生怠倦,藉以勉励,亦可为之。然佛门本有回向一法,凡一切所作功德,皆当回转向于菩提实际众生三处,宜遵行之。回向菩提者,欲仗此功德求成佛果也。回向实际者,以此功德为性分所当为,不以为功也。回向众生者,以此功德施诸众生,愿彼离苦得乐也。若修净土,则宜以回向往生极乐世界为总回向。(盖一生极乐则三回向皆具。)
问:念经必用香烛何也。
答:香花灯烛,所以供佛。念经念佛,如对佛前,礼宜供养,故用之。但不具时,亦可省略,心虔诚可矣。
问:诵经时佛前灯以美孚洋油灯代可否。
答:不宜。因有臭气。宜用香油灯。
问:诵经时敲鱼击磬,是何意义。
答:令大众闻鱼磬声而诵,不致参差,此利他也。令自己闻鱼磬声而诵不致错散,此自利也。又令不诵经者闻声而起敬法之念,亦属利他之义。
问:较量数珠功德经,载念经功德,因数珠不同而异。夫同属诚心念佛,何以用铁珠记数则功德特少,用菩提子珠记数则功德特大,珠愈贵则功德愈大,买得起贵珠的才得大功德,是佛家便宜,亦惟富豪特享矣。
答:一切诸法,因缘生生。诚心念佛者因也。用珠不同者缘也。(因珠贵而生珍重心是为增上缘)缘异果亦异,宜也。至云菩提子贵者,何以现世偏多耶。豪富特享之说,非确论矣。
问:在校茹素,种种困难,素口固可诵经及菩萨圣号,敢问非素口诵之,亦有罪乎。
答:诵经持名,并非定要素口。但当漱口洗手整衣端坐,或复焚香以表诚敬,斯可矣。
问:晚定晨晚二课受十斋,于非斋日食荤后诵晚课,有罪否。
答:无罪。但课前嗽口可矣。
问:世谓食荤后不可念佛诵经。不清洁处,无净室处,有臭气处,不可放经像。今有寄居沪地者。多数借小屋一间而住,阖家之人,大小便皆于其中,经像不可供,则皆无缘修净土矣。然则当如之何。
答:修净土念诵之经尚少,可于净处读熟后,随时默念最为妥当。又于星期六星期日午后,可至闸北世界佛教居士林随众同修。如有暇每日晨晚均可到林同修。入林费亦极少。
问:今僧众诵经,其快如流。窃以经贵解义,若此,则尚不能入耳经心,更安能随文解义。未知法应如是,抑为末流之弊。
答:经熟者,虽快亦不碍解义。况诵经但取讽义。但漫不经心者,为末流之弊也。
(九)持咒
问:白衣大士咒中[怛只哆]三字念何音。又天罗神等五句,是否要并念。倘点满一万二千遍,此本是否要焚化。应焚化何处。请示。
答:怛只哆即怛侄他,天罗神等句是回向语,不必并念,应焚化于观音菩萨前炉内。
问:持诵神咒,有人说不宜在家念。如白衣咒大悲咒之类。譬如房屋子褊小,无净室可念,可通融在家念否。白衣咒家中念有妨碍否。又白衣咒前有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三称三拜,或云须每卷念三遍,或云只须开首念三遍拜三拜。众莫能决。究应如何念法,请示知。
答:在家诵念,若无净室,可于念时闭目端坐作想,离身四周空旷无物,只有佛像香烛,俨同净室,作想后勿开目,而即念诵,可无妨矣。念毕,作佛去想,仍想四周空旷无物,乃开目下座。称菩萨名三称三拜但首末行之可矣。不必每遍如此。
问:大悲观音圣像有二种。立相者五首,十三面,四十八臂。坐相者,四十八臂,只有一首,三面,头上有阿弥陀佛。持诵大悲咒者,应供奉坐相,抑供奉立相耶。请教。
答:两种皆是千手观音之略像,故均可供奉。
问:大悲咒于每日正课持诵之外,不拘行住坐卧,随时默念可否。请教。
答:极可。
问:大悲心陀罗尼经咒,未经口授难于诵读,有何方法可解决之。又此经翻自他国,纯为译音,梵文别有意义,不知华文有解释之书否。
答:请能念咒者一教,亦不难也。楞严咒疏中,有此咒解释。
问:大悲咒净水能治百病,未悉念此咒多少方有效。
答:须预念十万遍,然后对水念廿一遍,或七遍五遍,均可。
问:持诵一切经咒,须要洁净志诚,而准提咒咒头有稽首皈依苏悉帝,头而顶礼七俱胝,然则此咒比别种经咒,更加洁净志诚,而佛云不拣净秽,是何意义。
答:此系准提佛母本愿,大悲度生之果。至于敬礼之偈,修者自当诚敬。非谓不拣净秽,便可放肆也。
问:晚自去年以来,于念佛外,复持准提咒,朝晚祝云,[求菩萨以慈悲加被于众生,使我现生早得功名富贵,具大势力,得以致力于拥护大法,法界同伦同生安养,]如此谅无不可。因日久生疑,敢问毕竟可否。
答:菩萨慈悲如此祈愿自利利他,有何不可。但不能生果必心,致涉要求而成亵渎。
问:去年底曾结印持准提咒弥月,承知识指教,称无师盗法,实有大碍,遂不复敢结印,然实不忍弃咒也。今行住坐卧绵密不断,除念佛外,每日多至万遍以上。如此既不复结印矣,尚有碍否。
答:如此一心持咒,决无妨碍。
问:年来家道不幸,人亡财破,颇自疑此乃持准提之故,欲罢之而心不忍,请智者决之。(岂盗法之后,若欲悔过,当印咒俱弃耶,然自疑决无此理也。)
答: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岂容因此退转,而降于魔耶。
问:佩准提镜有何功德。
答:准提镜为诵准提咒时对之诵,镜背刻准提菩萨背像,意显正像当在镜面现也。至佩带功德,当与佩带咒像同,无非消灾增福满愿而已。
问:六字大明神咒[唵嘛呢叭弥吽]当读何音。
答:当读[盎麻尼百昧哄。]
问:大明咒六字有何效力。请示。
答:此咒是观音菩萨根本咒,凡观音菩萨一切神力均能感应。约而言之,断六道轮回苦,得六位菩提道果也。(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妙觉)
问:后学以念佛求生为主,会中常习大乘经典,如楞严咒最难学,不学有碍会规,学则颇觉困难。请示。
答:楞严咒效力广大,可耐心学诵,一时不能学全,应分段学。最后多侄他下八句是咒心,未能全诵时,单诵此咒心可也。
问: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罗无上神咒太长,不知只诵咒心,功德同否。
答:功德亦同,至少应诵七遍或二十一遍。
问:毗卢遮那佛大灌光真言,其真言内[阿谟伽尾卢左曩]之阿字及伽字曩字,阿读遏,伽读茄,曩读纳,然否。[摩贺母捺罗么坭]之母字,及坭字,母读没,坭读尼然否。[钵罗革哆野吽]之革字,及哆字,革读末,哆读答,然否。此咒未经师授,持之不蹈盗法之罪否。
答:读音不错,虽无师授,但已皈依三宝者,无师而有师矣。郑重恭敬行之,无妨也。
问:滇城前年有一比丘,教予专持秽迹金刚神咒,咒共四十三字,念满四十万遍,即可得缩地分身变化,及种种神通,随意所欲,先对佛前发愿,方得传法。予手抄秽迹金刚法禁百变法门…
《古农佛学答问卷四 (自利行愿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