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古農佛學答問卷四 (自利行願門)▪P5

  ..續本文上一頁因時間不及,只能念二品多至叁品,不知誦畢二品或叁品後,要加誦何佛名或咒語。又開經時須請誦何佛菩薩。

  答:誦地藏經,始終只要稱念[南無地藏王菩薩]叁稱,或始時加念本師佛號叁聲,及開經偈。畢時,加念回向偈。

  問:藥師經亦在持誦,若再誦其他經咒,勢有不能,應如何排列功課。

  答:地藏既有專日,則余日晨可與金剛大悲等間日誦之。至晚課則一律彌陀可也。誦藥師經晨,宜持藥師佛名號。至藥師咒,可在經中多持幾遍。

  問:早晚誦普門品大悲咒彌陀經金剛經地藏經藥師經,應如何分配之。

  答:大悲咒金剛經藥師經歸早課,普門品地藏經彌陀經歸晚課。

  問:敝社之宗旨,乃專修淨業求生淨土,以彌陀經及彌陀聖號爲主,兼以普門品。但逢諸佛誕日所誦不一。不知可合淨土正宗否。

  答:照永明壽禅師萬善同歸之義,一切諸法均可念佛回向淨土。複何礙哉。

  問:修淨業人日課阿彌陀經,但我又念普賢行願品地藏經大悲忏觀音普門品金剛經。可否在做功課後再念,或今日今此,明日念彼。

  答:極可以。大悲忏須禮,亦可暇時行之。

  問:從前念經無一定經典,惟末後必誦彌陀經一遍,往生咒叁遍,阿彌陀佛千數百稱,早晚皆然。現在早課大悲咒七遍,十小咒心經普門品各一遍,觀音大士百八稱,晚課彌陀經一遍,往生咒叁遍,阿彌陀佛千數百稱,回向文一遍,叁皈依,再誦大悲咒叁遍。不知前非今旭,抑今非前是,或二者皆非皆是。請一言以決疑。

  答:早課後亦須加回向文叁皈依,晚課後大悲咒可刪,取不與早課重覆也。凡所持誦,統須回向願生淨土,此修行之一定規則。余可不拘。

  問:專修淨業者,除念佛誦彌陀經外,可否誦持其他經咒以爲輔因。

  答:讀誦大乘,本淨業正因,語見觀無量壽佛經,有何不可。但勿種數太多,致礙念佛時間,以淆靜慮耳。最好加讀普賢行願品。

  問:念誦各經,是否即照漢字讀音,抑或另有梵音,如另有梵音,應如何練習,有無專書。

  答:既讀漢文當然照漢字讀。其中咒音,須以梵音考證者,因譯音有古今方言之殊。習梵音雖有悉昙入門等書,但非口授,亦難正確耳。

  問:佛號可默念,若經偈亦可默念否。又拜大悲忏水忏,亦可默誦否。

  答:念誦禮忏,但須誠敬,語默無關。

  問:誦經須要誠敬,但遇有時或遺落一二字,或念錯一字一句,而自知覺,即接上補正一字一句,有無罪過。

  答:經語文句,原有次第,如何遺落在前而可補正于後。錯亂經義,非所宜也。

  問:仁者嘗謂念經時叁業與經佛相應,何謂叁業。

  答:此叁業,即身口意等。禮佛對經,是身業也。念誦,是口業也。思惟,觀想,是意業也。

  問:文殊菩薩謂讀經要句句分明,天道衆生方可聽得了了。豈吾人念經時,天上神祇亦來竊聽耶。

  答:佛爲天人師,吾人念經,是誦其師言,安得不來敬聽耶。況天道衆生,有天耳,不必來亦能聽聞,俗所謂人間私語天聞若雷,安有念經而不聞之乎。

  問:平日讀誦之經,念于紙而焚化于佛前乎。抑不必用紙亦不必焚化乎。

  答:誦經功德,與記數焚告無關。但初學者,恐生怠倦,藉以勉勵,亦可爲之。然佛門本有回向一法,凡一切所作功德,皆當回轉向于菩提實際衆生叁處,宜遵行之。回向菩提者,欲仗此功德求成佛果也。回向實際者,以此功德爲性分所當爲,不以爲功也。回向衆生者,以此功德施諸衆生,願彼離苦得樂也。若修淨土,則宜以回向往生極樂世界爲總回向。(蓋一生極樂則叁回向皆具。)

  問:念經必用香燭何也。

  答:香花燈燭,所以供佛。念經念佛,如對佛前,禮宜供養,故用之。但不具時,亦可省略,心虔誠可矣。

  問:誦經時佛前燈以美孚洋油燈代可否。

  答:不宜。因有臭氣。宜用香油燈。

  問:誦經時敲魚擊磬,是何意義。

  答:令大衆聞魚磬聲而誦,不致參差,此利他也。令自己聞魚磬聲而誦不致錯散,此自利也。又令不誦經者聞聲而起敬法之念,亦屬利他之義。

  問:較量數珠功德經,載念經功德,因數珠不同而異。夫同屬誠心念佛,何以用鐵珠記數則功德特少,用菩提子珠記數則功德特大,珠愈貴則功德愈大,買得起貴珠的才得大功德,是佛家便宜,亦惟富豪特享矣。

  答:一切諸法,因緣生生。誠心念佛者因也。用珠不同者緣也。(因珠貴而生珍重心是爲增上緣)緣異果亦異,宜也。至雲菩提子貴者,何以現世偏多耶。豪富特享之說,非確論矣。

  問:在校茹素,種種困難,素口固可誦經及菩薩聖號,敢問非素口誦之,亦有罪乎。

  答:誦經持名,並非定要素口。但當漱口洗手整衣端坐,或複焚香以表誠敬,斯可矣。

  問:晚定晨晚二課受十齋,于非齋日食葷後誦晚課,有罪否。

  答:無罪。但課前嗽口可矣。

  問:世謂食葷後不可念佛誦經。不清潔處,無淨室處,有臭氣處,不可放經像。今有寄居滬地者。多數借小屋一間而住,阖家之人,大小便皆于其中,經像不可供,則皆無緣修淨土矣。然則當如之何。

  答:修淨土念誦之經尚少,可于淨處讀熟後,隨時默念最爲妥當。又于星期六星期日午後,可至閘北世界佛教居士林隨衆同修。如有暇每日晨晚均可到林同修。入林費亦極少。

  問:今僧衆誦經,其快如流。竊以經貴解義,若此,則尚不能入耳經心,更安能隨文解義。未知法應如是,抑爲末流之弊。

  答:經熟者,雖快亦不礙解義。況誦經但取諷義。但漫不經心者,爲末流之弊也。

  (九)持咒

  問:白衣大士咒中[怛只哆]叁字念何音。又天羅神等五句,是否要並念。倘點滿一萬二千遍,此本是否要焚化。應焚化何處。請示。

  答:怛只哆即怛侄他,天羅神等句是回向語,不必並念,應焚化于觀音菩薩前爐內。

  問:持誦神咒,有人說不宜在家念。如白衣咒大悲咒之類。譬如房屋子褊小,無淨室可念,可通融在家念否。白衣咒家中念有妨礙否。又白衣咒前有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叁稱叁拜,或雲須每卷念叁遍,或雲只須開首念叁遍拜叁拜。衆莫能決。究應如何念法,請示知。

  答:在家誦念,若無淨室,可于念時閉目端坐作想,離身四周空曠無物,只有佛像香燭,俨同淨室,作想後勿開目,而即念誦,可無妨矣。念畢,作佛去想,仍想四周空曠無物,乃開目下座。稱菩薩名叁稱叁拜但首末行之可矣。不必每遍如此。

  問:大悲觀音聖像有二種。立相者五首,十叁面,四十八臂。坐相者,四十八臂,只有一首,叁面,頭上有阿彌陀佛。持誦大悲咒者,應供奉坐相,抑供奉立相耶。請教。

  答:兩種皆是千手觀音之略像,故均可供奉。

  問:大悲咒于每日正課持誦之外,不拘行住坐臥,隨時默念可否。請教。

  答:極可。

  問:大悲心陀羅尼經咒,未經口授難于誦讀,有何方法可解決之。又此經翻自他國,純爲譯音,梵文別有意義,不知華文有解釋之書否。

  答:請能念咒者一教,亦不難也。楞嚴咒疏中,有此咒解釋。

  問:大悲咒淨水能治百病,未悉念此咒多少方有效。

  答:須預念十萬遍,然後對水念廿一遍,或七遍五遍,均可。

  問:持誦一切經咒,須要潔淨志誠,而准提咒咒頭有稽首皈依蘇悉帝,頭而頂禮七俱胝,然則此咒比別種經咒,更加潔淨志誠,而佛雲不揀淨穢,是何意義。

  答:此系准提佛母本願,大悲度生之果。至于敬禮之偈,修者自當誠敬。非謂不揀淨穢,便可放肆也。

  問:晚自去年以來,于念佛外,複持准提咒,朝晚祝雲,[求菩薩以慈悲加被于衆生,使我現生早得功名富貴,具大勢力,得以致力于擁護大法,法界同倫同生安養,]如此諒無不可。因日久生疑,敢問畢竟可否。

  答:菩薩慈悲如此祈願自利利他,有何不可。但不能生果必心,致涉要求而成亵渎。

  問:去年底曾結印持准提咒彌月,承知識指教,稱無師盜法,實有大礙,遂不複敢結印,然實不忍棄咒也。今行住坐臥綿密不斷,除念佛外,每日多至萬遍以上。如此既不複結印矣,尚有礙否。

  答:如此一心持咒,決無妨礙。

  問:年來家道不幸,人亡財破,頗自疑此乃持准提之故,欲罷之而心不忍,請智者決之。(豈盜法之後,若欲悔過,當印咒俱棄耶,然自疑決無此理也。)

  答: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豈容因此退轉,而降于魔耶。

  問:佩准提鏡有何功德。

  答:准提鏡爲誦准提咒時對之誦,鏡背刻准提菩薩背像,意顯正像當在鏡面現也。至佩帶功德,當與佩帶咒像同,無非消災增福滿願而已。

  問:六字大明神咒[唵嘛呢叭彌吽]當讀何音。

  答:當讀[盎麻尼百昧哄。]

  問:大明咒六字有何效力。請示。

  答:此咒是觀音菩薩根本咒,凡觀音菩薩一切神力均能感應。約而言之,斷六道輪回苦,得六位菩提道果也。(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妙覺)

  問:後學以念佛求生爲主,會中常習大乘經典,如楞嚴咒最難學,不學有礙會規,學則頗覺困難。請示。

  答:楞嚴咒效力廣大,可耐心學誦,一時不能學全,應分段學。最後多侄他下八句是咒心,未能全誦時,單誦此咒心可也。

  問:佛頂光明摩诃薩怛多般怛羅無上神咒太長,不知只誦咒心,功德同否。

  答:功德亦同,至少應誦七遍或二十一遍。

  問:毗盧遮那佛大灌光真言,其真言內[阿谟伽尾盧左曩]之阿字及伽字曩字,阿讀遏,伽讀茄,曩讀納,然否。[摩賀母捺羅麼坭]之母字,及坭字,母讀沒,坭讀尼然否。[缽羅革哆野吽]之革字,及哆字,革讀末,哆讀答,然否。此咒未經師授,持之不蹈盜法之罪否。

  答:讀音不錯,雖無師授,但已皈依叁寶者,無師而有師矣。鄭重恭敬行之,無妨也。

  問:滇城前年有一比丘,教予專持穢迹金剛神咒,咒共四十叁字,念滿四十萬遍,即可得縮地分身變化,及種種神通,隨意所欲,先對佛前發願,方得傳法。予手抄穢迹金剛法禁百變法門…

《古農佛學答問卷四 (自利行願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