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妙法蓮華經會義》摘要卷七▪P5

  ..續本文上一頁療痔等。或專護法,如此文。或專滅罪,如方等。或通用治病、滅罪、護經,如請觀音(經)等。或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此唯明心)則非治病非滅罪非護經。又密部共有叁種,一佛部。自分五部,即五佛所說也。二菩薩部。叁鬼神部。一一部中,各論上中下叁法。成就增益,名上法。禳災攝召,名中法。降伏,名下法。于上法中,又分叁品。各有行儀,各有觀法,各有嚴禁。而通以無上菩提心爲主。若無師傳,則名盜法。若違行儀,則招惡報。若犯嚴禁,辄以功效向他人說,則招奇禍。並是如來不可思議四悉益物。切須依經,幸勿乖教。舊名爲咒。新譯名爲真言。亦名爲明。或是鬼神王名,故能降伏鬼神。(世界)或如軍中密號,唱使相應。(爲人)或如密默治惡。(對治)或是如來密語。如王索先陀婆,群下不曉,唯有智臣,乃能知之。洗時奉水,飲時奉器,食時奉鹽,遊時奉馬。陀羅尼亦爾。只是一法,遍有諸力。病愈,罪除。善生,道合。(第一義)故存本音,不翻譯也。惡世宏經,每多惱難,故以真言護之,使道流通也。

  丙叁咒護者,惡世宏經,每多惱難。故以真言護之,使道流通也。文爲四。初問持經功德,二答甚多,叁請以咒護,四聞品得益。丁今初

  爾時藥王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受持法華經者,若讀誦通利,若書寫經卷,得幾所福?

  丁二答甚多

  佛告藥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供養八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諸佛。于汝意雲何,其所得福,甯爲多否?”“甚多。世尊。”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是經,乃至受持一四句偈,讀誦解義,如說修行,功德甚多。

  丁叁請以咒護五。初藥王,二勇施,叁毗沙門,四持國,五羅刹女。戊初中四。初請,二說,叁歎,四印。己今初

  爾時藥王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與說法者陀羅尼咒以守護之。

  咒是華言。謂禁咒,咒祝,咒願也。秘密不翻,乃以此名目之。今華梵雙舉,故雲陀羅尼咒。

  己二說

  即說咒曰:

  安爾(一)曼爾(二)摩祢(叁) 摩摩祢(四)旨隸(五) 遮梨第(六) 賒咩(七) 賒履多玮 (八) 羶帝(九)目帝(十) 目多履(十一) 娑履 (十二) 阿玮娑履(十叁) 桑履(十四) 娑履 (十五) 叉裔(十六) 阿叉裔 (十七) 阿耆膩(十八) 羶帝 (十九) 賒履 (二十) 陀羅尼 (二十一) 阿盧伽婆娑簸蔗毗叉膩 (二十二) 祢毗剃 (二十叁) 阿便哆邏祢履剃 (二十四) 阿亶哆波隸輸地 (二十五) 歐究隸 (二十六) 牟究隸 (二十七) 阿羅隸 (二十八) 波羅隸 (二十九) 首迦差 (叁十) 阿叁磨叁履 (叁十一) 佛馱毗吉利袠帝 (叁十二) 達磨波利差帝(叁十叁) 僧伽涅瞿沙祢(叁十四) 婆舍婆舍輸地(叁十五) 曼哆邏 (叁十六) 曼哆邏叉夜多 (叁十七) 郵樓哆(叁十八) 郵樓哆憍舍略 (叁十九) 惡叉邏(四十)惡叉冶多冶 (四十一) 阿婆盧(四十二) 阿摩若那多夜(四十叁)

  己叁歎

  世尊。是陀羅尼神咒,六十二億恒河沙等諸佛所說,若有侵毀此法師者,則爲侵毀是諸佛已。

  己四印

  時釋迦牟尼佛贊藥王菩薩言:“善哉,善哉。藥王,汝愍念擁護此法師故,說是陀羅尼。于諸衆生,多所饒益。

  戊二勇施叁。初請,二說,叁歎。己今初

  爾時勇施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亦爲擁護讀誦受持法華經者,說陀羅尼。若此法師得是陀羅尼。若夜叉,若羅刹,若富單那,若吉蔗,若鸠槃荼,若餓鬼等,伺求其短,無能得便。

  富單那,熱病鬼也。吉蔗,起屍鬼也。

  己二說

  即于佛前而說咒曰:

  痤隸 (一) 摩诃痤隸 (二) 郁枳 (叁) 目枳 (四) 阿隸 (五) 阿羅婆第(六) 涅隸第 (七) 涅隸多婆第(八) 伊致柅 (九) 韋致柅 (十) 旨致柅 (十一) 涅隸墀柅 (十二) 涅犁墀婆底(十叁)

  己叁歎

  世尊。是陀羅尼神咒,恒河沙等諸佛所說,亦皆隨喜。若有侵毀此法師者,則爲侵毀是諸佛已。

  戊叁毗沙門叁。初請,二說,叁歎。己今初

  爾時毗沙門天王護世者白佛言:“世尊。我亦爲愍念衆生擁護此法師故,說是陀羅尼。

  己二說

  即說咒曰:

  阿梨 (一) 那梨(二) 【少/兔】那梨(叁) 阿那盧(四) 那履 (五) 拘那履(六)

  己叁歎

  世尊,以是神咒擁護法師。我亦自當擁護持是經者,令百由旬內,無諸衰患。

  戊四持國叁。初請,二說,叁歎。己今初

  爾時持國天王在此會中,與千萬億那由他乾闼婆衆,恭敬圍繞,前詣佛所,合掌白佛言:“世尊。我亦以陀羅尼神咒,擁護持法華經者。

  己二說

  即說咒曰:

  阿伽祢 (一) 伽祢(二) 瞿利 (叁) 乾陀利 (四) 旃陀利 (五) 摩蹬耆 (六) 常求利 (七) 浮樓莎柅(八) 頞底(九)

  己叁歎

  世尊,是陀羅尼神咒,四十二億諸佛所說。若有侵毀此法師者,則爲侵毀是諸佛已。

  戊五羅刹女五。初列名同請,二說,叁歎,四誓,五印。己今初

  爾時有羅刹女等,一名藍婆,二名毗藍婆,叁名曲齒,四名華齒,五名黑齒,六名多髪,七名無厭足,八名持璎珞,九名皐帝,十名奪一切衆生精氣。是十羅刹女,與鬼子母,並其子及眷屬,俱詣佛所,同聲白佛言:“世尊,我等亦欲擁護讀誦受持法華經者,除其衰患。若有伺求法師短者,令不得便。

  己二說

  即于佛前,而說咒曰:

  伊提履 (一) 伊提泯 (二) 伊提履 (叁) 阿提履 (四) 伊提履 (五) 泥履 (六) 泥履(七) 泥履 (八) 泥履 (九) 泥履 (十) 樓醯 (十一)樓醯 (十二) 樓醯 (十叁) 樓醯 (十四) 多醯 (十五) 多醯 (十六) 多醯 (十七) 兜醯 (十八)【少/兔】(十九)

  己叁歎

  甯上我頭上,莫惱于法師。若夜叉,若羅刹,若餓鬼,若富單那,若吉蔗、若毗陀羅、若犍馱、若烏摩勒伽、若阿跋摩羅,若夜叉吉蔗,若人吉蔗,若熱病,若一日,若二日,若叁日,若四日,乃至七日,若常熱病,若男形,若女形,若童男形,若童女形,乃至夢中,亦複莫惱。”即于佛前而說偈言:

  若不順我咒, 惱亂說法者。 頭破作七分, 如阿梨樹枝。

  如殺父母罪, 亦如壓油殃。 鬥秤欺诳人, 調達破僧罪。

  犯此法師者,當獲如是殃。

  毗陀羅,赤色鬼。犍陀,黃色鬼。烏摩勒伽,烏色鬼。阿跋摩羅,青色鬼。阿梨樹枝墮地,法爾破爲七片。殺父殺母破僧,是五逆之叁。壓油殃者,西國壓油,搗麻使生蟲,然後壓之,汁多而肥。此殺業之尤。鬥秤欺诳人者,出用輕小,入用重大,此盜業之尤。罪惡亦不輕也。

  己四誓

  諸羅刹女說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我等亦當身自擁護受持讀誦修行是經者,令得安隱,離諸衰患,消衆毒藥。

  己五印

  佛告諸羅刹女:“善哉,善哉。汝等但能擁護受持法華名者,福不可量。何況擁護具足受持供養經卷,華香、璎珞,末香塗香燒香,幡蓋伎樂,燃種種燈,酥燈,油燈,諸香油燈,蘇摩那華油燈,薝蔔華油燈,婆師迦華油燈,優缽羅華油燈。如是等百千種供養者。皐帝,汝等及眷屬,應當擁護如是法師。

  叁請以咒護竟

  丁四聞品得益

  說是陀羅尼品時,六萬八千人得無生法忍。

  釋陀羅尼品竟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此因緣出他經。昔佛末法,有四比丘,于法華經極生殷重。始則研求未悟,結契(結爲同參)入山。既又助道(資糧)艱難。不能專志(修道),其一人雲,吾等四窮(比丘),尚不(能衣食)存身,法將安寄(怎能安心道業)。君叁人者,但以命奉道(盡命修道)莫慮朝中(二餐)難以爲繼,我當舍此身力,誓給所須。于是叁人,得展其誠于道業,功超累劫。而此一人,以籌措資財故,數涉人間。道力未固。偶逢王車駕于道。儀從甚偉。(動念)羨彼風光榮華。福力所資,隨念受報。從此人中天上,常得爲王。享受既久,漸起過患(貪嗔癡等)。叁人以道眼見之,議共濟度。知其著欲,兼複邪見。若非愛鈎,無由可拔。故一爲其婦,二爲其子,具如今經所明。婦即妙音菩薩,王即華德菩薩,二子即是藥王、藥上(菩薩)。妙音處處宏經,藥王說咒護法,流通妙典。四聖功深,說彼前緣,故名妙莊嚴王本事品也。(世界)又,妙莊嚴者,妙法功德莊嚴六根也。此王往日,與妙法有緣,道熏時熟,諸根應淨。生雖未未獲,其理必臻。(至也)故靈瑞感通,(指見二子現通,即心淨信解)嘉名早立。(名妙莊嚴王)下文雲,八萬四千歲精進修行妙法華經,得一切淨功德莊嚴叁昧。以是義故,名爲妙莊嚴也。(嘉名早立,是爲人。精進修行,是對治。得叁昧,是第一義。)

  本迹者,迹則當時一凡(妙莊嚴王)叁聖(淨德夫人、淨藏、淨眼)。本則四人皆是大菩薩,爲欲引導彼時眷屬及諸衆生故也。

  觀心者,于諸見不動而通達正見,統禦無外,名爲妙莊嚴王。

  丙約化他勸流通中。四明人護六。初明事本,二雙標所化能化,叁明能化方便,四明所化得益,五結會古今,六…

《《妙法蓮華經會義》摘要卷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