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妙法蓮華經會義》摘要卷四▪P3

  ..續本文上一頁次法滅天人憂句,結上起下

  

其五百比丘, 次第當作佛, 同號曰普明, 轉次而授記。

  

我滅度之後, 某甲當作佛, 其所化世間, 亦如我今日。

  

國土之嚴淨, 及諸神通力, 菩薩聲聞衆, 正法及像法,

  

壽命劫多少, 皆如上所說。

  

次叁偈半,頌授五百記也。

  

子二頌總授一切聲聞記

  

迦葉汝已知, 五百自在者, 余諸聲聞衆, 亦當複如是。 其不在此會, 汝當爲宣說。

  

馀諸聲聞,指千二百人中,已授五百。馀七百人,並總指一切聲聞也。其不在此會者,無論在與不在,得記是同也。授千二百記中,二與記竟。

  

壬叁領解二。初長文,二偈頌。癸初中二。初經家敘喜,二自陳領解。子今初

  

爾時五百阿羅漢、于佛前得受記已,歡喜踴躍,即從座起,到于佛前,頭面禮足,悔過自責:

  

歡喜踴躍,是慶今得解。悔過自責,是愧昔不解也。

  

子二自陳領解二。初法說,二譬說。醜今初

  

世尊,我等常作是念,自謂已得究竟滅度,今乃知之、如無智者。所以者何。我等應得如來智慧,而便自以小智爲足。

  

自謂已得究竟滅度,是悔責昔迷。今乃知之如無智者,是慶今始悟。方知從前小智,竟同無智。亦自責根鈍,不能早悟也。所以者何下,釋成無智之意。今日乃知應得如來大智,而向日便以小智爲足。封小失大,(以小智故步自封而失大智)豈非竟同無智乎。

  

醜二譬說二。初立譬,二法合。寅初中二。初醉酒譬。譬自謂滅度,小智爲足。二親友覺悟譬。譬今乃知之,應得如來智慧。卯初又叁。初系珠譬。領(解)上王子結緣。二醉臥不覺譬。領上中間退大。叁起已遊行譬。領上接之以小。辰今初

  

世尊,譬如有人至親友家,醉酒而臥。是時親友官事當行,以無價寶珠、系其衣裏,與之而去。

  

有人,即五百自譬也。親友,譬昔日第十六王子也。家,譬大乘教爲家也。醉酒而臥,譬無明從未醒也。醉有二義:一重醉,都不覺知。譬一句一偈結緣,未曾登品(未登五品外凡位)。二輕醉,微覺尋(不久)忘。亦名不覺。譬薄有聞慧,在五品初。未入(相)似位也。官事當行。譬王子馀處機興,逗緣往應也。宏法化他,非是私務,故雲官事。無價寶珠,譬一乘實相真如智寶也。系其衣裏者,衣譬彼時慚愧忍辱及信樂心。由聞法時微生信樂,得成了因智願種子也。

  

辰二醉臥不覺譬

  

其人醉臥,都不覺知。

  

此譬無明心重,尋複不憶。領中間懈退,不受大法。

  

辰叁起已遊行譬

  

起已、遊行,到于他國。爲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艱難,若少有所得,便以爲足。

  

起已遊行,譬善根欲發,厭苦求樂也。到于他國,譬無明覆解,(蓋覆理解)不知還向大乘本國也。衣食,譬正助二道也。求索艱難,譬未入正法時,空無證獲也。得少爲足,譬秉權教修行,得小乘果。正領(解)中間以小接也。初醉酒譬竟

  

卯二親友覺悟譬,領上以是本因緣,今說法華經,等賜諸子白牛大車也。文亦爲叁。初诃責,二示珠,叁勸貿。辰今初。

  

于後、親友會遇見之,而作是言:“咄哉!丈夫,何爲衣食乃至如是。

  

會遇見之,譬大乘機發也。咄哉!诃責。譬動執生疑也。叁周中,皆有此(诃責)意。法說中雲,我令脫苦縛等。譬說中雲,我先不言皆爲叁菩提耶!因緣說中雲,宿世因緣我今當說。皆(寓)诃責辭(意)也。

  

辰二示珠

  

我昔欲令汝得安樂,五欲自恣,于某年月日,以無價寶珠、系汝衣裏,今故現在。而汝不知,勤苦憂惱,以求自活,甚爲癡也。

  

安樂,譬無上大涅槃也。五欲自恣,譬大乘稱性真實受用。如所雲,實報勝妙五塵,能令迦葉起舞者是也。某年日月,譬大通佛(王子)覆講法華時也。今故現在,譬正顯實。法說中廣明五佛。(十方諸佛、過去諸佛、未來諸佛、現在諸佛、及釋迦佛,皆說一乘法)譬說中等賜大車。因緣說中還爲說大。皆示珠之義也。

  

辰叁勸貿

  

年月日,以無價寶珠、系汝衣裏,今故現在。而汝不知,勤苦憂惱,以求自活,甚爲癡也。汝今可以此寶、貿易所需,常可如意,無所乏短。

  

珠雖價值無量,仍須貿易,方有濟用。(濟急享用)譬了因內解,雖複究竟。必以種易現。(以種子交換現行)以昔一解一切解,而貿(易)一行一切行。珠體不竭,貿亦無窮。故須更聽(法),更修行,方顯寶之功用。如華嚴中得摩尼珠,十種瑩治,方能雨寶。解行相稱,方堪佛記。從是以後,則具有寂滅忍衣,首楞嚴食。自行化他,無量衆寶,無功用位,彼此不窮。故雲常可如意,無所乏短也。法說中身子得記。譬說中四人得記。因緣中千二、二千(人)得記。皆即勸貿之義。初立譬竟

  

寅二法合二。初合醉酒,二合覺悟。卯初中叁。初合系珠,二合醉臥不知,叁合起已遊行得少爲足。辰今初

  

佛亦如是,爲菩薩時,教化我等,令發一切智心。

  

(教化令發,即合系珠之義。)

  

辰二合醉臥不知

  

而尋廢忘,不知不覺,

  

辰叁合起已

  

既得阿羅漢道,自謂滅度,資生艱難,得少爲足。

  

由叁界內資生艱難,故于小果自謂爲足也。然無大乘功德法財,則亦仍是資生艱難。初合醉酒譬竟

  

卯二合親友覺悟譬叁。初合诃責,二合示珠,叁合勸貿。辰今初

  

一切智願,猶在、不失。今者、世尊覺悟我等,作如是言:“諸比丘,汝等所得,非究竟滅。

  

(所得,非究竟滅。即含诃責之義)

  

辰二合示珠

  

我久令汝等種佛善根,以方便故,示涅槃相,而汝謂爲實得滅度。”

  

辰叁合勸貿

  

世尊,我今乃知實是菩薩,得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記,以是因緣,甚大歡喜,得未曾有。

  

叁領解中,初長文竟。

  

癸二偈頌二。初頌內心得解,二頌自陳領解。子今初

  

爾時阿若憍陳如等,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等聞無上、 安隱授記聲, 歡喜未曾有, 禮無量智佛。

  

今于世尊前、 自悔諸過咎。

  

初一偈,頌歡喜得解。次半偈,頌悔過自責也。

  

子二頌自陳領解二。初頌法說,二頌譬說。醜今初

  

歡喜未曾有, 禮無量智佛。 今于世尊前、 自悔諸過咎, 于無量佛寶, 得少涅槃分, 如無智愚人, 便自以爲足。

  

醜二頌譬說二。初頌立譬,二頌法合。寅初中二。初頌醉酒譬,二頌親友覺悟譬。卯今初

  

譬如貧窮人、 往至親友家, 其家甚大富, 具設諸肴膳。 以無價寶珠、 系著內衣裏 默與而舍去, 時臥不覺知。

  

初七句,頌系珠譬。第八一句,頌醉臥不覺譬。凡夫未有修德,名貧窮人。諸佛…

《《妙法蓮華經會義》摘要卷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