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于今日感應道交,故雲忽于此間,遇會得之。今我所有下,是正付與家業。一切財物,即大乘萬行萬德。先所出內(納)即追指廣略般若共不共法。(共般若、不共般若)先已領知,今但付與。所以法華但論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不複廣說一切行相。此領等賜大車意也。
辰二得付歡喜,領上得車歡喜意也。
世尊,是時窮子聞父此言,即大歡喜、得未曾有,而作是念,我本無心、有所希求,今此寶藏自然而至。”
譬叁藏中,本心不求。方等中雖恥小,自謂望絕,故不求。般若中雖領知,自謂非己分,故不求。如此不求而今自得也。初立譬竟
子二法合。甚略。譬中已委(細說),故不更論。文爲四。初合父子相失,二合父子相見,叁合追誘,四合領付家業。醜今初
世尊,大富長者,則是如來。我等皆似佛子。
似有二義。一取大機爲子。昔未逃逝,既非真位,猶居外凡,故名似也。二取小機爲子。子既逃父,貶之言似。即以似字而合相失(之義)。
醜二合父子相見
如來常說,我等爲子。
但合長者見子便識,即得子見父,父見子之義。
醜叁合追誘二。初合旁人追,二合二人誘。寅今初
世尊,我等以叁苦故,于生死中、受諸熱惱,迷惑無知,樂著小法。
叁苦,謂壞苦,行苦,苦苦也。受諸熱惱,即五濁障重。迷惑無知,即不受勸誡。樂著小法,即但有小志,不堪大化也。
寅二合二人誘,又二。初合齊教領,二合取意領。卯今初
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捐除諸法戲論之糞,我等于中勤加精進,得至涅槃一日之價,既得此已,心大歡喜,自以爲足,便自謂言:“于佛法中勤精進故,所得宏多。”
令我等思惟等,是合具陳上事。勤加精進,是合尋與除糞。得至涅槃等,是合先取其價也。
卯二合取意領
然世尊先知我等心著弊欲,樂于小法,便見縱舍,不爲分別、汝等當有如來知見寶藏之分。
上言又以他日遙見子身。(合)今雲先知。上言羸瘦憔悴,(合)今雲心著弊欲等。上言即脫璎珞,(合)今言不爲分別等。叁合追誘竟
醜四合領付家業二。初合領家業,二合付家業。寅今初
世尊以方便力、說如來智慧,我等從佛,得涅槃一日之價,以爲大得,于此大乘,無有志求。我等又因如來智慧,爲諸菩薩,開示演說,而自于此無有志願。所以者何。佛知我等心樂小法,以方便力、隨我等說,而我等不知真是佛子。
以方便力說如來智慧,合上心相體信,出入無難也。于此大乘,無有志求,合上所止猶在本處也。又因如來智慧爲諸菩薩開示演說,合上受命領知也。而自于此無有志願,合上無希取也。所以者何下,釋出無希取意。佛方便力,以實相法共二乘說,我等不識不(與二乘)共之意也。(唯知共般若意耳)
寅二合付家業又二。初合付業,二合歡喜。卯今初
今我等方知世尊于佛智慧、無所吝惜。所以者何。我等昔來真是佛子,而但樂小法,(所以如來萬不得已,權施小法)若我等有樂大之心,佛則爲我說大乘法。于此經中、唯說一乘,而昔于菩薩前、毀訾聲聞樂小法者,(意欲我等舍僞取真)然佛實以大乘教化。
卯二合歡喜
是故我等說、本無心有所希求。今法王大寶自然而至,如佛子所應得者、皆已得之。
中根領解二白佛自陳中,初長文竟。
壬中根領解白佛自陳中,二重頌二。初頌法說,二頌譬說。
癸今初
爾時摩诃迦葉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等今日、聞佛音教, 歡喜踴躍, 得未曾有。佛說聲聞,
當得作佛,無上寶聚, 不求自得。
癸二頌譬說二。初頌立譬,二頌法合。子初中四。初頌父子相失,二頌父子相見,叁頌追誘,四頌領家業。醜初又四。初頌子背父去,二頌求子中止,叁超頌其父憂念,四追頌遇到父城。寅今初
譬如童子, 幼稚無識, 舍父逃逝, 遠到他土, 周流諸國、
五十余年。
周流諸國,譬輪回叁界。五十馀年,譬備經六趣也。
寅二頌求子中止
其父憂念, 四方推求,求之既疲, 頓止一城, 造立舍宅,
五欲自娛。 其家巨富, 多諸金銀、 砗磲瑪瑙、 真珠琉璃、
象馬牛羊、 辇輿車乘、 田業僮仆,人民衆多, 出入息利、
乃遍他國, 商估賈人、 無處不有,千萬億衆、 圍繞恭敬,
常爲王者 之所愛念, 群臣豪族, 皆共宗重。 以諸緣故,
往來者衆, 豪富如是, 有大力勢。
四方推求,譬觀四生覓可度之機也。頓止一城,譬有馀國方便淨涅槃也。起慈悲舍,立性空宅。受用勝妙五塵,稱性法樂。良由佛居方便,是即實報,亦即寂光故也。王譬法身及自受用身。今是勝應,故爲王所愛也。群臣豪族,譬法身大士。往來者衆,譬諸土菩薩來往聽法。
叁超頌其父憂念
而年朽邁, 益憂念子, 夙夜惟念, 死時將至, 癡子舍我,
五十余年, 庫藏諸物、 當如之何。
寅四追頌遇到父城
爾時窮子, 求索衣食,從邑至邑、 從國至國, 或有所得,
或無所得, 饑餓羸瘦,體生瘡癬, 漸次經曆,到父住城,
曆十二處,及十八界。以求正道助道,故雲從邑至邑,從國至國也。約有漏善,則或有所得。約無漏善,則或無所得。無大乘法食爲饑餓。無大力用爲羸。無大功德爲瘦。迷于谛理而起見思,爲體生瘡癬。初頌父子相失竟
醜二頌父子相見二。初頌子見父,二頌父見子。寅今初
傭賃展轉, 遂至父舍。 爾時長者, 于其門內、施大寶帳,
處師子座, 眷屬圍繞, 諸人侍衛, 或有計算,金銀寶物,
出內財産, 注記券疏。 窮子見父 豪貴尊嚴, 謂是國王、
若國王等, 驚怖自怪,何故至此。 覆自念言 我若久住,
或見逼迫, 強驅使作。 思惟是已,馳走而去, 借問貧裏,
欲往傭作。
初二句,頌見父之由。次十句,頌見父之相。上明見父之處,在于…
《《妙法蓮華經會義》摘要卷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