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救苦救難.絕症不懼的關鍵▪P4

  ..續本文上一頁,心情充滿悲觀,那僅會加重病情的。臨危不亂,才是得救的關鍵!所以把一切的家事、事業、財産,任何會令自己擔心的事情全部交待妥當,自己須明白,這一次拼不過,則所有的一切名利、財富、地位、溫馨家庭、可愛的子女等等皆將離我而去,一切均將化爲烏有。必須先把這些值得憂慮的事情交待妥當方可,因爲“念佛”祈求保佑須要達到一心不亂,內心清淨,乃能如願的。

  3、爲了自己的家人、親朋好友,自己一定要勇敢的面對這艱辛的挑戰,義無反顧的努力下去,即使所處的環境是孤寂、冷漠、衆人畏懼,避之唯恐不反的加護病房。

  4、盡量減少外緣,讓自己能養精蓄銳,體力充沛的面對這須“內心清淨”的持久戰。一方面要求自己把該交待的都交待好,另一方面減少親朋好友探病的幹擾,須了解一切的痛苦都是自己在承受,別人是幫不了性的,太多的噓寒問暖,徒增傷悲,反而有害病情的。

  5、請關心您的親朋好友,家人努力念佛回向給您,亦請他們把這本書看完,讓他們知道念佛的意義及目的,以及如何念佛才能一心不亂,如何才能幫助您渡過這難關。最重要的務必提醒自己:悲傷、焦慮都是無益的。靜下心來,減少外緣,放手一搏,專心念佛,生命一定有明天的。

  佛法能解除痛苦的經典依據

  佛陀說法八萬四千法門,每一法門皆爲解除衆生苦厄,令大衆智能離苦得樂。因此解除痛苦、災難的經典依據,實多至不可數,在此我們謹列舉數則:

  在佛經中,我們經常可以見到佛陀替人治病的事迹。從未有任何疾病將他難倒的。“大方頂王經”描述佛陀是一位大德醫王,因爲他善知病情、病因、對治的藥,以及如何才能使疾病永不複發。

  “中阿含經”也說,佛法能使人類解脫一切束縛和疾病。

  于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衆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無量壽經雲:“世間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難恐怖,但自歸命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者。”故雲:“南無大慈大悲救苦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

  又大悲心陀羅尼經雲:“凡持咒之人,不受十五種惡死。……(13)不爲邪神惡鬼得便死。(14)不爲惡痛纏身死。(15)不爲非分自害死。

  又持咒之功效有(1)能得安樂。(2)除一切病。(3)延年益壽。(4)得富饒。(5)滅除一切惡業重罪。(6)離障難。(7”增長一切自法諸功德。(8)成就一切諸善根。(9)遠離一切諸怖畏。(10)臨命終時,任何佛土,隨願得生。”

  西藏甘珠爾經所述大字大明咒之功德有:救度一切水火刀兵等苦,得一切福德壽命等自在……。

  總之,念佛持咒之人平時常得諸佛菩薩,護法神衆隱形守護,世間種種惡疾、災難皆能轉危爲安。生時福壽康甯,死時蒙佛接引,往生極樂淨土,誠唯一光明幸福之路也。

  ※念佛—不僅減除絕症惡疾,危難之時更可消災除障呢!

  佛法能解除痛苦,災難的原理—念佛、祈禱無效之因

  念佛或祈禱無效非佛力不靈,實是自心不誠矣!

  此部份分他力(佛菩薩幫助之力)及自力(須自己努力方能達到)來說明:

  (一)他力—如何才能蒙受佛菩薩大力相助呢?

  我們可從“楞嚴經﹂中的一段話便能了解,虔誦佛號感應的偉大力量。文中大勢至法王子白佛言:“……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叁昧。十方如來,憐念衆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爲?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曆生,不相違遠。若衆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意思是:有位超日月光佛教導大勢至法王子,修持“念佛叁昧”。……十力世界的一切佛,憐憫憶念所有的衆生,就如同慈母在憶念自己的子女一樣,若是子女遠離逃避母愛,還往他地,雖然慈母在憶念子女,這又有什麼用處呢!子女如果肯回心轉意來憶念慈母,如同慈母在憶念子女一般,這樣雖然相隔遙遠,終也有相聚會合之時呀!佛如慈母一般,時時憐憫憶念苦難衆生,如果衆生肯憶念佛,如同憶母一般,則雖曆劫多生,必定會佛不遠,而蒙佛幫助得救。

  此段最重要的是告訴我們“要得到佛的幫助”必須修持“念佛叁昧”,才能蒙受佛力救助呢!“念佛叁昧”亦即念佛耍達到正定,一心不亂的境地,換句話說,“內心除了一句佛號以外,什麼事都不想,什麼念頭也不起”如此的精誠一心,才能蒙受佛力救助。

  (二)自力—須靠自己努力才能解除病苦的部份。

  1、念佛須至一心不亂:俗說,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若要得到佛力幫助,自己須努力念佛,念到一心不亂方行。其實要做到這一步確實不簡單,唯事關生死,不痛下決心,確實是無人可救了,“如何念佛才能一心不亂”容後再述。一心不亂是成功與失敗的分野,許多絕症患者祈禱無效,關鍵就在這“一心不亂”。須知佛菩薩或上帝的救助力量是無時不在的,猶如電波一般,念佛者或祈禱者有如是一架電視機;“一心不亂”就是天線。如果念佛者(電視機)未把天線架上,或把天線架歪了(只會析禱、念佛,而不知要抛開妄念,全神貫注)如此銀幕影像不是顯現不出來,就是影像模糊,所以要得到佛菩薩或上帝的幫助,就必須調整我們的天線,消除雜訊,否則效果必大打折扣的。非佛力不靈,實是自心不誠之故。

  另外念佛要有感應,首先必須以信心爲根本,信心真誠,念佛才會真切,真切才會精勤,而唯有精勤方能成功。世間的一切事業尚須靠信心來成功,何況是要突破生死的大事。因此念佛必須相信佛號及密咒具有諸佛菩薩的無量功德,相信念佛必能與之相應,而突破一切障礙危難的。

  2、忏悔業障:佛經雲:“殺生即使轉生爲人,還得受二種惡報,一者短命,二者多病。”因此大抵罹患絕症者,皆是過去世殺生方遭此果報的;一些無形的仇人(如癌細胞)更是趁患者心神不甯,在其四周伺機來討債報複,故忏悔自己因過去世或現世無知所造的罪業,加上念佛、行善,功德回向,讓冤親債主皆能因此功德力而減輕痛苦,離苦得樂,不再幹擾我們的身心,如此疾病的康複將大有助益。

  忏悔有如我們曾經得罪了某些人,他們想來報仇,幸好我們透過了道歉,賠償,或請有能力的人爲我們從中調解,才使對方化消怨恨,而放棄報複心理。

  3、戒殺、放生:由于殺生是造成短命、多病之因,因此要讓病情穩定、康複,不僅要戒殺,更要積極放生,彌勒菩薩曾雲:“勸君勤放生,終久得長壽,若發菩提心,大難天須救。”即戒殺、放生能得長壽最好的說明。“菩提心”:救助衆生(一切生物)脫離危險、苦難的心。

  ※忏悔業障及戒殺、放生部份仍請參考“防癌、養生、長壽的秘訣”之“壽命長短的真正關鍵”皆有詳細的說明、及實例。

  4發願,積極行善:人在大難之中,要發大願,念佛才能與佛菩薩願力相應,病情才能突破。願文如:“從現在起,我(某某某)願誠心念佛,積極行善,戒殺放生,病情好轉更全力護持佛法”虔誠發願,並不分金錢多寡捐印善書,或參加愛心基金會等,常積陰德,可補前衍,消除業障。

  5、功德回向:最爲重要,經雲:“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因此念佛功德實是不可思議,也因此將念佛功德回向給我們的冤親債主,是釋冤解結的最佳方法。

  回向就是從自己的方面回轉朝向他人的方面。亦即藉著佛菩薩的願力將自己的功德回向給我們的冤親債主,如此自他兩利才是化解冤仇的根本方法。回向如同天空的太陽光(念佛行善的功德)通過反射物(佛菩薩的能力)的折射,便可使戶外的太陽光照射到室內的黑暗處(受苦的冤親債主),室內的黑暗處,雖末直接曝曬到太陽,卻已接受了回向而來的陽光,冤親債主因受到陽光的滋潤,而減輕痛苦,因此取消報複心理,患者不再受幹擾,持續念佛,終而一心不亂,自力與他力合而爲一,癌病即可穩定控製,甚而痊愈。

  注:1、本身雖把功德回向給他人,自己的功德卻絲毫不損,這在佛經有這麼一個比喻;一盞燈,可以點燃許多燈。這盞燈雖然點了許多盞燈,卻不會因此而減弱了自身的燈光。因此,凡是正信的佛教徒,都會發願把一切功德回向給一切衆生,這也正是慈悲心的自然流露。

  2、一般宗教得救較少原因,常是光靠他力(上帝或神)而不知自力的重要性;由于不知短命之因,因此不知須忏悔業障及功德回向,甚而不知祈禱要有效,亦須達“一心不亂”呢!一般信徒,常以爲到廟裏燒香拜神,祈求就會得到保佑,或教徒至教堂禱告就可得到上帝的賜福,其實這樣是不夠的。有許多人因不知無效的原因,還怪罪、毀謗佛菩薩或上帝不靈驗,這更是要不得的;想想自己一邊祈求禱告,一邊在胡思亂想,心不在焉,如此精神不集中,態度不虔誠,如何能感動上天幫忙呢!所以佛教徒手握念珠,隨時養成念佛習慣,目的即在于培養“一心不亂的定力”。總之,平時不培養定力(隨時念佛,持咒最易培養),不修善、植福,一遇危難,光靠祈求、禱告,功效是不大的。重病臨身之時,唯有放下一切,于行住坐臥除了念佛以外,什麼事也不想,什麼念頭也不起,如此的一心不亂,才是重病能治愈的關鍵呢!

  3、由于癌症治療須要龐大經費,因此患者在這經濟不力之時,請以戒殺、忏悔業障、精進念佛及回同爲主,余則隨緣隨力即可。若能以己之例勸人戒殺,放生、念佛,如此更是功德無量呢!

  念佛(咒)的意義—爲什麼耍念佛?

  不了解念佛的意義,就會念幾天,停幾天,甚且一暴十寒,而無法念出信心、快樂的。那念佛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依字義而言、“念”是一個“今”子,和一個“心”字,分開來說就是今心。意即“現在的心”,“當下的心”。現在我的心貫汪在什麼東西上,那就表示在念什麼。“佛”字印度…

《救苦救難.絕症不懼的關鍵》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