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救苦救難.絕症不懼的關鍵▪P6

  ..續本文上一頁象,而使絕症痊愈。唯凡夫的我們易執著于物質的表相,比如探病者因感傷而流淚,患者就會跟著痛哭一場,所以心力薄弱,不易運用心靈的力量來改變現況。尤其癌症患者,面臨生死交關,精神與氣力最衰竭之時,光靠自己的心靈力量,是較難成功的。所以必須藉著佛、菩薩的力量來交互運用,成功率將大增。因爲佛、菩薩就是“覺醒者”,請求覺醒者將我們從夢中喚醒是很容易的,而要光靠自己的力量從夢中醒來卻相當困難。換句話說,患者在精神好的時候念佛與精神力(觀想)並用,一旦精神、體力較差或欲睡覺時,只管一心念佛即可,隨時心不離佛,佛不離于心,至心念佛,一心不亂,渾然忘我,心念只有佛號時,疾病就可藉著佛菩薩的力量治好。以下是利用觀想治病的例子。

  實例(1):“一個南非的牧師,他是個肺癌病人,他用“健康的觀念,傳送給潛意識”的方法,治好了肺癌。其方法如下:“每天我都要讓自己完全放松好幾次。我告訴自己,腳放松了、膝蓋放松了,心髒、肺、頭放松了,全身上下都放松了,然後我就逐漸進入睡眠狀態。這時候我在心裏就重申一種信念,那就是:上帝正透過我的身體,傳送完全健康的訊息給我的潛意識,而我的潛意識依據這個命令,將重新製造一個健康的身體給我。”這位牧師的肺癌神奇的消失了,這就是他傳送觀念給潛意識的方法。

  實例(2):從前有一位法師,頸部長了毒瘤。這位法師每天都假想這毒瘤像蜜蜂的巢一樣,本來有許多蜜蜂都藏在蜂巢裏頭,現在這些蜜蜂都很快地飛出蜂窠,膿血都從毛細孔流出,像蜜蜂走了以後,只剩下一個空巢。“觀想純熟”以後,頸部的瘤也就痊愈了。

  實例(3):有位著名的醫生,偕同他的太太觀賞電影,正欣賞的入神之際,太太忽然叫起肚子痛來,狀極嚴重,身爲名醫的丈夫,拍拍她的肩膀說:“別慌!別慌!我這兒有特效藥,服了就會好的。”于是從西裝的內口袋裏掏出了一顆硬質的圓藥片,一面遞給她,一面告訴她說:“這顆藥片,非常名貴,是剛從德國寄來的,只須含在口中,不到一分鍾一切疼痛即會止下來。只能含住不能吞下,知道嗎?”

  太太邊聽著這些權威的的說明與吩附,邊把藥片含在口中,果然不錯,不到一分鍾的時間,劇烈的腹痛便已止消了。

  各位讀者,這位在醫界稱得上是權威的大夫先生,給她吃的究竟是甚麼樣的特效藥片呢?當全場的燈光複亮之時,從這位太太口中吐出來的特效藥,竟然是襯衣上的小扣子。(節自生命的旋風)

  ※由上面的事實來看,心力、信念對絕症、惡疾是具有絕對的影響力,因此患者務必要培養樂觀,充滿信心的信念才行。

  念佛與觀想如何並用:念佛時先想著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的法相(如照片)在“自己的對面”空中,如山般的高大、不受任何阻礙(如牆壁或大廈),放大光明、如太陽光,愈亮愈好,如持照著我們全身,然後再觀想自己的“病痛部位”有著黑水或黑煙(癌細胞)不斷流出體外,或隨時想著佛菩薩的光明照著我全身,自己全身皆成光亮透明體,如此觀想後就專心念佛,只要我們心中沒有任何挂礙,隨時都是明亮、清淨,如此專心念佛,就能很快把疾病治好的。

  身心放松,樂觀,一心念佛是解除病苦的最好方法。

  如何念佛?如何才能一心不亂?

  (一)念佛是正念,內心一離開佛號,就是妄念—

  須知念佛是攝萬念于一念,亦即把所有的妄念,胡思亂想放下來,內心集中在一句的佛號上,且須知道,一離開佛號就是妄念。

  (二)以前沒有念佛時,好像妄念沒那麼多,現在一念佛,妄念就好多—

  首先要了解,這是必經的正常過程,不要惶恐,也勿緊張,其原因如同街道上的灰塵本來就非常得多,但在白天或本身忙東忙西,所以不易感覺到,一旦入夜以後,車燈往前一照,我們才發覺,原來灰塵有那麼多。亦即平常我們的腦袋就處于胡思亂想忙碌的階段,只是自己沒有去察覺到,由于現在要把精神集中在一句佛號時,才發現妄念有如萬馬奔騰,叫它停止,自己就是作不了主!可知攝萬念于一念之重要?心雖是我們的,但自己若控製不了,那生死就操在老天手上了,唯有能控製自己的心念時,命運才是操在自己的手裏。所以念佛的真正目的是自主生死呢!

  (叁)妄念這麼多,怎麼辦?

  有人間:要怎樣念佛?一代高僧廣欽老和尚說:“念佛就念佛還要怎樣念?亦即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念。”又有人問:念佛時有妄念成煩惱時要怎麼辦?老和尚開示說:“如妄想或煩惱時,要趕快停止,繼續念佛,如妄想繼續打,就不要去管它,還是要繼續念佛,才不會退失道心。”又說:“念佛不要嘴念心不念。”亦即不管是出聲念或默念皆可,但必須字字念明白,句句聽清楚,若是口念佛號,心打妄想,效果是不大的。所以夢東禅師說:“口念彌陀心散亂,喉嚨喊破也枉然。”換句話說,念佛無法得到保佑的原理,即在本身的天線未架好(未能心口合一,一心不亂)所以無法發揮自身潛能,亦無法接收到佛菩薩的加持力量。

  (四)念佛最重要的口訣“不取不舍”“勿隨勿製”。

  起初念佛妄念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非常的多,但千萬不要沮喪,妄念多的另一原因常是擔心的事情太多了,明明自己重病在身,且命在旦夕,偏偏放不下一切雜事,所以明白此點,實是關鍵。必須提醒自己,過不了這一關,一切反而都將化爲烏有,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專心念佛。“不取”即“勿隨”,意思是念佛時有妄念出來不要跟著妄念走。比如想到“自己生病”必須知道這就是妄念,不要讓這念頭發展下去,如“自己生病”—“不知何時會好”—“何時才能離開醫院”—“我還年輕,也還有好多理想尚未實現”—“我不想死”—“我不想離開家人,親朋好友”—“但,我好害怕”……等等。沒有念佛的人,整天就反覆想著這些念頭。“不取”就是了解這是妄念(內心離開佛號即是)馬上再把精神心念集中在念佛,習慣了,就會逐漸進入內心清淨的領域。“不舍”即“勿製”,意思就是因害怕妄念不斷跑出來,刻意別氣要去壓製妄念,而這“壓製”“不想”仍是妄念,所以念佛時,不用怕有妄念,就怕妄念出來時自己不知道,還在作白日夢呢!

  ※放下一切專心念佛,走路時要念,坐下來也念,躺下來也念,上廁所也念,睡覺更須要念,念到自然睡著,亦即念到習慣成自然。

  ※要達到“不取不舍”“一心不亂”唯有靠自己減少外緣幹擾,與放下一切瑣事著手,誰能在此下功夫,誰就能得救。其實把病治好,在佛教而言尚屬小兒科(但,確實須靠自己去努力),念佛最重要的是藉著「念佛法門”使內心清淨,解脫生死呢!心,心念是我們的,但我們卻無法控製它,所以我們的生命還操在老天手中,因此必須了解“念佛”之目的,就在于藉著「佛號”來控製心念,一旦自己的心念自己能控製了,如此便能控製自己的生死,而對“死”自然無所畏懼了。唯“一般靜坐”之控製心念與“念佛至一心不亂”是不同的,因一般靜坐純靠自力發揮潛能,確實也有益病情控製,甚而治愈惡疾。而念佛至一心不亂則是自力與他力(佛、菩薩的力量)合而爲一,佛是覺悟者所以念佛號可以啓發智慧,滅除人生的根本煩惱與疑惑,而讓生命不憂不懼,換言之,兩者的結果“一般靜坐”僅是治標(以控製心念來穩定,克服病情,若生活中遇到不如意,心情一惡劣,心念便無法集中,其他病症就隨之而來。)念佛則是治本(從了解人生的煩惱、病因著手,在解決人生的煩惱與疑惑之後心念,心情從此穩定,且不會隨著情緒起伏不定)因此兩者是不同的。

  念佛持咒須知

  1、准備念珠或記數器:手握著「念珠(長或短皆可)或記數器,可提醒我們集中精神念佛,記數器更可讓念佛者了解一天到底念了多少次。一天以一萬次以上爲目標,次數太少即表示腦袋胡思亂想占去大部份時間了,必須繼續加油,念到忘了我是誰,整個思想都是佛號,自然會産生信心,如此不懼生死,疾病自然痊愈。(念珠或記數器可至佛教文物流通處購買)

  2、念佛號如“南無阿彌陀佛”或“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或“南無地藏王菩薩”,持咒如“六字大明咒”或“大悲咒”皆可,功德是一樣的,唯不以雜修爲要。亦即專持一句佛號爲主其他爲輔,莫以爲多念幾種佛號或咒語就可多蒙諸佛菩薩保佑,此觀念是錯誤的,因爲念佛貴在專精,一心不亂方能發揮自力與佛力融合爲一而得效益。“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音摩)兩字是歸命之意,亦即把自己的生命全部交給阿彌陀佛。“阿”字是沒有的意思。“彌陀”二字是限量的意思。亦即阿彌陀是一位佛的名號,“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壽佛,無量光佛之意,所以念阿彌陀佛不僅可把病治好,即使有一天壽終正寢,也可蒙其接引到西方極樂世界(後述),免受六道輪回之苦呢!

  3、諸佛菩薩、慈悲救苦、有求必應,唯須深信無疑,誠求不二,靈驗乃著。祈求未有感應者,不是佛之不靈,唯自心不夠至誠。祈求之理,須如青年婦女頭發燃火時,欲撲滅頭上之火之心以求之,則千求千應,萬求萬應矣。因青年婦女視頭發爲唯一最美飾品愛頭發如同生命,故其救頭燃之心最爲懇切,亦即念佛須一心,祈求亦須一心呢!

  4、念佛、持咒者忌食蔥、蒜、韭、洋蔥等五辛(葷),因五辛中含有極充份的刺激性,熟吃能使人增長淫念,生吃其辛熱的味道,又會增長人們的嗔怒,不僅會覆蓋了人們優美的德行,更會障礙修學佛法的聖道,而食用者口中散發出來的臭穢之氣,使得護持佛法的護法神衆一個個離去,因此念佛者道業就沒有辦法成就,不如意事也就一天一天的增多,所以此類食物食與不食實在是不可等閑視之的。

  每天“念佛功課”的實際程序

  一、觀想:首先觀想無量無邊(如雙十國慶閱兵典禮之人山人海)的冤親債主皆合掌與我一同念佛,再觀想阿彌陀佛或…

《救苦救難.絕症不懼的關鍵》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