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救苦救难.绝症不惧的关键▪P5

  ..续本文上一页梵语,其意就是觉悟的意思,也就是明白的意思。念佛的意义,就是求得现前一念心的觉悟与明白。换句话说,把现在的一念心,贯注在一句佛号上,那才是真正的念佛。

  为什么要念佛呢?概而言之,念佛的作用有三:

  (一)消除身口意所犯之罪业。

  (二)摄心。

  (三)佛号、佛咒为诸佛之愿力,有得到诸佛加持的大功用。

  西藏诺那活佛曾开示:众生从无量劫来身口意所作之业障,譬喻是一件很污秽的衣服,念佛持咒或供养礼拜忏悔等事,是用肥皂或石碱洗净衣上之污垢一样,只要天天勤洗,自能洗净。故念佛持咒之功德就是洗净身口意之三业。又由于佛号咒语为诸佛救度众生脱离苦海之愿力所成,因此人们要蒙其救助,必须念其佛号或持其咒语,才能受益,且若要速得感应,则非摄心念佛及一心祈求,否则是无法立竿见效的,此也是念佛者或祈祷者无法如愿的主因。至于“一切所求,须如何祈祷,才易得感应?”诺那活佛曾开示如下:“其难于感应者,不是佛之不灵,唯在心之未诚耳。祈祷之理,能如青年妇女头发燃火时,一心救扑头燃之心以求之,则千求千应,万求万应矣。盖青年妇女,视头发为唯一最美饰品,受头发如同生命,其救头发被燃之心最切。”另世界上各种宗教皆有绝症治愈以及救苦救难的奇迹出现,其共同点亦是“一心不乱”虔诚析求。《佛遗教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如同特异功能人士欲发挥其超能力时,莫不聚精会神,就在其全神贯汪的刹那,激发出自身的潜能,超越科学领域的奇迹,就如是发生了。世间法上集中心念尚且有如此令人惊叹的力量,何况我们是以念佛持咒,来练习心念的集中,把一切妄念都摄归于一句佛号呢!换句话说,由于我们的脑子随时都处于妄念纷飞、思想杂乱,自己一刻地无法使其静止,因此心力(精神力)薄弱,无法发挥潜能,且因自身的天线没有架妥(精神无法集中)所以也无法得到佛菩萨的帮助,因此必须藉著念佛来训练自己,集中心念。又我们皆知心,心念是自己的,奈何自己却无法控制它,作不了主,所以我们的生命就操纵在命运之神(业力)的手里;若我们能将心念控制在一句佛号或咒语里,且能运用自如地掌握自己的心念,此时命运便操在自己手里了(业随心转)。

  总之“念佛”就是“念觉”,求得现前一念心的觉悟与明白。藉著一句佛号,集中心念于一句佛号,来代替我们那如瀑流似的散乱心,使内心能止于一境(内心所想的只有佛号,而没有其他的妄念)从而得到定力(精神集中),此心能定,智慧便油然而生,此时不只启发了自己的潜能,也因自身天线架好,而能获得佛菩萨的帮助,且在自力与他力融合为一,不仅恶疾、苦难克服可期,更因智慧开启,烦恼祷除,而得生死自在呢!因此若人人能发心念佛,则一念念佛,一念觉悟,念念念佛,念念觉悟;一念念佛,一念明白,念念念佛,念念明白,念到自心两忘,佛号与心念打成一片,佛性(清净的本性)也就现前了,到此境地,生死自然无挂碍了,那会担心这个病,或那个病呢?这就是念佛真正的意义,也是人人都需要念佛的原因。

  生命的意义—一直这样念佛有什么目的?

  首先,我们必须先知道:生命的目的,绝对不是名利、财富、地位,因为这些东西是不长久的。我们一天二十四小时,用尽一辈子所努力的一切荣华富贵,往往经不起一次、甚至一刹那的天灾地变,飞机失事、车祸、以及绝症的侵袭,而化为乌有。所以“忙”字,恰是“心亡”合体,就是表明了我们因不了解生命的意义,定错了生命的目的,以致一生都在追求自己无法掌握的事物,甚至连自己的心都无法掌握了,这就是“忙”啊!真正忙错头了。难怪至圣孔子要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了解生命的意义,就不够资格受人尊称为“君子”。那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在追求真理,所以孔子又说:“朝闻道,夕死可也。”若是早上能了解到真正的真理,即使晚上就死掉,也是值得,也可以无憾了。

  然而,这真理又是什么呢?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这意思是说:世上的一切价值观,都是在相对的关系下才能存在,不是绝对永恒不变的。换句话说:人们所追求的,只是相对的价值,相对的快乐,是会随著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而改变,并不是真正永恒不变的价值与快乐。

  何以说一切价值观都只是相对的存在呢?比如,一张名画或一个价值连城的古董,因战乱而沦落到不为人知的地方,其价值可能就小的可怜,因为没人知道其来历,或是那地方连三餐都有问题,谁还会关心这不能当饭吃的东西。另战争几乎是人们的最恨,尤其有钱、有地位、有美满家庭者最怕遇到的,因战争会毁灭一切的努力与希望,但却也有人很喜欢战争,巴不得天天战争呢!如军火商、权力欲望追求者、生活潦倒者、(藉著战争来改变其一生)。又运动之目的是为身体健康,但过度的运动,却反成为健康的最大杀手,如某些运动员年纪一大反而百病丛生,且过度激烈运动,要人性命更时有所闻呢!

  何以说人们追求的都只是相对的价值和相对的快乐,甚至在此快乐的背后隐藏著极大的痛苦与危险呢?比如许多人拼命赚钱,其目的就为了能四处旅游,增广见闻,但一想到“空难事件”,心里就快乐不起来了。再如喝酒、饮茶、聊天、交际应酬,有时亦是赏心悦目的事情,但长期下来,因此而中风、肝病、心脏病、身体虚弱,如此是快乐还是痛苦呢?收集古董、黄金、艺术品是令人快乐的,唯一旦收集太多,太价值了,便会担心破人破坏、偷窃、天灾、人祸;更请了保镖来保护自己,搞到最后可能连自己的自由都没了,整天神经兮兮的,若是名气太响,树大招风,让坏人起了歹念,便易遭抢劫,绑架,若因此丧命,祸及家属子女,如此是快乐、或痛苦呢!

  亦有人把人生的价值,快乐建立在行大事、立大功,以求留名青史,供后人景仰;其实这也是相对的,仍是因人因时因地之不同,评断就南猿北辙了,比如彼岸的英雄人物,于敌对立场的此岸可能是百姓恨之入骨的汉奸走狗哩!

  由于人们无法了解世上一切价值观,会因人、因时、因地之改变而不同,故而过度喜爱执著、妄想、将是不快乐的根源。那什么样的快乐才是真正的,永恒的?教有一句名言:“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速向灵山塔下修。”亦即真正的快乐是从内心去发觉、寻求的。内心清净,不起妄念,一尘不染才是最快乐的,唯此意境,却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未亲临其境者是无法体会的,犹如“无欲则刚”之境界,非心境至“无欲”者所能了解、推敲、猜测的一般。

  所以念佛就是藉著一句佛号咒语,集中心念于此无尽功德藏中,来代替我们那知瀑流似的散乱心,先使内心能止于一境,从而得到定力,此心能定,智慧便自然而生,但此时虽能控制自己的心念,却仍有一个“要控制心念,要念佛持咒”的念,有念就会有挂碍,仍不能自在,因此必须要把这个念佛持咒的念也放下。把念放下了,内心依然还是寂静不动,依然还是明明白白,这才是大自在,才是永恒的快乐。因此,若人能发心念佛,则一念念佛,一念清净,念念念佛,念念清净;到此境地,自然对生死无所挂碍,无所疑惑,这就是念佛的意义,也是生命的真正意义;更是行住坐卧不离佛号,一直念佛的最终目的。

  念佛加上观想(精神力)可让癌症加速治愈

  什么是观想呢?观想就是用脑子去想,摄万念于一念,也就是精神力的应用。为什么用情神力可以治病?依照佛教的说法,“病由业起,业从心生”亦即一切的疾病都是因过去世或现世所造罪业引起的。比如我们常听人说:“我昨夜因为睡觉没有盖被子,著凉了,所以才感冒的。”感冒者把原因归罪于没有盖被子,其实这理由并不圆满;没盖被子,不一定会著凉,而盖被子也不一定就不会感冒。没盖被子只是感冒的“助缘”和“导火线”而已,并非最根本的原因。因为那天没有盖被子的人一样很多,为什么他们就没有全部著凉,而只有少数人感冒呢?又如最近在台中市育仁小学发生的饮用水痢疾传染病,全校近二千名师生皆用同样的水源,却不是全部的人都受到感染(只有二百五十人左右受到感染)亦是一例。或是出外旅游遇到翻船事件、或大车祸,并非全部的人都罹难,确实都有一部份人幸免于难;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难道完全是或然率?关于这一点已于《防癌、养生、长寿的秘诀》之“了解因果,方能心平气和来面对苦难”一文已有解释,亦即只有用佛教的“因果报应”才能圆满解释一切疾病的原因。为什么有的小孩躺著看书或沉迷于电视游乐器,就得了近视眼,而有的人却不会?因为近视眼者过去世造了近视眼的业因,所以现在躺著看书等不良助缘,就会产生近视的果报……。

  所以在此仍奉劝患者必须先相信此论点,如此不仅能坦然面对事实而不怨天尤人,相反的更能对症下药力求改善呢?

  为什么“业从心起”呢?意思就是我们为什么会犯错,造恶?其根本原因则是我们内心起了贪爱、憎恨,不正确的见解,所以维摩诘居士曾说:“我现在所有的痛,都是由于过去世的妄想所造成的。”又说:“众生因为执著了我相(自我意识太强烈)所以才产生烦恼和疾病。”另外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云:“一切疾病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内心攀缘外境所产生的杂念。”换句话说,我们的病都是因我们过去或现在世造了重大业因,方导致自己罹患绝症,所以忏悔业障也是改善疾病非常重要的因素;且念佛目的在于以一句佛号来集中心力,只要能念至内心清净,了无杂念,如此绝症、癌症即治愈原因亦在此。

  为什么运用观想,精神力可以治病呢?因为当心中没有杂念,心力强而且专一时,能“境随心转”,用心力来改变外境,因此能产生“超能力”或“奇迹”的现…

《救苦救难.绝症不惧的关键》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