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請珍惜自己的生命 —認清自殺的真相▪P13

  ..續本文上一頁則其自殺潛能及危險性甚高。其他能導致死亡之工具(方式)亦不可忽視,例如:服用巴比妥酸鹽、一氧化碳中毒Carbonmonoxide及割腕等。假如當事者不僅在電話中“威協”他所用之自殺工具,並且能夠詳細的說明工具之牌子、分量、時間、地點,即表示此人之自殺潛能性極高。

  進一步之評價工作則有賴于當事者之精神狀態診斷Psychiatric diagnosis。統計指出,精神病患者之自殺率極高,約每十萬人中有叁十七人(Leter and Lester,1971)。它的原因之一是;大多數之精神病患者所用之自殺工具均屬于較易致命者,以至于無法拯救或即時阻止。

  (四)、以前之自殺企圖記錄

  自殺未遂者再次嘗試相同之意念的可能性是極高的。研究報導指出,約有七十五%的自殺者曾經有過自殺企圖之記錄。

  (五)、緊急性或長期性

  緊急性的情境較長期再叁發生之企圖更爲危險(許多長期性之自殺企圖者亦成了長期性之來電話者)。但是緊急性之自殺企圖行爲者(因緊急危機而引起之自殺意念),則比慢性自殺企圖者較易接受調適之工作,亦較有效。

  (六)、親人或心愛者最近逝世或離去

  如果在近期內有親人或心愛者過世或離去(離婚、遺棄、分居)時,則自殺企圖之潛能性隨之增高。分離的預知與過程,往往已造成當事者極度之憂郁。因此,當事者亦可能在事情發生之前即有自殺之企圖。當然,事情發生時,即自殺企圖潛能之高峰。

  (七)、疾病及身體上之征兆

  企圖自殺者的健康狀況,是提供自殺潛能很好之參考資料。當下列與醫療有關之征兆發生時:手術失敗、生活機能衰退(長期性)、不眠症、癌症或對其他絕症之恐懼、氣喘、性無能或對性行爲失去興趣等,當事者之自殺企圖潛能隨之增高。這些病症往往能改變當事者對其個人之概念image,concept。長期或急性惡疾對年高者尤其能造成一種心理上之威脅。因爲他們往往認爲這些疾病無法醫治,回生乏術。此外,年高者在長期受疾病之煎熬時,亦常會有寂寞及聯想別人對他不關心、不照顧等灰心失意之感觸。此時,若再加上經濟上之困難,此情境能加強疾病對個人之威協,而導致萬念俱灰之境。

  (八)、情緒上之困擾

  當事者打電話來求助時,他在電話中表現的情緒是預測自殺潛能的一個很重要之指標。這方面資料之收集可由下列問題中取得:“你爲什麼此時此刻來電話?”如果當事者的聲音語調顯得疲倦、憂郁及無精打采,則代表他面對一種情緒上之壓力stress,其自殺潛能極高;因爲這些指標說明了一種無法自我控製的情境。此外,相反的情緒表達,例如:語調中充溢著紛亂之意念、吼叫、嘶喊及驚歎等,也是危險的信號。如果當事者此時不斷的否認自己有自殺企圖,這亦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而當事者在電話會談過程中有很顯著的情緒改變,則是一個好的現象。能夠導致情緒壓力之情境有:

  (1)失去感(losses),例如:上述之因死亡、離婚或分居而失去心愛者,職業、地位、尊嚴或錢財上之重大損失。

  (2)上述之重疾、意外事件、畏罪等。

  (3)有時候因爲成功,例如事業上之成功及職位之高升亦能引起不安與緊張度。情緒上之壓力必須由當事者而非工作者之觀點來衡量。

  雖然心理診斷工作多由精神科醫師來負責,但志願服務者在接電話時,由會談中亦可探測當事者之心理狀態。較明顯之心理征兆有:幻想、迷惑、錯覺以及脫離現實等,均表示當事者面臨個人解組之境。此刻若當事者同時爲下列經驗所困擾時,則自殺企圖之潛能加強,如:酬謝問題、吸毒問題、同性戀以及上述之極端憂郁沮喪等。

  除非當事者有極確定之致命的自殺計劃,否則上述各項僅是參考資料而已。它必須配合各項資料,而決定自殺潛能之程度。例如;憂郁之情緒可能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之威協。一位年輕人在電話中說他覺得很疲倦、憂郁,並且有開車在公路上自盡之念頭。並言婚姻不美滿,想與太太分居。可是他仍每日照常上班,每日按時回家。此個案之自殺潛能顯然低于下述個案。一位老人曾有酗酒問題之紀錄,目前獨居,無親無朋可照顧他。他計劃以家中之手槍來自決。這個個案應是屬于危險性極高者。

  社會資源的運用

  如果當事者表示債務纏身、無親無故,而且打電話求助的當時,身邊無人相助,此時之自殺潛能是很高的。有些人則自動離群索居。或與社會失去接觸,對個人之儀表不顧,對工作或功課表示不關心等亦是重要之征兆。首次電話交談時除了對其自殺潛能做評價之外,並要找出適當的協助資源以及如何有效運用這些資源。協助資源大體上可分爲二類:非專業資源及專業資源,分述如下:

  (一)、非專業資源

  1.家庭——當危機發生時,家庭(家人)乃是最寶貴之協助資源,工作者應該鼓勵當事者與家人討論他的問題。如果當事者不願家人知道他的處境,而工作者認爲家人能夠助一臂之力時,仍應通知家人協助。在這種情況下,很重要的一點是工作者必須先告訴當事者這項計劃。尤其在我國傳統之家庭製度下,家庭對個人之照顧與協助似有道義上的責任的。

  2.朋友——當事者的好友能夠給予他與家庭一樣之協助。因此,與上述相同,朋友應被安排與當事者在一起,給予他一些精神上之慰藉。朋友也常爲最忠實的聽衆,他能給予當事者一個發泄情緒之機會。

  3.家庭醫師——雖然我國尚未有家庭醫師之製度。但是,若當事者認識任何醫師時,也可通知他們做爲協助資源之一。

  4.牧師、神父——假如當事者是虔誠的教徒,則認識的牧師或神父(及其他宗教性人物)當可協助當事者之困境。

  5.雇主——假如當事者的困擾原因與其職業有直接的關系時,工作者當鼓勵前者與他的雇主或同事討論他的困境。

  6.警察——雖然近年來,有些警政人員已開始接受社會工作之專業訓練,但仍不普遍,因此我們仍將它列爲非專業資源之一。通常僅在緊急之狀況下才需要求助于警察。下列叁種情況屬之:(1)如果來電話者聲明他目前正在進行自殺之舉;(2)如果來電話者忽然間無緣無故的將電話挂斷,而且,當工作者打回去,無人接電話;及(3)如果第叁者報告某人正在進行自殺。在這些緊急情況下,請求警察協助的最大好處是:他們能較其他資料更迅速地到達出事地點,或護送自殺者到醫院急救。

  7.醫院——工作者必須對區內之醫院及診所之位置有所認識(尤其設有急診室之醫院),以便緊急狀況下能馬上通知救護車到場,或指示當事者家人、朋友接送當事者到鄰近醫院。

  (二)、專業資源

  1.本機構——如果當事者顯出極高的自殺潛能時,工作者認爲進一步之深度咨商工作有必要的話,便應照會當事者來本機構接受專業人員之協助。替當事者訂下會談之約,亦可使當事者感到一絲希望。(“本機構”是指張老師青年輔導中心)

  2.其他社會工作機構,及社區內精神病院或心理衛生中心——當工作者認爲此個案之自殺企圖並未很高,不過當事者顯然爲一些事情(如:家庭糾紛及其他人際關系問題等)所困擾時,應該照會當事者到這些專業機構做進一步之調適治療或咨商。

  3.私人診所——有些來電話者需要心理治療,工作者可介紹至聲譽好之心理治療診所。如果來電話者已經接受心理治療,除非有特殊原因,工作者應該鼓勵當事者回到原來之診所。

  咨商及治療計劃之擬定

  咨商及治療計劃之擬定依當事者的自殺潛能、有關資料及資源而定(此叁者統稱“當事者的自殺地位”)。一般而言,自殺潛能性愈高者,工作者的角色愈采主動積極的方式。如果當事者的自殺地位無法控製時,應采立即住院治療之方式,約有10%的自殺個案屬于此類。若決定照會自殺企圖者入院治療時,最好有家人或朋友陪同。這時很重要之一點,絕對不應讓當事者單獨一個人。大部分來電話者均屬低潛能性者,有時候富有同情心的聆聽,了解即可解決問題的。

  如當事者在晚間來電話求助時,工作者最重要之任務是:協助他如何減輕及消除因時間(晚上)而帶來的額外情緒負擔,即如何將今晚打發過去是即刻之目標。工作者特別重視此個案是否屬于高潛能者,以便采取立即救助行動。

  如果自殺正在進行中,當事者來電話(此種個案約占總個案數一~二%左右)求助時,除了聽取當事者有關資料之外,並應即刻決定是否聯絡救護車、當事者的私人醫師或警察,因爲此刻最重要之工作是醫療上之照護。

  無論在何種情況下,照會當事者到上述各項資源時,工作者應持道德上之任務。因此,照會之後,工作者除了提供有關資料之外,並應在適當的時候做追蹤訪問。

  轉載自《張老師月刊》

  五、自殺防治的社會力量

  清晨兩點,正當你昏昏欲睡時,電話鈴響。強打起精神,拿起話筒“喂!”了一聲,對方沒有反應,這真是一個怪電話。猶疑了一會兒,對方終于開口了,他說,他想自殺!

  這一幕似乎有點戲劇化,但也可能發生在真實的生活中;或許今晚就會來上一通,打電話的人真有自殺的意念(據估計在洛杉矶每年有七萬二千人曾有自殺的意念),而接電話的人則是洛杉矶自殺防治中心的夜間值班人員。他受過半專業化的訓練,他透過電話,帶給因孤獨、痛苦、迷失、沮喪而陷于心理崩潰邊緣的人予一線生機。這一線生機包含著:同情地傾聽,相互溝通,以及收集資料。

  洛杉矶成立自殺防治中心

  自殺意味著人生陰暗的一面。有史以來人們曾經以利刃、繩索、手槍、毒藥等工具自殺。自殺防治的觀念,從二十世紀才發展起來,它包含社會工作和醫療服務。一九○六年紐約市成立第一個自殺防治機構——美國全國救命聯盟(National Save-A-Life League)。…

《請珍惜自己的生命 —認清自殺的真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戒淫修福保命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