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讀叁部份。
其詳情是:第一階段,複習論語,題材是上周或以往所背過的內容,約用十五分鍾,(兒童對他熟悉的東西,是愈念愈起勁的,兒童讀經的聲音是清純優美的,這時教師可以傾聽欣賞或跟著朗讀。)其次是考論語,考上周所教的內容,或摘一章兩章,或全部各章一氣相連,(不大相關的各章,要連在一起,這在成人很難做到,在兒童卻輕而易舉,並非連章有什麼道理,只是爲了讓他多念幾遍而已。)考試可以用口試,高年級也可筆試,但對生字不必要求太多,以免增加其負荷。考試時間約十五分鍾,然後教新的論語課程,大體是十章,(視長短可略伸縮,剛開班時,兒童沒有背書經驗,可以先教叁章或五章,視情況慢慢增多,大體以叁分之二學生每天自修叁十分鍾所能應付的進度爲准)。每章帶念兩叁次即可,這就是本周的“家庭作業”。新課程帶讀約用十分鍾。第二階段,依一樣程序教老子,先複習老子,五分鍾;考老子,十分鍾,教一或二章新課程五分鍾,第叁階段,依一樣程序教唐詩,複習五分鍾,考試十分鍾,教新課程十分鍾,約二叁十句。(實驗班是從七言古詩開始教起,因爲那是成人不肯念的部份,我們就先教兒童背起來,以免他將來也沒機會念。)剩下最後五分鍾,可以交待事務,激勵氣氛,聯絡感情等等,一堂讀經課程就在忙忙碌碌熱熱鬧鬧中完成。
以上各種安排,可隨教師意願,而任意調配,如果在家中或在學校,則時間運用上更是不同,都是可以隨機而變的。
四、教室氣氛的營造:教室最好保持熱絡而不混亂,專注而不死板。兒童本來就是活潑的,而且是喜歡念書背書的,所以只要順勢利導,教室氣氛很容易保持良好狀況。不過還是須要提醒幾點,以供注意:第一:是不可求好心切,要求程度整齊劃一。須知,全班只要有叁分之二甚至二分之一通過要求就應該滿足了,要在前面帶那些跟上程度的而有成就感,不要在後面趕那些跟不上的而受挫折。跟不上的人只要跟在後面,多聽別人背幾遍,偶兒也記得一些,就有大用了。教師沒有挫折感,是使讀經教學能維持下去的最大保障。若是家長教自己小孩,也不可太著急,一著急,就壞事了。第二:是少責備而多鼓勵。須知此事難得,對有成就的學生,常加鼓舞,一直讓他維持在高峰上,他愈背愈快速,終可達至過目不忘的記憶能力。又須知此事並不緊急,對應付不良的學生也不必責備,說不定有一天他開竅了,就上路了。此種教育不同于數學,數學是基礎不懂,全盤烏有,讀經是隨時可提可放,只要等待,爲時不晚。把教讀經,當作和兒童共同成長,以輕松好玩的態度來教,千萬不可開罵開打。第叁:甯靜勿燥、甯簡勿繁。有人以爲“寓教于樂”才是適合兒童昀,其實未必,兒童也不一定永遠喜歡亂糟糟的情境,兒童有時也很喜歡平和安靜,讀經的氣氛,以稍帶安靜的悅樂爲好。
五、提高兒童學習興趣的方法:教兒童讀經,最常遇到的難題是兒童提不起興趣,有很多家長或老師都備受壓力,甚或放棄,這是很可惜的,但凡是教育都會有這種問題,也並無一定有效的辦法可以完全防止,在此只提供一些可能的建議,做爲參考。
首先,“流行”可以製造興趣,兒童心理是很重模仿的,如果他看到很多人都讀,就比較有興趣,就好像兒童不一定喜歡上學,但人人都上學,他就上學了。也並不一定都喜好鋼琴,喜歡英文,但大家都去學,他也就比較不排斥了。所以一人讀經較難,如招集鄰居親友的小孩一起讀,則興趣將大爲提高。
其次,“大人的熱力”可以感染兒童的興趣,所以家長和老師都須保持高度的信心和熱忱,若起初兒童未進入情況,須有耐心去等待,有些家長不但有興趣,而且真的和小孩一起讀經,互相考試比賽,雖然每次都是大人輸,但大人也因此溫經受益,而且一家興致高昂,是最好的親子活動。這種狀況當然不可多得,所以有時也要用些手腕,曾有一個很有誠意要讓其小孩讀經,而小孩卻不大有興趣的家長,問我辦法,我告訴他說:“回去正經的告訴你小孩說:“其他一切皆可商量,只有讀經這一件事,不可商量,你非讀到小學畢業不可!””此法果然有效,但只供給有極大信心的家長用。
最近有人向我提議,設定一個全國共同讀經的時間,我想這也是一種“創造流行”以及“親子參與”的好辦法。茲訂于每天晚上八點到八點半,爲“全國共讀時間”,歡迎各家庭隨時在自己家中響應參加,則到時全家一起讀經,鄰居也在讀,全社區都在讀,全國到處朗朗書聲,有了固定時間,有了親人相伴,又知道有廣大的小朋友陪讀,兒童就較有興趣,而容易養成習慣了。
其次,“情感”可以維系興趣,家長平日與小孩情感濃厚者,較易帶動興趣,老師讓兒童覺得可親,兒童也會因喜歡老師而喜歡讀經。
其次,“成就感”可以提高其興趣,讀得愈好愈喜歡讀,所以教師要維持其成就感,對功課好的兒童,固然要多加稱贊,讓他有成就感,對功課差些的兒童,只要有進步即當表示滿意,加以贊賞,這也會讓他得到一種成就感。
其次,“獎勵”可以吸引其努力,獎勵的方式很多,最常用的是記點數,或蓋章或發卡,累積點數而給獎,獎品可以是禮物或圖書禮券等,最方便的是給分數,甯可給高分,有恩惠而不花費,空歡喜也有效果。
其次,“變花樣”可以激勵興趣,讀經所能變的花樣是在讀的方式上,或快或慢,或吟或唱,或帶讀,或齊讀,或接龍,或默讀,或當場試背,或提問征答,都可以。但如不會變花樣,只平平常常亦可,有時平平常常也有一種引人的土氣,其中也有趣味。兒童的感應最靈敏,他也會被誠懇所感動,並不是非玩花樣不可的。
其次,“講故事”,“講有趣的常識”,不管與本課有無關系,都可以增長興趣。
其次,最不得已是“做遊戲”。
最後,如果有些人依然提不起興趣,而且反抗太大,則放一放,停一停也沒關系,只要他還沒十叁歲以上,都還有機會等到他回心轉意!(不過,十叁歲以上的人,要等他自己省悟過來,再有接觸經典的機會,這時大體是四五十歲或七八十歲了。)
在國民小學中,由老師來教讀經幾乎沒有興趣不興趣的問題,只要老師有熱誠、有信心,就可以帶起來。可以全校讀,也可以班級各別讀。可以利用生活與倫理時間讀,也可以利用課外活動時間讀,最好是每節上課鈴一打的叁分鍾,大家一面念、一面等其他小朋友進教室,也幫助教室的氣氛靜下來。一天念個二十幾分鍾就差不多了。這樣利用零碎時間,不但不會增加工作壓力,反而可以收到讀經之樂。
第八節 如何開設“兒童讀經班”?
在社會每個角落都有“讀經班”,是我們的理想。古人說:“易子而教”,自己單獨教自己的子女是比較困難的,而且在這個反對傳統的社會裏,單獨用傳統的教材教法,一時會令兒童覺得很陌生,難以適應,甚至反抗。所以最好的辦法是:要教自己的兒女,連他人的兒女一起教,與其一家獨樂獨學,不如大家衆人一起來讀。意思也就是:要開成一個“讀經班”,則兒童讀書有伴,其興趣將加大,而且參與的人多了,也較易形成風氣,對社會造成較快較大的影響。
你如想開一個讀經班,其步驟可以參考如下的解說:
第一步:宣導理念。因爲兒童無自主力,所以要讀經必由家長的認同,而現在認識讀經理念的人並不多,因此宣導理念是很必要的。宣導理念的方法很多,可以以您個人所知的去宣說,譬如校長可對全校老師說,老師可對學生家長說,一般人可以對其親友說。也可以集合老師家長或其他一些聽衆,邀我親自去演講解說,我曾有願:凡來邀我去講讀經者,我不管何時何地,不管多少人聽,都一定設法前去。您也可以提供“介紹讀經演講錄音帶”或“介紹讀經錄影帶”給親友聽或看,(錄音帶一卷一百二十分鍾,已出版,錄影帶每卷五十分鍾,八十四年九月出版,訂索辦法請和“社會讀經推廣中心”聯絡)。現在最簡單的方式,您可以用這本小冊分發給人看,這本小冊內容大體和演講相同,應該可以說明清楚了。這本小冊是由熱心文化者所捐助印贈的,不論需要多少,可以來函或來電索取,若以您的熱心介紹,而讓更多人知道讀經教育,則我們將會很感激您。(本書捐贈流通單位載在書後)
第二步:選定地點。古人說:“道場,道場,有道就有場”開讀經班,只要有意願,地點幾乎無所限製,不論講堂、課室、辦公室、會議室、客廳、甚至是床上、樹下,都可以做爲讀經教學的地方。不一定須要黑板,也不一定須要桌椅,只要人人有一本書或一份資料,甚至不須要任何資科,只要互相聽到聲音,就可以開始教“讀經”。現在已響應讀經教學活動而開班的有數百處,其中包括各種文教基金會、學校全體或個別班級、社區活動中心、宗教團體、公寓大樓辦公室、安親班、才藝中心、私人家庭等,幾乎任何一種單位,任何一個地方,皆可開成一個讀經班,而讓弦歌飄送城鄉處處。
第叁步:招生。如系學校全校或全班讀經,只要與家長溝通共識即可,就不會有招生的麻煩。如只是作爲學校的團體活動或一般人士在社會開班,則可用口頭面邀方式招生,也可用書面招生。招生的對象可以不必限製年齡,因爲讀經可以混齡教學,自幼稚園中班起至國小六年級都可以。因爲中班以前,尚未有教室上課的經驗,恐怕坐不住(小班以下乃至二、叁歲幼兒也是可以讀經背誦的,但較不適合混齡教學,若在幼兒園或幼稚園中由老師團體帶讀,或由家長自行個別教比較適當。)而升上國中後,時間也少了,心理也變了,比較不易接受這樣的教學方式。當然,也有特例,國中高中而想讀的,我們更加歡迎。甚至成年人也可以一起來讀,許多家長即陪著兒童來讀,而且也跟著背得很起勁。所以讀經班的招生不會太困難,只要說動五六個家庭,就約有十來個兒童,再加上陪讀的家長,就很熱…
《兒童讀經教育說明手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