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聖衆因緣集▪P5

  ..續本文上一頁爲道路崎岖,車輪陷于爛泥之中,大牛拚命掙紮,駕車的工人,不但不生憐憫,反而用鞭子猛抽,大牛痛苦難忍,只有“噓——”聲歎氣不停地喘息,好像是“自歎無法脫離如此慘苦”似的。

  尊者看見胞兄投生爲牛,如此的痛苦,心裏非常難過。于是他就以神通力來到牛的旁邊,把他哥哥平時所說的話,說給牛聽:“我賺錢要緊,修福做功德,以後再說吧!試想爲錢財而忙碌終生,結果滋味如何?”

  大牛聽了尊者的話,立刻低頭流淚,萬分羞慚,就此絕食死亡。牛車的主人覺得很奇怪,那個出家人,到底用什麼法術把我的大牛咒死?于是衆人就把尊者追回,大加責問。

  尊者向他解釋說:“這頭大牛是我哥哥的後身,他生前癡心指望增産賺大錢,我勸他修學佛法,種福做功德,他都說:“賺錢要緊,修福且緩。”因爲他不知道人命無常,苦、空、無我,始終執迷不悟。有一天,他忽然得到急病,無法醫治隨即死亡。由于他生前不肯學佛,又未做功德種福修慧,所以死後就投生爲牛,來償債還業,因此慘受如此罪報。

  我的哥哥逝世之後,我爲了可憐他,用我的神通道眼,觀察他生于何處?知道他投生爲牛。因此我就來到此地,與他談話,促使他醒悟。他自恨生前不聽我的話學佛、修福、做功德,以致死後投胎做牛,受此慘苦的業報。慚愧之余,就絕食而亡。”

  衆人聽完尊者的話,知道他是大聖人,對他非常恭敬,大家也都了悟到人命無常,因果業報的可怕,于是就爲大牛超度。大牛仰仗尊者的福德,很快地就了脫畜生道,上升天界了。

  詩曰:

  “人命無常世事同,家財産業悉歸空;

  未曾種福修諸善,萬劫癡貧困苦鴻。”

  附注說明:

  (一)爲事業而忙碌,未曾種福修德,結果命盡逝世,投生爲牛,受諸苦報。

  (二)佛經說:“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人生不可“廢寢忘食”,更不可不修福德智慧。

  (叁)修持佛法,廣種福田,才是你永久受用不盡的法財。

  十一、毀謗口業 現受慘報

  詩曰:

  “仇其離謗聖賢人,屢谏無聽反倍嗔;

  捷感惡瘡頭至足,即時墮獄苦難陳。”

  釋迦世尊的十六位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與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是最好的朋友,通常都結伴在一起遊化,不會分開單獨出行的。

  有一天,當“二尊者”在外遊化,到了快要黃昏的時候,天氣忽然轉變,下了不停的大雨,“二尊者”就進入路邊的一所瓦窯中去避雨。到了天昏黑時,雨不但沒有停,而且越下越大,他倆又沒有雨具,因此不能走路回去,只好在這瓦窯內過夜。

  有一個牧牛女,她先避雨在這所瓦窯內後方的深暗之處。舍利弗和目犍連二位尊者,根本不知道已有牧牛女先在瓦窯內避雨,因爲聲聞人不入定時,與凡夫無異。

  這個業障深重的牧牛女,看見兩位比丘(出家人)進入瓦窯內過夜,她心中即動了邪念,獨自空思妄想,暗犯罪行。“二尊者”因未入定之故,當然不知道這俗女起惑犯罪之事。

  天明時分,大雨也停止了,舍利弗與目犍連二位尊者就從瓦窯內出來。過了一會兒,牧牛女也從這所瓦窯內走出來。

  這時,有一個壞人,名叫仇其離。他是一個不知因果,輕慢聖賢,心懷邪見,粗暴嗔妒,喜歡宣說惡言毒語的人。他看見舍利弗和目犍連從瓦窯內出來,過不多久,又有一個牧牛女出來,而牧牛女的臉色不正,因此到處亂造聖者的謠言說:“舍利弗和目犍連在瓦窯內,奸淫牧牛女。”

  仇其離又廣向諸比丘以及所有的出家人,宣揚惡毒的謠言。這時,諸比丘惟恐他受到毀謗聖者的罪惡慘報,便忠言勸谏仇其離說:“你不可誹謗二尊者。”諸比丘爲了悲愍他的無知,再叁鄭重的勸谏“莫謗尊者”,免得遭受惡業的劇苦慘報。那知這個罪孽深重的仇其離,不但不納忠言,反而嗔心嫉妒,更加大肆惡言宣揚,好像發瘋的狂人一樣。

  有一位長者,名叫“婆伽”,他是“二尊者”的徒弟,曾經聽聞“二尊者”的教法,證得叁果阿那含聖位。他命終以後,即上升梵天,做梵天的天人,稱爲“婆伽梵”。

  這位婆伽梵天人,他在天上知道仇其離這個凶徒,到處毀謗他的師傅——i“二尊者”,特地從天上來到人間勸谏仇其離。天人即以神通來到仇其離的房中。

  仇其離看見有人突然出現在他的房間,覺得很奇怪,便問道:“你是誰?從什麼地方來?我沒有開門,你怎麼進來的?”

  天人說:“我是婆伽梵,從梵天來。我在天上,以天耳聽到你在誹謗尊者舍利弗和目犍連,所以我特地來勸你,希望你從今以後,不要再說二尊者的壞話,免得造口業。”天人再叁勸谏拜托,他都不肯接受,反而譏諷天人說:“你說你是婆伽梵,證得阿那含果的人。佛陀說:“阿那含者,名爲不還。”你何以再來我這裏?這麼說,佛陀所說的話也是虛僞的了。”

  仇其離這句話剛剛出口,身上即時生出很多毒瘡,從頭到腳,滿身都是如豆子大小的毒瘡。但他仍然不悔悟,反而到佛陀的座前,向佛陀告狀說:“舍利弗、目犍連怎麼可以奸淫牧牛女?”佛陀勸阻他說:“你不可亂謗他們。”他聽到佛陀的話,更加嗔恚忿怒,因此身上的毒瘡,又再增大起來。

  仇其離再次到佛陀座前去誹謗“二尊者”,佛陀又勸谏阻止他說:“你不可誹謗二尊者。”他的惡性難改,還是照常毀謗。于是,他的毒瘡就愈加轉大,如拳頭狀。

  仇其離第叁次向佛陀毀謗“二尊者”,佛陀勸阻他無效,他的毒瘡就變成像瓠瓜那麼大,而且身心灼熱得無法忍受,于是跑到冷水池中去浸水,池水立刻變成熱水。

  仇其離因爲毒瘡愈來愈大,身體發熱,難以忍受,因此常把身體浸在水裏。可是毒瘡浸水浸久了,就會破爛,瘡庖盡潰,立即命終,墮入于八寒大地獄中的第六漚波羅——青蓮華地獄,慘受千萬億年的無量劇苦。

  這個時候,諸比丘請示佛陀說:“世尊!是什麼因緣使舍利弗和目犍連二位尊者,也會深受壞人的毀謗呢?”

  佛陀告訴諸比丘說:“在過去無量劫中,舍利弗和目犍連還是凡夫的時候,有一天,他們兩個人看見一位出家人從瓦窯中出來,後面也有一位牧牛女走出來。于是他倆就輕口宣揚毀謗說:“這個出家人在瓦窯中,奸淫牧牛女。”由此誹謗出家人的罪業因緣,他倆立即受到慘報,更墮入叁惡道中,受盡無量劇苦。現在他倆(舍利弗與目犍連)雖然都得到聖果,成就六通自在的大阿羅漢道,但他倆以前所造的口業,尚未滅盡,所以他倆成道之後,也受到凶徒嚴重的誹謗。”

  種竹得筍,種蓮得藕,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口業受惡報,這是一定的道理,一點也不會偏差。

  詩曰:

  “凶徒喜播是非田,一語能收罪萬千;

  毀謗僧尼深惡孽,無邊劇苦永連綿。”

  附注說明:

  (一)惡草種播于良田,很快就會蔓延遍地。若把口業種子播于福田僧中,即自然感生業果無量。

  (二)世俗惡人,每喜批評僧尼是非,大肆毀謗出家人,以爲是趣談。殊不知趣談造口業,種播口禍惡因于良田,自然會受到無量無邊的惡業果報。此之謂:“所造業不亡,果報還自受”是也。

  (叁)本故事告訴我們:播弄僧尼是非,毀謗出家人的罪業深重。我們既知口禍之罪孽嚴重,應該要多加謹慎,切勿任意批評僧尼是非,以免慘遭劇苦。

  十二、供佛齋僧 衆丐飛空

  詩曰:

  “只陀齋供說明先,不請貧兒衆半千;

  佛令新僧神力往,北洲取食美如天。

  世尊示昔因緣事,五百廚頭奉聖賢;

  日久鹹生諸厭惡,發心忏悔福遭愆。”

  釋迦世尊在印度祇園精舍說法的時候,每日都要出去行化托缽。佛陀的教法最爲平等,無論富貴貧賤,都一樣行乞,平等受施,使大家都能夠得到平等種福田的機會。

  每當佛陀率領衆弟子入城乞食的時候,就有數百名乞丐,跟隨在佛陀的後面。那些乞丐,仰仗佛陀的福蔭,都不會有饑餓的痛苦。因此,舍衛城中的貧兒乞丐,遂增多至五百人。

  有一天,乞丐群的領袖,心生慚愧,他向乞丐大衆說:“我們大家都是罪苦的人,現在雖然依仗佛陀和聖僧們的福德,得到施主們的發心救濟,延持貧賤的生命。可是,我們將來的困苦會更加嚴重,因爲聖僧們托缽受供養,他們有修持佛法的福德,回向給衆施主消災增福慧。至于我們,每天只是白吃人家救濟的飯。實在慚愧!慚愧!”

  衆乞丐聽到頭目的話,都有同樣的醒悟,生起慚愧的心。當時有幾個乞丐提議說:“如果這樣,我們應該到佛陀的座前去,懇求佛陀慈悲攝受,允許我們出家當比丘,以便如法修行,這樣不是很好嗎?”大家一致贊同這個提議。于是一同來到佛陀的座前,請求出家修行。

  佛陀告訴衆乞丐說:“我的教法是平等的,無分賢愚貴賤;我的教法是清淨的,好像淨水能夠洗除垢穢,棄汙成淨,回複本真,無一廢棄。”衆乞丐聆聽佛陀的開示,皆大歡喜,信心堅固,力求跟隨佛陀出家修行。

  佛陀允許說:“你們志願出家修行,善緣很好,不管罪惡如何深重的人,只要能夠至心忏悔,改過自新,遵守戒律,我都會允許他們出家當比丘的。”于是,衆乞丐就在佛陀的座前,剃除須發,身披如來法衣,出家爲比丘。佛陀更爲他們說法,使其精進用功,從此息滅貪嗔癡等根本煩惱,而證得阿羅漢道,成爲五百阿羅漢。

  衆乞丐出家當比丘之後,在印度社會上造成轟動。很多豪貴長者以及一般民衆,都起了我慢之心。他們紛紛議論說:“佛陀爲何連這些下賤輩的乞丐,也允許他們進入僧團中做比丘呢?我們今後修福業、恭敬供養佛陀和聖僧時,怎麼可以讓這些下賤之輩的乞丐比丘,坐在我家的床席上,受我們的禮拜供養呢?真是豈有此理!”

  有一天只陀太子廣設大齋,要供養佛陀和僧衆。太子特別向佛陀聲明說:“惟願世尊!明天受我供養。敬請佛陀帶領大比丘僧們一齊到我家來受供養,但佛陀最近所度的那些乞丐比丘,我沒有准備他們的坐位,請佛陀不要隨便讓他們來我家。”

  第二天,…

《佛教聖衆因緣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佛教小常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