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過了,也就感到了滿足。她在自己成長的過程中始終能清楚地記得前世的生活經曆,但這種記憶給她帶來的是更多的生活感受,而不是矛盾和痛苦。”
書中事例二:“叁歲半的印度小男孩賈斯伯死于天花,沒有及時埋藏,當晚又活過來了。幾天後又能講話了,幾周後竟能清楚地表達自己。但他隨即聲稱自己不是賈斯伯,而是某村某人二十二歲的兒子,並詳細描述自己死亡的經過:他從一個村到另一村的婚禮隊伍中吃了一個借他錢的人給他的有毒糖果,變得頭昏而從自己所坐的馬車上掉了下來,頭被摔破而死。並且他拒絕吃賈斯伯家的任何食物,因爲他聲稱自己屬于等級更高的婆羅門階層。如果不是一個好心的婆羅門婦女每日爲他作飯,他可能真會餓死的。後來他的故事得到了證實,前世家中的人經常帶他回去玩。他在“老家”玩得很開心,不願意回到賈斯伯家來,因爲他在這裏感到孤獨和寂寞。”
《記得前世的兒童》(Ian Stevenson, M.D., Children Who Remember Previous Lives, McFarland & Company, Inc. Publishers, 2001.)也是伊安·史蒂文生教授所作。作者在書中分析指出:“既然每個人都是轉世來的,爲什麼迄今報導的轉世案例數目比起世界人口的總數來還是微乎其微呢?研究表明,人們對輪回轉世這一事實的否定、不相信或者隱瞞態度直接起到了掩蓋這一事實的作用。相信的人一旦發現自己的小孩談起前世的生活時就知道是怎麼回事,有的國家(如印度、斯裏蘭卡和泰國)還公開報導,甚至引起高層政府官員的注意,這樣便可能導致這些案例被收集和研究。但也有些相信轉世的人雖然知道自己的孩子在談他們前世的事情,也不願讓人知道,更不願被報導和研究,因爲他們認爲記得前世的小孩容易夭折。有些人還想方設法地要把自己的小孩對前世的記憶“弄掉”。有些小孩因記起了前世慘死的可怖情節或者前世自己屬于更高階層的家庭而使得今生的父母感到難堪,因而不願被人知道而加以掩蓋。而不相信的人發現自己的小孩談起前世的生活時,通常都會把它當作“打胡亂說”而不予理會和認真對待,這樣就錯過了這些案例被發現和研究的機會。況且像史蒂文生教授這種嚴肅認真、不辭辛勞、跑遍世界去收集和研究轉世案例的學者又有幾個呢?許多國家和地區的人即使發現了轉世案例,也因環境的壓力而不可能被知道,更不可能被研究。”
這是書中的一個案例:“1953年12月,廷昂苗出生在緬甸的納蘇爾村。出生前幾個月,她的母親曾連續夢見一個矮胖的日本士兵,只穿著短褲,沒穿上衣,跟著她走並說要來和他們一起生活。她認出這個士兵是日軍占領納蘇爾時期的一個軍隊廚師。出生後,親人發現在她的小腹下面有一小塊深色的胎記。”
“廷昂苗四歲時表現出對飛機極度的恐懼感,並聲稱自己是被飛機開槍打死的。與此同時,她還情緒低落獨自流淚,說她“想念日本。”她記起自己是一個曾經駐紮在這個村裏的日本士兵,是被一架盟軍飛機低空掃射時射死的。當時他正在一堆木柴旁准備做飯,只穿著短褲,系著一條寬皮帶,沒穿上衣。那架飛機向他俯沖掃射,他繞著木柴跑想逃命,但一顆子彈擊中了他的小腹下部,立時身亡。那個日本士兵來自日本北方,已經娶妻生子。她記得前世有五個孩子,老大是個兒子,還記得入伍前擁有一個小商店。”
“廷昂苗拒絕穿女孩子的衣服,而堅持穿男式服裝。她說穿女式衣服要頭疼,皮膚也癢,穿男式衣服就舒服。校方堅持要她穿女式衣服才能上學,她拒絕不依,雙方僵持,她(當時十一歲)只好退了學。她還說過,她想有一條寬皮帶,保護她的肚子不冷。孩童時期,她總是和男孩子一起玩,特別喜歡玩當兵的遊戲,並讓她的父母給她買玩具槍。而她的姐姐和弟弟都從來不玩當兵的遊戲也沒要過玩具槍。她長大以後,不再想去日本了。可是在性傾向方面一直十分男性化,而且決定終生不嫁。到1981年5月(她已經快28歲了),她還談到要參加軍隊和男人們一起打仗。她始終男式打扮,留著短發。”
《輪回轉世與生物學——于此相逢》(Ian Stevenson, M.D., Where Reincarnation and Biology Intersect, Paeger Publishers, 1997.)是史蒂文生教授在同年出版的兩卷醫學巨著《輪回轉世與生物學:胎記和先天缺陷的病因》一書的縮略本。本書尤其著重考察了胎記和先天病因與前世輪回的關系。觀察發現,成年人平均每人有15個胎記。除了家族史可解釋同一位置的遺傳性胎記外,對于爲什麼一個人會在身體某一特定部位有胎記,至今沒有任何合理解釋。現代醫學爲先天缺陷確認了叁個原因:基因的因素,某些病毒性感染,以及某些化學藥品(如薩立多胺和酒精)的影響。但這些再加上其他可能的原因,也只包括了不到一半的先天缺陷。至于爲什麼這人有而其他人沒有,爲什麼偏偏在那個部位有,也和胎記一樣沒法解釋。輪回轉世的基本原理加上本書案例研究的特殊結果,爲這一類疑難問題提供了非常合理的解釋。
作者還指出了記得前世的小孩普遍共有的四個特點以及與胎記和先天缺陷有關的案例中經常伴隨的特殊現象。一些在輪回案例研究中普遍視爲常識的現象,在現代科學中卻是無法解決的難題:恐懼症,怪僻,性反轉,無端的恨與愛,直到小孩子在遊戲中任何一種與衆不同的表現。比如一小孩在遊戲中總把一根繩子拴在頸上,那是因爲他前世上吊自殺的原因;一小孩經常把其他孩子叫做自己的學生,因爲她前世的職業是教師。這些簡單的結論不但解釋了現代心理學,特別是兒童心理學中許多常見而又難以解釋的現象,而且爲心理學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和捷徑。
下面是其中一個故事的梗概:
“馬茗芯1956年10月12日生于緬甸的一個鄉村。其母懷她之前,其父披庭夢見一個熟人辛孟,說想轉生到他家裏來,當時他還不知辛孟已死。辛孟長期在外用卡車跑生意並纏上一個女人,其妻知道後于絕望中喝了電池酸液而死。四、五年後,辛孟于一樁攔劫凶殺案中喪命。據見過屍體的人說,辛孟雙手的手指都被砍下來了。馬茗芯五歲時開始談到她前世的生活,回憶起前世曾被四個男人中的叁個用刀殺死。當那些人向辛孟砍第一刀時,他用手去擋,手指被砍下。馬茗芯確信辛孟的嶽母雇人殺了辛孟爲女兒報仇,因此與她關系一直不好。馬茗芯年輕時曾在服裝上表現男性化,有時在說話中使用陽性動詞形式,並對自己是個女子表示抱怨。”
《生命多世》(Gina Cerminara, Many Mansions: The Edgar Cayce Story on Reincarnation, Signet, July 1999)是吉娜·瑟敏納拉博士在愛德加·凱西的《論輪回轉世》中的資訊檔案基礎上編寫而成。愛德加·凱西是一位在催眠狀態下,能于數千裏之外給病人進行診斷治療的“特異功能者(psychic)”。瑟敏納拉博士敘述了凱西如何穿越時空,“解讀”前世的淵源因果,並進行醫療診治。
盡管凱西對醫學一無所知,也從未讀過解剖學的書,他卻能在催眠狀態下用解剖學和醫學術語作診斷,而且診斷非常對症,療效顯著:他治愈了一位加拿大主教神甫的羊癫痫,一位俄亥俄州的高中生嚴重的關節炎,折磨紐約牙醫達兩年之久的偏頭痛,給一位肯塔基州的音樂家治好了被醫學專家診斷爲不治之症的一種奇怪的硬皮病,還幫助一位患青光眼的男孩恢複了視力……這些事例使凱西被譽爲“美國最偉大的特異功能者”。
凱西的遙視功能不僅可遠達數千裏之外,還發展到可直接查看人身體之外的萬物,看到人與人、人與宇宙的關系以及人的命運,甚至人的前世與今生的關系。凱西的解讀觀點認爲人的今世的不幸和痛苦與前世的“業力”有著精確的因果關系,因而能從前世中尋出淵源。本書中把人的肉身業力歸爲叁種類型:一種爲“回歸飛镖”(此種飛镖能返回投擲者原處)型業力(Boomerang Karma)。一位全盲教授,經追憶解讀表明他有四次轉世經曆。其中的一次是在波斯時期。當時,他是一個野蠻部落的成員,幹的工作是用燒紅的烙鐵將敵人的眼睛燙瞎。因而在這一世,他要承受天生失明的痛苦。第二種是器官業力型(Organismic Karma)。這是由于某一世中濫用某個器官導致該器官致病報應。一位35歲的男子,自幼消化力極弱,一塊肉需要消化幾個小時,造成生活麻煩至極。凱西發現該人在法蘭西路易13世時是皇帝的一名侍衛官,忠誠盡職,但好吃。後來一世在波斯宮廷任禦醫時也是一位美食家。由于這兩世在飲食上過度放縱,造成今生進食困難,需要以對等的節製來補償。第叁種稱爲象征型業力(Symbolic Karma)。其中一個典型案例是一個青年自幼貧血,治療全都無效。原來在五世之前他曾在秘魯做當權者時,手段殘酷,信奉“血流遍地”,從而導致他“今生貧血”。凱西的治療案例,展示了生生世世的業力對今生命運起的決定性的作用。
瑟敏納拉博士用20年的時間對凱西的發現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研究,最終得出的結論之一是:每個靈魂不只活一世,而是多世。
《重溫往世——催眠下的證據》(Helen Wambach,Ph.D.,Reliving past lives - The evidence under hypnosis. Barnes & Noble Books, March 2000)一書詳細描述了西方催眠師Helen Wambach博士在…
《佛教起信與入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