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般人火化后没有舍利产生来认为这是个奇迹。
现代也经常有高僧火化后出舍利的,如上世纪的印光大师生西百日后荼毗之时,烟白如雪,并现五色光。火后“检骨色白、质坚,重如矿质,触之作金声。顶骨裂五瓣,如莲花。三十二齿全存。发现舍利无数。其形有珠粒、花瓣、块式。其色有红、白、碧、五彩”。
当代高僧广钦老和尚,1986年2月13日示寂。荼毗后所遗下的舍利较大的有100余颗。
1990年12月,新加坡华人高僧宏船法师圆寂,火化后,人们在他的骨灰中捡到480颗彩色的、类似水晶体的硬物,有些还闪烁著钻石般的光亮。据辨认,与佛门珍宝舍利子毫无二致。
1993年5月7日晚,我国东北沈阳唯一藏传佛教喇嘛教实胜寺的79岁大经师召乌力吉高僧(蒙族)圆寂,遗体在沈阳文官屯殡仪馆火化。火化后,在他的骨灰中发现红、绿、黄、黑、白等多色珍贵结晶体数十枚,大的如黄豆,小的似米粒,经佛教专家鉴别,认为是高僧圆寂留下的珍贵舍利。
1991年3月,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五台山佛教协会副会长通显法师圆寂火化后,得五色舍利子11000颗。
1989年9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县西山洗石庵住持、93岁高龄的宽能法师圆寂,火化后得到了3颗碧绿色、晶莹透明的舍利子,每颗直径3厘米,好像绿宝石一般。
现存的佛舍利好像不多了,而且是佛门圣物,恐怕不好研究。一般高僧的舍利则或许可以取少量作适当的研究,分析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关于舍利的形成,有些学者认为由于佛门僧人长期都是素食,摄入了大量的纤维素和矿物质,经过人体的新陈代谢,形成大量的磷酸盐、碳酸盐等,最终以结晶体的形式沉积于体内而形成。但世界上素食主义者成千上万,为何并无舍利子出现?佛门弟子不计其数,有舍利子的也只是当中极少数。所以这种解释几乎纯属简单的主观臆断而无科学价值。至于认为舍利是一种胆结石、肾结石的说法更是荒唐,患结石症的病人死后火化有舍利子的么?而且出舍利子的高僧生前几乎都是身体健康、安详自在的长寿老人。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即舍利子就是涉及深度精神修炼和高层空间物质的奇迹之物,它证明了多层空间精神物质相互交换或相互影响的可能性。
下面让我们来总结一下本节的内容。
关于宇宙当前可验证世界的模型,佛教的理论是惊人的科学和准确。同时,由于本模型涉及大量当前难以通过实验方法验证的理论,比如识心和宇宙多层空间及它们属性的论述,以及关于宇宙大爆炸之前世界的描述,所以对整个模型的信心,主要基于对释迦牟尼佛的信心。那么本节就不断论证了释迦牟尼佛就是全知者。
如果你对我这儿的论证还不够满意,第一应该自己去阅读佛经,并与科学和现实作更广泛和深入的对照;第二我建议你自己实修,从精神的角度得到体验、理解和实证。
本书,尤其是本章,主要是将佛教的理论体系结构化了,以便于广大研究学者得到一个根本性和系统性的理解。要广泛和深入的了解佛教和佛教的整个思想体系,还是一定要读正传佛经。
第三章 佛教的生命模型
前面我们讲了佛教的整个宇宙模型,也简要谈到了模型中各个层次空间的生命形态。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生命自身才是唯一重要的,关于宇宙自然的全部研究归根到底还是服务于我们生命自身,所以这儿我再在上一章的基础上继续深入详谈佛教关于生命的模型。
第一节 神识不灭原理
为了描述识心和生命的关系,以及生命的轮回,我们有必要定义“神识”的概念:神识就是一个生命在识心中所对应的那一部分。
这个“神识”也可认为就是佛教中的“第八识”,即“阿赖耶识”;或者藏密中的“中阴”;或者也可能是某些论述中所称的“自性”;或者一般人通俗所称的“灵性”。我这儿采用“神识”的定名,首先是因为这也是常用语,藏密或佛教其他宗派的人也都有这种用法,也是其他玄学家们经常采用的称呼。其次跟其他名称相比,“阿赖耶识”只是个音译的名词本身不具备任何可让人联想到相应属性的意义,当然不是个好名字;“中阴”则主要是藏密的概念,一般人也不知道它是什么;而“神识”则至少容易让人联想到两个属性:它是永恒的、变化莫测的(“神”字);它是类似意识的(“识”字);至于自性,我在前面不用“心性”而用“识心”,这儿自然也不适合用“自性”或“灵性”来指代“神识”。
至于如果你认为“阿赖耶识”、“中阴”、或者“自性”、“灵性”不是我这儿的神识,那也没关系,你就认为这儿的“神识”纯粹就是我自己定义的另外一个概念好了。
我们知道:人如果光有肉体,那就只是一堆肉和骨头,是没有意义的,有意义的只是人的意识。而我们人的意识,只是神识的一部分,或者说是神识的产物,这神识直接根源于宇宙终极本原识心。
神识包括意识但比意识更加丰富。在佛教八识中,意识只是第六识,前面五识分别是眼睛的视觉、耳朵的听觉、鼻子的嗅觉、舌头的味觉、身体的触觉,这六识与第八识之间还隔著个第七识“末那识”,似乎主要在前六识和第八识之间做传递工作。
人是人肉体和神识的结合体。人死了以后,前六识和第七识都没有了,就只剩下第八识,也即这儿的“神识”。
人死后神识有可能再去投胎为人,或因种种原因投胎成畜生,或变成鬼,或进入地狱,或成为阿修罗,或成为天人,这就是六道轮回。
这个模型的成立,对于热爱生命的人来说,其实是件天大的好事。这等于立刻肯定了人生命的永恒不灭。人再也不用怕死了,死亡只是这次生命的结束,却又是下一次生命的开始。
并且,我也将非常高兴的告诉读者:这就是真实的。这正是释迦牟尼佛的言说。正是佛教关于宇宙和生命的核心理论之一。
如果不承认神识不灭,人死后依然有神识,佛陀教导的主旨,教人成就佛道,是不成立的;乃至佛教的整个善恶因果报应理论体系,也是不成立的。
大家知道:如果光看现世的报应,那么有的人作恶多端,依然能得善终;有的人为人善良,却仍可能孤苦伶仃乃至不得好死;怎么个“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法?更别提还有与这相对应的说法:“好人不长命,坏人活千年”。所以,如果没有来世,善恶因果报应将是被彻底证伪的。
其他像基督教、伊斯兰教也都有人死后上天堂或下地狱的说法,什么上天堂或下地狱?当然只能是人的神识。否定人死后神识依然存在,等于彻底否定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也等于彻底否定绝大多数其他宗教。
中国的部分道教修行者追求“白日飞升”的境界,也即是带著肉体成仙,那是因为他们过于执著于肉体的缘故。道家始祖李老君的《道德经》说道:“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还是要人不要执著于肉身的。没有了“身”,但“吾”还在,这个吾,就是神识。当然这儿李老君是说他自己,他抛弃肉身后神识往上升超出三界,当然是无患了。一般人,尤其若是恶人遭下地狱之报,那还是有“患”的,而且“患”大得很。
认为“人死后就一切都没了”,只是一般人的常识,一般人以活著时的眼耳鼻舌身意所感觉到的常识,这个常识同样并不比“太阳绕著地球转”这样的常识更有科学价值。
从科学角度讲,由于我在前面已经论证了释迦牟尼佛是全知者,所以,关于神识不灭,六道轮回的理论,这儿原则上是不需要再行论证了。但因为这是一个关于人类生命的核心论题,所以我也愿意进一步作更多的论证。
第一:个人自己修证
论证轮回转世,一个最直接也最本质的方法就是自己修证。经过一定程度的佛教精神修炼,或者道教、伊斯兰教苏菲派教法等宗派的精神修炼,或者某些瑜伽、气功等修炼,均有可能回忆起个人的前世,乃至知道他人的前世。
这将是蛮有意思的事情,能回忆起自己的宿命,不但丰富了自己的感受,也能让人对生命有更深的感悟。这在佛教被称为“宿命通”。“宿命通”不是像直接看清银河系的形状、或者凭空阻断河流那样的大神通,佛教中修得一定程度“宿命通”的高僧数不胜数。
第二:统计和研究
即使个人修证出来,也还只是个人的体悟。精神领域的事物,毕竟难以用实验方法不断论证。另一个方法就是研究和搜集大量资料,然后用科学理性来推断。
有的人天生就拥有某种程度的宿命通,能了知自己的前世,或者有的人在催眠师的帮助下,进入深度的催眠状态后,也有可能回忆起自己的某个前世。西方就有科学家或精神研究团体专门做这方面研究。这儿我简单摘录一些从网上找到的介绍性资料:
《二十案例示轮回》(Ian Stevenson, M.D., "Twenty Cases Suggestive of Reincarnation", American Society for Psychical Research, September 1966.)是伊安·史蒂文生教授在1961年到1965年间从印度、斯里兰卡、巴西、黎巴嫩和美国的阿拉斯加收集、整理和验证过的案例的一部份。
书中事例一:“丝婉拉塔三岁时记起了前世的丈夫和儿子,经过与他们见面后对方长时间的严密考查,终于确认她就是他们失去的亲人“拜雅”。虽然“拜雅”的丈夫已经再娶,但他的儿子和其他家庭成员仍然把丝婉拉塔当作“拜雅”来对待。丝婉拉塔和前世的家庭始终保持著亲密的联系,同时对今生父母的感情丝毫不减。这就使她在感情上得到双倍的给予,但也承担著双倍的付出。她今生的家境已经不错了,但她前世的家庭却非常富豪。当她在生活中所欲不遂时,便自然地回忆起前世生活中的相应片断,发现自己在前世已经得到…
《佛教起信与入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