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起信與入門▪P23

  ..續本文上一頁家人給出家人供養,會有很好的福報。這是出家人和在家人的主要區別和聯系。

  總之,如果你決心持戒和修行,成就無上佛道,那麼你應該出家,如果你只是一般的信佛,那麼你盡可以做個在家佛教徒。

  第叁節 皈依的具體內容

  皈依佛

  皈依佛首先要信佛。信佛,最簡單的說,就是相信佛的言說。

  如果一個人在前面基于深刻科學實證主義精神,認爲佛陀的言說也只是一系列永遠無法被證實的科學理論的話,那麼皈依佛之後,就要相信佛的言說就是絕對真理,絕對相信佛是全知者。

  同時,我們相信,佛還是至善者。關于這個我就不論證了,佛的全部事迹,全部經典都體現了佛的至善精神。

  佛教不認爲佛是全能者。“至善+全能”是被現實中有罪惡存在這個事實直接證僞的。從概念上講,只有宇宙終極本原識心,或者說宇宙一切本身,或者說宇宙自然規律本身,才是全能的。而這個終極本原是沒有善惡概念,沒有人性概念的。

  佛是所有有人性的生命中的最高者,最強大者,是最高神,無上者。

  並且,佛是永恒的。釋迦牟尼佛的人身現已從人世間滅度,但祂的生命仍然存在于宇宙間,或者說,祂就是一個與我們人類一樣活著的生命,只是祂的生命形態遠遠高于人,一般人無法看見。

  人若執身清淨,並且修行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看見釋佛。

  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則還未入涅槃。祂成佛至今已曆十劫,但祂的壽命是“無量壽”,祂仍然有個色身在西方極樂世界。

  其次,皈依佛,最根本的就是要修行佛道,最終使自己成佛,並努力度衆生成佛。

  《華嚴經》淨行品中說,“自歸于佛,當願衆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這是一種行願。即皈依佛後,一定要發自覺覺他的願,也就是說自己覺悟成佛,並且幫助他人也覺悟。

  成佛就是使自己處在全知、至善、純淨、快樂、永恒的終極完美狀態中。我想沒有一個人不喜歡。但佛作爲至善者,還要努力讓衆生脫離苦海,也處在與自身一樣的快樂完美中。修佛人發願的時候,就一定要發自覺覺他的願,那麼成佛之後,就會廣度他人,將佛道繼續不斷傳下去。

  成佛的修行當然是要付出努力的。皈依佛就是要在信念上,開始成佛的修行。至于具體的修行,你每天念一句“阿彌陀佛”也是修行,也是在佛道的路上往前走。當然一般真修佛的人不能這樣懈怠。

  其叁,皈依佛,就不可再皈依其他神祗了。

  這一點我想大家很好理解。其他宗教並不一定不好,但信仰要純淨,而且,佛已經是最高神了,再去信仰其他宗教沒有意義。偶爾尊敬和供養一下其他神祗,比如土地神、或者財神、或者山神、海神、龍神、或者玉皇大帝,還是可以的,但不可皈依。皈依就等于是說“我的一切都付托給你了!”這種程度的皈依,我想也只有大慈大悲、全知至善的佛菩薩當得起。

  佛教中佛菩薩很多,但作爲信仰則最好專一、純淨。所以我的重要建議是:皈依佛教的人,可以選擇一位佛,或者菩薩,作爲自己皈依、信靠的主神。

  如何選擇皈依的主神呢?第一,請參考我下面的分析和建議;第二,根據自己的感覺或愛好。

  一般來說,佛教徒應該皈依本次出世的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的肉身在我們這個世界出世和傳法,自然和我們緣分最好;其次可以根據你欲往生的淨土,比如如果你欲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麼應該皈依阿彌陀佛,欲往生藥師佛的東方淨琉璃世界,應該皈依藥師佛,等等;其叁,如果你首先是欲求今世福報,或者感覺與某位菩薩特別親近,可選擇那位菩薩。

  與我們娑婆世界人類緣分較大的是菩薩是觀世音菩薩和地藏王菩薩,以及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彌勒菩薩等菩薩。

  佛佛道同,都是全知、至善、無上的,無論是皈依一個佛還是很多佛都是一樣的,信仰要專一,確定一個佛就可以了。佛是最高層次的神靈,主要關心人的成佛,因爲人只有成佛才能得到最大的、永恒的快樂和自由;如果你關心的是眼前的、世俗的利益,那麼可皈依、信靠菩薩。

  各個菩薩有各自的特性。

  觀世音菩薩的特性是“大悲”,也就是祂慈悲心特別強,愛救苦救難什麼的。要與觀世音性情上投緣,那麼你也要有比較大的慈悲心,要善良、有同情心。比如念祂的“大悲咒”可以有很多好處,但“唯除不善,及不至誠者”。那要與任何神靈發生感應“心誠”都是必須的,其他觀世音菩薩就只有一個要求,即善。

  觀世音菩薩可能是總的來說與我們地球世界因緣最大的一位菩薩。這當中有極久遠的神性的因素,但我這兒就不具體說了。簡而言之,佛經中有原文說“觀世音菩薩與娑婆世界有大因緣”(《地藏菩薩本願經》)。所以我們地球世界的每個人都可以信靠觀世音菩薩。

  若是皈依觀世音菩薩。那麼以後人生活和修行中要注意的要點是:第一要志心向善,第二,修行中可念祂的“大悲咒”(比較長,附在書後),或者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咪吽”),或者以祂爲主角的《心經》、以及《妙法蓮華經》中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或者“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

  別看觀世音菩薩經常是溫柔甜美的女神形象,其實祂威神勢力非常強的,自稱“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我若向火湯,火湯自枯竭;我若向地獄,地獄自消滅;我若向餓鬼,餓鬼自飽滿;我若向修羅,惡心自調伏;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祂又被稱爲“施無畏者”,即向恐懼中的人們施予無畏的勇氣。

  觀世音菩薩身邊經常有位善財童子,各位要求財的或許可以求祂。注意求的這個財得是善財,如想發歪門邪道的財,比如賭博贏錢什麼的,趁早不要求祂,求祂也沒用。一般像婚姻、求子女等也可求觀世音菩薩,或者尤其是擺脫災難困苦。

  地藏王菩薩的特性是“大願”。因爲祂尤其同情地獄中的罪苦衆生,有“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誓願,那地獄衆生是生生世世無量無數的,所以祂這個願當然無量無邊的大。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們罪業都很重,應多親近地藏王菩薩。

  在各種美德中,地藏王菩薩可能非常重視孝道。《地藏菩薩本願經》中提到祂兩個爲人之女救死去的母親出地獄的故事。地藏王菩薩也是與我們娑婆世界有大因緣的菩薩。如果一個人作惡太多,那麼除非立刻下大決心改惡向善,否則若是皈依觀世音菩薩,估計不容易很快相應,這種情況下,也許更適合的是皈依地藏王菩薩,逐步向善、消業。皈依地藏王菩薩特別要孝。如果一個人既惡,甚至對父母也惡,那就實在有點無可救藥的味道了,需要立刻悔改,否則必遭報極重。

  皈依地藏王菩薩後,主要的修行是多念《地藏菩薩本願經》,或者“南無地藏王菩薩”聖號。

  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是釋迦牟尼佛的左膀右臂,就像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左膀右臂一樣。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界出世,祂們當然也和我們非常有緣。文殊菩薩的特性是“大智”,也就是說祂智慧非常高,那智慧我們都需要,修佛的一個終極目的也就是開大智慧全知一切。普賢菩薩的特性的“大行”,修行佛道並不僅僅是持戒、禅定,關鍵是要有完美的道德品行,言行處事要符合佛所製定的道德標准,造福有情、利樂衆生,如果一個人修不了禅定,那就要修善行,累積功德,消盡業障,也就接近成佛了。

  彌勒菩薩也就是八百多萬年或數千萬年後會來人間成爲佛的彌勒佛,因爲祂現在還沒成佛,我們稱祂爲菩薩。彌勒菩薩的特性是“大慈”,也就是非常慈祥和藹的。祂現在在我們這個世界所對應的兜率陀天內院,這個內院是非常美妙的,有樂無苦,並且不受叁災所害,是佛淨土。以彌勒菩薩/彌勒佛爲主神修行可能往生兜率陀天內院,或者在將來彌勒佛出世時再來人間,在彌勒佛座下成就阿羅漢果。

  衆佛,和上面五位大菩薩比之其他宗教的主神都要高。基督教的主神耶酥基督,根據我們的分析,是我們這個世界的大梵天王。那衆佛和諸大菩薩當然要比大梵天王高多了。大梵天王之所以對我們影響比較大,可能是因爲離我們特別近,祂看我們這個地球世界可能是全知的,威神勢力相對于人類來說也幾乎是萬能的。上面已經提到,忉利天的帝釋就已經被一些中國人認做最高神“玉皇大帝”了,那大梵天王又高了好幾個層次。

  其他菩薩,比如大勢至菩薩、韋陀菩薩等等,也各自有有緣的人,比如上世紀的印光法師就被人稱爲大勢至菩薩的化身。如果認定自己有緣的菩薩,就可將之作爲自己的皈依主神,如果不能認定,那麼我推薦的首選排列是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彌勒菩薩。

  佛教裏的衆佛,或者諸大菩薩,都是完全相容毫無矛盾的。即你在首選皈依一個之後,也可以親近其他佛或菩薩,比如你可以皈依釋迦牟尼佛作爲你佛道追求的最終歸宿,但如碰上世俗的事情,比如要擺脫艱難困苦,可求觀世音菩薩;要財,可求善財童子;要病好,可求藥師佛;要求開智慧、學業好,可求文殊菩薩,等等。

  總而言之,皈依佛首先就是信佛,就是相信佛是全知者,至善者,無上者,永恒者;其次就是發願自己要成佛,並度衆生成佛。

  具體皈依的主神是:若欲修無上佛道,應皈依釋迦牟尼佛,或阿彌陀佛;若欲往生西方極樂淨土,首選阿彌陀佛,其次觀世音菩薩;若欲得現世的種種利益,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消除罪業,避免叁惡道苦,地藏王菩薩;欲求開大智慧,文殊菩薩;欲修德、行大菩薩道,普賢菩薩;欲求往生彌勒淨土,或在彌勒佛出世時再來人間學法,彌勒菩薩。

  皈依法

  皈依法,這個法就是佛法,其載體就是佛經。皈依法就是相信佛經,學習佛經,並按照佛經中的教導修行。

  釋迦牟尼佛傳道49年,講經300余會,留下無數經典,總計數量應該超過億字。這些佛經,加上其他佛門高僧的論,和佛教的律法,構成佛教叁藏十二部大乘經典。除非專門的研究者,我想當世…

《佛教起信與入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