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講記▪P20

  ..續本文上一頁>

  「于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衆會中」,這是華嚴境界,每一粒微塵之中還有世界剎塵數諸佛。有佛,就有菩薩,各處菩薩衆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虛空之內,徧法界的塵中剎、剎中塵,都是一樣。「深信諸佛皆充滿」,我以深信之心,十方世界有佛,十方微塵裏面有佛,而且塵中剎、剎中塵中有無量數佛,還有無量數菩薩圍繞。我深信諸佛皆充滿,我要贊歎佛。

  「各以一切音聲海」,每一尊佛我都贊歎,以我無盡的辯才,出無量的音聲,就像大海一樣。「普出無盡妙言辭」,在無量的音聲海裏面,普徧的說出來無盡的微妙言辭,才能贊歎佛無量的功德。「盡于未來一切劫,贊佛甚深功德海。」

  第叁頌廣修供養

  以諸最勝妙華鬘  伎樂塗香及傘蓋

  如是最勝莊嚴具  我以供養諸如來

  最勝衣服最勝香  末香燒香與燈燭

  一一皆如妙高聚  我悉供養諸如來

  我以廣大勝解心  深信一切叁世佛

  悉以普賢行願力  普徧供養諸如來

  「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以最勝最妙的花供養、鬘供養。「伎樂」就是音樂供養,還有塗香供養及傘蓋供養。「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我統統要供養諸如來。「最勝衣服最勝香」,最勝的衣服供養,最勝的香供養。「末香燒香與燈燭」,還有末香供養、燒香供養與燈燭供養。這裏比長行文多個「燭」,就是蠟燭供養。

  「一一皆如妙高聚」,妙高就是須彌山,譯爲妙高,這些供養品聚起來像妙高山一樣。「我悉供養諸如來」,我統統供養諸如來。「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叁世佛」,我廣大勝解心生起來,深信一切叁世諸佛。「悉以普賢行願力」,「以」是用,完全用普賢行願之力,來行觀行供養,「普徧供養諸如來」。

  第四頌忏悔業障,《普賢行願品》叫忏除業障。

  我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我過去所造的一切惡業,都是由貪瞋癡叁個根本煩惱生出來的。「從身語意之所生」,由身語意叁個造業的工具,生出來一切惡業。「一切我今皆忏悔」,今天對著叁世一切諸佛,我統統忏悔。

  第五頌隨喜功德

  十方一切諸衆生  二乘有學及無學

  一切如來與菩薩  所有功德皆隨喜

  「十方一切諸衆生」,這些衆生只要有微塵一樣的功德,我都隨喜。前面長行文講過,只要是功德,我都隨喜。「二乘有學及無學」,二乘,就是聲聞乘、緣覺乘。聲聞乘分四果,前叁果是有學位,四果是無學位。二乘有學位及無學位的功德,我也隨喜。

  「一切如來與菩薩」,這是大乘的功德。「如來」是大乘的果位,「菩薩」是大乘的因位。「所有功德皆隨喜」,所有功德我統統隨喜。

  第六頌請轉*輪

  十方所有世間燈  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  轉于無上妙*輪

  「十方所有世間燈」,世間燈,也是贊歎十方諸佛,因爲佛不出世,世間是黑暗的。佛一出世,等于在黑暗中點燈,所以叫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就是每一尊佛最初成佛的時候,「我今一切皆勸請」,我就去請他說法。「轉于無上妙*輪」,請佛轉*輪,轉無上的妙*輪,十方叁世諸佛,成佛的時候,我都要現在他面前請轉*輪。

  第七頌請佛住世

  諸佛若欲示涅槃  我悉至誠而勸請

  唯願久住剎塵劫  利樂一切諸衆生

  「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每一尊佛要示現涅槃的時候,我就至誠懇切的勸請住世,請他不要涅槃。

  「唯願久住剎塵劫」,我請佛住世作什麼呢?請佛住世,要長遠的住世,久住于剎塵之劫。「利樂一切諸衆生」,讓衆生得到佛法的利益,得到佛法的法樂。

  第八、第九、第十大願,屬于回向的願,這裏加一個偈頌,總標回向的意思。

  所有禮贊供養福  請佛住世轉*輪

  隨喜忏悔諸善根  回向衆生及佛道

  把前面七個大願回向,「所有禮贊供養福,請佛住世轉*輪」,「禮」是禮敬諸佛,「贊」是稱贊如來。「供養」是廣修供養,我得到的福德、福報,我都要回向,還要請佛住世,請佛轉*輪。

  「隨喜忏悔諸善根」,還要隨喜功德,還要忏悔業障,種了善根,我都把它回向。回向哪裏?「回向衆生及佛道」,回向衆生,回向菩提,自然含有回向真如實際在裏面。

  第八頌常隨佛學

  我隨一切如來學  修習普賢圓滿行

  供養過去諸如來  及與現在十方佛

  未來一切天人師  一切意樂皆圓滿

  我願普隨叁世學  速得成就大菩提

  「我隨一切如來學,修習普賢圓滿行」,十方叁世一切如來,我都要到他面前學,佛是我的師長,我是佛的弟子,我要跟佛學,學什麼呢?修習普賢圓滿的大行。「供養過去諸如來,及與現在十方佛」,我要供養過去的諸佛,和現在的十方諸佛。

  「未來一切天人師」,還要供養未來的十方諸佛,佛稱爲天人師,十個德號之一。「一切意樂皆圓滿」,一切心意之中的法樂都圓滿。「我願普隨叁世學」,我願意普隨叁世一切諸佛來學。「速得成就大菩提」,我願意趕快成就大菩提,就是趕快成佛。

  第九頌恒順衆生

  所有十方一切剎  廣大清淨妙莊嚴

  衆會圍繞諸如來  悉在菩提樹王下

  十方所有諸衆生  願離憂患常安樂

  獲得甚深正法利  滅除煩惱盡無余

  「所有十方一切剎,廣大清淨妙莊嚴」,十方一切佛剎,就是佛的世界,都是廣大清淨微妙莊嚴的佛世界。「衆會圍繞諸如來」,菩薩衆會,圍繞著諸如來。「悉在菩提樹王下」,每一尊佛都在菩提樹下成佛。

  「十方所有諸衆生,願離憂患常安樂」,十方諸衆生全部有個願望,希望遠離憂患常安樂。這就是衆生的智慧不夠,他不希望成佛,因爲他沒有聞到佛法,但是沒有一個衆生不願意離開憂患,常獲安樂。這是世間的利益,我願意恒順衆生,希望衆生離開憂患,常獲安樂。

  再讓衆生得到佛法的利益,「獲得甚深正法利」,獲得甚深正法的利益。「滅除煩惱盡無余」,希望一切衆生把煩惱滅盡,煩惱滅盡就成佛了。

  這是頌恒順衆生,衆生根機不等,先隨順衆生的根機,他要求世間的安樂,我就順著他的願望,希望他得到世間的安樂,再叫他得到佛法的利益,統統成佛。

  再頌第十大願普皆回向,這段文字多了,這裏面再別發十個大願,就是十地菩薩的願,《普賢行願品》跟十地菩薩的願,次第不完全一樣,但是願的名字一樣。

  第一大願 受持願

  我爲菩提修行時  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淨戒  無垢無破無穿漏

  天龍夜叉鸠盤茶  乃至人與非人等

  所有一切衆生語  悉以諸音而說法

  「我爲菩提修行時」,「菩提」,就是佛果菩提,「修行時」,在修習因行的時候。我在修習因行的時候,就是爲成就佛果菩提。「一切趣中成宿命」,在六道輪回隨著衆生轉,我願意先成就我的宿命通,我前生前世怎麼修的?前生前世做了什麼衆生?我統統知道,所以我自己不再迷惑。我度衆生,還有沒有成熟的,我還可以接著再度,所以要求得宿命通。

  「常得出家修淨戒」,證得無生法忍的菩薩,在地獄裏可以度衆生;沒有證得無生法忍的菩薩,都是在人天道度衆生。在人天道中,最好能夠出家持輕重戒律,這是菩薩發的大願,我們也要學菩薩發願,最好都發願出家,因爲出家才能守重戒。

  「無垢無破無穿漏」,我修清淨戒,不要有染汙法。「垢」就是染汙,染汙法把我的清淨戒染汙了。「破」就是破了重戒,「穿漏」就是破了輕戒,「無破無穿漏」,重戒不要破,輕戒也不要犯。

  受持這個大願,先求得宿命通,多生多劫的事我都知道,再受持出家清淨戒律,好給衆生做示範。

  「天龍夜叉鸠盤茶」,「天龍」要度龍,得說龍的話。「夜叉」翻成捷疾鬼,他會飛,飛得很快。「鸠盤茶」翻成甕形鬼,像甕的形狀,你要度他,得通他的語言。「乃至人與非人等」,你要度「人」,得通人的語言。度「非人」,就是變化人,你得通他的語言。「所有一切衆生語」,所有一切衆生的語言,我都通達。「悉以諸音而說法」,我見什麼衆生,用什麼語音來跟他說法度他。

  第二大願 修行二利願

  勤修清淨波羅蜜  恒不忘失菩提心

  滅除障垢無有余  一切妙行皆成就

  于諸惑業及魔境  世間道中得解脫

  猶如蓮華不著水  亦如日月不住空

  「勤修清淨波羅蜜」,清淨波羅蜜,就是六度波羅蜜,《華嚴經》講十種波若蜜,要叫它清淨。「恒不忘失菩提心」,我的菩提心永遠不忘失。「滅除障垢無有余」,「障」就是煩惱障、業障、報障叁障。「垢」就是一切煩惱,斷盡一切煩惱惡。「一切妙行皆成就」,十方叁世一切諸佛的妙行,我都修成就,這是自利。

  再去度衆生,「于諸惑業及魔境」,你度衆生,就在惑業道中度,你的惑業斷清淨…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道源法師生平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