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上)▪P31

  ..續本文上一頁我不要你的七支,我只要五枝就好了,希望你能滿我供養佛的心願。」青蓮花雖然名貴,但也不能一支賣一百金錢!這一下子宮女瞿夷受了感動:「佛出世多好!這五百金錢我都不要,這五枝蓮花送給你,另外這二枝蓮花,因爲皇宮的規矩,我自己不能去,請你替我拿去供養佛陀好嗎!」善慧拿了七支蓮花,問明佛在哪裏,他就去供佛了,供佛印度的獻花跟我們中國不同,我們中國人是把花插到花瓶裏叫插花,印度是散花,就是把花撒過去,散開來,叫做散花。他就發了大願,我今天要拿青蓮花供佛,願這些青蓮花能化成一個寶蓋,隨著佛走路,他是八地菩薩,願力殊勝,就隨著他的願,這七枝蓮花就變成一個寶蓋,在虛空中跟著然燈佛走,眼看著然燈佛要走過來了,他等著跪下來接駕,一看見地下有一點濕泥,他就把衣服脫下來掩蓋泥,還有一點點掩蓋不住,他身上再沒有東西了,這時候他還沒有出家還有頭發,他著急,找個什麼東西把這點泥掩蓋起來,因爲時間來不及,佛已經要走過來了,身上除了一件衣服再也沒有其他的東西,他就把頭發布開把泥蓋上,這叫布發掩泥的公案,布,把頭發分布開,掩泥,掩蓋地下那一點泥,這個公案你深進一步的思維,這表示他供養佛,恭敬到無以複加,拿自己的身體來供養,那個頭發算什麼?那表示供佛的心虔誠與恭敬。當時他趴到地下,又發了一個願,要佛走過來能踩著他的身體,因爲地下有泥,攤了衣服下面還有泥,我的頭發把泥蓋住,不知蓋住了沒有?不要走有泥的地方,佛你不要走過衣服的地方,也不要走過頭發的地方,你從我的身體走過去,我自己一定可以消除一切業障,可以大開智慧。他趴到地下心裏發的願,佛都知道了,因此然燈佛走到那裏,就踩著他的身體走過來,就叫跟隨著的大衆停下來不要踩,因爲他是個八地菩薩,只有然燈佛滿他的願,踩著他的身體走過來,這時候善慧童子大生歡喜,那個歡喜,叫踴躍的歡喜,你要注意「踴躍」兩個字怎麼講?這種歡喜,叫做大歡喜,通身歡喜,我們平常小小的歡喜,先是在口上表示歡喜,笑,小小的笑,再進一步的歡喜,是臉上笑,再進一步的歡喜,是心裏笑,更再進一步的歡喜,是通身笑,這叫踴躍,踴躍起來,叫你蹦起來、跳起來,這個解釋好像太粗氣了,實際那兩個字就是這樣解釋。踴躍起來、就是蹦起來、跳起來,因爲自己不能作主,歡喜得太厲害了!這就是解釋這兩個字,不一定要蹦起來,跳起來,你看見經上解釋踴躍歡喜,你就知道,那是最大的歡喜,通身歡喜,這時候然燈佛就給他授成佛之記了,說善男子:「你從今天起,再過九十一劫,你應該成佛,名字叫釋迦牟尼佛。」這就是成佛有一定的劫數,這是然燈佛給釋迦牟尼佛授成佛之記的公案。

  這一個發願,布發掩泥的供養,發願請然燈佛踩著他的身體走過去,這就是爲法忘軀來供養佛,這一下子就超過了一個大阿僧祇劫。他應該是八地菩薩,第二阿僧祇劫滿的菩薩,應該還有一個大阿僧祇劫才滿,然燈佛說:你再過九十一劫就成佛了。這個公案,我們還要進一步的知道,所謂:「一念攝多劫,多劫攝一念。」那個短時間攝長時間,長時間攝短時間,就是這樣說的,時間沒有一定的定體,我們學法相,叫「實無定體」,什麼較長時間、短時間?實際沒有什麼固定的東西叫做時間,一大阿僧祇劫究竟有多長?有幾丈、幾尺長呢?都是假定的,你心裏面起了分別,才有長有短,你一念不生,什麼叫做長時間與短時間?所以你一念精進,它就超過去了,這叫做短劫可以攝長劫。有人看見然燈佛還是修叁大阿僧祇劫滿的,那是那一類的根機,漸次的根機,實際他本身用不著再一大阿僧祇劫,九十一劫就成佛。

  這在世間上講,就等于國王封太子一樣,是國王的兒子都可以接續國王之位,但是必須要經過國王封過,那一個兒子作太子,那他才有資格作國王,所以國王要策封太子的大典,是最隆重的一個典禮,因爲這個太子,他有資格作國王了,佛教裏面授成佛之記,就是這個意思,大家都要替他恭喜的,就是這一位菩薩他授成佛之記,他成佛有份了,修行用功用到授記這一天了,他授了成佛之記了,他一定得了成佛之法,就是然燈佛有個成佛的妙法傳給他,這就是那個著相的人起的分別,他怎麼授成佛之記呢?他是修行用功,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行了兩大阿僧祇劫,應該授成佛之記,並不是然燈佛有什麼妙法傳給他,這個道理很明顯,但是有的衆生好奇好怪,要想討便宜,不能按步就班的修行,要想討便宜,你傳我個什麼妙法,叫我得道,外道就利用這種心理的弱點,要傳你妙法,外道說法是不公開說的,因爲妙法不能傳六耳,妙法只有他一個人聽到,二個人聽到,不能有第叁個人聽到,因爲第叁個人就有六個耳朵啦!那這個法不叫妙法了。這就是騙人的手段,把你拉進他的外道門內,結果把你弄到他的祖師面前,燒了香叩了頭,給你點關,給你開竅,傳你個妙法,說今天這個法傳給你,就是曆代的祖師傳給他,他再傳給你,第叁個人都不知道,那麼你得個什麼呢?你說得了外道的法了,實際他是騙你的,點關、開竅,這個妙法在什麼地方?關竅在什麼地方?在二眉中間,給你點一下,這個地方是個玄關,你點了以後你開了沒有呢?你還是一個大凡夫,還有一個最妙的竅在什麼地方呢?就在肚臍底下,一寸叁分的地方,這告訴你,順手給你點一下,你將來要是修這個真人,在哪裏作胎?就在肚臍底下一寸叁分這裏。實際,那地方除了大小便,就是血就是水,你那肚子裏面,什麼時候也沒有神仙,這都是外道騙人的。他怎麼能夠騙得到你呢?因爲衆生都有貪便宜的心,這一點,你不就得道了嗎?哪裏有這麼便宜的事?你不種田,怎麼能收谷呢?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不種瓜、不種豆,哪有瓜豆給你呢?所以說到這裏帶著說,大家遇見外道,就要好好的勸導他,叫他不要迷信,你今天開了關,透了竅了嗎?你得個什麼東西呢?還是個大凡夫,那個身體還不是個臭皮囊,這不是外道在騙你嗎?你再推論,那個外道師父是不是神仙呢?他要是神仙,我們還相信他,他還是個大凡夫,在那裏騙人的。

  現在我們不講外道,還是講佛法,佛法你怎樣能授成佛之記?如是因得如是果,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他修了二大阿僧祇劫,他有這個資格授成佛之記了,等于我們佛學院上了兩年,叁年畢業成佛,這是比方,那麼上了兩年,說你可以畢業了,這等于說你授成佛之記了,你怎麼可以畢業了,因爲你辛苦了兩年,並沒有什麼另外的特別妙法給你,這個道理是很容易了解,但是,一般著相的人,討便宜的人,以爲授記成佛是另外有個成佛的妙法傳授給他,現在釋迦牟尼佛請須菩提給他作證明,須菩提他是個弟子,他怎麼能證明呢?因爲須菩提他悟到解空第一,他悟到了我空、法空之理,悟得很深,由他的一問一答證明,大家都能夠開解,就是叫我們能體悟的,把這些意思講完了,再消經文。

  「須菩提,于意雲何?」在你心意之下以爲如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昔在」,在一大阿僧祇劫之前,那麼超進的說九十一劫以前,在然燈佛那裏,我授成佛之記,「在然燈佛所」,「所」就是所在,「于法有所得不?」于那個成佛之法,他授成佛之記,我得了個佛法,于那個成佛之法,有所得沒有所得?「不也,世尊!」須菩提答的很快,「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于法實無所得。」如來在然燈佛那個所在,「所在」就是那個地方、那個地點,實實在在沒有所得,因爲一切法都是空的嘛!哪有個所得呢?前面說要有所得,就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你四相不空,你怎麼有資格成佛呢?前面說你四相不空,你阿羅漢也不叫阿羅漢,怎麼能叫個佛呢?所以說于法實實在在無所得。他答得對,在法會的大衆也就了解,釋迦佛也沒有再說,這就是在得授成佛之記,沒有住相。這是「推廣住心之法」,安住真心,怎麼住呢?我授了成佛之記,我沒有執著,「住」就是執著,我沒有執著,沒有執著我的真心沒有走動嘛!換句話說,你一執著,你的妄心就起來了,你哪有資格成佛呢?所以這就是「得記無住」,得記沒有住,沒有住就可以安住真心。下面須菩提再說,菩薩嚴土也無住。

  庚二、嚴土無住

  須菩提!于意雲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佛再問一聲須菩提!「于意雲何?菩薩莊嚴佛土不?」先消這一句文,怎樣叫做「莊嚴佛土」?菩薩在修因的時候,他就多修一切功德,修這一切功德做什麼用呢?都要回向莊嚴佛土。他自己現在是個菩薩,將來他要成佛,他要成佛,他的國土要莊嚴,他的莊嚴國土從哪兒來的呢?是他因位修成的,莊嚴佛土是莊嚴依報,正報是那個報身佛,這個報身佛,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好有無量莊嚴,那是正報,也是他修因莊嚴出來的,所謂:「沒有天生的釋迦,沒有自然的彌勒。」釋迦佛修因修出來的,彌勒佛也是修因修出來的,如是因才得如是果,菩薩在修因的時候,他多做一切功德,做一切功德要回向,莊嚴佛果菩提,不求人天福報,不求二乘小果,你要是不回向,所做的功德都變成人天福報,這個話的道理講得太多了,學大乘佛法一定要注意這一點,不要求人天福報,因爲你第二生好,第叁生一定遭到不如意。那麼不要求人天福報,求二乘小果,焦芽敗種,你好好的發了一個菩提心,就生了一個菩提芽,生了個菩提芽,焦了,你好好的種了一個菩提種子,敗了!佛嚴厲的呵斥,這個二乘人的發心,發小乘心的人焦芽敗種,你不能成菩提樹,不能結菩提果。一定要發大乘心,要回向佛果菩提,要成佛,這就是莊嚴正報、莊嚴依報,這個地方就指著莊嚴依報,所修的功德就是莊嚴自己的佛土,這個話提出來問,要知道,都是過去釋迦佛講過的,釋迦佛說《金剛…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