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上)▪P31

  ..续本文上一页我不要你的七支,我只要五枝就好了,希望你能满我供养佛的心愿。」青莲花虽然名贵,但也不能一支卖一百金钱!这一下子宫女瞿夷受了感动:「佛出世多好!这五百金钱我都不要,这五枝莲花送给你,另外这二枝莲花,因为皇宫的规矩,我自己不能去,请你替我拿去供养佛陀好吗!」善慧拿了七支莲花,问明佛在哪里,他就去供佛了,供佛印度的献花跟我们中国不同,我们中国人是把花插到花瓶里叫插花,印度是散花,就是把花撒过去,散开来,叫做散花。他就发了大愿,我今天要拿青莲花供佛,愿这些青莲花能化成一个宝盖,随着佛走路,他是八地菩萨,愿力殊胜,就随着他的愿,这七枝莲花就变成一个宝盖,在虚空中跟着然灯佛走,眼看着然灯佛要走过来了,他等着跪下来接驾,一看见地下有一点湿泥,他就把衣服脱下来掩盖泥,还有一点点掩盖不住,他身上再没有东西了,这时候他还没有出家还有头发,他着急,找个什么东西把这点泥掩盖起来,因为时间来不及,佛已经要走过来了,身上除了一件衣服再也没有其他的东西,他就把头发布开把泥盖上,这叫布发掩泥的公案,布,把头发分布开,掩泥,掩盖地下那一点泥,这个公案你深进一步的思维,这表示他供养佛,恭敬到无以复加,拿自己的身体来供养,那个头发算什么?那表示供佛的心虔诚与恭敬。当时他趴到地下,又发了一个愿,要佛走过来能踩着他的身体,因为地下有泥,摊了衣服下面还有泥,我的头发把泥盖住,不知盖住了没有?不要走有泥的地方,佛你不要走过衣服的地方,也不要走过头发的地方,你从我的身体走过去,我自己一定可以消除一切业障,可以大开智慧。他趴到地下心里发的愿,佛都知道了,因此然灯佛走到那里,就踩着他的身体走过来,就叫跟随着的大众停下来不要踩,因为他是个八地菩萨,只有然灯佛满他的愿,踩着他的身体走过来,这时候善慧童子大生欢喜,那个欢喜,叫踊跃的欢喜,你要注意「踊跃」两个字怎么讲?这种欢喜,叫做大欢喜,通身欢喜,我们平常小小的欢喜,先是在口上表示欢喜,笑,小小的笑,再进一步的欢喜,是脸上笑,再进一步的欢喜,是心里笑,更再进一步的欢喜,是通身笑,这叫踊跃,踊跃起来,叫你蹦起来、跳起来,这个解释好像太粗气了,实际那两个字就是这样解释。踊跃起来、就是蹦起来、跳起来,因为自己不能作主,欢喜得太厉害了!这就是解释这两个字,不一定要蹦起来,跳起来,你看见经上解释踊跃欢喜,你就知道,那是最大的欢喜,通身欢喜,这时候然灯佛就给他授成佛之记了,说善男子:「你从今天起,再过九十一劫,你应该成佛,名字叫释迦牟尼佛。」这就是成佛有一定的劫数,这是然灯佛给释迦牟尼佛授成佛之记的公案。

  这一个发愿,布发掩泥的供养,发愿请然灯佛踩着他的身体走过去,这就是为法忘躯来供养佛,这一下子就超过了一个大阿僧祇劫。他应该是八地菩萨,第二阿僧祇劫满的菩萨,应该还有一个大阿僧祇劫才满,然灯佛说:你再过九十一劫就成佛了。这个公案,我们还要进一步的知道,所谓:「一念摄多劫,多劫摄一念。」那个短时间摄长时间,长时间摄短时间,就是这样说的,时间没有一定的定体,我们学法相,叫「实无定体」,什么较长时间、短时间?实际没有什么固定的东西叫做时间,一大阿僧祇劫究竟有多长?有几丈、几尺长呢?都是假定的,你心里面起了分别,才有长有短,你一念不生,什么叫做长时间与短时间?所以你一念精进,它就超过去了,这叫做短劫可以摄长劫。有人看见然灯佛还是修三大阿僧祇劫满的,那是那一类的根机,渐次的根机,实际他本身用不着再一大阿僧祇劫,九十一劫就成佛。

  这在世间上讲,就等于国王封太子一样,是国王的儿子都可以接续国王之位,但是必须要经过国王封过,那一个儿子作太子,那他才有资格作国王,所以国王要策封太子的大典,是最隆重的一个典礼,因为这个太子,他有资格作国王了,佛教里面授成佛之记,就是这个意思,大家都要替他恭喜的,就是这一位菩萨他授成佛之记,他成佛有份了,修行用功用到授记这一天了,他授了成佛之记了,他一定得了成佛之法,就是然灯佛有个成佛的妙法传给他,这就是那个着相的人起的分别,他怎么授成佛之记呢?他是修行用功,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行了两大阿僧祇劫,应该授成佛之记,并不是然灯佛有什么妙法传给他,这个道理很明显,但是有的众生好奇好怪,要想讨便宜,不能按步就班的修行,要想讨便宜,你传我个什么妙法,叫我得道,外道就利用这种心理的弱点,要传你妙法,外道说法是不公开说的,因为妙法不能传六耳,妙法只有他一个人听到,二个人听到,不能有第三个人听到,因为第三个人就有六个耳朵啦!那这个法不叫妙法了。这就是骗人的手段,把你拉进他的外道门内,结果把你弄到他的祖师面前,烧了香叩了头,给你点关,给你开窍,传你个妙法,说今天这个法传给你,就是历代的祖师传给他,他再传给你,第三个人都不知道,那么你得个什么呢?你说得了外道的法了,实际他是骗你的,点关、开窍,这个妙法在什么地方?关窍在什么地方?在二眉中间,给你点一下,这个地方是个玄关,你点了以后你开了没有呢?你还是一个大凡夫,还有一个最妙的窍在什么地方呢?就在肚脐底下,一寸三分的地方,这告诉你,顺手给你点一下,你将来要是修这个真人,在哪里作胎?就在肚脐底下一寸三分这里。实际,那地方除了大小便,就是血就是水,你那肚子里面,什么时候也没有神仙,这都是外道骗人的。他怎么能够骗得到你呢?因为众生都有贪便宜的心,这一点,你不就得道了吗?哪里有这么便宜的事?你不种田,怎么能收谷呢?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不种瓜、不种豆,哪有瓜豆给你呢?所以说到这里带着说,大家遇见外道,就要好好的劝导他,叫他不要迷信,你今天开了关,透了窍了吗?你得个什么东西呢?还是个大凡夫,那个身体还不是个臭皮囊,这不是外道在骗你吗?你再推论,那个外道师父是不是神仙呢?他要是神仙,我们还相信他,他还是个大凡夫,在那里骗人的。

  现在我们不讲外道,还是讲佛法,佛法你怎样能授成佛之记?如是因得如是果,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他修了二大阿僧祇劫,他有这个资格授成佛之记了,等于我们佛学院上了两年,三年毕业成佛,这是比方,那么上了两年,说你可以毕业了,这等于说你授成佛之记了,你怎么可以毕业了,因为你辛苦了两年,并没有什么另外的特别妙法给你,这个道理是很容易了解,但是,一般着相的人,讨便宜的人,以为授记成佛是另外有个成佛的妙法传授给他,现在释迦牟尼佛请须菩提给他作证明,须菩提他是个弟子,他怎么能证明呢?因为须菩提他悟到解空第一,他悟到了我空、法空之理,悟得很深,由他的一问一答证明,大家都能够开解,就是叫我们能体悟的,把这些意思讲完了,再消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在你心意之下以为如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昔在」,在一大阿僧祇劫之前,那么超进的说九十一劫以前,在然灯佛那里,我授成佛之记,「在然灯佛所」,「所」就是所在,「于法有所得不?」于那个成佛之法,他授成佛之记,我得了个佛法,于那个成佛之法,有所得没有所得?「不也,世尊!」须菩提答的很快,「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如来在然灯佛那个所在,「所在」就是那个地方、那个地点,实实在在没有所得,因为一切法都是空的嘛!哪有个所得呢?前面说要有所得,就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你四相不空,你怎么有资格成佛呢?前面说你四相不空,你阿罗汉也不叫阿罗汉,怎么能叫个佛呢?所以说于法实实在在无所得。他答得对,在法会的大众也就了解,释迦佛也没有再说,这就是在得授成佛之记,没有住相。这是「推广住心之法」,安住真心,怎么住呢?我授了成佛之记,我没有执着,「住」就是执着,我没有执着,没有执着我的真心没有走动嘛!换句话说,你一执着,你的妄心就起来了,你哪有资格成佛呢?所以这就是「得记无住」,得记没有住,没有住就可以安住真心。下面须菩提再说,菩萨严土也无住。

  庚二、严土无住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佛再问一声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先消这一句文,怎样叫做「庄严佛土」?菩萨在修因的时候,他就多修一切功德,修这一切功德做什么用呢?都要回向庄严佛土。他自己现在是个菩萨,将来他要成佛,他要成佛,他的国土要庄严,他的庄严国土从哪儿来的呢?是他因位修成的,庄严佛土是庄严依报,正报是那个报身佛,这个报身佛,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好有无量庄严,那是正报,也是他修因庄严出来的,所谓:「没有天生的释迦,没有自然的弥勒。」释迦佛修因修出来的,弥勒佛也是修因修出来的,如是因才得如是果,菩萨在修因的时候,他多做一切功德,做一切功德要回向,庄严佛果菩提,不求人天福报,不求二乘小果,你要是不回向,所做的功德都变成人天福报,这个话的道理讲得太多了,学大乘佛法一定要注意这一点,不要求人天福报,因为你第二生好,第三生一定遭到不如意。那么不要求人天福报,求二乘小果,焦芽败种,你好好的发了一个菩提心,就生了一个菩提芽,生了个菩提芽,焦了,你好好的种了一个菩提种子,败了!佛严厉的呵斥,这个二乘人的发心,发小乘心的人焦芽败种,你不能成菩提树,不能结菩提果。一定要发大乘心,要回向佛果菩提,要成佛,这就是庄严正报、庄严依报,这个地方就指着庄严依报,所修的功德就是庄严自己的佛土,这个话提出来问,要知道,都是过去释迦佛讲过的,释迦佛说《金刚…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