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乘起信論講記(上)▪P13

  ..續本文上一頁上更加種種逼迫,故名「苦苦」也。

  (二)、色界爲「壞苦」,謂禅定之樂散謝時,仍然墮落,故名「壞苦」也。

  (叁)、無色界爲「行苦」,謂「空定」之力,雖然空諸色身,而仍不免念念遷流,故名「行苦」也。然而欲界具叁,色界兼二,無色界唯一也。

  人道具有八苦:一、生苦,二、老苦,叁、病苦,四、死苦,五、愛別離苦,六、怨憎會苦,七、求不得苦,八、五陰熾盛苦。

  六道輪回苦,六道者:天道、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也。叁界以內之衆生,一時天上,一時人間,或墮地獄,或轉畜生,生生死死,輪回不已,是乃「分段生死」之大苦也。

  二、叁界以外之「變易生死苦」。謂叁乘聖人,雖離「分段」粗苦,猶有「梨耶」「變易」

  之行苦。以四相所遷,轉「變」改「易」,故名 「變易」也。又因移果易,故名「變易」也。至成佛時,二死永亡,方得名爲「離一切苦」也。

  「得究竟樂」者,一、菩提覺法樂,謂斷除煩惱,覺了諸法,于一切法,得大自在之法樂也。二、涅槃寂靜樂,謂破盡無明,了脫生死,而得究竟寂滅之法樂也。令衆生離一, 切苦,是菩薩之大悲也;令衆生得究竟樂,是菩薩之大慈也。至覺之心,于焉備矣。

  先講《會閱筆記》,「離一切苦,得究竟樂。」「『離一切苦』者,離二種生死苦也。」九法界衆生,有二種生死苦。叁界以內是六凡法界,有分段生死苦。叁界以外是叁乘聖人法界,有變易生死苦。

  「一、叁界以內之『分段生死苦』」,先講叁界以內的分段生死苦。「謂叁界四生」,「叁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四生」者:胎生、卵生、濕生、化生。「身有形『段』,命有『分』限」,叁界以內的衆生,身體有不同的形狀、段落。比如人的身形,有五、六尺高;螞蟻的身形,只有一、二分的段落。乃至于生到大自在天,有多少萬由旬那麼高,還是有個段落。叁界以內的衆生,壽命有個分限,比如人的壽命不出一百年,只有少數人活到一百二十歲,像虛雲老和尚。有的朝生暮死,早上生的小蟲,晚上就死了,壽命不出一日。乃至于生到大自在天活了多少大劫,還是有分限。叁界以內的衆生,身有形「段」,命有「分」限,所以叫「分段」。「時極」,壽命到了最極點的時間。「必終也」,必定終了,就是有生必有死,到時間一定會死。「觀叁界爲叁苦」,六道凡夫有分段生死的範圍,你觀察欲界、色界、無色界,分成叁種苦。

  「(一)、欲界爲『苦苦』,謂受有漏之身,已名爲『苦』,于上更加種種逼迫,故名『苦苦』也。

  」

  「(一)、欲界爲『苦苦』」,爲什麼叫苦苦?「謂受有漏之身,已名爲『苦』,于上更加種種逼迫,故名『苦苦』也。」欲界的衆生身體爲有漏之身,「欲」就是單指男女淫欲,由淫欲道生出來,絕對不清淨,受這個身體就是苦,我們是欲界的衆生,雖然是叁善道的人道,但是我們身體染汙不淨,這不就是苦惱嗎?「苦」者,逼迫爲義,逼迫著我們受苦,所以苦上加苦,叫「苦苦」。我們的身體受苦,夏天受熱,被熱逼迫;冬天受冷,被冷逼迫,這是氣候的逼迫。加上貧窮之苦,沒有飯吃,沒有禦寒的衣服,再加上生病,沒有醫藥費。不必詳細舉例,如此類推,逼迫不是一種,是種種逼迫,是苦上加苦,所以欲界叫「苦苦」。我們這個果報的身體染汙不淨,再遇到種種逼迫,有什麼好貪戀?爲什麼這裏放不下,那裏舍不得?這樣我們了生死的道心自然生起來,自己真正發心了生死,才肯發心度衆生了生死。

  「(二)、色界爲『壞苦』,謂禅定之樂散謝時,仍然墮落,故名『壞苦』也。」

  「色」,不指男女之色,單指色身,色界的身體最清淨,是化生上去,不是男女交合之後,由母親生出來的。欲界的衆生染汙不淨,色界的衆生由禅定化生,色身清淨得很,色身清淨這就是一種快樂,而且他修的禅定,還有一種禅定之樂。叁界以內最樂的,莫過于叁禅天,那就是禅定之樂。初禅、二禅、叁禅,四禅更高,怎麼不說四禅最樂呢?四禅,叫舍念清淨定,他要把禅樂舍掉,他已經覺悟,不貪禅樂,所以叁界以內最快樂,莫過于叁禅天。你懂得這道理,小乘修的四果,初果、二果都在欲界,到了叁果就超出欲界。他應該生在初禅天、二禅天,乃至叁禅天,怎麼一下子超到四禅天以上,他不從初、二、叁禅走,因爲一走就得用初、二、叁禅的功夫,一用那個功夫就生染汙,這染汙不是欲色的染汙,而是禅定之樂的染汙。禅定之樂跟我們欲界的五欲之樂,不可同日而語。我還沒有生到色界天,現在修禅定,也沒有得到叁禅定,不曉得那是什麼樣的快樂。你要是學打坐,有一天碰到坐一支好香,你就感覺到禅定之樂,樂得厲害!身心都舒服。平常你學打坐,第一個困難就是兩腿疼,你練得腿不疼了,身體還會疲乏勞累,等到你坐了一支好香,就是坐了一點鍾,坐得很好,怎麼好?一小時,一剎那之間就過去了,腿不會疼,身體不感疲乏。下了坐,身心舒服,無法用言語形容。碰巧坐一支好香,就有這種樂,真正得叁禅之樂,還可以用言語形容嗎?生到色界天,色身清淨就是個樂,再加上禅定之樂,可是禅定之樂有「散謝時」,就是有壞的時候,等到禅定散謝的時候,果報臨頭,仍然墮落下來。比方我們打坐,一下子入定了,入定還得出定,色界天的禅定散謝,等于出了定,就是果報臨頭,什麼果報呢?應該生到欲界的果報,你前生前世造了欲界的業因成熟,一定要結果。你要是轉到欲界的人天道還好,要是落到叁惡道,那簡直苦得不得了。佛經上說一個公案,有一個天人有天眼通,他的果報成熟要墮落到一只母豬肚子裏,母豬全身爛瘡,他的色身原來多麼清淨,你想那痛苦有多厲害,所以樂叫壞苦。

  「(叁)、無色界爲『行苦』,謂『空定』之力,雖然空諸色身,而仍不免念念遷流,故名『行苦』也。然而欲界具叁,色界兼二,無色界唯一也。」

  「無色界爲『行苦』」,無色界的色身雖然清淨,等于雀鳥的籠子,叫色籠,不得自在。他要修空定,把色身空掉,無色界的衆生,按空定的淺深有四層: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這四空定都沒有色身,所以叫無色界。你看釋迦佛說法,欲界天、色界天的衆生來聽法,沒有看見無色界的衆生來聽法,因爲他沒有色身,但是他念念生滅,心思遷流不息,叫行苦,就像人行路一樣,走來走去,這是一種痛苦。「謂『空定』之力,雖然空諸色身」,「力」就是功能,空定有這種功能,能把色界天的色身空掉。「而仍不免念念遷流,故名『行苦』也」。

  「然而欲界具叁」,然而欲界具有叁種苦,「苦苦」、「壞苦」、「行苦」叁苦都有。「色界兼二」,色界兼有二種苦,只有「壞苦」、「行苦」,沒有「苦苦」。「無色界唯一也」,到了無色界,只有「行苦」。所以欲界痛苦多,剛才講到貧窮叁苦:無衣、無食、生病沒有醫藥費,這都是苦上加苦。欲界有福報的人,大富大貴,沒有貧窮之苦,但是樂事不長久,樂事壞的時候,就感覺到痛苦,比他沒有享樂的時候還要苦。譬如做大官的,一下子官位不保,像美國總統尼克森,因爲水門案發生,不得不辭職,新聞記者訪問他:「你現在的心情怎麼樣?」他說:「我像在高山頂上,一下子跌到山谷裏的感覺!」美國總統是全世界第一人,環境逼迫不辭職不行,樂事壞了,他感覺的痛苦,沒有當過總統的人是不能體會的,所以樂是壞苦。乃至于色界天的天福享盡,跌落下來,「行苦」跟欲界的衆生心一樣,念念遷流不息。知道叁界的苦,一定要超出叁界,才能脫離這叁種苦。

  「人道具有八苦:一、生苦,二、老苦,叁、病苦,四、死苦,五、愛別離苦,六、怨憎會苦。七、求不得苦,八、五陰熾盛苦。」

  再講到人道具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這四種苦叫平等大苦,無論男女老幼、中國人、外國人,統統有這四種苦。「生苦」,是佛經講,我們沒有感覺到。「老苦」,我感覺到了,眼睛看不見,眼根暗鈍;身體沒有力氣,東西拿不動,連走路的力氣都沒有,還要有人扶,身根暗鈍;記憶力還沒有完全退化,要是完全退化,根本無法和諸位結法緣;耳根已經差了,還沒有完全聾,完全聾也不能跟諸位講課,自己都聽不見,怎麼講?這是六根暗鈍之苦。我以前向來不服老,擔任中國佛教會理事長時,每次到臺北開會,我都是坐公路局,一個人去,一個人回來,從不坐計程車,出家人沒拿東西,坐計程車幹什麼?乃至我到香港講經多年,都是我一個人去,一個人回來,因爲多一個人去要花飛機票。現在已經不行,進了機場,東南西北都分不清楚,要辦手續找不到櫃臺。老苦,到了你老了才知道苦,諸位要趁著六根還伶俐,趕快學佛法,趕快修。你們現在還能看注解,眼睛很亮時你不看,等到像我現在眼睛不行,想看就太晚了,講這些苦你們一定要記到心裏。

  六道凡夫都有分段生死苦,我們在人道受生,單講人道具足有八種苦,第一、生苦,第二、老苦,第叁、病苦,第四、死苦,四種平等大苦。第五、愛別離苦,第六、怨憎會苦,第七、求不得苦,第八、五陰熾盛苦,這八種苦過去講過很多次,這裏不再詳細講了。

  「六道輪回苦,六道者:天道、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也。叁界以內之衆生,一時天上,一時人間,或墮地獄,或轉畜生,生生死死,輪回不已,是乃『分段生死』之大苦也。」

  現在再講六道輪回苦,「六道者:天道、人道、阿修羅道」,「阿修羅道」也叫非天,有天之福,無天之德,這叁種合起來…

《大乘起信論講記(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