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薩,便得離瞋。
「瞋」,是暴發脾氣,發無明火,不能容受逆境。「恚」,是惱亂生怒。有的衆生瞋恚煩惱多,喜歡發脾氣,控製不住,自己也知道不對,怎麼辦呢?你就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慢慢的瞋恨心就減少,慢慢的瞋恨心就遠離了。
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
「愚癡」,也叫邪見,有的衆生愚癡邪見多,不起正見,他也想聽經,也想明白佛理,但是都解到一邊去,自己很苦惱,怎麼辦呢?你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就會開智慧,起正知正見。
貪、瞋、癡叁種根本煩惱,也叫叁毒,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可以解脫叁毒。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衆生,常應心念。
以下總結贊歎,勸導我們常念。「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大威神力」,和前面「巍巍」意思相同,不但能救火災、救水災……救七種災難,而且能解脫叁毒之難。前面火災、水災,都是我們造業招來的,怎麼會造業呢?因爲有貪、瞋、癡叁個根本煩惱,行惡業才招災難。你遠離叁個根本煩惱,什麼災難都遠離,所以威德神通之力很大。「多所饒益」,「饒」就是多,能多多利益衆生。「是故衆生,常應心念。」所以衆生應該啓發信心,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要常念、心念,不可只口裏念,大多數人口念心非,所以難得感應道交。念的時候,口出聲,耳朵聽,不可妄心思量分別,其力量甚大,就能得到感應。
解脫貪、瞋、癡叁毒之難,最大的饒益,就是了生脫死。我們在叁界之內,受最大的災難,是流轉生死。你怎麼會流轉生死呢?因爲你有煩惱。你把煩惱解脫,生死了脫,超出叁界,脫出輪回,還有什麼災難呢?要了生脫死,其他法門修起來很難。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很容易,你只要一心念,就把叁種根本煩惱念掉了。叁種根本煩惱解除,一切煩惱都解脫,不是生死了脫了嗎?
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衆人愛敬。
前面講觀世音菩薩,能救七種災難,能除叁毒,這段講應二求:求男得男,求女得女。
「若有女人,設欲求男」,「設」是假設,「欲」是想要。假設有個女人,想求一個男孩子。生男育女,是夫妻兩人的事情,爲什麼不說男人求孩子,只說女人呢?因爲社會上自古皆然,到現在醫學進步,知道不能生孩子,問題不完全在女人,有的要怪男人,可是社會觀念並沒有進步,到現在不能生孩子,社會上還是怪女人。所以女人不能生孩子,心理負擔太重了,她嫁到夫家,她的公公婆婆,天天希望抱孫子,結婚一年、二年、叁年沒有生,就受公公婆婆的批評指責,受不完的氣,他們怪媳婦不生,不會怪兒子,親戚朋友都這樣批評:「某人結婚,娶了媳婦,怎麼幾年了,不生孩子呢?」那麼想生孩子,上哪兒求呢?現在醫學進步去求醫生,可是醫生還是幫不上忙,怎麼辦呢?你就要求觀世音菩薩。前面七難,人力辦不到的,你只好求菩薩。現在醫學進步,你求醫生,醫生辦不到,你就求觀世音菩薩。
「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要注意這個功夫,一層比一層加深,前面要除叁毒,要「常念恭敬」,要常常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還要恭敬地念。這裏你想要求男孩子,你得加點功夫,要「禮拜」觀世音菩薩,要是你家鄰近寺院,寺院裏面供有觀世音菩薩像,你可以到寺院去禮拜,家裏可以不供。可是如果距離寺院太遠,你禮拜不方便,一定要在家裏設立佛堂,供觀世音菩薩像,泥塑的也好,木雕的也好,彩色印刷的觀世音菩薩像也可以。「禮拜」,要至誠禮拜。「供養」,要供養觀世音菩薩像,燒香、獻花、供水、供水果。總之,要恭敬、要虔誠。「常念恭敬」,加上「禮拜」,加上「供養」,就有感應了。「便生福德智慧之男」,就可以生出有福德、有智慧的男孩。
附帶勸請諸位居士,你家裏已經有佛堂,最好能供觀世音菩薩像。要是你家裏還沒有佛堂,最好能設一間佛堂,當然家裏的房間不太寬敞,要設一間佛堂,不是簡單的事。如果有多余的房間,可以設一間佛堂,因爲你已經信佛,可以引導家人燒香、拜佛,這樣不是自利利他嗎?你要是設立一個佛堂,早起燒香、供水、獻花,去拜拜佛、拜拜菩薩、做做功課,在家居士會念什麼,就念什麼,念一卷《普門品》也好,你坐下來打打坐,念念觀世音菩薩,這是一種娛樂、一種享受,跟普通人看電視的道理一樣。爲什麼要看電視呢?爲求娛樂,看了很歡喜,是一種享受,但那是低級的享受,電視的材料,除了貪、瞋、癡,還是貪、瞋、癡;除了增加煩惱,還是增加煩惱。我勸請你設立一間佛堂,去燒香、獻花、念經、念佛、念菩薩、打打坐,清清淨淨,心裏感覺舒服,不是得了娛樂、享受嗎?而且這是高尚的娛樂、享受。
你要是想求男孩,等到受孕再求,就晚了。在沒受孕以前,就得常念恭敬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等你受孕,就得男胎。所以,在沒有受孕以前就得求,而且馬馬虎虎地求,求不到。要是不用求就生男孩,何必去求呢?因爲不生男孩,世間法說,你命運裏面沒有男孩。在佛教講,在你的果報之中,不該有男孩的眷屬,你發特別虔誠恭敬的心,好好禮拜,就有感應。有一些佛教徒,想生男孩,他們求觀世音菩薩,馬馬虎虎念,結果還是生女孩,就怪觀世音菩薩沒有感應。《普門品》上說得很清楚,要「常念恭敬」、「禮拜供養」,你禮拜、供養了沒有?而且禮拜供養,是不是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聖號?你把感准備好,才有應!你隨便念幾聲、拜幾拜,供養不至誠懇切,難有感應。
「便生福德智慧之男」,生個男孩有福德、有智慧。要是生個沒有福德、智慧的男孩,還不如沒有男孩。所以你要求觀世音菩薩給你送個有福德、有智慧的男孩。
我們修行用功,要福慧雙修,一方面求福,一方面求慧,不得單求一邊。等修到功德圓滿成佛,叫兩足尊,就是福足慧足,福德圓滿、智慧圓滿。
要是生個男孩子,有福報沒有智慧,叫愚癡福。因爲他沒有智慧,不能以福培福,要是依福造罪就糟了!他福報再大,享受一生,來生決定墮落受苦。你觀察社會上有些有錢人,有福報沒有智慧,他不學佛,叫他來聽經,他不來聽,他有的是錢,造了一身罪業,等到把福報享受完,老了沒有飯吃,招了一身病,連醫藥費、棺材錢都沒有,這就是有福報,沒有智慧。
那麼有智慧,沒有福報呢?他不但有世間的聰明,也了解佛法,但是不修福報,單偏向智慧。他只會怨天尤人,怨恨老天爺偏心,讓這個人發財,讓那個人享福;怪這個人對他不好,怪那個人對他不起。他從來沒有回光返照,自己不知道培福,整天不做好事,依著智慧去造罪,到來生把智慧造光,沒有了。所以偏于福報不行,偏于智慧也不行,一定要福慧雙修。觀世音菩薩知道,給你送這個男孩子,是前生修過福慧的,今生你生到這男孩,他還會福慧雙修。
「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端正」是品行端正。「有相」是相貌莊嚴。生了男孩,還想求個女孩,觀世音菩薩會給你送個女孩子來。女孩子如果品行端正,相貌長得不莊嚴,人家不愛敬;如果相貌長得莊嚴,品行不端正,人家必輕賤。有莊嚴的相貌,又有端正的品行,衆人見了又愛又敬。怎麼有這麼好的女孩子呢?「宿植德本」,「宿」是前生前世。「植」是種植。「德本」,就是善根。她前生前世種植善根,所以今生今世出世爲女孩,相貌、品行都具足,才德雙全,人人看見,人人愛敬。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
「無盡意!」釋迦佛講到這裏,再叫一聲當機者無盡意菩薩!「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衆生沒有了生死,超出叁界,還是要在六道輪回裏受生,但是他有修行,應該在人道裏受生,就找一個佛化家庭去受生。他自己不會揀擇父母,觀世音菩薩替他揀擇一個拜觀世音菩薩的母親。既然女人能在家裏拜觀世音菩薩,丈夫當然也是信仰觀世音菩薩,就是佛化家庭。這個女人求男得男,求女得女,觀世音菩薩給她送一個宿植德本的男孩或女孩,觀世音菩薩有這種不可思議的力量。我們現在供奉的送子觀音,就是依《普門品》造的像。下面再結歎,你求什麼都能滿你的願。
若有衆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是故衆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
「若有衆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只要你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你把感這方面做到了,觀世音菩薩一定有應。「福不唐捐」,「唐」是虛、空也,「捐」是棄也。衆生禮拜供養,求男求女,必應所願,不會使你徒勞無益。
「是故衆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這是總結前面二求,還廣結到一切衆生,求什麼都能滿願,再勸導我們要受持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我前面講,禮拜供養,要帶著「常念恭敬」,這個結詞上就有「恭敬禮拜」,再勸導我們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不是說禮拜供養,就不常念、不恭敬;要常念恭敬,再禮拜供養。「受持」兩個字怎麼講呢?領納于心曰「受」,憶念不忘曰「持」。念從心不從口,你聽到觀世音菩薩的名號,領受、納受到心裏。每一個衆生都應當受持觀世音菩薩,但是他得有善根,才能聞到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沒有善根,他聞不到。你有善根聞到了,要常常一心持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
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字,複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于汝意雲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無盡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複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于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
這是較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的功德,爲什麼一再勸導我們受持觀世音菩薩的名號,不勸導我們受持其他菩薩的名號呢?因爲功德不同。釋迦牟尼佛是我們的本師,聽佛的話不會錯,本師的話你不聽,你聽誰的話呢?印度有一條恒…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