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體慧長老孝感彌陀村黃普寺開示

  體慧長老孝感彌陀村黃普寺5月5日開示

  八關齋戒就是佛陀的清淨戒律,佛陀的清淨梵行。也是出家人的清淨戒律,清淨梵行,出家要做什麼?出家人出家就是要受清淨的戒律修清淨梵行,而唯有出家人才能受持清淨戒律,清淨梵行。所以,過去的佛靠持清淨的戒律修清淨的梵行而成佛,現在的佛靠持清淨戒律修清淨梵行修行成佛,未來的佛也必須先受清淨戒律,修清淨梵行才能成佛。出家人爲什麼能證果位,爲什麼能做菩薩能成佛?因爲出家人有受清淨戒律,修清淨梵行。出家的目的也是這樣的,要靠戒律,戒就是一種清淨的行爲。那很多在家人會問,在家人爲什麼要來受八關齋戒?佛陀出世的本懷,就是要讓大家都成佛,做菩薩,做聲聞圓覺羅漢,了脫生死,脫離六道輪回。最直截了當的方法就是和佛一樣,現出家相,修清淨戒律,行清淨梵行。但是講起出家很多人就害怕,不敢出家,做出家人也要有條件,起碼要是正常的人,眼耳鼻舌身意都健全,精神病人和身體有缺陷的也不能出家,有家庭的問題也不能出家,所以出家要有很多條件,需要善根福德具足才能出家,就像中國人要去當兵一樣,需要很多的條件,條件不足也不能去當兵呀,所以不是想要出家就可以出家的。但是有很多在家人,遇到佛法,聞到了佛法,知道了六道輪回的痛苦和解脫的快樂,就很想要了脫生死,脫離六道輪回,因爲種種的因素而不能出家,但是卻很有道心,佛陀爲了要接引這些有道心的在家居士,一同走向成佛之道,一同走向菩薩,一同走向聲聞圓覺羅漢之道,一起走向解脫六道輪回之道,那要如何做呢?就是要受八關齋戒,你受八關齋戒再來念佛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得中品中生乃至上品上生。反過來,你不受持八關齋戒,只念佛,能不能到極樂世界,什麼品位我不敢講,爲什麼?經典上沒有講,沒有依據。你不持戒念佛想要得到中品中生很難。

  《觀無量壽經》講的很清楚,你想要往生極樂世界中品中生那你就要持戒,很多人會覺得,诶。我念佛就好,爲什麼還要來受戒?你不受戒,直接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很可能就是下品生。你想要得到中品生以上那你就要來受戒,就像佛七中爲什麼安排給大家受八關齋戒,目的在哪裏?佛七中來受戒,你再來念佛發願往生極樂世界我們要得中品中生乃至上品上生很容易的。要清楚你念佛的目的是什麼?是要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大家今天來這裏念佛,很隨喜大家,這是彌陀村,就是阿彌陀佛的村莊,將來就會往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而有受八關齋戒的因緣,大家更有把握去極樂世界。有八關齋戒才有辦法提高品位。藕益大師講:有信有願必定到西方,西方品位的高下,決定你用功的深淺。這句話你要理解呀。就像我們今天來到這裏一樣,你要深信有彌陀村呀,你還要想來呀。並且要對悟緣法師有信心,對彌陀村有信心,你來到了這裏就要守這裏的規矩,規矩就是戒。《楞嚴經》講:由戒生定,由定發慧,得叁無漏學,你能遵守戒遵守規矩來行持,才能達到念佛法門的目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續,斯爲第一。我們念佛的目的就是要得到念佛叁昧,叁昧就是定,就是要達到念佛的定。如何達到念佛叁昧?就是要依靠定,有定的力量而産生智慧,最後達到淨念相續,達到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直至最後念佛叁昧。所以,有戒的修行才能達到佛法最終的目的。常常講:要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念佛的目的是在哪裏?要如何來念佛?念佛爲的是要成佛。而念佛要念一個有戒的佛,念一個有定的佛,念一個有慧的佛,念一個有戒定慧的阿彌陀佛。我們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意不貪、嗔、癡,嘴巴不惡口、兩舌、绮言、妄語,身體不殺盜淫,用持戒的力量束縛我們的身心不去造作惡業,一個真正持戒念佛的人不會擾亂別人,真念佛的人不去看人家的事非,爲什麼?我沒有時間。真正念佛持戒的人不聽人家的事非,爲什麼?我念佛的時間都不夠哪有時間來聽事非。真念佛的人沒有時間去說事非,爲什麼?要念佛呀。所以這句阿彌陀佛真的念下去,跟戒是完全相應的。真持戒的人,真念佛的人,不說事非、不看事非、不聽事非。一心念佛,直取念佛叁昧。記住你能這樣的來持戒、念佛才能達到真正老實。真正持戒的人攝受自己的身口意,老實用功辦道。所以持戒和念佛是一體兩面的東西,持戒就是佛,不持戒還是衆生。過去的佛依靠持清淨戒律而成佛,現在的佛依靠持清淨戒律成佛,大家都是未來的佛,也是要靠著持清淨的戒律才能修行成佛。“戒爲無上菩提本、應當一心持淨戒。” 恭喜大家能成佛,都能到極樂世界得中品中生乃至上品上生。《觀無量壽經》講:上品往生的人都是持戒念佛的出家人,中品往生的人都是持戒念佛的在家人,下品往生的人都是臨時抱佛腳,萬一抱不到佛腳,只能隨業輪轉。你造了善業就到善道,天、人、阿修羅,造了惡業就招感惡道的果報,地獄、餓鬼、畜生。所以,抱佛腳是很危險的。就像一個小孩子到學校裏面不讀書馬上要考試了卻臨時的來努力讀書,這樣很危險的。今天來這裏也是一樣,你來到了彌陀村,但是大家不來受戒,不念佛,不守規矩,你想要往生極樂世界有辦法嗎?縱使你抱到佛腳了,也只不過下品生而已。祖師講:有信有願必定到極樂世界,品位的高下決定每個人用功的深淺,功夫的提升要靠戒,剛剛講,由戒生定,由定發慧,是名叁無漏學。出家人好好持戒,直接就得上品上生乃至直接進入實報莊嚴淨土,在家人好好持戒可以得中品中生乃至上品上生。所以不持戒最吃虧,就像那些忙修瞎練的人,很難達到目的。所以佛陀講,作爲一個在家弟子,每天早上起來要叁摸頭:XX(個人法號)守口攝意身莫犯,莫繞一切諸有情,無意苦行當遠離,如是行者得度事。意思說一個修行人,無論你修什麼宗派,目的是讓我們守住自己的身口意,使叁業清淨。而念佛的目的就是要守住你的身口意,持戒的目的:願斷一切惡,願修一切善,願度一切衆生。所以,無論禅宗、南傳、藏傳、北傳呀,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你自淨其意。身口意清淨得到真正的解脫。念佛爲什麼要你持戒,持戒就是讓你諸惡莫作,衆善奉行,最後達到身口意清淨,了脫生死,再來修福又修慧,達到菩薩的境界乃至究竟圓滿成佛。今天講這些的目的是讓大家知道,今天來彌陀村是對的,目的是要往生極樂世界,而最重要的是要來受八關齋戒,有八關齋戒才能達到我們的目的,往生極樂世界中品中生乃至上品上生。要清楚你來這裏的目的,知道目的了就要知道如何來行持。所以,一定要好好來受持八關齋戒,再來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可以得到中品中生乃至上品上生。阿彌陀佛。

  八關齋戒有兩條戒最重要:第叁條不淫欲戒,很多人不了解,出家人與在家人的不同在哪裏?這一條才是真正的根本大戒,佛陀爲了持這條戒,所以示現出家,舍棄了家庭、子女、妻子,因爲在家人還有家庭的關系沒有辦法持這條戒。佛陀知道沒有辦法持,所以示現出家,出家持不淫欲戒跟在家人的不邪淫戒是不一樣。你不持清淨戒律不得成佛,唯有持清淨戒律,修清淨戒律才有辦法成佛,所以出家爲什麼不能談男女感情,今天來彌陀村也是這樣的,如果你來這裏還是一直的談情說愛,就失去了來這裏的意義,來這裏就要堅持持戒,持不淫欲戒。第二條不非時食,反得六十萬世吃飯沒問題的福報,這條戒也是爲了幫助大家守好不淫欲戒。古人講:飽暖思淫欲。出家人把晚上這餐叫做藥石。你身體實在有疾病不得不吃,那可以開緣。但是你要知道這一餐是爲了治療你的病,因爲身體有病苦才吃的。所以,你沒有什麼疾病還是要受這條戒的,絕對有好處。阿彌陀佛。

  體慧長老黃普寺5月7日開示

  八關齋戒就是佛陀清淨戒律,清淨梵行,也是出家人的清淨戒律,清淨梵行,佛陀爲什麼能成佛?因爲佛陀有持清淨戒律,修清淨梵行,所以佛陀能成佛。所以修清淨戒律持清淨梵行是因,將來得無上佛菩提是果。出家人爲什麼能成佛?出家人每天都在常隨佛學,跟佛陀一樣持清淨戒律修清淨梵行,所以出家人能成佛。而八關齋戒就是出家人的戒律,那爲什麼讓大家來受持呢?戒分在家戒和出家戒,在家戒叁皈五戒十善法戒是要圓滿在家人的需求,衆生執著自己的種種需求:財、色、名、食、睡….。佛陀講:你想要,沒問題可以滿足你。但是你要遵照叁皈五戒十善法戒去做,就能達到你的需求。五戒是再來人間的根本,十善法界是往生天上做天人的根本。佛陀所製的戒律都是在講因講果,你持什麼樣的戒就得什麼樣的果報,你持叁皈五戒十善法戒果報還是六道輪回,還是在生死的苦海中還是苦呀。常常講:生死輪回是一種痛苦。生死的苦海是沒完沒了的。生死輪回就像時鍾一樣,一直一直轉不停,生死就是一種痛苦呀。尤其六道輪回,叁善道雖然有一點快樂,但是我們所享受的苦更多,人生有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苦……人生有太多太多的痛苦了,俗語講:世間之事十有八九皆是不如意之事。世間更是無常的,經典講:無常故苦。世間的快樂沒有永恒的。世間是空的,人生如夢一場,你再怎麼榮華富貴到死了還是什麼都帶不走呀。而衆生一直在執著這個父母所生的假我。所以,我們要清楚世間都是苦、空、無常、無我的。沒有一樣是真實的。那什麼是真實的?每天來聽經聞法,了解什麼是我們的真正的心。衆生爲什麼一直在六道輪回不得出離?就是因爲用錯了心,所以造了無邊的惡業。佛爲什麼能成佛?因爲佛明心見性,禅宗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而衆生都是認妄爲真,認分別、執著、妄想的心爲自己真正的心依次造了種種惡業。但是要清楚一切都沒離開因果的法則。佛陀講了叁藏十二部經那麼多的經典,都沒有離開因果,因果是真實不虛的。俗語講:善得善報惡得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印光大師告訴我們學佛第一…

《體慧長老孝感彌陀村黃普寺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