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般若攝頌釋 第五十六課▪P2

  ..續本文上一頁本的心態都不能把握,跟世間凡夫人一模一樣,出世間的功德又怎能現前呢?

  但大家都要了知,禅定、精進皆依自我奮發努力,這一點修持般若法門的人皆應牢牢記住。否則,完全要依靠他人來勸助、提醒,也有一定的困難。如果我們能嚴格要求自己,不管修任何一個法都不會有困難。

  關于禅定和精進的道理,以禅宗十祖的公案可作總結。據《景德傳燈錄》等曆史資料記載:十祖脅尊者很稀有,他在母胎住了六十年,降生時頭發胡子全都白了,因爲很難出生,所以叫難生。他是中印度人,在九祖前聽受佛法並出家。因他出家時已經八十歲了,所以很多城市裏的人都譏笑他,說:八十歲的人還來僧團,完全是爲了混飯,除此之外不可能做什麼,因爲出家人要麼坐禅、要麼精進念誦,而他什麼都不會。受到別人的侮辱和輕蔑後,脅尊者非常地精進,他夜不倒單,並在心裏發下猛利誓言:我一定要精通叁藏,並獲得真正的修行境界。後來他在叁年中,把叁藏全部通達,並完全了達了一切諸法的本性,也就是說大徹大悟了。自然九祖也把衣缽傳給了他。後面的部分《大唐西域記》裏也有,前面他住胎六十年只在《景德傳燈錄》、《佛祖統紀》等史書中有記載。

  所以,如果我們非常精進,像禅宗十祖那樣,也可通過自己的禅修和精進力達到一定的境界。有些道友認爲:我現在已經五十歲了,或六十、七十歲了,所以沒有希望了。其實也沒有必要這樣生脆弱心。十祖八十歲才出家,最終也獲得了證悟,而你還沒有到八十歲,即使到八十歲,也有可能精進背誦因明馬上通達一切辯論,獲得法師學位,最終勝伏一切內外道的辯論者,並降伏一切不信佛教的種類(猶種族)。

  以上講了精進和禅定,下面講智慧:

  

依慧遍知法自性,真超無余諸叁界,

  

人中之尊轉寶輪,爲盡苦于衆說法。

  依靠智慧能完全了知一切萬法的空性道理,進而斷除相續中的各種實執,真正超離叁界輪回獲得佛果。大家都知道,誰獲得佛果,他就是人中之尊。作爲人中之尊,他會駕馭一切世間事業,不斷旋轉事業寶輪,也就是說攝受無量無邊的衆生,降下法雨,滅盡衆苦。

  大家都清楚,要盡苦必須斷除自他相續中的實執;要斷除實執,就需要內教人無我和法無我的空性智慧,依此相續中的一切罪障皆可淨除。麥彭仁波切在“五寶劍”裏說:貪嗔癡慢疑(或嫉)五毒煩惱皆應斷除,怎麼斷除呢?比如貪心,因爲它是貪者自己緣所貪對境産生的,所以應首先觀察所貪對境。當用《中觀根本慧論》、《入中論》等中觀論典的推理進行觀察時,任何一個所貪對境也不可能存在;既然對方不存在,那我也不存在;若沒有對方和我,貪心也不會有。這樣貪心就從根本上斷除了。如果貪心斷除,以此類推,其他煩惱也可斬斷。所以,無我智慧的寶劍能斬斷一切分別念,以及一切輪回的苦因、苦果。

  總之,依靠智慧度能通達萬法、成就佛果,還能爲衆生脫離苦海轉妙*輪。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獲得佛果,但在座的道友對佛理還是有所認識,在這個時候,若有機會就要把此理與人分享,以讓他人相續中的煩惱、痛苦斷絕,這一點很重要!所以大家一定要認真學習這方面的道理。

  

  

第七品、第八品

  

  己二、道圓滿之果:

  

此法圓滿彼菩薩,受持淨土攝淨情,

  

受持佛種及法種,聖僧之種一切法。

  修持六波羅蜜多所獲得的究竟果位是什麼呢?就是佛果。那佛果的來源是什麼呢?任何一位菩薩,最初的時候要發菩提心,然後要積累叁個阿僧祇劫的資糧,即以善巧方便方法來精通六波羅蜜多,最終都得以圓滿。怎麼圓滿的呢?大家都知道,六度相輔相成,一個波羅蜜多含攝其余五波羅蜜多,或者就像“此等一切支,佛爲智慧說”一樣,前五度包括在智慧度當中,以這樣的方式圓滿修持,逐漸獲得十地;在十地末尾以金剛喻定摧毀世間一切煩惱種子,獲得圓滿正等覺如來的果位;在獲證無上圓滿的聖果時,一切顯空無二的境界都究竟現前。

  那佛陀具體有什麼功德呢?第一,他能受持內現清淨的密嚴刹土,也就是說,佛陀修建的清淨刹土全部像極樂世界或其他刹土那樣現前;第二,他能攝受內清淨有情十地菩薩爲眷屬;第叁,能受持十方世界所有佛陀,因爲在法界中所有佛陀無二無別;第四,能受持一切教法和證法;第五,能受持一切僧衆;第六,所有利樂有情的事業、法門等全部能受持。

  可見,佛陀的功德非常高深,很難用語言來描述。但總的來講,就是斷除障礙、現前智慧和利益有情,以這叁個方面可以概括。《妙法聖念處經》中說:“最上妙覺位,二障悉皆亡,湛然恒不動,利樂諸有情。”其意是說,在最上佛位,煩惱障和所知障全都沒有,湛然的智慧恒時無有動搖,並不斷地利樂一切有情。講《現觀莊嚴論》時是叁大[2]:斷除煩惱大、現前智慧大、饒益有情大,跟這個偈頌所講的道理基本上是一樣的。

  總之,本頌是講在圓滿佛果後利樂無邊衆生,而這就是六波羅蜜多圓滿的果。

  丁叁、以如是宣說之必要結尾:

  

療衆生疾大明醫,示慧說此菩提道,

  

攝功德寶菩提道,爲衆生得說此道。

  真正通達醫療衆生身心疾病的,就是世間的大明醫——佛陀。爲什麼這麼講呢?因爲,世間醫生只能消除衆生身體的疾病,遣除衆生身心所有痛苦及苦因的唯有佛陀。那佛陀怎麼遣除呢?我們都知道,一切痛苦的根源就是實執,也就是說,從實執中産生煩惱障和所知障等世間一切衰敗和痛苦,而這樣的痛苦只能以佛陀宣說的妙法甘露——智慧波羅蜜多才能遣除。因此大家皆應了知,釋迦牟尼佛親口所說的這個智慧波羅蜜多就是無上菩提妙道,或者說甘露妙藥。任何衆生若能接受這樣甚深的大乘佛法,他相續當中的疾病、痛苦就可一一遣除。

  所以我特別希望讓世界上更多衆生能懂得大乘空性法門,如果真實了知,在這個世界上生活或生存就不會有衆多苦難。當然,法沒有入心,只停留在表面上,也得不到真實的利益。比如,一個人非常渴,但水並沒有入于肚中,只含在嘴裏,恐怕也很難解渴。同樣的道理,你把所聽的法全部當成耳邊風,只是上課的時候聽一聽,法義並沒融入自心,那就不可能治好你的心病。如果法能融入心,哪怕只有一點一滴,對你的相續也不可能沒有利益,一定會有很大的好處。

  可見,只要衆生能真正享用這樣的甘露妙法,他得到的利益就相當大。《大般涅槃經》裏講:“世尊甘露藥,以施諸衆生,衆生既服已,不死亦不生。”意思是說,以世尊的甘露妙藥布施衆生,讓他們服用,衆生在服後,就會獲得不死不生的金剛身,而不僅是肉身的恢複。雖然這非常殊勝,但可惜的是,在世間中真正能享用甘露妙法的人並不是很多。

  本頌講,世出世間所有功德全部歸集于《般若攝頌》當中,故其名又爲《攝功德寶經》,也稱爲攝功德的大菩提道,也就是說,它是真正的菩提妙道。因此,我希望有機會的時候,在座的道友都要對無量無邊衆生宣說這樣的妙道。現在我們傳承已經圓滿,裏面所講的道理我也引用了大量教證和前輩大德的教言來诠釋,最主要的還有麥彭仁波切所著的《般若攝頌釋》作參考,其金剛語雖然文字不多,但真正解釋了甚深般若的究竟密義,依靠這些我們就可爲有緣衆生講述般若空性法。

  佛陀親口宣說《般若攝頌》時,許許多多有緣衆生——阿難尊者、須菩提等近眷屬(近的所化衆生)有機會在佛陀前親自聆聽法音,這是本經的首批所化。遠的所化衆生雖然沒有這樣的機會,但傳承上師的言教卻一脈相承地傳到現在,那我們也能間接獲得佛陀的言教。不管是直接還是間接,聽受了這個般若空性法,就能得到不可思議的利益。

  我在前面也講過,麥彭仁波切在《攝功德寶經釋》的開頭說:這個《般若攝頌》,如果傳講或者聽聞,就能獲得所有般若聽聞或講述的功德。我覺得這一句話每個人都應再叁反思。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要一一讀誦《大藏經》裏的般若經,還是有很大的困難,就是讀一遍玄奘法師花了四年時間才翻譯出來的《大般若經》也需要很長時間。藏文的般若有十二大函,像我這樣讀誦能力不是很好的人來讀,一天最多讀一函,光讀一遍就需要十二天時間。這樣的話,我們要全部學,在短暫人生中有沒有這個機會也很難說。而這次大家聽了《般若攝頌》後,都有聽一切般若的功德,所以應該生起歡喜心。我雖然講得不是很好,但也盡力了,因爲我已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全部掏出來給大家作了敘述,所以我也肯定有講述所有般若的功德。

  關于般若的功德,我在前面也講過,釋迦牟尼佛在接近圓寂時,跟阿難尊者爲主的眷屬以遺囑的方式說:其余經教全部隱沒、忘失都不要緊,般若法門只言片語、一點一滴都不能失毀;如果你們對我有知恩心、報恩心,就要受持般若法門,不能讓它毀壞、隱沒。這一點一定要牢記于心!所以在八萬四千法門中,其他法全部隱沒了也不是特別可惜,唯一般若哪怕是一個字、一句話,如果沒能獲得、受持就相當可惜,那就不要說毀壞了。因此,大家對聞思修行《般若攝頌》的功德、利益,一定要有深刻的認識。

  我特別高興,這次傳講般若的整個過程善始善終,沒有出現任何違緣。在末法時代,這麼大的經典要圓滿講聞也不是很容易。雖然麥彭仁波切寫注釋只用了十四天時間(從一個月的十四號開始,到該月下旬二十八號結束),這在注釋的後文當中有;而我們都沒有這樣的文殊菩薩的智慧,你們也學得慢,我也講得慢;但不管怎麼樣,我們都把整個般若五十七堂課(包括“爲什麼要…

《般若攝頌釋 第五十六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