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第一義谛 2▪P2

  ..續本文上一頁,就沒有滅。所以生滅有兩種:相生、相住、相滅;流注生、流注住、流注滅。涅槃也是有兩種:一、相的涅槃。相當體即空,空不可得,我們講: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相當體即空,就是不生不滅的涅槃。(二、)從本性來講的話,本性是絕對,沒有能所,但有能所,俱是戲論。所以本性是絕對,站在這個角度講,就是涅槃,不生不滅的涅槃。這個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後面要講的重點。

  死亡並不可悲,可悲的是:大多數的人沒有真正的活過。佛弟子不怕死,怕的是生不如死。死亡並不可悲,解釋一下,死亡爲什麼不可悲?死了,大家都是平等;可悲的是:大多數的人沒有真正的活過,沒有真正的活過。當我還沒有碰到佛法的時候,也是很茫然。我念高中的時候,進去學校,看到左右兩邊寫了很大的字,那個樓梯上面寫了很大的字,寫的:今日我以建中爲榮,來日建中以我爲榮。那個榮耀是什麼呢?那個時候沒有學佛,或者是不是馬英九跟我同校,叫做榮耀呢?不過我感覺他每天都被人家罵,每天都被人家罵,看看那一行還是不比和尚好,我這一行比較好。一個政治的、一個宗教的,那就看各人的理念了,沒有好跟不好,很難講!死亡並不可悲,可悲的是:大多數的人沒有真正的活過,爲什麼沒有真正的活過?每天都在期盼,高中念完念大學,大學念完念研究所,研究所念完念博士,再來就討個老婆;再來就搞個事業,生叁四個小孩子,開始養養養到最後,叁個統統到美國,最後跟那只貓過完後半輩子。還問問看你們那個納骨塔,要不要給我們那個貓放?我說:沒有啦!我們那個納骨塔只有放人啦!人的一生就是這麼樣過了。佛弟子不怕死,怕的是生不如死,生不如死是什麼意思呢?生不如死有兩個:一、一個人生重病了,一個人生重病了,氣切了、插管了,眼睛瞪得很大,腦筋很清楚,但是爬不起來,每天打點滴,活也活不了,死也死不去,他也沒交代清楚,也沒有交代清楚說要放棄急救,他快斷氣的時候,人家又弄來二只熨鬥(心髒電擊器),砰!電擊起來,又活起來,咚!裏面都內出血;我都稱心髒電擊器爲二只熨鬥。那個叫做生不如死,氣切、插管、兩手兩腳都不能動,人到那個時候,你就知道!所有的英雄好漢,送進加護病房,看起來都是這麼的平凡,都是這麼的平凡。哪一個人有辦法受到重病的摧殘!沒有辦法的!所以佛弟子不怕死,怕的是生不如死。第二個叫做心靈的觀念,煩惱的無明這樣煎迫著,活著生不如死,一點點小事情,敏感到極點,什麼都放不下、什麼都分別、什麼都執著,百般的計較,他不曉得死亡在背後等著他,他不知道!今天你百千萬種計較,明天一醒來;能不能醒來還是個問題。今日鞋和襪,不知明日穿不穿?今天的鞋子跟襪子擺好了,今日鞋和襪,不知明天穿不穿?明天的鞋子跟襪子,不曉得穿得到穿不到了?人,很快就送進火葬場,很快的!想當初我年輕的時候,二十歲;四十歲;現在一刹那之間,竟然快六十歲了!哇!這實在是很快了!那個童年的時候,曆曆如然,就象昨天的事情,今天已經接近六十了。那個六十,用英文來講很嚴重的:sixty years old ,後面要加s了,就很嚴重了!你看,再以佛的年齡八十歲來講,我還有二十年可以活,所以一般人是布施,布施;我不是,我前面要加叁個字:叫做“拼命的”布施。爲什麼?你總不能把錢帶進去棺材啊!錢是活人在用的,不是死人在用的,對不對?所以別人叫做布施,我前面加叁個字:“拼命的”布施,統統布施,統統一直布施,爲什麼?帶不走,帶不走。所以要聽經聞法。

  再來,在如夢幻泡影、不實在的世界當中,不要一心一意的想要求得任何東西,隨緣就好,否則你會生活在恐懼失去的陰影當中。解釋一下,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佛早就在《金剛經》裏面開示我們;這個不是一個實在的世間,它是生滅的,生生滅滅,滅滅生生,它是因緣生的;因緣具足了,就辦了齋僧,因緣結束了,大家各自回崗位,來來去去;可是我們的心性並沒有增減,來去、生滅,這個是相,這個是相來講的;對我們的真如自性,並沒有東西可以增,來也不增,去也沒有減少,這個就是佛法。在如夢幻泡影、不實在的世界當中,不要一心一意的想要求得任何的東西,隨緣就好,否則你會生活在恐懼失去的陰影當中。要開佛的大智慧,這一點你必須要了解。(鼓掌)

  上面這個四十五分鍾是勉勵初機的,今天我們要講的題目,剛剛講的是爲什麼要聽經聞法,聽經聞法有如此的重要!所以這個人如果一聽到佛法以後,就關起門來念佛、誦經,這個人死定了!不聽經聞法不行的,沒有開佛的智慧,你念佛,煩惱來了,你怎麼辦?你壓不下去的,你絕對沒有辦法的,無量億劫來的煩惱、欲望,那種我執、法執、煩惱障、所知障,你不聽經聞法,如何擺平?不是念佛不好,是要用大智慧念佛;不是誦經不好,要用大智慧誦經,要了解佛的真實義理是什麼,了解第一義谛的真如本性,起點就是終點,起點就是終點。初發心即成等正覺,這個就是入第一義谛涅槃妙心,初發心,你用的是本性修行,初發心即成等正覺。不可以用意識心修行,意識心修了又執著、修了又分別、修了又煩惱、修了又人我是非,斷不了,斷不了。今天因爲我們受限于時間,像這樣才兩個多鍾頭,你也不可能講大部經典,講《楞嚴經》、不可能;《楞伽經》不可能,講《八大人覺經》,不可能;你講《彌陀經》、不可能;《藥師經》、《地藏經》那更不可能,就算以最少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二百六十個字,你也講不完啊!講不完該怎麼辦?叫做重點,重點。

  那今天講的這個,不一定大家都受用,前面四十五分鍾,無論僧跟俗,都覺得很不錯、很好,哪一句受用就覺得很好。底下這個那就不一樣了,要進入今天的正題,我們今天的題目:叫做『第一義谛』,受限于時間,我們只能講重點;重點就是:有的人會很受用,有的人只能結結善緣;不過坐在這個地方,埋下了八識田中的種子,經過了百千萬劫,也會開花、也會結果。所以聽經聞法,它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究竟實相第一義谛,簡稱第一義谛。實相是什麼?實相就是人生宇宙的真實相,真正的實相。我們凡夫,因爲不了解人生宇宙的真實相,實相無相無不相的道理,所以過得很迷茫,過得非常的迷茫!第一義谛就是不可思議心性解脫的真理,不可思議心性解脫的真理。第一義谛是對第二義谛所講的,禅宗的第一義谛叫做向上門,向上門,不可言說,這裏面沒有任何的語言、沒有任何的觀念、沒有任何的文字、沒有任何的符號,是每一個人本來具足的般若的智慧。但是我們因爲後天的教育,我們從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研究所、博士,念完了統統叫做觀念,統統叫做語言,統統叫做文字,統統叫做知識。我們說:Knowledge is power. 知識就是力量,我們讀大學的時候,每天就是這樣子講,讀大學就叫你說about myself 自我介紹;再下來告訴你讀書的重要,叫做Knowledge is power.知識就是力量。可是這一句在佛法來講,知識不一定是力量,是力量,但是問題有正跟邪,他運用了這些知識去幹壞事情,他懂得電腦,用電腦去做壞事;懂得網絡,用網絡去做壞事,知識就是力量是沒錯,但是,是善的力量,還是惡的力量?所以佛法不是語言、不是文字、不是後天所學習的讀書可以讀的來的。因此諸佛妙理,無關于文字、無關于學曆,所以只要你今天有因緣坐在這兒,坐在彰化體育館這裏,無論在家跟出家,你就有機會成佛、成道,就有機會解脫!禅宗的第一義谛是對第二義谛;你們想鼓掌嗎?大聲一點!(鼓掌)不要拍那個兩聲像感冒一樣的。

  好!禅宗第一義谛叫做向上門,方向的向,上面的上,向上門,叫做不可思議解脫,叫做向上門,沒有語言、沒有文字,兩個大悟的聖人坐在一起,眨個眼睛,就完全了解意思了,叁藏十二部經典全部講完了!兩個都是開悟的聖人,坐下來,兩個鍾頭,一句話都不會講的,來!喝茶!喝完了,兩個都是開悟的話,他從外面來,迎接說:你來了!嗯,我來了,坐下來,二個喝茶,爲什麼?因爲諸佛妙理,無關于文字,一句話都不能講!對不對?好!喝完了茶,送行,他說:我走了!喔!你走了!旁邊的徒弟丈二金剛摸不著頭,想要聽聽他們二位高僧、開悟的聖人講幾句話,一句都沒說!他說:師父!你們今天都沒有說法。他的師父就講:講完了啊!他來,我迎接來,其實沒來;他去了,我送他去,其實沒去,道理全部講完了!說:喔!原來,原來連這樣迎來送去,真的真如是不來不去,法都講完了,這個徒弟慢慢有所體悟。

  所以,第一義谛對世谛講的;第一義谛對第二義谛講的;第二義谛叫做向下門,落入語言、文字的觀念,叫做向下門。第一義谛是對世谛講的,世間的世,世間的世。世谛就是有次第法的,叫做初地、二地、叁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十地。諸位!次第法是不究竟法,十方叁世諸佛,只有頓悟佛,沒有漸悟佛。頓如同虛空,睜開眼睛,沒有東南西北的,沒有任何次第的,睜開眼睛看到這個虛空,虛空就是絕對,頓悟就是這樣子,沒有任何的語言、沒有任何的文字、沒有任何的次第、沒有任何的時空,(鼓掌)就是見性。十方叁世一切佛,沒有漸悟佛,只有頓悟,我們講的圓滿自性,圓滿就是沒有任何的次第,沒有次第。

  所以今天我們能夠有因緣來聽這個講題,有的人會很受用!第一義谛,小乘只有一個名詞,叫做涅槃,涅槃,同樣在诠釋不生不滅的境界;但是大小乘的涅槃差太多了,差距太大!小乘的修行,是六根不去攀緣六塵,眼耳鼻舌身意,不攀緣色聲香味觸法,讓六塵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就證初果,一直到證四果阿羅漢…

《第一義谛 2》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第一義谛 3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