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日經疏講解 第4集▪P2

  ..續本文上一頁來,通常都在邊疆傳法,青海、西康、蒙古,都是邊遠的地方。中國比較有文明、有文化的地方它都進不來,而且我們中國曆代也都是尊崇漢傳,當權者也比較不希望西藏佛教進來,這個牽涉到政治。西藏佛教是政教合一,所以他的宗教是有武力的,就好象羅馬教廷它也是有武力的。武力的意思就是軍隊,這個太虛大師然後派了幾個學生學了藏密回來以後,就在武昌設立了漢藏佛學院,那時候,一時喇嘛教在中國大昌。你要了解真言宗的曆史就必須從曆史的角度來切入,在明朝的時候,雖然明朝是中國人做皇帝,可是朱元璋是一個很特殊的人,他在年輕的時候沒飯吃曾經當和尚,有一地的棲生之地,可是他這個人對感恩這方面就很淡薄,乃至于把他曾經出家爲僧引以爲恥。所以他一輩子不喜歡聽人家講光頭、和尚這樣的話,如果牽涉到常變成文字獄,文字獄也是明太祖第一個發明的。不是真的有什麼具體證據反抗政府或皇帝,而是無意寫到也是變成罪證,這叫文字獄。還有明太祖還有另外一個出身,天下大亂的時候,他起來的時候就進入了明教,因爲明教是一種地下組織,在我們中國曆代裏面,所有革命組織都是地下組織、黑社會。明教教主開始招兵買馬,朱元璋加入明教功績不錯,越來越升官,但是明教是畫符、念咒的,有點象八國聯軍的拳匪之亂,什麼撒豆爲兵這樣,也許也有,所以他深信密法有這樣的力量;那個雖然是外道密,可是也算密法,所以等到他當政了以後,他就禁令禁密教。雖然密教當時差不多已經沒有了,只剩一點點的唐密,但那一點點唐密他也禁止弘傳,怕別人有本事來倒他的臺。中國曆代皇帝都是這個樣子,因此現在回頭講唐朝有唐武宗毀佛,北周崇儒帝又毀佛,武代十國的時候;宋朝到是很好,趙匡胤大肆提倡佛法,但是佛法已經被傷害的很零碎了,但他盡量的提倡,所以宋朝很好。日本人還是有潛宋史來中國學佛法,而且宋朝也産生了一些大師,等到明朝明太祖因爲有這樣的過去所以他不太提倡,甚至壓製密教,顯教也有提倡,但不太有興趣,如果有的話只是收買人心。元朝第一因爲他是外族,第二他是信喇嘛教,所以他就提倡喇嘛教。可是他們又不提倡喇嘛教,因爲喇嘛教是皇宮的禁臠,也就是除了皇宮以外沒有人可以學藏密。特權,只有王宮大臣有這個特權學藏密,所以那時民間所流傳的大部分都是漢傳的顯教部分,密教也完全沒有。

  等到清朝滿族,又是信奉喇嘛教,所以我們中國圍繞著全都是喇嘛教的地帶,喇嘛教雜一些回教。這些講就是,清朝佛法應該說很衰弱,跟整個中國文化一樣很衰弱。中國那時候的文人也都沒什麼創造力,都去搞文字學、考據學的東西,所謂在故紙堆裏面找活計。因爲清朝的佛法也不是太昌盛,這就是爲什麼慈禧太後稱老佛爺的關系,老佛爺這佛爺是喇嘛教的稱呼,我們漢傳的佛教是不稱這個東西的。除了武俠小說寫的以外,那個鹵僧,說本佛爺怎麼樣,佛法是沒有這個詞。

  現在講密林阿阇梨對佛法的貢獻,因爲他接了華嚴宗跟真言宗的法,這兩個法他各寫了一本大書,華嚴就是《華嚴教始末記》,爲真言宗寫了一本《密教通關》,這堂課講的轉來轉去,不過幸好還又轉回來了。我到最近才想他爲什麼取名通關?進海關叫通關,是這個,所以你要進密教的大門要先通關,看看違禁品、護照、簽證有沒有,有護照就是有學習證,有簽證就是有阿阇梨教授,因爲證明你的身份。一切行李沒有過重等等,沒有違規的就可以進去密教的大國,所以他叫通關這意思。這本書很受推薦,文言文,內容非常豐富,豐富到以現在人來講豐富到你不想看這樣,我本來想講那本,可那本講起來很麻煩,所以就幹脆殺入《大日經》好了,因爲我是這樣走出來的。告訴你一個秘密,我教你們的、大衆的,都是我自己這樣走過來,而且我走過以後回頭看,哎,這樣對的,我都沒走錯,沒有一步是走錯的。暗中就是合著那個次第,合著那個程序,就這樣一直我就通關很順,OK就過去。

  密教我怎麼進來?就是看《大日經》,不過先講好,《大日經》裏面講什麼咒、印、儀規的時候,我都假裝沒看到就過去,我不會去跟著比,又胡說八道一串那些咒語,我都沒有那樣,就是很乖。因爲這個國民政府跟西藏攏絡、聯絡,成立漢藏佛學院,于是喇嘛教一時大昌,所以産生很多所謂上師,大部分都是在家人。以真言宗的宗法來講,是沒有在家人可以當阿阇梨的,但是喇嘛教是可以的,因爲喇嘛教跟我們的傳承是不一樣的。不懂的以爲喇嘛教跟真言宗就好象禅宗跟淨土宗是不同的宗而已,不是。它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面子跟裏子都不太一樣,但你不是很注意、很內行的話你看不出來,就好象你買到假的名牌一樣,你要很內行才看得出來,同樣的。你必須要對密法很內行才分辨出來,等閑之人皆被迷惑,以爲都是一樣的,事實上不一樣。

  我這樣講你就懂了,有的人不信佛,然後有人不信佛,跟他講佛法他就說都一樣,道教、基督教、佛教都是勸人爲善嘛,這句話對不對?對也不對,因爲那個根本就是不懂,什麼叫善?善如果依照唯識百法或佛法裏面的善不是這個,不是好善樂施,不是這個;不是捐給窮人多少錢,當然也是善,是小小的善,是世間有漏的。即使你捐再多的錢,乃至如《金剛經》所說的,以叁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一切衆生,供養諸佛,那都還是有漏,功德很大,跟持《金剛經》一句一偈沒得比,爲什麼?因爲一個是有漏,一個是無漏;一個是有漏福德,一個是無漏福德;一個是解除生死輪回的,一個是永處輪回的。雖然修福是修智慧的根本,但是有福如果不進修智慧,那還是在福中,那福還是會越用越少,也會用得盡;可是你得福再修慧的時候,這個講起來你會很有興趣,這個叫轉投資,你用這個資本再去轉投資的時候生意就做大了,這個大就真的大了,這個不是超國際大,這是超法界大,而且也不用股票上櫃,所以支票也不會跳票,因爲它那個資本太大了,永遠不會跳掉。

  你如果有福再修智慧的時候,那個智慧所得的福就無量無邊,所以世間所說的善跟佛法所說的善是完全兩回事,基督教、跟道教、跟佛教的善也不一樣,如果沒有智慧的人就不能分別,這必須要有智慧。我上次講慧爲揀擇,有智慧才能揀擇、才能分辯,沒有智慧的人糊裏糊塗的,什麼都一樣。這個密林阿阇梨在那個時代,因爲藏密忽然非常昌盛,他的事業也從最高的頂點跌到谷底,因爲大家看不清楚,有所謂的同執信太多。還有,衆生貪愛神通,藏密特別著重這一塊,所以大家就趨之若骛,跟當代有些區域的佛教也是這樣。大家就追求靈異、靈通、神通,不追求真正的智慧解脫,所以法就越來越敗壞,寫密林阿阇梨傳記的人就寫,因爲正法不倡,他就很失意,最後四個字:令人心痛,他原來的弘法道場是在上海爲大本營,這麼樣一個中國曆史以來這麼正的一個阿阇梨,這麼有心的後不知所之,不知道到哪裏去了,就消失了。我們也可以想他就躲起來了,他也不願意見衆生這麼癡迷,追求邪法。我希望佛菩薩加持我們把這個正法搞起來,好不好?這是佛教的正法的契機,如果不是這樣,衆生的法身慧命真的沒有的依托,如果正法不起來的話,衆生所依非人,所依靠的人不是好人。

  在《密教通關》裏面,密林阿阇梨給我們遺留下來的遺産,裏面講說密教的經書跟儀規這一部分他寫說:夫天臺尊法華而弘止觀,天臺宗是尊崇《法華經》而弘揚止觀的方法。賢首依華嚴而立玄門,賢首大師是依《華嚴經》而立十玄門。嘉祥之祖乎叁論,嘉祥就是隋朝末年到唐朝初年的吉藏大師,他依靠叁論:中論、百論、十二門論來弘揚這個法門。吉藏大師,也就是嘉祥大師,他是唐玄奘大師的在傳弟子,慈恩就是窺基大師,也是唐玄奘大師的弟子,慈恩之崇于《瑜伽》,專攻瑜伽。這些祖師莫不傍准聖言,展其神梧。他們是依照聖言就是佛所講的經,來展開他們的神悟。今真言宗冠絕群說,真言宗冠絕群說,別的宗也許有的不會承認,下面我會解釋,這個不只是老王賣瓜,自賣自誇而已,這個也是很理性比較來的。真言宗是比任何一宗的說法都還要好,怎麼樣好法?簡單一句話圓滿、完全,它有包括別的,別的沒有包括它。真言宗有包括顯教的,顯教沒有包括真言宗,這以後再說。

  甯獨無所依這它軌乎?其它的宗,天臺、華嚴、叁論、瑜伽、唯識,它們都有各所依的經論,那麼真言宗難道沒有依的經論嗎?有的,因此就把它整體敘述一下。根本的經典就是五部經典:《大日經》、《金剛頂經》、《蘇悉地經》、《瑜祗經》、《要略經》。支流的話純密部有親近的:《蘇婆呼經》、《瞿醯耶經》、《理趣經》等;疏遠的:《熾盛光》、《一字佛頂經》等,我念過而已,因爲這是條目,這有一點點叫密教概說。這根本經典:五大部,支流經典分親近跟疏遠兩種,親近的的經典象《蘇婆呼》,這是講密教的戒律的,《豕呬經》;疏遠的經典《熾盛光佛頂經》,《一字佛頂經》,你不要看它支流,它威力都是很大的,這些都是純密部,還有一個雜密部,雜密你不要把它想太壞,它的意思是雜在顯教之中,不是混雜、亂七八糟的意思。例如《楞嚴經》,《金光明經》、《仁王經》、《孔雀明王經》、《陀羅尼集經》等,尤其是以《楞嚴經》來看,楞嚴咒是所有咒裏最長的,可是因爲它雜在顯教的道理裏面,講了很多顯教的道理,所以就把它稱爲雜密,不是說它不好。《金光明經》也是威力很大的,裏面都有咒、也有儀軌,《孔雀明王經》更明顯,很多的咒,長的、短的、儀軌、手印,《陀羅尼集經》也是,全部都是陀羅尼,但是就不是純密的部分,這是經。密教的經典一個是經,另外一個就是軌,就是儀軌。儀軌就有很多種,依所說的來分,佛說的叫諸佛軌,譬如:藥師如來密法儀軌,這就是佛的軌;有阿彌陀法,就是阿彌陀的軌。經軌就有寶樓閣儀…

《大日經疏講解 第4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