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2009年慧律法師新春開示▪P7

  ..續本文上一頁!有的人講說:師父!您講的是個理想!前幾天看到,一個人卡債負債二十萬,不是很多,帶著兒女去死,負的卡債才二十萬,全家去燒炭,自殺死了。真的!說:“師父啊!你講的是理想,真正缺錢的人,逼上梁山的時候,不得不死啊!”我就說:“那就是業了,沒辦法了!”所以,師父曾經一直講說,生存是非常殘酷的,要活下來實在是很不容易的。諸位真的要珍惜!我們這一條命,記得!要爲衆生活;要爲佛教而活;要爲佛陀而活;爲人類而活,爲這個世界盡一點心力。

  人類,人一出生,他不像紙張可以回收,人一死亡,就另外一個生命。這個紙張用完了可以回收的,人沒有辦法,對不對?燒炭自殺,就不能再來了!諸位!我們一定要珍惜這個非常可貴的佛身,因爲我們自性就是佛,今生今世好好地用功就是佛。所以,生佛是不二的。能所皆泯,能緣的心、所緣的境,主觀的意識心、客觀的外在的環境,其實本來就不可得,心境雙亡。

  底下,佛不拜佛,佛不念佛,佛也不繞佛。講到這個時候,大家會嚇一跳:“我念了叁天叁夜的叁千佛,拜了叁千佛,師父竟然講佛不拜佛!”是的!佛不拜佛,佛不念佛,佛也不繞佛,這個是指自性本自具足。諸位說:“那我們就回去了?”不不!沒有大悟,你還是要好好地拜佛。有一個女居士,雙腳發抖,有一點年歲了,“師父啊!我拜佛完了,叁千佛,哇!去上個廁所就全身發抖!”我說:”“喔!腳發抖就是有認真地拜,不發抖的人,就是沒認真地拜才不會抖,哪有拜叁天的這個腳不會酸?”一定會的!

  我告訴你,你們這個不厲害的,我以前去臺中聖印長老那邊,萬佛寺打佛七,我多用功啊!我趴下來的時候,那個佛號都不斷,這虛空當中有人在念佛!你知道嗎?那個是多精進啊!煮公上人主七的,每天九支香,從淩晨二、叁點我就起來拜,早課,一天到晚上,中間還要拜一千拜。我不是,我就拜二千拜,就一直拜,因爲那時候年輕就是本錢。嚴重到什麼程度?哎呀!你們那個拜佛,跟我不能比啦,我那個時候,去廁所一蹲下來,爬不起來,那時候不是念阿彌陀佛,是念:“阿娘喂!”怎麼會這麼痛到極點?我都爬不起來,那時候雙手雙腳都沒有力量,雙手這樣拜,你知道嗎?腿站不起來,褲子拉不上來,發抖,真的!在那邊停頓了很久。出來的時候,那個走樓梯,完全沒辦法走,就是會發抖!哪有這麼好的?講堂還有電梯!本來我這個電梯要打掉的,不過同情那一些老菩薩,因爲我也會老!是啊!真的!所以,這個腳發抖正常,訓練一下,就是訓練不夠。

  沒有關系,多多訓練,多多拜佛,這是好事。不會發抖的人,回去要拜到腿酸,要用功。佛不拜佛,意思就是說:覺性就是佛,沒有能拜,也沒有所拜,自性就是佛。佛不念佛,因爲沒有能念,既沒有能念,也沒有所念,我們借重這一句阿彌陀佛,是爲了善巧方便,攝受身心。佛不繞佛,有的人不了解這個真理,他閑著沒事,就一直繞……說:“師父啊!那經典怎麼“繞佛叁匝”呢?”是的!這個表恭敬。可是,心法不是這樣子,佛不繞佛。

  諸位!若不明心,盲修瞎練,徒自疲勞。把自己搞得很疲勞,卻不見道。諸位!是用心力、念力修行,還要加上體力,體力很重要,沒有體力就沒有念力了。有一個法師很辛苦,他就說:“哎呀!我有慈悲力,還有這個願力,我有這個智慧力想要利益衆生。”我就說:“法師啊!你這個身體不好,如果沒有體力的話,就什麼力都沒有用!”沒有體力,慈悲力有什麼用?沒有體力,智慧力有什麼用?對不對?我如果在五樓吊點滴,戴上氧氣面罩,沒體力,你再大的慈悲力也沒有用啊,再大的願力也沒有用啊!所以,各位法師、各位護法居士大德,沒有體力,慈悲力用不上、智慧力用不上、願力用不上,什麼力統統用不上,就是要先有體力,先保命,再談佛法。

  修行修到一個很奇怪,半夜不睡覺,把自己搞得神經兮兮的,老婆也誤會你,有時候男衆也會這樣子,或者老公也會誤會你,這個罪過都怪師父。這樣不好的,我沒有這樣教你的,我也是正常吃、正常睡,你看我這個氣色多好。真的!是不是?正常吃、正常睡、正常起居、正常作息。知道嗎?做一個正常的人,不要做一個很奇怪的人,解脫,是心的念力解脫。是不是?如果佛法不懂,他就變成希望用體力去修行,到最後就會半途而廢,因爲人的體力有限。

  以前我們在大專佛學講座,有一個交通大學的,日也修行,夜也修行,忏公跟他講:你不要這樣子!是不是?他回到家的時候,他也在修行。要先明理,要慢慢地明心,要懂道理,慢慢一步一步來走,修行就像走樓梯一樣,一步一步來,有的人坐電梯,那是根器比較利的人,頓悟。同樣是到七樓,有的人坐電梯,有的人走樓梯。所以,走樓梯是漸次性的,坐電梯就是類似頓悟的,要看根器。這個交大的同學就是修到最後生病,爲什麼,送進去精神病院,我去看他,送進精神病院了。佛有這樣教你嗎?在座諸位聽了以後,哇!好開心!那一些懶惰的人回去一躺:“師父說要正常睡,來,睡覺了!念佛?沒這個必要啦。”這樣講剛好有個借口,合他的意,回去就不用功了!我的意思不是這樣子,要拿捏得恰到好處。知道嗎?精進要拿捏恰到好處,吃一點苦;但是過量,你無法承受,變精神病了。很可惜!如果不明心,就盲修瞎煉,徒自疲勞。

  悟無所得處,即是佛行處。無所得如同虛空,沒有增、沒有減,沒有來、也沒有去。諸位!盡管胸量放大,上蒼會二倍福報奉還給你的,你一定要把你的胸量放大。無論是男孩、女孩,胸部大沒有用,你要胸量大。說:“我胸部很大!”胸部大有什麼用?要胸量大,胸量廣大,猶如虛空。諸位!受一點委曲的時候,不需要一直辯解;人家冤枉你的時候,你也不需要解釋。記得!因果是最標准的審判官,它會還你公道的。

  諸位!傷害一切衆生的人,到最後一定被自己所傷。因爲他的惡業造得太重了!所以,有一點,你要跟師父學一學,這一輩子你跟我學這個,就是口業絕對清淨。有緣的人,相共論法義;沒有緣的人,合掌令歡喜。我這一輩子,這一點你要跟我學,我就是口業非常清淨,絕對不去批評任何一個比丘,只要他是爲法、爲衆生,乃至于說他是很平凡的一個老實修行的,我們都要贊歎!我們絕對不去攻擊、批評任何一個道場,乃至于他的方式跟我不同,我們也是隨喜贊歎。邪知邪見,當然就不可以一概而論了,惡知見、壞佛的正見,這個不能一概而論。所以,師父贊歎一切比丘,師父贊歎一切道場,師父也贊歎八大宗派,南傳、北傳、藏傳,所以,這一點,你要跟我學一學。真的!

  大悟之人,離于世間生滅,猶如虛空花。真正悟道的人,離于一切生滅,見一切相,知道一切相本空,沒有東西可以叫做“放下”。所以,禅宗有一句話,有一個居士看了這一句話不懂,來問師父說:“請問師父!爲什麼我看到那一句話說“舍之已舍,舍之又舍,以至于盡。”爲什麼要舍?舍之已舍,那我們舍什麼呢?我們本來就沒有啊,舍什麼呢?”我說:“那一句是方便說。舍之已舍,以至于盡,就是放下再放下。以至于盡,存在的你的智慧就顯現!”妄想放不下、煩惱放不下、欲望放不下,你那個本性的智慧是沒有辦法開啓的。欲令智昏,人類的感情跟欲望,它會困住我們的理性跟智慧的。欲令智昏,欲望會讓一個人的智慧昏迷的、沈睡的。

  所以,大悟之人,離于世間生滅,猶如虛空。也就是說:虛空,它沒有東西可以舍。那麼,剛剛修行的時候,我們要學習放下,慢慢一步一步來。不過我們今天來講堂,看了很多的小朋友來,我都很贊歎,真的!有時候我去看有的道場,哇!那都是年歲很大的。結果來看這個講堂,因爲你們要出去吃飯的時候,我都站在門口這樣看,走出去的年輕人居多。我這樣看……看看你們有沒有忘記什麼事嗎?就是要提起正念了。

  大智慧的人,他就不著有無。不著有無,同時要懂得培育下一代,除了不著有,不著無,還要懂得培育下一代。我們下一代很重要,老一輩的人會死的。有一個人,年歲很大的,一個女衆,八十歲了,她說:“慧律法師!我八十歲,我來現個比丘尼相好不好?”我說:“那就看個人啰!你八十歲,這樣對佛教的貢獻還是很有限的,因爲你來日不多,很快送進靈堂助念了!”真的!是不是?所以,這個還是叁思而後行,你要出家,本來是一件好事,不過八十歲才剃度,是有一點晚了一點。

  說:大智之人,不著有無,而興于大悲。一切的緣起,他都可以用悲心來處理、來化解。用仇恨是不能化解仇恨的,一定要用慈悲心,來化解一切的誤會。[一切法如幻,遠離于心意識。]這是《楞伽經》講的。一切法如幻,在《楞伽經》裏:如爾焰,爾焰就像火焰,一切法如爾焰,就像火焰一直燃燒。我們這個五蘊身就像火焰在燃燒,活得很辛苦,如果不懂得佛法,我們這一輩子從頭到尾,自始至終,就是二個字,叫做“煎熬”。說:“師父!我不感覺煎熬!”那就是無知,沒有智慧。所以,這個學佛很是重要!

  一切無涅槃,亦無有佛涅槃,遠離覺所覺。一切沒有所謂的涅槃,涅槃本不生本不滅。涅槃,不能把它變成一種意識型態的觀念去理解,涅槃是解脫的真實境,所以叫做一切無涅槃,無有涅槃佛,也沒有所謂進入涅槃的佛。所以,《楞伽經》講說:若說佛入涅槃,即是謗佛。佛不生,佛不滅,哪有什麼入涅槃?亦無有佛涅槃,也沒有所謂佛入于涅槃。

  遠離于覺和所覺。覺,遠離于能覺的意識心,和所覺的境界。諸位!這講起來的話,動、靜、根、覺、空、滅,這《楞嚴經》講得就更深了,動、靜、根、覺、空、滅。所以,諸位!真正的禅法,不是用念佛爲本修因,是用觀世音菩薩的“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這個才是本修因。所以,禅學當下即是,若論佛法,一切現成,當相即道,見處即真…

《2009年慧律法師新春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從心開始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