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就是解脫。好了,所以佛陀說:世界上沒有一個真正健康的人,人不是身體的病就是心靈的病。譬如說貪心、貪錢、恨一個人,還是這個結打不開,嫉妒一個人,還是說傲慢。什麼叫傲慢呢?傲慢就是說自己的學問很好,自己的才學非常好,自己的成就非凡,看別人的時候,講話就是好像很了不得,很跩,乃至于說很不得了的。我過去,因爲都會有一種錯誤的思想,念建國中學的時候,就是人家走過去的時候,你有沒有看到是建國中學,有沒有看到?現在想起來的時候,很慚愧。真的,你念建國中學又算什麼呢?又不代表什麼?對不對?就是這樣子。可是人得到這個大頭症,很難治療的,這個真是癌症。大家都有自尊、優越,大家都非常希望別人來贊歎我們。所以大哲學家講過一句話,他說:你慢慢的觀察,每一個人在講話,暗地裏都在贊歎自己。這一句話太棒了!
我這樣觀察起來,大家都得大頭症,不是只有我。真的,每一個人在講話,都在贊歎他自己。這個就是一種執著。對不對?所以我們現在要怎麼樣學習?怎麼樣才能夠得到心靈的升華呢?人家贊歎你的時候,你說:“托福,托福。”不是留學的托福,托你的福。人家說:“慧律法師,你今天名氣很大,成就很大了。”我說:“哪裏。沒有衆生,就沒有佛,沒有大家,就沒有今天的我。所以我的榮耀,是大家成就的。不是我了不起。”把所有的功德、成就,統統推給衆生,不要豎立敵人。你不能講說:“慧律法師,你今天名氣很大,你真的很了不起。”“本來就是這樣子。”聽起來頭都發脹,對不對?
這也沒什麼意思,哪有什麼叫成就的,出家人就是大慈大悲,憐憫一切衆生,就是這樣子。成就是世間人的觀念,你有成就,就有執著了,我們是要學解脫的,我們不是要學執著的,對不對?所以人家講你有什麼,“師父,你今天的成就很大。”出家人不講成就的。我盡我的能力來度衆生,沒有什麼叫做成就不成就的。有這種觀念,就完全産生痛苦的還是相對立的東西。所以修行要擺脫相對立的存在的。
我們現在衆生不是這樣子。人家贊歎我們一句的時候,地心沒有引力了,今天過得非常快樂了,今天的素食怎麼這麼好吃?如果人家毀謗一句的時候,很痛苦了,叁天不講話了。生命不屬于我們自己的,我們每天都在受人家團團轉。所以佛陀告訴我們,世界上沒有一個真正健康的人,每一個人都有病,都有病。還有一種就是疑,疑神疑鬼的,不相信別人。人家講什麼,就懷疑。如果你是爲了求學,爲了開悟,爲了使自己更大的智慧,你有疑問這是好的。可是有一種人,你講什麼他都要懷疑,你講什麼他都要毀謗你,這個叫做不可理喻。碰到這種人應該怎麼辦呢?碰到這種人,就是笑一笑。
六祖惠能大師說:诤與道相違。這不必诤論。所以柏拉圖是很厲害的,柏拉圖他說:“一切現象皆是我們的牢獄。”那麼每一個人講出來的話,如果不批評別人幾句,他好像不能顯示自己的存在。爲了顯示自己的存在,就醜化別人。譬如說這個李俊南,他在廣播電臺裏面講,說我跟他去捉妖,然後我是嚇得半死。李俊南我連看都沒看過,我怎麼跟他抓什麼妖呢?這個要打妄語,也不必繳稅金,這個實在不太好的,這樣子。拿別人的東西,然後又要毀謗別人,這個不太好的,是不是?當然你要運用佛法來普度衆生,我們當然很歡迎,這沒有什麼關系的,不過我們爲了自己,稱揚自己然後來醜化別人,故意的去講別人的是非,這樣不太好的。
今天是民國七十七年十一月一號,我講出去以後,這個錄音帶再出來,他就是聽我的,實在是不太好的,這樣對我們本身的人格的修養就不太好的,不應該這樣子的。要運用佛法,盡管拿去運用,沒有什麼關系,但是不要醜化別人。醜化別人的時候,你自己本身,如果將來讓人家查到,你這個資料都是從慧律法師那邊來的,那不是很尴尬嗎?那不太好的,是吧?所以我奉勸諸位,不要爲了鞏固自己的優越感、自尊心,拚命的講別人的不對,惡意的去中傷別人,惡意的去醜化別人,這個與自己的德行不太好的,不太好的。爲了顯示自己,不惜別人犧牲一切,這哪是一個君子呢?世間人都不如。
再來,奉勸年輕人脾氣稍微冷靜一下。脾氣由哪裏來的?由傲慢來的。換句話說,脾氣是一種傲慢的影射,換句話說,如果我們一個人有傲慢的話,他的脾氣一定不好的。因爲不認輸,那麼什麼人他都要贏,什麼人講話他都不聽,不接受人家的勸告,他就傲慢。傲慢的話,脾氣就不好了。這種非理性的東西,大家還是冷靜一點比較好。所以尤其是年輕人,不要太沖動。
我們有身體的病,我們可以找醫生,那麼我們心靈的病要找誰呢?尤其這個感情,你要找誰解決呢?解脫呢?對不對?如果說他已經遠離我們了,你能不能說:“拜托,你再愛我一次。”有一首歌「再愛我一次」,何必呢?對不對?人家既然不欣賞我們了,我們何必一直推銷自己呢?真的,我很了解,感情就是這樣子的。我是不想談戀愛而已,談戀愛也是很有辦法的,我們不會勉強衆生的,但是這個總是世間的過程,慢慢去體會出來。你就曉得我們的心對情上的執著,非常嚴重。那麼這個心病要找誰醫呢?心,看不到心,也摸不到心,也找不到系不住。
佛陀的弟子活得很痛苦,有一天他就來問佛陀說:“ 佛陀,什麼叫做解脫?我很痛苦,我怎麼修行一直修到今天,還是那麼的痛苦。”佛陀說:“弟子,你把痛苦跟煩惱拿出來,我幫你解。”弟子找、找,找來找去,“沒有,我找不到這個煩惱,煩惱不曉得藏在哪裏。”他說:“對啊。”所以佛陀告訴我們,沒有人捆綁我們。對不對?沒有人捆綁我們你爲什麼要自己捆綁自己呢?這個弟子馬上證阿羅漢果。佛在世的時候,如果出家五年不證阿羅漢果,那是已經很笨很笨的人了。我們今天不要說五年,說五十年都證不了蘋果。人家高僧大德,這個碗公,碗公跌下去,啪,馬上開悟。我們碗打破十幾個了,還沒有開悟,到今天還沒有開悟。這個境界怎麼差那麼多呢?這碗一跌下去,他馬上開悟。
生命無常的,有一天我總是要躺下去的。他馬上證悟了,對一切的世間馬上放得下。放下不是放棄,回到家裏的時候,不幫媽媽洗碗,“你以前洗碗,今天回來,怎麼不幫忙洗碗了?”“慧律法師叫我放下。”慧律法師叫我放下,完了,你媽媽馬上:“這個和尚都教我女兒不要洗碗?”我可沒有這樣講,放下不是放棄。放下是盡人力,聽天命,然後産生這種中間的一種過程的成熟當中,裏面會有矛盾,然後你要把這矛盾消除掉,這是真正的解脫了。放下是這樣。放棄是消極的,放下是積極的,這不能搞錯了。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我們離開這個執著,離開這個執著。
那麼我們這個文字本身,是一種思想的符號,有了內在的思想,我們就會創造出外在的文字;我們創造出外在的文字,再去執著它,就會産生無量的痛苦。所以我們聽到人家毀謗我們,我們就會耿耿于懷,因爲你懂得中文。或者人家用中文罵你的時候,對不對?你就會很不高興。那麼如果沒有學過日語的,人家罵你混蛋(日語),人家聽了,大概不好,但是也不曉得什麼意思。用英文罵你“You are indeed animal!”這也許大家都聽不懂,“You are indeed animal!”英文這一句是罵人的話,你這個畜生不是畜生,我們同學以前罵人家:“你這個畜生。”我說不是畜生,你這個畜生,英文是吧。那麼如果說你沒有學英文的時候,人家罵你就...所以文字變成什麼?一個group裏面,在這個中華民國用的中文,你罵,聽得懂,日語這樣聽得懂,英文,用英文罵,美國人要用英文罵,他聽得懂。
佛告訴我們不要執著,我們內心裏面,自己創造出來的這些文字,因爲文字是思想的符號,它也是假相。人家罵你一聲:“你這個豬,整天都在睡覺。”就整天很難過,不高興或怎麼樣子,沒有什麼關系。如果從前人家罵你,女孩子人家罵你:“母豬,母豬。”她很不高興,很胖了。對不對?這個她沒有叁圍的,她的叁圍:36、78、36,她沒有叁圍的,她裙子不能穿,看出一點腰部都沒有。人家罵你:“母豬。”是吧?會不高興的。其實這個不必不高興,如果說我們自古以來,把人跟豬調換一下,以前男孩子叫做豬公,女孩子叫母豬,對不對?要出去,母豬化妝一下。人家罵你:“你不是豬。”我怎麼不是豬?我還是頭漂亮的豬。對不對?從以前叫豬都叫習慣了,人跟豬是一個音而已對不對?如果說英文的話,men and pig,音就不一樣了,對不對?People(人)、豬(pig),音也不一樣了。你罵老太婆,她也沒有學過英文。
所以說這個文字變成某一種衆生需要的話,他才創造出文字出來,那麼文字本身卻不是究竟的,因爲它只是假的。所以佛法它一定要用觀照的,大智慧去透視它,令心無所著,這個很重要。無所著,這叁個字就是學佛的根本。你放下幾分,你就快樂幾分,真的,就這樣子。你能夠放下多少,你就快樂多少,你要什麼都放不下,什麼都要挑...諸位我們挑了這個擔子,走長遠的路,是不是很痛苦?對啊。我們內心裏面壓抑著某些痛苦的觀念,是不是很痛苦?這是因爲執著,很痛苦。對不對?食不下咽,寢食難安。爲什麼?那是因爲我們這個執,執就像石頭壓在心裏一樣的,很痛苦的。
我們修行人,就是放下,石頭統統沒有了,就這樣子。所以這個無所著,雖然用文字沒有關系,用文字,我們觀察,人家罵我們,毀謗我們,批評我們這只是一個音波的波動而已,你就把它唱歌,當做是聽歌一樣的,慢慢的。所以學禅的人叫百不見,百不思,百不聞。什麼看,看了是非,等于沒有看,你內心裏面清清楚楚,人家講是非不聽,聽了等于沒有聽,也不講。不傳是非,不講是非,不聽是非,你還有什麼煩惱的?…
《佛教心理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