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初發心
慧律法師主講
臺灣高雄文殊講堂
合掌,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叁稱)
好,心情放輕松,我們今天來作一個專題演講——談初發心。那麼我們都是修學佛道上的初發心者,諸位也是,師父也是。除了諸佛菩薩已經成就以外,初發心可以說是每個修學佛法的人所應當認識的。初發心正我們很容易與道相應,初發心錯了,經過了塵點劫也不會成就的,就像你發射太空梭,那個角度算錯了,雖然差那麼零點幾,你就不能達到目的地,也不能回到地球。
那麼這個初發心最重要的就是我們應當擁有一顆怎麼樣的心去修行。禅宗講即心即佛,佛就是心;淨土宗講唯心淨土,還是講心;密宗講叁密相應,還是心;天臺宗講叁谛叁觀,還是心;華嚴講一真法界,還是這個心。離開心就沒有法,所以心變成一切的根本。
善用心者必能入道,《大智度論》這樣講。善用心,你會用這個心很容易就入道。多容易呢?一念之間!就像六祖慧能大師聽了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明心見性,生死就了,他善于用心,他那個心就是本性的心。明心就是見性,見性就是明心。凡夫也有心,但是凡夫的心跟聖人的心是完全不一樣的。譬如就凡夫的角度來講,別人對不起我、別人傷害我,他整天要讓我死,觀念裏就是全世界的人都對不起他。聖人的心剛好顛倒,是我修養不好,我容不下他的缺點,不是他對不起我,是我修養不夠。我今天如果修養夠,像佛陀的修養,在這個世間沒有一個人可以動搖我的念頭。聖人的心二六時中處處回光返照說自己不對,他的煩惱就少了。
我們今天爲什麼煩惱會那麼的多,多少衆生這個苦惱無量無邊,爲什麼?不善用心,發心錯誤。要學佛,學什麼?學什麼神通啊,學什麼稀奇古怪的,或者是說以爲這個法師是萬能的了,好像是什麼都行,這個學佛發心不正。一個女衆扛個大肚子來:師父,你看我這個是男還是女的。又不是婦産科,她把法師當作是萬能的,好象是無所不能一樣,法師也是一個很平常的人嘛,也沒什麼不得了的,是不是?我們作法師每天就有這種機會,每天都會收到信件的,有的人寫信來感謝你啊,有的人苦惱無量。
有一個人寫信來,眼淚都掉在信上,我看了也很感動,她說她年輕的時候愛上一個男孩子,這個男孩子爸爸媽媽反對,她堅持給他結婚,結了婚以後丈夫對她很體貼,她從二十幾歲跟他打拼,從小生意做到不錯,再做到大事業,現在家裏財産算億的了,她今年50幾歲,結果男的在外面養了女人,她傷心欲絕,她跟他攜手合作痛苦萬千,很不容易熬到今天,而他這樣子對她來說是晴天霹雳啊,她寫信來哭的了,說法師是大慈大悲的活菩薩,我現在應該用什麼心情來面對啊?其實這個不困難,50了嘛,是不是,我就寫信給她講,沒有丈夫比較好修行,孩子都長大了嘛,對不對,如果說孩子小你要恐懼,50歲了嘛。她說她需要先生來安慰,怎麼樣的來愛她,像我們20多就出家,誰來愛我呢?她說,師父啊,男女這個不容易斷。我說,那我們怎麼辦呢?嗯?50的人了,棺材都快進去一半了。我叫她多聽聽師父的錄音帶,後來經過半年以後,她真的看開了,我問她家裏錢由誰管啊?她說錢由我管。錢由你管就好辦了,(聽衆笑),還用煩惱,丈夫出租,有什麼關系呢?對不對?造業造久了,果報自然會現前,你不要替他難過。
什麼叫做無知?無知的定義就是自己不知道自己有多無知,叫做無知。他在拼命的造業,人家勸也不會聽的。一個男孩子卡到女孩子,不要說五十歲,七十歲的都還是,北韓的總理金日成,最近不是爆發了嗎?他八十幾歲了,還有一個小老婆叁十歲,一個女兒五歲。金日成聽到會把我抓去槍斃的,在臺灣講沒有關系,他中文聽不懂。所以我們的心要能夠掌握住,了生死重要?還是這個男女的欲望重要?你冷靜想想看。有個日本的女孩子問她媽媽:男女的欲望到什麼時候才會停止?她媽媽告訴她說要到化成灰燼的時候,這是日本人。所以說修行這一關是很苦惱啊,在這一關下功夫斷除的叫做修行。沒有在這一關下手斷除的,叫做結緣。
你們今天來出家很清淨、很歡喜對不對?回到家裏就不一樣,有時候還補;十天沒見過面了,然後你們內心裏面一定會很難過,我很不容易持十天的戒律,前後大概八天,我今天回來就怪怪的,雖然舍戒,不過還是怪怪的,我們的心很厲害的。我們之所以有這麼多的苦惱,完全就是對這個心的悟不深。爲什麼佛陀一再的開示,而衆生他不受益,一樣是苦惱無量,他就是不善用心。好了,學佛要談初發心,初發心第一個要發什麼心?第一個要發決定心。
什麼是決定心?用一個故事來講比較好一點。決定心就是不動搖,有一天來了一個比丘尼,她拿了一個厚厚的紅包,非常高興的來供養慧律法師,她說:我今天要來感謝法師的,我希望你聽了這個故事以後也能夠轉達給衆生,讓他們對淨土法門起深信不疑的心,也可以救救衆生。"我說:"好,那我們洗耳恭聽。" 這個比丘尼在俗家是結過婚的,年紀大了才出家。她有一個兒子留學德國,西德的博士,這也是不得了了。在德國檢驗身體是癌症,癌症在目前來講是沒有辦法的事,一些偏方或者是吃什麼靈芝花粉或怎麼樣子,有的人有碰到好的因緣;重的癌症還是沒有辦法。這個人書讀了那麼多,醫生宣判再叁個月,頂多叁個月,那等于判死刑啊。那麻煩大了,他就從德國回到臺灣來。等他發現的時候只剩下叁個月了,如果一個人發現自己的生命剩下叁個月,你說他的心情怎麼樣呢?
他的媽媽拿了一套《死亡的藝術》,據說這一套是慧律法師講的,給他聽,他聽了以後法喜充滿,他一口氣就把它聽完,馬上告訴家人:“我要吃素。”從那一天他拼命的念佛,他知道修禅來不及了,修密宗哪有時間比這個,怎麼會快?他又不是慧能一聞千悟,是不是?又不是七祖,到六祖就沒有了,沒辦法就念一念佛了。不過還好他聽到師父的錄音帶,他發這個決定心,就是要往生極樂世界。念念念,他以前需要打嗎啡,現在不必了,竟然一天到晚念佛忘記病苦了!叁個月到了,他告訴他家人:“我時間到了,佛要來接引我了。”然後就洗澡,洗檀香水,把衣服穿整齊,准備佛來接引。時間到的時候,因爲他非常精進勇猛叁個月,據說他斷氣的時候還一直念佛、一直執持佛號,一心不亂!這就是彌陀經裏面講的: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七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衆,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既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他就是秉持這個理念。據說斷氣以後那個面貌如生,頭頂是熱的,“頂聖眼生天”嘛,頂部是熱的,不得了。更不可思議的講出來也許你不相信,火化以後燒出一顆舍利子這麼大(雞蛋大小),像翡翠玉一樣的。人家死兒子是痛苦的事,他媽媽很高興,往生嘛,他去成佛作祖了!
同學們,無量劫來就在今天這一念之間,你相信嗎?你能掌握這一念,就可以掌握無量劫來的生死,你相信這句話嗎?我們無量劫來就是不能掌握這個念頭,掌握不住念頭就沒有辦法。一天到晚你看人家不對,替別人煩惱,就從來沒有替自己煩惱,替自己的生死煩惱。這個人不對,那個對不起我,隔壁的小女孩怎麼樣,她爸爸媽媽怎樣,你的嫂嫂如何,老婆怎麼樣,你有沒有替你想想看?一天到晚就這些。 叁個月的時間,同學們,他不是修叁十年!他發什麼心修行?決定心。發這個決定心,不困難!有的人要出家,“師父,我要出家。”我說:“好啊。”“這裏什麼工作我都作,不過,師父你們四點起床我可能沒有辦法。”我說:“出去!”出家人你六點起來啊?起來准備吃飯,人家煮好等你吃嗎?神精病,哪有發心來出家,叫師父給他六、七點才起床的?有發心出家還怕苦?所以我說我們發心出家發決定心,有因緣就不能讓它錯過。今天你發個心,決定心,你說他修習叁個月就往生,你想想看你從今天起剃度,以後你住在寺廟裏面,你二十年、叁十年也沒有那麼早死對不對?也許這很難講。住了二、叁十年,你怎麼用功最起碼中品中生,他修了叁個月就能夠臨終自知時至,我們有叁十年的時間啊。不過這裏有的已經七十幾歲了,做阿公了。如果上了六十歲的人,你就要有心理准備,隨時都有往生的可能。
人什麼時候要走不知道,要發什麼心修行?發決定心,出家也是一樣,有因緣就不能讓它跳過。師父,我再觀望兩年,那沒有這個因緣了。這個很難講。當然沒有因緣就沒有辦法,也不必勉強,也可以在家做護法。所以,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錯誤的東西。
頭城有一個人對打獵特別有興趣,一生一世打獵。拿著一只獵槍,到處走一走,就想要殺生,他從來沒有做有意義的工作。殺生殺到最後,四十幾歲開始生病,殺業太重當然要生病,果報現前,我看不行了。醫生檢查得癌症,慘了!每天痛得打嗎啡。他知道他沒有希望了,就停止打獵,身體不好嘛。有一次他有個朋友剛好是佛教徒,送給他一條念珠,說:你這一生一世造業造的太重了,打獵殺生太重,現在只有阿彌陀佛可以救你,勸他念阿彌陀佛。這個人可能宿世也有善根,想想也有道理,回去就拼命念佛了。經過一陣子兩人沒有聯系了,忽然有一天人家報這人死了,剛剛斷氣。送他念珠的趕快跑他家看,果然往生了。他兒子很驚訝的告訴他:“叔叔,我爸爸往生前,外面佛菩薩排好多,我看見我爸爸拿了一個碗公。”他不曉得那是缽,說是碗公,“裏面裝了七寶,我爸爸在笑,好莊嚴啊,就這樣走了。”
才念佛一兩年而已!我說同學們,你不要一直說:我不會往生,我以前喝酒、玩女人太多了、漏稅、又偷人家東西,不怕。我們這個短期出家之後,我們全部改過,這不就好嗎?嗯,有人可能在想:這下壞了,我有兩個老婆,回去不曉得該怎麼處理了(衆笑)。所以說,多一個就愈多麻煩,其實那在聖…
《談初發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