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出。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如此修行,定成佛道,變叁毒爲戒定慧。】
【善知識,摩诃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就是無住一切相,不執著一切相。【無往】,就是沒有去。【亦無來】,來去是生滅的假相,心的體性,沒有來去、生滅、增減、沒有住著。【叁世諸佛皆從中出。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所緣起幻化出來的假相煩惱。【如此修行,定成佛道,變叁毒】貪、嗔、癡【爲戒定慧】。
經文,【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何以故?爲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若無塵勞,智慧常現,不離自性。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見性成佛道。】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其實,即一切相,離一切相。對不對?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從一個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何以故】?爲什麼?【爲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你可以知道,世間人活著牽腸挂肚、痛不欲生。男女朋友叫出去談判,談不成,從十四樓跳下來,唿…啪!前幾天我才看到新聞報道,那個男的,得憂郁症,一百公斤,從上面跳下來,撞到一部車子,因爲他體重一百公斤,掉到底下來,重力加速度,變成二十噸的力量,撞擊到一部車子。那個車子駕駛的是女性,撞擊到的時候還沒死,送到醫院幾天,死掉了;這個跳樓自殺的人沒有死。這個比中樂透還難啊!這個女衆要這樣開車,找一個時間、空間專門來給他撞都很難。我就說:你什麼時候要自殺?我開車下去,都很難對得准,你看業力現前,這個時間、空間一交會,呯!憂郁症要跳樓自殺的人沒有死,那個開車無心的人死掉了,那個衰(倒黴)比中樂透還難。哇!我一看到那個新聞報道說:喔!這個實在是衰(倒黴)透頂,怎麼世間有這麼衰(倒黴)的人呢?倒黴到家。哎呀!真的是!要是有一個投保險,你什麼時候跳樓?我跑到你下面去給你壓,怎麼樣?可以領保險金啊!我告訴你,就算准了那個時間、空間跳。那個人死掉了,沒有撞上保險費領不到。我告訴你:專門要領保險費都沒有那麼准。這個業力現前太可怕了!對不對?
【若無塵勞,智慧常現,不離自性。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諸位!就是因爲憶念這個愛恨不斷,就會毀掉一個人。諸位!活在記憶當中是不幸的人,過去心不可得。要活在當下的人,就解脫,知道嗎?你過去發生什麼事情,都不關我們清淨自性。有一個法師五十二,他的媽媽八十五,她講到五十二年前,有一個法師還沒有出世的時候,講到他爸爸的無情,還會掉眼淚,她想的是五十二年前呢!那個法師還沒有出世,還發生在前幾天的事情呢!也許她當時候是很痛苦、很痛苦,沒有錯。我知道,這個媽媽是很辛苦。可是沒有悟,以前的確是很苦很苦,可是已經過去了,講到五十二年前的事情,還拿來今天哭。
我等一下下去的時候,你每次講經都給我漏氣,你爲什麼要這樣?我說:別人的媽媽我又不敢跟她漏氣,我的媽媽沒關系啊!對不對?就是這樣子,所以說:我們要了解,佛法要不會運用在這個世間,恨死對方了!我爸爸講那句話就很有智慧,那就是大徹大悟講的話:我沒有把你們母子放下,慧律法師,您有今天的成就嗎?哎呀!不得了啊!我爸爸是何等人物啊!嗯!沒有良心裝智慧,這個不用鼓掌了。我也不恨我爸爸,我是很感恩,萬法都感恩,真的!
我從慈濟那邊,什麼都沒學到,就學到那叁個字:感恩喔!爸爸感恩!母親也很辛苦!因緣就是這樣子嘛!要不然怎樣?每天都討論五十二年前的事情,有什麼意思啊?對不對?苦就已經過去了,這就是說衆生那個很難,要放下很難。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诳妄】,一點都不起這個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見性成佛道】。不取就是對貪愛的境界;不舍就是我們討厭的境界、惡的境界,我們對這個惡人很厭離,很厭惡。好的境界取,惡的境界舍,這個就是衆生,他會苦惱無量的。就是見性成佛。
經文,【善知識,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叁昧者,須修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經》,即得見性。當知此功德無量無邊。經中分明贊歎,莫能具說。此法門是最上乘,爲大智人說,爲上根人說。小根小智人聞,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天龍下雨于閻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棗葉;若雨大海,不增不減。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聞說《金剛經》,心開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觀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從天有,元是龍能興致。令一切衆生、一切草木、有情無情悉皆蒙潤,百川衆流卻入大海合爲一體。衆生本性般若之智,亦複如是。】
【善知識,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叁昧者,須修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經】,所以我鼓勵大家誦《金剛經》。【即得見性,當知此功德無量無邊。經中分明贊歎,莫能具說。此法門是最上乘,爲大智人說,爲上根人說。小根小智人聞,心生不信】。諸位!佛法不能跟那些不相應的人說,跟那些不相應的人說更糟糕。【何以故。譬如天龍下雨于閻浮提】,閻浮提就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天龍八部下雨,在這個閻浮提。【城邑聚落】,大的城市叫城邑,小的叫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棗葉】,棗就是草的意思。【若雨大海,不增不減】。這個是比喻,大智人的容量是很大的。師父已經講過,大徹大悟人的心境是什麼?這個世間從來怎麼樣?沒有發生過任何事情,這個就是大徹大悟人的心境。任何多少的攻擊、傷害、多少人的贊歎,如如不動不增不減,跟清靜自性扯不上關系。我沒有開悟,你整天贊歎,我不會成佛的。我大徹大悟,你每天毀謗我,我一樣照樣成佛。知道嗎?成佛不在于贊歎跟毀謗,在你有沒有見性!要弄清楚這個方向啊!所以真正大徹大悟的人,他的心境就是:了解萬法唯心現量,這些都是心的影像,沒有實體可得,贊歎是空,毀謗也是空,擁有也是空,失去也是空。知道嗎?就用這個心,不增不減的心。
【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聞說金剛經,心開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觀照故,不假文字】。文字是一種緣起的假相,人類創造出來的。【譬如雨水,不從天有】。空本來無一物。【元是龍能興致】,古時候佛經裏面都是這樣講的,認爲下雨是龍所興起來的。【令一切衆生一切草木,有情無情悉皆蒙潤】。都得到受益。【百川衆流】怎麼樣?【卻入大海,合爲一體】。這個很重要的比喻,你要念念消歸自性,歸無所得,你每一個念頭都告訴自己,萬法不可得,萬法畢竟空,你動一個念頭叫做妄想、顛倒、執著,不要讓這種情緒化的思想一直葛藤,一直糾纏不清,不可以這樣子。【衆生本性般若之智,亦複如是】。
經文,【善知識,小根之人,聞此頓教,猶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長。小根之人,亦複如是。元有般若之智,與大智人更無差別,因何聞法不自開悟?緣邪見障重,煩惱根深。猶如大雲覆蓋于日,不得風吹,日光不現。般若之智,亦無大小。爲一切衆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見,修行覓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聞悟頓教,不執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
【善知識!小根之人,聞此頓教,猶如草木。根性小者】,根性太差的人。【若被大雨,悉皆自倒】。聞說這個見性大法,聽不進去,統統退席。在座諸位,坐在這裏都是大根性的人,那是方便說啦。沒辦法啦!(笑)【不能增長。小根之人,亦複如是。元有般若之智,與大智人更無差別,因何聞法不自開悟?緣邪見障重,煩惱根深】。我們今天爲什麼不開悟?就是這八個字:什麼中做邪見障重?邪見就是沒有正見,沒有佛的知見,都是衆生的知見。我告訴你:知見是方向感,正知正見,你走起路來才有方向感,沒有正知正見的人,他沒有方向感,不曉得怎麼下手。多少人念佛、拜佛,十年、二十年,煩惱依在,一直強壓。所以師父鼓勵人家念佛,要用真如自性念佛,師父贊歎人家拜佛,要用清淨自性拜佛,師父也鼓勵人家誦經,要用真如自性誦經。我絕對贊成你堅持淨土法門,但是你記得!要用真如自性啊,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就這樣。禅的極至跟淨土的終點是一樣的,就是即心即佛。緣邪見障重,我們種種的邪見障礙重,煩惱根深。
【猶如大雲覆蓋于日】,【大雲】就是無明。【不得風吹,日光不現】。有一天我們把這個無明吹散了,日光就顯現了。大雲覆蓋就是沒有經過風一吹,日光顯現不出來。【般若之智,亦無大小。爲一切衆生自心迷悟不同】,都是因爲一切衆生的迷跟悟不一樣。【迷心外見,修行覓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爲什麼?迷了嘛!迷了自性,外見,以爲心外求法,心外有法,以爲離開清淨自性以外有個佛法。【若聞悟頓教,不執外修】,外修就是著相,不執著著相修行。【但于自心常起正見】,這個太重要了!念念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諸位!如果你好好觀照,你五年前跟今年,煩惱是少是多?如果多,修行方向就錯誤,如果五年前跟五年後,煩惱少,你修行方向就正確。【即是見性】。
經文,【善知識,內外不住,去來自由,去除執心,通達無礙,能修此行,與般若經本無差別。善知識,一切修多羅及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經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無世人,一切萬法本自不有。故知萬法,本自人興;一切經書,因人說有。緣其人中,有愚有智,愚爲小人,智爲大人。愚者問于智人,智者與愚人說法,愚人忽然悟解心開,即與智人無別。】
【善知識,內外不住】,【內】就是指身心;【外】指世界。身心世界都是幻化出來的,沒有實體可得。【去來自由】,不著相當然自由了。【去除執心,通達無礙,能修此行,與般若經本無差別】。問題就在于執、執著,就…
《<六祖壇經>講座第二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