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微细的执着。空心就是什么都不要想,跟外道没有什么两样。佛性是可以展现任何状态的,一切法,动中里面有不动,不动,当体就是动,当下就是动,可以起用的,要不然,佛性就死板板的了。空心静坐就是什么都不想。【即着无记空】。无记就是说:善也不去想,恶也不去想,就跟外道没什么两样,这不是真正彻底悟到空性的清净自性,叫无记空。无记空就是说,也不能说它是善,也不能说是恶,也不能说是跟非,可是什么都不想,可是不想又没有开悟,卡在那个地方,这个就是世间人。
我现在很烦,我要到木屋去住一住,世间要没有学佛就这样,我现在很烦,你不要理我,我要去那里坐一下,这个就是空心静坐,就着无记空。认为:我现在没烦恼了,不是没有烦恼,是潜伏在八识田中。
【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空】就是虚空。善知识,这个世界虚空,能够包容种种的万物色像,无论是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溪涧就是两座山中间缺口,流出来的水。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就是高大的山,就象我们今天所讲的喜马拉雅山。总在空虚空当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经文,【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着,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
【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大】,绝对。佛法讲的叫做绝对,绝对的大不是大小比较的大。【万法在诸人性中】,万法就是在我们清净自性当中所影现出来的,只要你不要颠倒、妄相,一执相一直搞。从早上拜佛,打佛七打到晚上,打了一年、两年、一次、两次,执着从来不放下,是非从来放不下,诸位!这个不是修行人。【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这个就是功夫,【亦不染着】。也不批评他,也不伤害他,也不毁谤他,你看,见一切恶人与善,统统不取,也不舍,取舍是对立嘛!就变成二法了。【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
经文,【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这一句就是开悟的重点啊!愚痴的人,嘴巴每天念,大智慧的人,从内心釜底抽薪的转化,转烦恼成菩提,转识成智。识就是分别,智就是平等。转凡成圣,就在自性转动。所以什么叫做转*轮?自性自转叫做转*轮,是不是?善知识只是给诸位一个方便,一个增上缘,要转动大*轮,要在哪里转?要在清净自性转动。
【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这个就是外道,什么都不要想。【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连跟他讨论这个真理都没有必要。【为邪见故。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在作用的时候,了解说:我这个作用心,是没有执着的心,是没有分别的心,是没有颠倒的心,作用就是这个在作用。当你执着一件事情,起嗔恨、贪、嗔、痴,清净自性失去作用了。为什么?妄想意识在作用,无明在作用。
我问你一个问题,你会回答吗?来!你爸爸叫做什么名字?林大头?姓李,你爸爸叫什么名字?你妈妈叫什么名字?会回答吗?就答不出来了。你爸爸也不叫林大头,你妈妈也不是什么阿英、阿美,我告诉你: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爸爸,你爸爸跟我的爸爸是一样,我们的爸爸叫做无明,我们的母亲叫做妄念,无明加上妄念,我们就跑出来了。无明为父,妄念为母,我们就出生了,莫名其妙就来了,业力所牵,这样就来了。
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切就是万法,一就是真如自性,万法当下就是真如自性,真如自性这个一,佛教讲的一二三四五不是比较而来的,你要记住这个观念,佛教讲的一就是绝对,绝对的清净自性就能够显现的万法里面。一切即一,就是万法不离清净自性,清净自性的绝对的一,能展现在万法里面,周遍法界。【去来自由。心体无滞】,我们的心的体性没有障碍,【即是般若】。
经文,【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
【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为什么叫一真呢?你只要大彻大悟,悟到了这一颗清净自性,天地万物统统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你会发现万法不可得,当体即空,就是我们清净自性的展现。【心量大事,不行小道】。空心静坐叫做小道。二乘人接近这样子,但是二乘人也有断见思二惑,凡夫跟外道都是这样子。要是心量大事是见性,大用现前。【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凡夫就说:我是国王。【终不可得】。他每天说是国王,他是国王吗?不是的,每天凡夫一直讲:我是开悟的圣人,有用吗?没开悟啊!这个多了,装圣人啊。
有一次,我去台湾清华大学的佛学社讲经说法,好几百个人在听,我就讲到这个涅槃,不生不减,不垢不净。其中有一个同学,听了就很高兴,听了师父讲的:我们的涅槃自性不生不减。他也学师父了,因为这个同学跟师父很熟,我就说。清华大学下课完了走出来,在一个视听教室,讲完了,我上来,因为视听教室是讲台在底下,观众在上面,我就走上来,我就听那个同学在跟人家另外一个回答,一个说:慧律法师今天讲的那个涅槃是什么?他说:你笨蛋!那个涅槃就是不生不减嘛!然后我刚好就在旁边,因为那个同学跟师父很熟,我就走过去,从他的头部就啪!哇!好痛,好痛!我说:现在涅槃是什么啊?我现在痛得快涅槃了!快死掉的意思。我说:装圣人!不开悟,乱讲!因为他没有悟,你知道吗?这个就是没有悟,装圣人。一切时中,就是这样子用功,凡夫就说,我是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
经文,【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当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何名波罗蜜?此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着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每一念都不愚痴,这个有多难,每一念起心动念都是大智慧,【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愚痴,般若就消失了。绝,就跟智慧没有因缘了。【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当自言我修般若】,我在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每一念都在念,念这个空、讲空,这个大家都会讲。可是,不了解真如自性的空。不识,不了解真如自性的般若的空性。【般若】我们的大智慧是【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我们这一颗智慧心就是般若。【何名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此西国语】,【西国】就是印度话。中国话呢?【唐言到彼岸】,底下这句很重要,【解义离生灭,着境生灭起。】解这个无生的义理,万法当体即空。【义】就是义理,无生的道理,无生是十方三世一切佛所共宣说的。叫作:解这个无生的义理,当体即空,你就一定要放下这个生灭,【离】就是放下,在这里不是指离开。彻底的放下假相、生灭,叫做离生灭。
着境生灭起,执着这个境界是实在的,生灭就起来,我们今天纷纷扰扰,政治的、经济的环保,不管怎么样的,不得了。为什么?着境,生灭就起,闹得很严重。【如水有波浪】,水,幻化出来,受风一吹,波浪就跑出来,波浪不离水。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生死的此岸。【离境无生灭】,只要放下,彻底的放下假相,心不执著,就是修行。不着一个境界,哪有什么生灭呢?就不起心,不动念,心生则种种法生嘛,心灭则种种法灭嘛。【如水常通流】,意思就是说:心着相,心就不通,如果悟到无生,离开一切境界,不着一切境界,就象水很流动。【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经文,【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迷人、愚痴的人,嘴巴念般若。在念般若的时候,有种种的妄想、是非。【念念若行】,若行般若,【是名真性】。当下就是真性。念念若行,就是念念若行般若,当下就是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我们就是佛。【善知识,凡夫】当体即空【即佛,烦恼】当体即空,【即菩提】。不离当下,【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所有众生,都是依靠错误的东西,依靠缘起的假相,所以有无量无边的烦恼。我们修学佛道的人,多少、增减、其实都是观念,本不存在,随缘度日,我们尽心尽力,该做的事情要做,该拥有的责任要拥有,该完成的事情要完成,可是,要彻底的放下。着念着境就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经文,【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皆从中…
《<六祖坛经>讲座第二天》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