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六祖坛经>讲座第二天▪P3

  ..续本文上一页如不动,不取于相?他怎么有这个能力?就是即一切相,离一切相,要是用我们现代化的语言叫做即现实又超越。知道吗?

  简单讲:你今天从出生一直到死亡,你所看到的,只要记得一句话:统统叫做幻相,统统叫做虚妄的生,虚妄的老,虚妄的美,虚妄的丑,到最后虚妄的死,虚妄的病,因为业力卡住了,透不过这个五阴,从出生到死亡统统是叫做虚妄。但是注意,当你有一天学佛,进入佛门,我告诉你:开大智慧,凡所有的相,统统叫实相,你懂吗?You see no see

  (笑)两眼瞪得大大的,不知道怎么回答,完全搞不懂,我已经讲得快昏倒了!我已经讲得很明白了,再听不懂就没有办法了。意思是说:凡所有相,你只要记得,我们从出生,包括我们现在每一分每一秒,统统叫做虚妄、执着。虚妄的分别,虚妄的老,虚妄的死。世尊看起来很好笑的:电视上报道的:这个林名模漂亮,还是萧大美女漂亮啊?世尊就说:太好笑了,有这个人吗?有没有?没有,你把她用X光一照射,剩下一堆骨髓,对不对?再把她碎为微尘,有没有这个林名模啊,有没有这个萧美人啊?还有什么比较的吗?我告诉你:开悟就是不比较、不计较,进入绝对真空状态,知道吗?有的点头了,是听得懂还是听不懂啊!好了!慢慢慢慢一步一步来,我没有时间了,你看!这个常跟无常,讲了现在快三点半了。

  是故不断,佛性讲常不对,讲常失去作用;无常不对,无常当体即空,就是究竟永恒,是故不断。【名为不二】。有一个老菩萨,她说:我们慧律法师,明天要讲这个不饿的法门呢!不饿。她还告诉人家:慧律法师很利害,他告诉人家不会饿的法门,不用吃东西喔!我说老菩萨:真是的!你也帮帮忙,我讲的是这个法门吗?我是教你不饿的法门吗?我是讲【不二】呢,她误会说不会饿,差那么多,没办法了!跟我妈妈同一等级的,没办法!八十五了,念佛了。

  再来,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你说善,不对,是观念;说不善,还是观念,因为它是不二的东西,是空无自性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蕴】就是五蕴;【界】就是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叫做界。【凡夫见二】,有两种:有五蕴,有十八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大智慧的人了解,为什么其性无二呢?毕竟空,空无自性,五蕴本空,十八界还是空,没有两个空性啊,叫做不二。【无二之性】,如果你也悟到不二这个当下,相不可得,当下就是性。无二之性,【即是佛性】,你见一切事情烦恼、执着、颠倒,你不要离开本处,放下,清静佛性就显现出来,不要寻找,连转个弯都不必。

  经文,【印宗闻说,欢喜合掌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于是为能剃发,愿事为师。能遂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

  【印宗闻说,欢喜合掌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没有价值。【某甲】就是某一个法师,这是指没有见性的法师在讲经,就像瓦砾,没有什么价值。【仁者论义】,你讨论这个义理,【犹如真金。于是为能剃发,愿事为师】。愿意事奉他为师傅,毕竟大家是大彻大悟的圣人。【能遂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能】就是惠能。惠能因此在这个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作一下笔记:道信四祖大师和五祖弘忍大师是住东山,东山法门就是见性法门,直截了当就是这样。因为四祖道信大师跟五祖弘忍大师都是住在东山,所以只要是见性大法的,叫做东山法门。

  经文,【能于东山得法,辛苦受尽,命似悬丝。今日得与史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会,莫非累劫之因。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方始得闻如上顿教得法之因。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惠能自智。愿闻先圣教者,各令净心,闻了各自除疑,如先世圣人无别。】

  【能于东山得法,辛苦受尽,命似悬丝。今日得与史君官僚】,史君就是韦刺史,跟这些属下、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会,莫非累劫之因。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方始得闻如上顿教得法之因。教是先圣所传】,我们这个见性大法,是先圣所传。【不是惠能自智】。不是我自己有办法的,迷了,还是要师父度了。【愿闻先圣教者,各令净心】,好好的清净这颗心,万缘放下,听经闻法。【闻了各自除疑,如先世圣人无别】。如果你听闻佛法,把你心中的执着、分别、颠倒见除掉了,你跟以前见性的圣人,是没有什么两样的。

  经文,【师复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师复告众曰】:六祖就对大家这么说。【善知识】,你看!六祖得祖师位,还称底下的人叫做善知识呢!【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每一个人都有菩提般若的智慧。【只缘心迷】,就是因为迷了,拼命的往外追求,不了解歇即是菩提。【不能自悟】。割舍不下,烦恼一堆,拜佛拜了几十年,还是烦烦恼恼,颠颠倒倒。【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悟了,就很有智慧,迷了就是大愚痴。

  经文,【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

  【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摩诃】就是大。我现在告诉你:大智慧到彼岸的法门。【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就是象谁呢?我们早课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晚课也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念了几百次,几万遍了,就是悟不来,对不对?就是这样,问题就出在这个: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心经》大家不会念吗?念得嘎嘎叫!对不对?就是悟不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一点益处也没有。

  经文,【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中国话。传到我们汉地来是,【大智慧到彼岸】,大智慧就是……,能言不能行,不是真智慧,这个大智慧就是你说那个地方,是真的说放下就放下,说不着不相就真的不着相,叫做真的是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这个就是重点,修行要打牛,不能打车,知道吗?打牛才会动,用清净自性修行,道业就自然进步,用色身修行那不叫作大修行啊!很多人,太多人了,今天诵了多少部经典,我今天拜了多少佛啊!碰到人就问:你有没有?

  讲堂有个老菩萨,碰到人:我昨天梦到观世音菩萨喔!你有吗?意思是:我有梦到观世音菩萨,你有梦到吗?表示很自负啦!师父就问他了:你梦到的观世音菩萨有多大尊啊?他说:这样(法师用手比的很小),这样子一点点。我就告诉他:凡所有相都是虚妄,人生醒着的时候已经在做梦了,晚上睡觉的时候,还要:师父我梦到什么……。还要我解答。真的,这个人太多人。梦到什么就说:慧律法师!我请教您我晚上梦到什么……还要师父来解答。人生已经如梦了,晚上做梦叫做梦中里面的梦,就这样,梦中里面的,我们现在醒着,都叫做做梦啊!还晚上做梦!对不对?还要来问我解答,有实体可得吗?对不对?

  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嘴巴念一念般若波罗蜜,心不断烦恼,不断执着、不断颠倒见,就象【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就是不实在的意思。修行是脚踏实地的,不是空谈理论的,你嘴巴念一念般若,可是你心不契入这个不生不灭的清净真如自性,所以说:就象幻、化、露、电,不实在。【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经文,【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剎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我们这个心没有边际的,我们这个心无形相,【亦无方圆大小】,要不然,你的心长得怎么样啊?是大是小,是方是圆呢?你的心是什么色?【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因为它不是相嘛!【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为什么?这些因为都是相嘛!注意喔!我们就讲一个嗔就好,你就知道,诸位看,师父这里,嗔就是恨、嗔恨。好,诸位看,你恨一个人,恨他。注意观照:这个人把头发剃掉,把这个皮肤割开来,把这个肉用刀子刻一刻,肠、胃,再来就见骨,这个骨头晒干,磨成粉末,风一吹,呼!好了!那个叫做卡死观念,知道吗?恨一个人,叫作卡死观念,为什么?没有这个人,当你恨一个人如是观照,你就会发现,万法唯心所造,完全都在我们起心动念。当然,世界上真的是有很多可恶的人,你就这样观想:哎呀!因果分明,不需要我们担忧。用这嗔,你就晓得万法当体即空,也无喜,我们的清静自性,也没有是、非,善恶,也没有头跟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碎为微尘。【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经文,【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着空。第一莫着空,若空心静坐,即着无记空。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着空。第一莫着空】。讲空,你就把这个相否定掉,讲空又着一个空,错了!【若空心静坐】,空心就是什么都不要想。诸位!那个还是执着,那只是…

《<六祖坛经>讲座第二天》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