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師父教我要贊歎,好,你們打得好再激烈一點。我師父講的。”真是糟糕!我的意思不是這樣子,稱贊如來要適可而止,知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講話要just make,就是恰到好處,而且你要subject,要有主題性的東西。所以說不說是非,就是對自己的修養是非常好的,對自己的修身養性非常好的。不說是非。
再來就是說我們不聽是非。爲什麼不聽是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是非真假,于我們道業一點幫忙都沒有。你不聽是非,他來你面前講,他就拿你一點辦法都沒有。好,對跟錯、事實跟非事實、真跟僞、善跟惡,跟本性都沒有關系,你聽聽是非,這個對我們修行只有害,沒有益。所以說你的門口,要貼兩個對聯:“欲談佛法者請入,欲說是非者請出。”這好辦了,對不對?就這樣子,是不是?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是不是?儒家思想也是一樣。但是我們有空,要多檢討自己,所以我常常告訴徒弟們,要修行以前,你必須先修養,你有修養才談得到修行,你沒有修養你談不上修行的。你的煩惱一大堆,你口業每天都在造業,你哪裏算什麼修行?
有一個徒弟很憨直,他聽師父這樣開示以後,回去他的道場,他師父罵他:“你這個愚癡的人。”“慧律法師講的,你不可以造口業,你不可以罵徒弟,不可以說是非。我犯什麼錯,你都不可以糾正我。”聽了讓人傻眼,他拿這個變成自己的擋箭牌了。你犯錯師父講你,你說師父講是非,那怎麼辦呢?就放任你們爛?開玩笑。Play a joke,這個不是開玩笑的事情,你有錯師父要糾正你,你說這個在講你是非,這還得了,這個人笨得要死。天崩地裂,深表同感。
你要記住聽師父的話,不要聽是非,知道嗎?真假全部放下。哪一個人來跟你講:“這個人多有修行。”你不要管這個有修行,這樣子跟你沒有關系,他有修行跟你有什麼關系?哪一個人來說:“這個法師這麼爛,這麼壞。”這跟你有什麼關系?沒有關系嘛,對不對?你內心裏面永遠保持這樣子清淨,別人對你一點辦法都沒有。你就告訴他,本性無是也無非,就這樣子。而且來講是非的,你要勸告他,你有沒有親眼看到?他們有委屈,他們自己去解決。“你有委屈,你忍辱,你原諒他。你來一直講,我也不能替你解決煩惱。”
世界上有一種人,我告訴你,你跟他隨便碰一下,他會對外面的人講,你拿刀子殺他。世間有這種人,誇大其詞。我就碰過這種徒弟,他這個人受不了一點點委屈,什麼事情都是說別人不對,而且他怎麼樣子?死也不可能承認自己的錯誤,別人對他有一點點的不是,他再叁的形容強調,誇大不實。所以今天我來講,爲什麼不聽是非,因爲我看太多了。
尤其那個女衆。上面的對不起,我們對比丘講的,不是對你, 們女衆講的。這個女衆,真的,愛之欲其生,惡之怎麼樣?她恨你,她就要讓你死;她愛你的話,你怎麼做怎麼對。她恨你,你怎麼做,怎麼不對。所以說,唯女人與小人難養乎。這個孔老夫子,也是很認識的。孔老夫子講的還不夠,釋迦牟尼佛講那個女人,你打開比丘尼戒的後面,八十四態,講得一無是處。釋迦牟尼佛講女人無信,這個女人,你現在相信她,明天她不高興馬上跟你翻臉,你一點辦法都沒有的。
我這裏時常勸告這些徒弟們,要聽師父的話,要是沒有什麼事情,盡可能不跟女衆打交道,這是有原因的。因爲你們沒有受過比丘戒,還不可以看比丘尼戒,要看比丘尼戒,我第一個先翻開女人八十四態,看了你就傻眼,真的。包藏禍心,如同毒蛇,虛僞表面,表裏不一,鬥遘兩頭,常壞道行。八十四條,大戒才四條而已,那個八十四條,你想想看有多少,所以說我們並不是說,故意來說女人怎麼樣子的,而是聖人都是這樣講的。女衆自己承認自己的業障深重,這樣子的話還好修行,如果女衆自己不承認自己的業障深重,她還恨佛陀,那罪過無量。
有的人看到佛的這八十四,你講女人八十四態,她痛哭流涕,她忏悔自己的業障。有的人:“你算老幾?”她罵釋迦牟尼佛,“把我們女人罵得這個...”他其實不是罵,是告訴女人有這些缺點。有的人很了不起,比丘尼她痛哭流涕:“我們女衆業障深重。”所以說是非跟女衆,這個道場要平安的過日子,這兩種東西,那是最大的根本戒規。是非、女衆。
那麼在女衆的道場,就是是非跟男衆,跟男衆。人不是聖人,所以男女共住在一起,還是很不適合的。諸位,你贊成我這邊男衆道場,還是男女衆共修?你支持師父這種作風嗎?支持就鼓掌。好。這個女衆有抗議的,她說既然出家以後,有的女衆說既然剃度出家,我們女人剃度出家,也是現大丈夫相,跟男衆還不是一樣。我說:“不一樣。男人小便用站的,你們用蹲的,還是不一樣。”本性是一樣,小便不一樣,還是不一樣。
那麼我們自己也不要沾沾自喜,末法時期,往生極樂世界的大部分都是女人,很奇怪。我看的這些往生傳裏面,都是女衆比較多,可能女衆自己知道業障重、病苦多、煩惱重,拚命的念佛,男衆就比較狂妄、無知,他會認爲我們業障輕,佛陀贊歎就不修行,這個變成男人的業障,不是閱讀藏經的“閱藏”,曉得吧。所以說末法時期,女人往生的比率高,很奇怪。那麼男衆往生的比率低,所以因此我們不要自己認爲很行,我們男衆你看都覺得很跩,屁股都翹起來了,不可以這樣子。我們還是要謙沖自牧,好好的修行。
第叁、不傳是非。
說也不可以,聽更沒有這個必要,傳罪過就更大。你傳這個是非,你只有害佛教而已。譬如說,假設說你在這文殊講堂,你看哪個法師不好,或者你看這個師父不好,看這個人對不起你,你就是蘊藏著恨心,有個人本來要來拜佛,提了一籃水蜜桃來要拜慧律法師,放在這個地方,然後你恨師父,拜一拜,說:“法顯。”就叫來旁邊,法顯師或者是法因或者是法弘,“你師父做人怎麼樣?”然後他就開始演戲,給他看,“我不敢講。”然後他就問說:“你爲什麼不敢講?我可以講嗎?”他要講,把責任推給他,對不對?我可以講嗎?他說:“可以,沒關系。講講你師父怎麼樣,還有其它的法師。”“哎喲,很差,很差。”怎麼樣不對怎麼樣壞,他本來剛剛要開始信佛,聽錄音帶而已,這下完了,你這個不是造口業,這個叫斷衆生慧命,我告訴你,你要先下地獄。你先要到地獄裏面報到,然後喝咖啡帶奶精去。真的,我再怎麼樣壞,我一個人負因果,你知道嗎?你講給他聽,那麻煩大了,馬上斷衆生的慧命,他馬上失去信心了。
我們內部的鬥爭,有什麼恨,自己好好的升華,把它破除掉,不可以傳播給在家人。那麼在家人,他剛剛要有信心,你傳給他,那完了,麻煩大了。所以傳是非,這個罪過就更重。世間人都要隱惡揚善,你是一個在家居士的修行人,你竟然大傳揚惡,你是隱善揚惡,那麻煩大了,而且還是叁寶事,那就斷衆生的慧命,罪過就很重。我講的絕對有所根據的,你們明天這個法觀,拿一本,那個說法師的過,每一個人發一本給他,叫他們好好的看一看,看一看就沒有人敢講。
再來,第四就是不打妄語。
爲什麼不打妄語?這個戒很重要。因爲一切的罪過,跟語言都有關系,而且不打妄語,他沒有一個標准性,不打妄語因爲沒有一個標准性,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會把打妄語,當做是好事,來寬恕自己。這個不打妄語,就是說凡一件事,爲了自己的名、利、好處,譬如說你講人家這樣,打妄語不一定要用語言的。
打個比喻,你講說:“慧律法師,人家說你是文殊師利菩薩再來的。”然後我如果是一個修行人,我就跟他講:“我不是,我絕對是一個凡夫。”那麼這打妄語就怎麼打,我沒有講話,沒有打妄語,可是你點頭,你就承認你是文殊師利菩薩來的,就犯大妄語戒了。我就跑到地獄去了,對不對?然後有的人,他把責任推給別人,“慧律法師,人家說你是文殊師利菩薩來的。”然後他就說:“你說是嗎?”他不講是,也不講非,這樣讓人家誤解你是菩薩來,也是犯大妄語戒。
還有的人兩個都不講話的,他拿了一個蘋果,然後就指你,然後指個阿羅漢,阿羅漢、你,意思就是你證了這個果位。他拿了一個蘋果,就是一個果,你證得了這個,看來阿羅漢果,然後他拿了一個蘋果給你看,意思就是你證蘋果,證阿羅漢果。然後他就會說:“嗯。”這樣也犯戒,妄語戒。他贊歎你,你不是,就要馬上否認:“我絕對不是。”知道嗎?所以說這個妄語,是很重要的。
今天大家就是不守妄語戒,所以才說什麼活佛,什麼什麼菩薩來示現的,自稱爲是證幾果,自己講自己是什麼摩诃迦葉再來的,自己講是什麼轉世的,這些都是地獄客。地獄門前僧道多,僧就是出家,道就是所謂的這些道家人,地獄門前都是這些出家人在裝的,僧道多,爲什麼?大妄語嘛。他自己不得供養,沒有供養,人家不拿水果來,然後他叫他的徒弟,他叫他的徒弟,一個殘障的人,假裝一個殘障的人來。然後有一天在講經說法的時候,然後叫一個殘障的人,假的殘障的,一跛一跛的走進來,然後我就走過去刮他兩巴掌:“你來了,幹什麼?”然後我走到樓上去的時候,他竟然站起來。旁邊的徒弟一看:“啊!這個師父真是不得了!這個殘障給慧律法師一打,馬上就站起來。這個不是菩薩,等什麼時候?”趕快買榴蓮、水蜜桃來供養。因爲這樣子虛有其表,假裝自己大修行,演戲給人家看,你小心一點。
老僧甯可餓死,沒有水蜜桃、榴蓮吃,也不要演這種戲給人家看。有,我看過。有這種人,這個叫做大妄語戒。貪名圖利,然後拿佛法來標榜自己,然後希望人家從側面來了解他很有修行。你小心一點,用任何的舉動,用任何的語言,來表示你很有修行,都是大妄語戒。有尚不可說,何況沒有?
底下一個:菩薩學處,一者、禮敬諸佛
第一個就是要先禮拜尊敬諸佛。那麼這個諸佛,有過去佛、…
《心地法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