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要常常想說,他們對我們都有恩德。朋友與朋友之間、師長之間,或者是你生活在四周圍之間,他們都對我們有幫助,對不對?
譬如說你這樣走出去外面,突然肚子餓了,身上沒有錢,你暫時跟朋友借,朋友有通財之義,對不對?他對我們也很幫忙。你生病的時候,你的好朋友來看你這個都是恩。再來,我們今天國家的建設,我們所走到的地方可以這樣的幹淨,我們要報答清道夫,知道嗎?所以我們在路上看到那一些掃地的,不可以看不起人家,不可以這樣子,知道嗎?你家裏的幹淨是因爲怎麼樣,有清道夫。我們不可以對那個清理大便的人這樣子,看到人家清大便就:“嗯,很臭。”那個是你拉出來的,你自己不清掃然後叫人家清,所以說衆生對我們都有恩。你的大便人家替你清,你生病人家要替你看病。所以說我們要報答這四恩。
信口念出四句。什麼叫做信口念出四句呢?那就是說我們只要認識經典的四句,那就通達。佛說衆生,即非衆生,是名衆生。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是《金剛經》裏面隨便的四句,自成大藏全文。那你如果了解了哪一句,徹底的了解了,並不是說不夠徹底的了解,自成大藏全文。“大藏”就是所有的大藏經裏面都會包括在一句裏面。
譬如說一個「空」字,釋迦牟尼佛講經講了四十九年,就是講一個「空」字。空就是放下的意思、空就是大自在的意思、空就是距離、空就是互相尊重、空就是解脫的意思、空就是有無量無邊的容忍、空就是不生不滅的意思、不增不減的意思、空就是如如不動的意思、空就是永遠如此的意思、空就是不生煩惱、空就是大慈大悲。所以一個「空」字,釋迦牟尼佛講了四十九年,講了四十九年,就是講一個「空」字,講一個「空」字。
第五,大家一起念,念:敬師長,隨力隨時供養。百孝不如一順,不可回頭倔強。
敬師長,像我們今天來到這個地方,我們要尊敬這些師父們,這些師父們就是我們的師長,師長來教導我們,如果沒有師長的教導,我們就沒有辦法。再來就是隨力隨時供養。隨力隨時供養。不一定是金錢,當師父糾正你的時候,叫你不要這樣子,你態度很溫和,這個也是供養,這個叫做態度溫和的供養。供養並不一定要錢,我們態度和善我們慈悲,就是一種供養。爲什麼要供養師長呢?師長開拓我們的經教,啓發我們的智慧,那麼他是我們的法身父母,我們要隨時盡自己的力量來供養師父們,盡自己的能力來報答師父們對我們的恩。所以說百孝不如一順,百孝就是你怎麼樣用語言、用水果、用金錢來孝順,不如一順,就是順從師父的意思。爲什麼順從師父的意思?順從父母親、順從師長的意思,就是大孝呢?因爲你這樣就不會犯了忤逆罪。
你跟父母親頂嘴這樣是不是順?不順。師父講什麼,父母親講什麼,我們雖然有心要孝順,可是他講什麼,我們又一直頂嘴那就不順。所以說師長們希望我們好,打我們罵我們教訓我們,總是希望我們要做一個人中的大器。你們年紀還小,或者這些大沙彌們一樣是這樣子,包括你們五十歲出家,一樣要順從你的恩師,這是佛教最大的根本戒律。不虔誠不順從那就逆,逆則在心態裏面就産生抗拒,就沒有辦法得到“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如果說師長實在是很大的惡劣跟錯誤,我們必須要下跪頂禮,而且好好的跟師長討論,而且不可以傷到師長的心。譬如說我們要糾正師長的錯誤,我們第一個必須要先下跪要先頂禮,而且要好好的跟師長談。但是有一點,我們看到師長的錯誤,是不是真的師長的錯誤,還是你們這些凡夫俗子看錯了眼,那還是個問題。人家也許是菩薩,不可以用自己的胸量來衡量這些菩薩們。因此最主要的就是要順,孝順這一條路。
有兩種人你們一定要聽。不管大沙彌、小沙彌,這兩種人一定要聽,如果你肯接受我的勸告,你一生一世就會受用無盡。第一個,你一定要聽那個有經驗的人。這一條路是他走過來的,要聽有經驗的人很重要。聽一個辦過這件事情的人的經驗,可以省掉你十年的時間。第一個很重要,要聽有經驗的人。第二個,要聽大智慧的人的話。他充滿著智慧,他怎麼樣做,是非、善惡很明白,要聽大智慧的人的話。兩種人,你們一定要好好的去聽他的話。所以百孝不如一順。
不可回頭倔強。倔強就是頑固、不聽話,倔強就是用自己的脾氣,用自己的意思,用自己的念頭、理念去做你喜歡的事情,不管師長怎麼樣希望你這樣做,你就是不願意這樣做。老是重複的錯誤叫做倔強,老是重複的錯誤就是倔強,師父叫你這樣做,叫你東,你偏偏西,那就很奇怪了。不可回頭倔強,不可以用自己的脾氣頂嘴,用自己的觀念做事情。什麼事情一定要尊敬你的師長、父母,尊敬你的師父。
好,第六,大家一起念,念:學老成,第一不可誇能。猖狂硬氣粗疏,神人一見生嗔。
學老成。這個就是我們修行人,第一個要沈得住氣,我們要學成熟的那一方面。學老成,第一不可誇能,小沙彌,“誇能”臺灣話怎麼講?臭彈,很會臭彈。你們會臭彈嗎?大聲一點,你們臭彈過嗎?有,大家都臭彈過。師父也曾經臭彈過。我臭彈是有東西的,而你們沒有。我們今天短期出家,回去以後我們要學什麼?講話不要狂。不要告訴人家:“我家多有錢。我爸爸是當什麼……”
大沙彌們我們在修行的境界裏面,盡量不要講自己的境界。你真的是很有修行,你也不要告訴人家,你見到什麼,你悟到什麼,或者是你有什麼了不起,你有什麼神通,這個都是外道。所以《楞嚴經》講有尚不可說,何況無?這個就是誇能,就是自己很行,別人都不行。講來講去只有你行,那麼這樣子樹立敵人,謙虛是保護自己的最好辦法。所以我們不要狂妄,不要誇能,誇能就會樹立敵人,你贊歎自己就是與衆生爲敵,你謙和、謙虛自己,每一個衆生都會對你很欣賞。
不要一直說自己很行,把功勞統統推給別人。當你真的很辛苦在辦一件事情,你把這個功勞全部推給別人,人家如果贊歎你:“法師,你很辛苦,你怎麼樣辦這個短期出家。”我就會立刻跟他講:“我不辛苦,他們比較辛苦,戒師父們還有引禮師父們很辛苦。吳老師不眠不休,都很辛苦。”一個人不居功就沒有敵人,知道嗎?所以說以後你們不要臭彈,知道嗎?“我多麼行,多了不起。”臭彈的人人家不喜歡的,最不喜歡臭彈的人,對不對?亂亂蓋,自己沒有那種實力也亂講。我看很多小弟都很會臭彈,講謊話,亂蓋。
猖狂硬氣粗疏。“猖狂”就是狂妄,狂妄無知。“硬氣”就是沒有辦法調伏他,你怎麼講他就是不聽。像叫你們不要蹦蹦跳跳,你們還是在那邊跳;不要講話,要跪香還是在講。要學乖一點。“粗疏”就是不細心,對自己的行爲放蕩沒有收斂,人家再怎麼樣勸他都不聽。這個粗疏是說,我們對自己的行爲不檢點,而且粗犷沒有禮貌。看這邊,稍微一點境界就被轉走了。
神人一見生嗔。就是這些上蒼不喜歡那個狂妄的人。所以說常常贊歎自己的人,上蒼永遠不贊歎他;常常責備自己的人,上蒼永遠不責備他;常常寬恕自己的人,上蒼一定懲罰他。所以說謙虛、自己自我檢討,責備自己這是很好的德行,檢點自己,不要說別人不對,要常常檢討自己,要不然上蒼是不會原諒那一些猖狂的人狂妄的人。
第七,大家一起念,念:教子弟,不可隨他遊戲。諄諄教誨成人,好做人中大器。
大器是什麼?小沙彌,是不是大的鼎?不是。是什麼?教子弟不可隨他遊戲。所以你們到這個地方,戒師父們引禮師父們都很辛苦的教大家,你們不要隨隨便便的遊戲,不要吵到別人,你們要好好的修行精進,雖然辛苦了一點,不過,值得。不可隨他遊戲,因爲一遊戲就荒蕩了、荒廢了,你們只有七天的時間,再荒廢就沒有時間了。
諄諄教誨成人。就是我們要好好的教導大家,將來你們有機會當人家的戒師、師長,你們也是要教誨你們的兒女,教誨你們的下一代,一樣好做人中大器。“大器”就是大用,好好的做一個有用的人,叫做大器。如果我們今天,就放你們很輕松,這樣子這七天沒有什麼回憶的。要把你們盯得很緊,好好的教你們。因爲在臺灣孩子都是很好命,從來沒有吃過苦,晚上睡覺還給你們開冷氣,拜佛還給你們開冷氣,還用這麼好的房間,燈光、音響都是這麼好的,所以來這邊算是一種熏習。那麼要是像大陸的,以前人出家那就很辛苦了,我們聽一些老一輩的,他們在大陸受戒,跪下去他們都沒有水泥地跪,沒有什麼蒲團跪的,跪什麼?跪在小石頭上面,跪下去那個腿都流血,一跪就是跪了兩個鍾頭不能動,動了藤條就打了。所以說你們這一些新戒子,不管老沙彌、年少沙彌、小沙彌好命多了。
這個跟大家講,大家也不能體會。現在的孩子在臺灣享受福報,父母呵護吃不了一點點苦,沒有辦法。所以說要好好的教誨大家,需要讓你們吃一點苦,那麼就是早一點起來用功,好好的修行、受戒、威儀。那一天托缽的時候,要走九公裏我是很擔心,像你們這些繡花繡腿的這些小沙彌,我是很怕,走到一半不曉得會昏倒幾個。你們能不能走?九公裏多遠。你們知不知道?九公裏有多遠?很遠。所以那一天可能大人要小心。走...昏倒了,車子過來就糟糕了,馬上壓死。真的,這個講實在話的,那一天一定會有小沙彌倒的,不可能沒有倒的,一定會倒的,大人是沒有問題。大人九公裏,頂多胯下回來會痛這樣子,回來腳會酸這樣子而已。小沙彌要小心,安全還是很重要的,不要出事,第一次辦出事就麻煩了,所以說出去要好好的照顧。大人這邊沒問題,小孩子這邊走出去結果,咚,車子剛好從後面走過去,這下麻煩大了。你怎麼樣跟他父母親講,講也講不清楚,所以要小心。
再來,再來就是第八,第八,大家一起念,念:除懶惰,凡事向前去做。你若避懶偷安,人神那得衛護?
除懶惰就是一個人修行的過程當中,不…
《心地法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