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反射光,也許它是十分鍾前的月亮;如果這一顆星星跑了五十年,光,我們稱爲光年,也就是測這個距離的,用光速還有年相乘,來沒這個距離的,因爲宇宙太大了!所以,當你眼睛看到那個光的時候,諸位!那個是曆史,不是真正的星星。如果是距離地球五十光年,你看到了這個星星,是五十年前的星星。一切衆生他們沒有天文知識的時候,你只能講:看到月亮、看到星星。如果這個星星是一百年、一百光年的距離,那麼,當你今天突然看到那個星星消失了,記得!它是一百年前就消失的,一百年前就消失。所以,根器不夠的凡夫,你跟他講看到月亮、星星,他能接受;頂尖的科學家,他看到的就是天空的曆史。佛法也是這樣子,你要跟衆生講最上乘論,他聽不懂,什麼叫做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來不去、不一不異;什麼叫做究竟實相、每一義谛、最上乘,他沒有辦法;沒有辦法,他就要下降,佛陀對這些根器不夠的,他就要降下這個程度來。譬如說衆生看到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花草樹木,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佛陀對一個初學佛法的人來講說:有!有日月星辰、花草樹木;有成住壞空、有生老病死;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沒辦法,因爲衆生剛剛開始學佛,只好講“有”。如果學佛了更深一層了,佛陀就告訴這個修行人:沒有日月星辰、沒有花草樹木,日相沒有日相,月相沒有月相,星辰沒有星辰相,山川草木相統統沒有,我相、人生、衆生相、壽者相,統統是空相,沒有這個相。那再更進一層,進入菩薩的階段的時候,佛陀就告訴他:有!有日月星辰、花草樹木、有山河大地,這引起統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顯現出來的,的確有,但是,不是外面,是心所影現出來的,這個是對菩薩講的境界。如果大家都成佛,好!那麼,這一尊佛看到這一尊佛,就雙手一擺,沒有東西可以談,離語言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離一切相,即名諸佛,所謂: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他就更一層,連講都不能講,進入無言的階段。所以,對某一種根器要講某一種法,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你要上臺弘揚正法,還得要看時空、要種種的因緣,你除了要飽讀經書,你一定要明本心、見本性,了悟如來那個寂滅的心是什麼,你才有辦法真正弘揚正法。正則不邪,佛的心就是正,佛不心不能理會、體會、不能理解,是沒有辦法講經的,所有的講經,他就在周邊一直繞、一直繞……就像你要攻頂,你要跑到山頂去的時候,你一直在山腳下繞圈子,你怎麼攻到山頂啊?你沒有辦法的!對不對?你講經說法,你必需一針見血,同時刹那即得永恒,了悟佛的真正究竟實義是什麼,因爲大家生命有限,要節省時間,當然這個就變成要講最上乘的。
那麼,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題目,叫做“佛陀的格言”,今天講的這個題目,是適合上、中、下的根器都可以聽,不學佛的、剛剛跨進門的,都可以聽,佛道、外道、一切儒、道、釋、回、耶,統統可以聽的,今天講的這個“佛陀的格言”,就是叁根普被的,它沒有任何的神秘的色彩。
諸位!學佛是很重要的,中國俗話,中國有一句俗話,說:叁代不讀書,好比一只豬,爺爺不讀書,沒知識;爸爸不讀書,也沒什麼知識;孫子不讀書,也沒什麼知識,“叁代不讀書,好比一只豬”,就是叁代都不讀書,就笨得像一只豬,沒什麼知識!我們佛教:“叁十不學佛,心中像猕猴。”如果到叁十歲了,這個人一句佛法都沒聽過,連碰都沒有碰到,那麼,到叁十歲他就會想:哇!人生何去何從?宇宙的真相到底是什麼?生從何來?死往哪裏去?到底我這一輩子在追求什麼?所謂快樂是什麼?所謂幸福,真正的幸福,怎麼樣才叫做真正的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對不對?是名嗎?是利嗎?是金錢嗎?還是這個世界有更高一層的知識,或者是智慧的領域,讓我們二六時中都過著很幸福的感覺?世間人講快樂,你真的快樂嗎?所以,一個到叁十歲的時候,不學佛,心中像猕猴,這個猴子跳來跳去,在這樹枝上跳過來跳過去;我們現在就是這樣,看到名聞利養、看到色聲香味觸法,拼了老命也要追求,心中像猕猴,死執不放,叁十不學佛,心中像猕猴,“四十不求法,很快就白頭發。”如果一個人到四十歲還不懂得要求正法,那麼就很快了,很快了!
我有時候在臺上開示,看著這些法師、徒弟,如果頭發稍微長一點,哇!幾年前來跟著我出家剃度,頭發還黑黑的,現在我這些徒弟的頭發都白白的;染過的不算,很快!
這個大居士,或者是男居士、女居士,二十年前:頂禮恩師!拜一拜,他頭發是黑的;今天收到紅包:跟師父拜年,頂禮恩師!拜下去,哇!很想靠近去把他的白頭發拔下來,怎麼才二十年,這個居士的頭發全部都是白的?真的!四十不求法,很快就白頭發,急速的老化,老化!他來這裏看到師父:哇!師父!看來看去,整個講堂您最好看!我說:你這一句話我很喜歡,很好!會贊歎人家,你會做佛祖。
“五十不悟道,開口便亂道。”如果一個人五十歲,到了五十歲的時候,還沒有開悟見性,這個人無論出家、在家,一上臺他就會亂說:有時候是一種榮耀:我已經出家這麼多年了,不上臺講幾句法也不行!不過一講,完全不契入真心,完全摸不著門,太多的善巧方便,使人摸不著正法是什麼,因爲沒悟道、沒見性,不見本地風光,沒有佛的心性。在家居士,也許他修行久了以後,人家叫他開示幾句,講了都是在周邊繞道。諸位!講講世間的善法,可不是究竟第一義谛啊,拜神的也是叫你行善啊,佛教也是叫你行善;不過佛教叫你行善,背後是有大般若智慧的,是有大般若智慧的,你要用大般若智慧去行善,這個是重點!所以,佛陀講:外現善相,壞亂菩薩法,這個人看起來很善良,可惜沒有佛的智慧,開口就亂講,叫做壞亂菩薩法!所以,不能講:他是一個善良的人!諸位!善良的人跟解脫是完全不一樣的,解脫的人一定是善良的人,善良的人不一定是解脫的人,這個要弄清楚,世間的善,跟究竟義的般若智慧是不一樣的。所以,要求佛的智慧,就必需開悟見性。所以,到五十歲的時候,無論出家、在家,如果不明本心、不見本性,就開口便亂道,五十不悟道,開口便亂道。
六十近黃昏,六十歲的時候就接近黃昏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有的人還不能活到六十呢!要活到像我今天這樣五十八歲,這樣一大把年紀,還不容易呢,有的人叁、四十歲就死掉了!今天聽到那個死、明天聽到那個死、後天聽到這個人死,咦?都是叁十歲、四十歲猛爆性肝癌、心髒心肌醒塞、腦中風,一下子就走了;走得痛快也不錯啦,就怕拖,送急診,救回來變植物人,這個就很慘了!中風、一只手、一只腳不能動,哇!慘了!還不會死呢!六十近黃昏,眼花,眼睛就開始花,耳聾,不學佛,智慧昏,眼花、耳聾、智慧昏,六十近黃昏,眼花、耳聾、智慧昏。拿筆算一下,你今年幾歲了?有的人六十歲,健康不錯;可是,健康不錯,很快就走下坡了。
七十古來稀,頭發稀,稀稀松松的稀,牙齒也稀,掉了整排,還要去植牙。對不對?還好我們這個都是真的。七十古來稀,頭發稀,牙齒稀,一吃一喝便拉稀,健康出狀況了,什麼高血壓、高脂肪啦、糖尿病、腎髒病、心髒病、肺積水、子宮頸癌、痛風症、腦瘤,這個肉體就開始起變化了,七十歲;當然,有一些人七十歲還很健康。到七十歲了,你看看,要活到七十歲不簡單!
“八十近佛壽,求佛哀攝受。”到八十歲的時候,上半輩子也沒好好聽經聞法,哎呀!八十了,接近佛陀的壽命了,那就好好地念一下南無阿彌陀,有一點善根,就念念南無阿彌陀佛,求佛哀攝受,求生極樂世界吧,這個還算是有一點善根的。
“九十近白骨,只剩一堆土。”一般人要活到九十歲是不太可能的,九十近白骨,剩下白骨,一堆骨頭。九十近白骨,只剩一堆土。諸位!我們生命的最後,就是那一堆土,以前的恩恩愛愛、仇恨、執著、痛苦、悲傷,都沒有任何的意義。爲什麼?都是多余的心靈負擔,因爲你會不會變成一堆白骨?會的!確定、肯定,沒有任何例外的!我們就是死不了這一顆執著心和分別心,所以,修行過程當中,都是多余的負擔跟痛苦;如果你智慧夠的時候,發現,九十近白骨,只剩下一堆土,這是真的啊,這個是真的,它一定會發生的,逃不掉的!一轉眼,師媽,我媽媽往生了叁年,往生叁年,她的日期最好記,農曆初七,二月二十四,日期最好記了。還很會選時間,如果大年初一往生了,哇!大家都在忙,怎麼助念呢?對不對?她選初七往生,很會選日子!這個死,要死得時間、究竟死得其所,就有人幫忙,就有人幫忙。
以前有一個法師,住在北部山區,一往生,平常都不跟人家結善緣,一往生以後,爲什麼?找不到人助念,爲什麼?整座山的法師統統去應供,齋僧,他就很會選時間,平常都不跟人家結善緣,死的那一天,就沒有任何人跟他助念。
百歲不可能,除非是異人。一個人要活到一百歲是不可能的,幾乎不可能!除非是異人,除非是有特殊狀況的,譬如說他身體健康,吃到什麼仙丹,或者是常常運動,要不然你活到一百歲?怎麼可能……我爸爸活了八十二……八十叁,師媽活了八十八,八十八,還算是長壽了,因爲佛陀八十歲嘛!
好!告訴了這一些以後,你內心裏面有一個底稿,你等一下拿筆算一算,如果你用一百來減,這是比較看重自己啦。你用八十歲減你現在的年齡,用手指頭算一算,你還有剩下幾年可以活?用八十歲來減,就用佛陀的壽命來減,你還有剩下幾年可以活?你有必要跟這些衆生這樣斤斤計較,過著憂郁、痛苦的日子嗎?有必要嗎?沒有必要,因爲我們的時間很短促了,沒有多久、多少年可以活,內心裏面有心理……有這樣觀照的能力,慢慢就會有智慧了。
好了!底下我們要講佛陀的格言,佛陀的格言,我們義工大會,…
《佛陀的格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