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忍辱,一直退,一直原諒寬恕衆生。
所以在聖人的心態,他絕對不會報複的。他只憐憫這些衆生:他沒有智慧,他的脾氣、他的狂妄、自負,他沒有開悟,他就會不滿這個現實,沒有慈悲的心態,他會殘害一切衆生,他不會謙虛,這種心態之下...佛一而再再而叁的勸告我們:我們要謙虛。謙虛是很好的美德,謙虛就不會豎立敵人,謙虛就會跟大家融爲一體,我們的優點由別人來肯定,用不著我們自己去描述,慢慢、慢慢有一天我們就會覺悟。
在佛經告訴我們,我們修行,就是要改變我們的習氣,要使我們的感情跟我們的理性,跟我們的智性、智慧,升華到最高點。叁種,感性、理性、智性,升華到最高點這個就是佛。我們不是感情高,就是理性高,我們不是理性高,要不然就是感情高,都始終沒有辦法平衡。始終沒有辦法平衡,我們就交織裏面的非常痛苦,所以失去的東西,內心裏面就趕快做觀想,碰到了就認了,不要痛苦,盡可能的解脫自己。
衆生也是知道這個道理,可是沒有辦法擺脫,那是因爲我們的習氣。什麼叫習氣呢?習氣就是說,當我們這一杯開水,杯子換泡牛奶,每天都泡牛奶,久而久之你杯子洗幹淨,還有牛奶的味道。當你泡茶葉的時候,茶葉倒掉了,它還有茶葉的味道。那麼我們人也是一樣,從生生世世,這個男女的欲望,感情的作用,那麼這個慣性意識,一直存在我們的內在,我們明明知道,但是沒有辦法去擺脫,沒有辦法去擺脫。要怎麼樣才有辦法去擺脫?你就是要慢慢的去觀照,去悟。
有一個人,年紀四、五十歲的人,帶了他的女兒來,他女兒來。我說:“你帶女兒來做什麼?”他說:“師父,你跟她摸摸,摸一摸。”“摸她要做什麼?”“摸摸頭。她現在感情挫折,師父你摸摸頭,跟她加持一下。”我說:“這個摸頭沒有用。摸哪裏都沒有用。”怎麼摸也不會開悟。要是摸一個頭,她就不會痛苦,沒有關系,多摸幾下,看是要one more,two more,three more,都沒有關系。可是你摸摸頭,她感情的創傷就可以解決嗎?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我說:“這個要從心理上去教育。”他的女兒來的時候,就是很痛苦,就在那邊兩眼無神,很痛苦。有的人求師父跟她加持,這個有用嗎?這個要從事心理上的教育,讓她去覺悟。
佛告訴我們,成佛要靠自己去覺悟。我們有這個外緣,師父我開示這個佛法,然後我們自己要去體悟,師父所講的這個道理。如果拿這個道理,只是當做一種學術性的研究,那是很可悲的。佛法不是世間的學問,不能拿來當做學術上的研究的,要把佛法運用在你的生活,然後實際的去做,這才叫做真正解脫的人。如果說你把佛法,當做是學術研究,講得頭頭是道,可是,你卻做不到,每天過著苦惱的日子,煩惱的日子,以前脾氣那麼壞,現在脾氣也那麼壞,也許是變本加厲,自己稱自己是開大智慧的人,瞧不起大家,拿佛法來傲視別人,佛法本來是要讓你解脫的,變成拿佛法開一點點智慧,變成有一點辯才了,狂妄別人、傲視別人,那就糟糕了。
佛法它是運用你的心態,運用在你二十四個小時,任何一個時間跟空間。換句話說,我們要建立自己的理性跟智慧,在任何一個時間、空間的交會點上,你要去透視它,世間是無常的,生命是無常的,世間是痛苦的,不幸的事情隨時會發生。我們人就是不敢面臨現實,要逃避現實,一碰到車禍的時候,或者是突然暴斃死了,他不敢相信。他的媽媽,怎麼死于這麼突然呢?或者是他的兄弟姐妹突然死于車禍,他不能接受,痛哭流涕。是啊!所以人家講,出家人是逃避現實,錯了!在家人才是逃避現實。什麼叫做現實?現實就是現在實際的情況,不是柴米鹽油醬醋糖,不是,是生老病死!
你的現實的定義,跟我的現實定義是不一樣的。你認爲出家人逃避現實,我認爲出家人是最面臨現實的。他要面臨生老病死的問題,六道輪回的痛苦的事情,生命是連鎖的,生命不是斷滅的,你沒有前世,就沒有今生今世的貌相,當你晚上睡覺的時候,你的意識還是繼續中,你還是繼續作夢,可見生命是連鎖的。人死後還是有一個動力的存在,就是精神領域,那麼生命既然是連鎖的時候,我們今生今世所做的事情,就會影響到來生,生命是連鎖的時候,你爲什麼不對現在的生命去透視它呢?去掌握它呢?
學佛的人,他是面臨這個怎麼樣?面臨現實。生老病死、六道輪回,這個最重要的。那麼衆生就是逃避現實。爲什麼呢?他很怕死亡,恐懼死亡,一談到人家往生的時候,死人放在那邊,不敢從那邊走過去,要繞一大圈,他家有死人的時候,就不敢到人家的家裏去了。爲什麼?怕看到死人。你有一天不會做死人嗎?不會死的舉手。人都會死。大家內心裏面明明知道會死,又爲什麼會怕死呢?不明了這個死的我,死後到底去哪裏,不知道。這個佛法就講得很清楚了,透視它、了解它,你就不會恐懼死亡,死亡變成一種解脫,一種安詳的事情。我們今天一直恐懼死亡,是因爲我們不能透視整個人生,對于現在的生命裏面迷茫,對于生老病死也迷茫,又突不破它,又碰不到佛法的善知識的勸告,我們當然很痛苦。
如果我們今天碰到了佛法,再不想去修行,那就太可憐了!有很多人有心要學佛,可是一碰,碰錯人了,碰到清海這個女人,他碰錯人了,她是錫克教的,他把她當做是佛教的,諸位你們看這一張,你們看這一張,有吧?沒有的請舉手。大家都有吧。她這個不是什麼法師的,諸位看:假冒佛教,錫克教徒清海法師,即刻開悟之時的煙幕就曝光了。近幾年來臺灣出現了一位來自越南的女子,以清海爲法名的出家人,她的原名是胡(英文),她拿英國的護照,民國七十四年在臺灣受戒,以比丘尼相,被一些未明佛法的人,公稱爲佛教的法師,民國七十四年,今年才七十七,才兩、叁年嘛,大家都稱她爲佛教的法師,她如今則自稱爲“來自喜馬拉雅山的大師”,這不怕人家笑掉大牙。並將她傳承自印度的錫克教的上師,薩卡信的這個聲色光影幻法。她用佛教的名詞,曲解《楞嚴經》的經文,妄稱爲觀音菩薩修行法門,在臺灣大行其道,清海法師在演講,以及平常的談話中,經常表示她自己就是現在佛,並不斷的灌輸跟隨她的人,要他們相信,他們是佛菩薩的轉世——這個在佛教裏面講叫做“大妄語”!欺诳衆生,她會下十八層地獄。因爲她(自稱)能夠代替她的信徒消除業障,能令他們一世解脫,說他們都是有大福報,具大善根的人,因爲他們遇到了清海這麼偉大的名師,因爲她很有煽動的口才和語文的能力,像這種錯謬的思想,許多人聽多了,聽久了,竟然真的自以爲一生奇遇,而變得我慢貢高,不可理喻。
這個清海的弟子們,我聽人家講是非常的凶。因此在激烈的崇拜和高亢的情緒帶動下,她的信徒語言思想一如其師,卻又滔滔不絕的爲他們的師父清海宣傳、辯護,鼓勵更多的人來盲信妄從。他們自以爲找到了明師,買了成佛的保險,竟不知自己已經掉落了錫克教的陷阱之中,生命已經遠離了佛道千百萬裏,還喜不自勝。清海法師所謂傳法的方式,當起初信徒人數還少的時候,是跟一貫道的“點玄關”相同,他們以大拇指,按在人的眉心上,就是我們的眉毛以上一公分,這個玄關一貫道的慣用的,玄關。後來人多了就用眼睛看,人太多沒有辦法一個一個印了,就用看的,這個就算傳法了。這樣就得到了加持,或叫做印心。
傳法之後她教人打坐,打坐的時候,先用眼觀法求見佛、見光等相,再用耳聞法,求聞各種聲音,譬如說車聲、鼓聲、雨聲、雷聲、箫聲、琴聲等等,這個剛好違背《金剛經》的經典。真正一個想要開悟的人,他是不可以求這些音聲的。若以音聲求我,以色見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所以這個一開始就錯誤了,完全跟《金剛經》背道而馳,這怎麼能夠開悟呢?
她說經過她加持的人,所聽到的聲音,是內在的聲音,不是平常人所聽到的外在的聲音。打坐的第叁步驟,是誦五句密咒,底下的五句做爲護身之用,而通過了五個關卡,並且達到五戒就所謂的解脫,在平時也必須不斷地誦持這五句密咒。清海常常恐嚇的語氣,若學了這五句密咒,將遭流血事件,你說呢?諸位菩薩,佛門有這樣子的嗎?佛門有說你念什麼咒,就會遭到人家謀殺或車禍,會嗎?
這種做法跟一貫道信仰的,傳五字口訣性質是如出一轍的,一貫道是念南無無太佛彌勒,無太佛彌勒,五字。清海法師自編的一種,聲造萬物的宇宙創造論,她說宇宙萬物都是從這個聲音所創生的,沒有任何東西不是從它出來的,她又說這個聲音就是上帝。她更把《楞嚴經》卷八的經句,如來逆流,如是菩薩,順行而至,覺際入交,名爲等覺。——我這句解釋一下,這一句大家都看不懂,如來逆流,我們衆生是一直聽外面的聲音,被外面的聲音所迷惑了,他很少定住聽自己的聲音,當你穩住了聽自己的聲音,佛告訴我們這種聲音,還是因爲有六根的存在,才聽到這種聲音,外面的聲音,不要聽,聽自己的聲音,這樣也不對,聽外面的聲音,聽裏面的聲音,統統不對。
內無所著,外無所惑,內外平等一如,用這個心,這樣去倒流,就回歸到佛的境界。所以說,所以說如來逆流,就是說我們這個衆生就是順流,順著生死之流。什麼聲音我們就攀緣,什麼聲音我們聽,好聽的我們就歡喜,聽不好聽的,我們就痛苦。如來就不是這樣子了,無論順逆二境他都如如不動。然後用這個心態。一直回光返照的破除這些執著,如是菩薩順行而至,菩薩也是按照他的方法,覺際入交,當這個覺悟,開發這個本性的這一剎那之間,交合了,就是等覺菩薩。跟佛的境界交合了,名爲等覺。等覺的意思,就是說跟佛已經平等了,譬如說彌勒菩薩、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或者是普賢菩薩等等,這些就是等覺菩薩。與佛相等的菩薩,叫做等覺,就這樣子。
任意的解爲《楞…
《知識分子如何認識佛教》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