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般若海▪P3

  ..續本文上一頁己解讀,自己認識,用自己的意識心,要去體會佛的心境,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那這樣設什麼善知識呢?是不是啊?體會錯誤。

  有一個小姐,戴了一頂帽子,騎了摩托車:突突……(師父做騎摩托車的動作)騎了摩托車要去加油,你知道嗎?要去加油,加油站到了,在那時候,剛好來了一陣風,撲……帽子飛走了,她跟這個加油站的說:喂!先生,先生。跟那加油站的先生講:先生,先生,你幫我加油,我去撿帽子,知道吧!那個加油站的先生就把那一支(加油)槍放下來,放下來,放好。他就跑過去,加油站的那個先生,就在旁邊喊:加油……(師父做拍手的動作。衆鼓掌)加油。她跑去撿那一頂帽子,回來說:我叫你加油啊!最啊!你叫我加油啊!我叫你加這個,你幫我“加油”?(這個)叫做體會錯誤,體會錯誤。

  諸位,不要笑,你們就像那一對……我不會,我不會這樣,我看到那一瓶汽水,我就會搖一搖,我會搖汽水,不會扭腰的,體會錯誤,那很嚴重!

  好了!簡單講:修行要開大智慧,才不會錯會,錯誤地體會佛的心境是什麼?所以要聽經聞法。

  緣起法有五種:第一個,叫做業感緣起,第二個叫做阿賴耶緣起,第叁個叫做如來藏緣起,第四個叫做真如緣起,第五個叫做法界緣起。做一個佛弟子,簡單的緣起法要了解。

  所謂業感緣起,就是因爲沒有智慧,善業,感得善的緣起,惡業,感得惡的緣起法,叫做業感緣起。因爲這不是我們今天的主題,簡單解釋。

  第二種叫做阿賴耶緣起,這是唯識學開展出來的,承認六根、六塵、六識,一十八界,各有各的種子。我們今天不在這裏申論,叫做阿賴耶緣起。

  第叁個叫做如來藏緣起,這個如來藏緣起就是分染跟淨,淨了就是四聖,染了就是六凡。

  再來就是真如緣起,所有緣起法,都不離現前當下這一念真如自性,凡所有相,就是如如不動的心性。真如緣起就是真如自性隨緣起法顯現。大徹大悟的隨手拈來無不是道,無不是自性,隨手拈來都是本來的面目。

  第五叫做法界緣起,法界緣起就是息息相關,這個地球跟太陽息息相關;太陽系跟銀河系息息相關;銀河系跟超星群系息息相關;超星群系中整個宇宙息息相關。換句話說:整個宇宙就是一大緣起,環環相扣的緣起,我們整個宇宙,就是業力之網,業力。什麼叫宇宙?宇宙就是業力之網,所有衆生的共業所感的世間,所支持的一個世間,它就像一個網一樣,網一樣。業貫穿了我們的生命,業貫穿了過去,貫穿了現在,貫穿了未來,我們一直在輪回。

  佛陀告訴我們:業是我們真正擁有的,其余一切都是借貸的,除了業以外,我們什麼也帶不走,這是業。我們就更隨業而轉,業來自于迷惑,迷惑就是無明,所以,一切痛苦來自于無知,這個就是佛告訴我們的,一切衆生都是作繭自縛,就像蠶吐這個絲,一直困住,蠶吐這個絲。我們現在就是蠶,貪,吐了一個絲捆住自己;嗔恨別人,每天都嗔恨別人,吐了這個絲捆住自己。佛陀告訴我們:嗔恨別人,貶低了自己的人格;嗔恨別人,就像燒掉一棟扇子,只是爲了趕走一只老鼠;嗔恨別人,傷害的是自己。我們不知道,萬法唯心現量,不知道萬法都是心影現出來的,我們的大般涅槃,寂靜的大海,其實是無一物,無所住。而我們不明了這個道理,我們眼睛看到、耳朵聽到的,不管看了什麼,統統死執不放,不會轉。

  在臺灣,有一個五十幾歲的女居士,一個五十幾歲的女居士,她的老公外面有外遇,她念那個佛,就是念不下來;那個《金剛經》:菩薩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這個相就是沒辦法,她跟他一起建立這個家庭,生的兒女都長大了,他在外面搞女人,一直……怎麼誦經就是定不下來,放不下。同參道友跟女居士說:你這樣你會死掉,你快死掉了,你逼得自己快發瘋了!她就是不能接受這個事實。好,有一天,說:你趕快去請示師父吧!這個居士就來了,也是哭,我說:你學佛幾年了?她說:我學佛十年了。我說:你爲什麼哭得這麼傷心啊?我跟他一起創業,吃了這麼多苦,然後,他在外面有女人,我是不能接受。我說:你能不能轉一個念頭?要怎麼轉呢?你是不是要好好修行?是!你要不要往生極樂世界?是!我說:那不是更好嗎?他去外面,有人取代,你不是更有時間念經嗎?回來也不用麻煩,睡到一半,你也不要應付(衆鼓掌)。對不對?這個很好的呀!我說:你這傻瓜!英文叫You are foolish. 笨foolish,這個叫做笨、愚癡。哎呀!這個好的事,是不是?外面有人取代,你又不須要應付,也很好呀!對不對?睡到半夜,也沒有什麼雜事發生,很好啦!好!我說:你現在觀想,你老公出租,人家汽車有出租的,知道嗎?出租,一心念佛。一轉這個念頭,不一樣了,後來,她老公慢一點回來,她老公打電話回來說:老婆,我慢一點回來。好,你慢一點回來,慢一點回來。她正在誦經,她老公又打電話:老婆,我今天十二點回來。你最好不要回來。現在聽到師父,轉念以後,她那個心境不一樣了,心境完全不一樣了,家庭好了,她自己也不哭了,轉這個念頭,轉這個念頭。

  有的人,佛法學了不少,可是,很癡呆,轉不了那個念頭,轉不了那個念頭。我們現在學佛就是這樣子,轉念,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

  我有一個徒弟,也是體會錯誤,我說: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我這個徒弟比丘,常常跟人家吵架,大家都搞得不是很愉快,個性強硬,降伏不了。有一次跟人家吵架,正要大聲的時候,人家對方跟他吵架,跟他建議,他講:“師父講: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你改變你就好,別想改變我!”(衆鼓掌)我說:喂喂喂!喂!師父是這樣講嗎?這個體會錯誤,這很糟糕,這個很麻煩呢!剛好顛倒,這樣不行的,這樣不行。是不是?這個智慧是很重要的。

  有的人年紀太大了,講那個事情,我們也不方便講,她又聽不懂。有一天,有一個人來打八關齋戒,打八關齋戒,她很苦惱,可是,不問又不行,她就問了:師父,師父,我家只有一個房間,八關齋戒不能睡在一起,同一個房間,那怎麼辦呢?我們只有一個房間,有上下鋪。師父,我們,我受八關齋戒,我愛人、我老公,也不受八關齋戒啊,同一個房間,犯不犯戒啊?因爲年紀很大了,她七十了,她老公七十五了,我就問她,就說:你們晚上會不會發生車禍?她就說:我家住叁樓,車子怎麼可能撞到叁樓?哎呀,真拿她沒辦法,這個實在是沒辦法,我們是個很矜持的比丘,也不方便講這一方面的事,她又聽不懂。後來,我說:你能不能體會一下?她說:喔!我知道了,我老公那一輛車七十五了,我這一輛七十了,也差不多拖去汽車修護廠了。師父,永遠不會發生車禍,也沒有體力發生車禍。我說:好,那好了(衆鼓掌)。大家心照不宣就行了,點到爲止就行了,我說:那行行行!因爲時間、空間不一樣嘛!是不是啊?你不能說:你一定要怎麼樣做啊!佛法有善巧方便嘛!所以說:你有智慧,就知道自己拿捏,自己拿捏。

  有一對年輕人,我就反對他這樣做了。有一對年輕人,來受八關齋戒,這年輕人說:師父,我們夫妻一起來受八關齋戒,可是,我們很窮,只有一個房間,我們這個床鋪中間畫一線,畫一線,楚漢相爭,我們現在和平相處,要不要緊啊?我說:不成!我幾歲啊?他說:我叁十。那你呢?我二十五。那不行。睡到一半,東邊會跑到西邊來,西邊跑到東邊來。她二十五歲,你叁十歲,是不是?那不行。這個時候就反對。七十、七十五了,諒你也不敢,行,行!行,沒問題;年輕,不行!所以,這個時間、空間、因緣,一定要拿捏得很准,才有辦法。

  好了,我們活著的時候更需要快樂,更需要智慧。所以,這個般若智慧能令靈魂喜悅。諸位!吃飯能讓身體健康,智慧能令心靈喜悅,喜悅。

  這一次,我就對這個……我們租這個場地,一天,港幣我不會算,一天臺幣二十萬,音響……不算,二十萬臺幣,港幣大概五萬,這個都是lrene出的,都是林師姊出的,我們要跟林師姊鼓勵一下(衆鼓掌)。像這樣子,她就很有智慧了,非常有智慧。法的緣起要掌握:我出!她先生麥可,又開會、又做大會的主席,召開會議,我們要跟麥可鼓勵鼓勵(衆鼓掌)。

  你們在這裏聽經很輕松,這些少數的工作人員是忙翻天了,忙翻天了,真的是這樣子。

  所以,大陸的佛弟子一直:師父啊!你怎麼不來大建看看我們啊?我跟他講:行!你到我就到。他聽不懂這一句話的意思,你到我就到,清淨自性沒有來去嘛,你回去長春,我就到,你心中有師父,我就到。他聽不懂這個意思,我說:你到我就到(衆鼓掌)。

  生死涅槃本身就沒有距離,法界虛空盡是佛,法界平等的東西。是不是啊?于自性當中顯現,所以,萬法還是緣起,緣起千差萬別,還是平等的法性,萬法還是要看緣起的,強求不得,勉強不來。般若的智慧,能令我們靈魂喜悅。所以,今天諸位來好好地聽經聞法。

  我們衆生就像伸縮的喇叭,你不用力吹,便不會有聲音出來,你們看過那個喇叭嗎?噗……喇叭就這樣子。是不是啊?或者噗!喇叭用力吹。衆生就像一支伸縮的喇叭,你不用力吹,便不會有聲音出來。簡單講:我們也是一樣,佛性被埋在煩惱裏面,就像金礦被埋在深山裏面,諸位,你不開采出來,你不用功,你不琢磨、不修行,那一點辦法都沒有。

  所以,我告訴諸位:修行,它是重複地訓練放下,你知道嗎?重複地訓練放下。告訴諸位!注意聽!這是一只蛇,假設,假設說:這是一只蛇,蛇的頭表示好,蛇的尾巴表示壞,假設說啦!諸位,你抓頭還是抓尾?嗯?兩邊都不能抓,你要抓這個頭,馬上咬你一口;要抓這個尾巴,它反過來再咬你。注意聽這個比喻,好的事情,諸位,好的事情,就是財、色、名、食、睡,貪財、貪名、貪色,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

《大般若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