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derstand?(師父做出聽不懂話滿臉迷茫的表情)馬上入定,沒有一句我聽得懂的,馬上入定。今天,potential energy. 就是位能(勢能)的意思,位置的,potential energy. 我不講幾句英文,你不知道我讀大學(聽衆笑、鼓掌),就是位能的意思,他說:這個左邊是小球,右邊是大球,左邊的小球接到大球,大球不動;大球撞小球,小球彈出去。整個學期,他就一直講,我們都聽不懂。開始做筆記,他講了,我們就做筆記,就做筆記。
有智慧,我們就悟到了空,徹底地打破了無明,如果我們有了正念,我們就可以看到世間的無常;如果我們有了正念,就可以看到我們這個色身不清淨,大小便不清淨。你做一下觀想,早上起來大便;爲了強調,讓你觀念更正確,強烈的正念。你早上起來的時候,大便跟小便不要丟掉,用一個碗,大起來,諸位不要嫌肮髒喔,這是我們身上的東西,世尊叫我們要觀想。用個碗,早上大便的時候,記得屁股搖一搖,像冰淇淋。再來,小便盛起來,放著。有作用,冰箱冰起來,觀想就好了。晚上回來了,下班,下班的時候,晚上下班,洗個澡,你不要行抹巴黎香水,不要抹乳液,這個時候好戲上場,把冰箱的東西端出來,那是你自己的,記得!千萬不要搶別人的東西來抹,不要搶,不要搶,這個不須要搶,用自己的,好好地觀想不淨觀,抹起來(師父做女人化妝的動作)。哇!這個可不得了。頭發也不要抹香水,用這樣子,全身抹乳液(師父做女人隨著語言做相關的動作),你自己拉出來的,好好地觀想。世尊要我們有正知正見,當我們有了正見以後,我們見到了不淨的色身;當我們有了正見的時候,我們會見到無常;當我們有正見的時候,我們會發現,萬法都是敗壞之相;當我們有了正見的時候,我們就了解生命是苦的;當我們有了正見的時候,就了解一切法無我,不淨、苦、空、無常、無我,真理馬上就現前。我們不會再迷糊顛倒,我們會踩刹車,冷靜一下,生命是什麼?冷靜一下。不能一直說:我一直做慈善……對不對?做慈善很好;善良不代表解脫,我們今天去救濟別人,去幫助別人,很好,師父贊歎;我布施得很沒有智慧,我做慈善,做得很沒有智慧,內心裏面煩惱,不能解脫。諸位,這不是佛教,佛教做善事,還了解應無所住的道理,用無所住心,行一切善,即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這《金剛經》講得很清楚。你行善,還要懂得無所住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不是?所以,要做慈善可以,要記得!要開大般若智慧。如果我們有了正念,就分秒觀照,悟;我們如果開悟,就無所得、無所求。好的,不要抓緊它;壞的,也不要黏著它,見緣起就見道,不見一物,名爲見道,不行一行,名爲佛行。不見一物,名爲見道,因爲色即是空,因爲受即是空,因爲想即是空,因爲行即是空,因爲識即是空,凡所有相,當體即空,不相在,《阿含經》講的。萬法都是空相,茶杯,放一把火燒了,茶杯的相沒有了。俊男,猛男,那個猛男,手一弄,肌肉不會發抖的,那個猛男,放一把火燒了,猛男不存在了。簡單講:我們眼睛看的,不實在。佛陀說:感官是虛僞的證人。感官就是我們的感覺,感官是虛僞的證人,就憑感覺。這個人看起來,乍看之下很漂亮,看了兩天、叁天,愈看愈沒有緣,到後來,像仇人一樣的,感覺開始在變。我們的感覺,隨時在變。這個音樂很好聽,諸位,那是因爲你心情好。這一朵花很漂亮,這花插得很漂亮;在座諸位,你現在發生一件事情,你世界上最親的人,剛好被車子撞死,你接到手機,譬如說:你的老公、你的老婆,被車子撞死,車禍,現在這一念的心情,你這個花看不下去。知道嗎?你要做什麼事情呢?你馬上要走到醫院去、太平間、殡儀館去,那個心情完全被粉碎,那個美的感覺完全沒有,你一心一意,一心一意只想去殡儀館,放聲大哭。諸位,念隨心轉,萬法唯心造的道理,就是這樣子,沒有實在的境界,全憑感覺,全部憑感覺;但是,所有的感覺都是錯覺。我們等一下休息一下。
不見一物,名爲見道,不行一行,名爲佛行,佛就是不住一切相,行一切善,不住一切相,雖度無量無邊衆生,實無衆生可度。實無衆生可度,用這樣的心。
在座諸位,我們今天,無論是法師,你在弘法;無論是護法居士,你在佛門裏面,只要你覺得很行的,就不成。哪一個法師在詩經說法,哪一個修行人,覺得:我就是最行!嚴重!現在出家人要注意聽一句話,慧律法師良心一句話,注意聽!在家居士聽第一句,出家人聽第二句。衆生因爲貪著而有輪回。第一句話:衆生因爲愛欲、貪著,而有輪回。第二句話,出家人要聽:出家人著于知見,繼續輪回。這個《瑜伽師地論》的,出家人著于知見,繼續輪回。什麼叫做著于知見?你用這樣講,你還不清楚,就是表示對我自己的修行,我很滿意。知道嗎?我對我自己的修行很贊歎,全部否定別人:我就是這樣!當我宣揚淨土法門的時候,我就一直贊歎淨土法門,禅、律、密,統統不值得一提,諸位,叫做繼續輪回,這個就著于知見,就覺得我很行。記得!我弘揚淨土宗,記得!贊歎禅宗,贊歎其他的宗派。知道嗎?法師們!貪著五欲六塵,衆生因爲貪著五欲六塵,而有輪回;出家修行,著于知見,繼續輪回,要繼續輪回。這個就很麻煩了!
凡是我們這一些法師,尊敬的比丘、尊敬的比丘尼,記得要降伏自己,佛門裏面,只有隨喜、只有贊歎,攻擊、毀謗,那不是佛法。諸位,《金剛經》講得很清楚: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怎麼可以這樣子攻擊其他的宗派?攻擊其他的道場?攻擊其他的大和尚?不可以的!認同的請鼓掌(聽衆鼓掌)。
諸位!本來今天說要……坐下來,還有幾個空位,坐下來。有的人要辦皈依,其實沒有辦法,在這樣的兩個鍾頭,我們最慢,十點半這裏要結束,因爲我們要交出來,把這個場地要交出來。我們今天這要花費,臺幣大概二、叁十萬,如果人民幣來算的話,大概就八萬或者七萬。我的意思不是說錢的問題,是說大家要很珍惜,雖然是短短的兩個鍾頭,不過,你有正確的觀念的話,一句話就可以解決,你只要牢牢記住:萬法皆是敗壞之相,我們來到這人世間,我們沒有辦法擁有任何東西,隨緣用,隨緣吃,隨緣住,放下就是,你要找到快樂,放下,那一念就是。一剛剛初學佛法,不知道怎麼放,要慢慢來。
好了,我們再講幾分鍾,好,諸位全神貫注,還沒講完,不要走。
接下來,我們講“大般若海”,凡夫見相,千差萬別的假相,所以,凡夫的煩惱會很多。聖人見體,就是見到萬法畢竟空性,所以,他的內心是清涼的、是協調的,他能時時刻刻解脫,時時刻刻自在,時時刻刻擁有智慧,能寬恕一切可惡的衆生。諸位,我們前面講了半部哲學,半部哲學。簡單講:我們人一出生,到成長,一直到今天,認識了這個世間,你一定要記住,半部的哲學。簡單講:我們活在這個世間,只能擁有一半,but,但是,有兩種人,可以擁有生命的全部,哪兩種人,你要不要聽聽看啊?都沒有聲音,那我就跳過去了(衆鼓掌)。
第一、哪一種擁有生命的全部?第一、擁有大般若智慧的人,擁有生命的全部,因爲他二六時中,二十四個小時統統不執著,哪個發生什麼事情,都知道那個根本就是萬法都是空性的東西,如夢幻泡影,不實在的假相。
第二,原諒那個不可原諒的衆生,你就擁有生命的全部(衆鼓掌),要原諒那個不可原諒的衆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不是啊?他殺掉你的兒子,殺掉你的老婆,你寬恕他嗎?難,難,難!要寬恕那個、原諒那個、原諒那個不可原諒的衆生,你就擁有生命的全部,就像佛陀一樣。
大智慧的人所到之處都可以點石成金,點石成金。
當一個失去正念,只要你在世間有所執著,你就無從逃脫。就像大堆的糞便,移取小堆的糞便,都是臭的。譬如說:我們大的執著,看到一坨的大便,說:那個很臭!有的人說:我現在學佛,還有一點點執著。我們去大便裏面,挖一小塊的糞便,聞一聞,還是臭。意思就是說:大執著如同大糞便;就算小小的一點執著,還是臭。知道嗎?這個體會得出來嗎?簡單講:就是一點執著都不行,一點執著都不行,這個才是正法,這個才是正法。所以,要有智慧,必須有正見,要具足正見,必須認識正法。
什麼是正法?法是佛陀的發現和教導,法是事事物物皆存在,法是勝義谛的經驗。
我們一句一句來解釋。
法是佛陀的發現和教導,不是上帝創造的,天有春、夏、秋、冬;人有生、老、病、死,這是大自然的法則,心有生、住、異、滅。佛陀發現了什麼?注意看,這是毛巾,這是撫尺,這是毛巾,這是杯子,兩種不同的東西,但是,它有一個共同性,就是無常。知道嗎?毛巾會變化,是不是?它無常。杯子呢?會變化,它有個共同性。佛陀從任何的事事物物,隨手拈來,都發現它是無常;佛陀隨手、所到之處,都發現它是緣起的東西,都是因緣生因緣滅,不實在的假相。所以,第一點,法是佛陀的發現和教導。所以,世尊有叁種不認同:第一、萬般皆是命,世尊不認同。二、天地萬物爲上帝所創造,世尊不認同。叁、萬法無因而生,世尊不認同。世尊發現了無常和緣起性空的道理,佛陀是宇宙中的一分子,我們也是。佛陀在《阿含經》講:我也很平凡,我跟大家一樣是生活,一樣的起居作息。不過,佛陀能悟天地萬物緣起的假相。在《楞伽經》講,佛陀的境界是:無量無邊的衆生害佛,佛不起一念嗔恨心,無量無邊的衆生謗佛、傷害佛,還經無量億劫;在《楞伽經》這樣講:還經過無量億劫,佛不會動到任何的念頭。乃至于踐踏、毀謗、謾罵佛陀,世尊絕對不會動到念頭,他一定如如不動,他知道這個是幻化出來的假相,這個就是佛的心境。所以,這個世間,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都應當…
《大般若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