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2007年義工大會開示——荒漠甘泉▪P4

  ..續本文上一頁,除非你好好地調伏你的心靈,否則夫妻,或者是男女朋友要相處下來,是很辛苦的!諸位!不要試著去改變他,要試著去容忍他,這是師父的語言。不要試著去改變他,這樣你會很痛苦的,強加自己的意見要改變對方,你會活得很痛苦不堪的!不要試著去改變他,你要試著去忍辱他,有因緣就會被你感化;你試著去改變他,他不讓你改變,兩個人都很苦! 這一句我再念一遍:世尊曾做過保證:我保證沒有一件事情是不變的。 49.自己如果一直覺得自己很不幸,那麼,他的痛苦會更加深一層。 因此,我們要轉變這個念頭、轉化這個念頭,告訴自己:我們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 諸位!你的快樂馬上産生,我們聽到了正法,聽到了佛法,我們要常常覺得:我們自己很幸運! 所以,再念一遍:自己如果一直覺得自己很不幸,他的痛苦就會更加深一層。 50.天上人間的喜樂(yuè),絕對比不上欲求消失的歡愉。 天上人間的喜樂,喜樂,就是天上間的喜樂,絕對比不上欲求消失。意思就是:把這個欲望,有所求的欲望,消失它的歡愉。 再念一遍:天上人間的喜樂,絕對比不上欲求消失的歡愉。 也就是說:你所有的財色名食睡,這個五欲六塵,一定要看淡它,因爲那個是不可依靠的東西。從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錯誤的東西,是因爲我們依靠的東西錯誤,你依靠財色名食睡,有一天就會痛苦不堪,因爲你依靠的東西錯誤,那是生滅,那是變化,無常總是會來到。 底下是出自《阿含經》。佛陀告訴我們(不)要去驕傲。 51.佛陀說:我易老,我沒有占勝年老,所以,沒有什麼好驕傲的;我易病,我沒有趕走病痛,所以,我沒有什麼好驕傲的;我易亡,我沒有掙脫死亡,所以,我沒有什麼好驕傲的。 再念一遍:我,佛陀說:我易老,當然易老是指這個色身,不是指真如自性。說:我易老,我沒有占勝年老,所以,沒有什麼好驕傲的。意思就是:我很快就老,沒有什麼好驕傲的。 我易病,我很容易就生病,我沒有趕走病痛,所以沒有什麼好驕傲的。我易亡,我很容易就死亡,動不動這個死了;動不動那個死了!是不是?我們講堂,這個義工上個月好好的,這個月死掉了,走了!是不是?死亡時時刻刻地降臨的。所以,其實驕傲就是真如自性的一種負擔,多余的心態,沒有什麼好驕傲的;沒有什麼好狂妄的,待人處事不要狂妄他人,不要扭曲他人。 52.人世的變化與分離,都與我不遠。 都離我不遠就是說:人世間的變化和分離,變化,人世間的生滅變化和分離,有聚會就有分離嘛,都與我不遠。意思就是:隨時隨地都會發生在你的身上,你不要感傷,你跟你的愛人離開,你不要感傷,因爲這是世間的真理,就是存在在分離的時刻,看你能不能見到永恒的真理?在你結合的時候不喜悅;在你離開的時候就不會痛苦,因爲生老病死、緣起緣滅,這個是宇宙間大自然的法則,誰都沒辦法改變,包括佛陀!佛陀是在人世間千變萬化的緣起緣滅當中,突然悟到了,還有一個不生不滅的真如自性,是這一點可貴,也就是既現實又超越,既超越又現實。 53.我們是自己行爲的結果,無論我種了什麼因,好壞都是自己造成的,自己造的果。 再念一遍:我們是自己行爲的結果,也就是說:無知的人造苦果;有智慧的人造善果。是不是?所以說:我是自己行爲的結果,你以前造什麼的行爲,我們現在就得到什麼行爲的果,無論我種了什麼因,好壞都是自己造成的,果自己要承擔,沒有任何人可以取代。所以,要勇敢地接受你的命運、你的業障。 剩下一點時間,好!諸位!問你一個問題: 當我們撿起一塊石頭,隨手撿起來一塊石頭的時候,當我們隨手撿起來一塊石頭的時候,往虛空上丟,丟出去的時候,你說會發生什麼事情?如果撿一塊石頭往上空丟的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情?會掉下來。答案,標准答案:不一定!爲什麼?如果你抛出去的力量夠強,可以擺脫地心引力,咻!就像火箭發射一樣,知道嗎?丟出去的石頭,如果可以超過地心引力,石頭就回不來!知道嗎? 好!我們爲什麼重複地煩惱?一起丟不開煩惱痛苦的包袱?就是因爲我們抛出去的力量不夠強;我們抛出去的力量不夠強,所以,煩惱暫時解決一下,明天又來了,就是志氣不夠,志氣不夠。對不對?今天抛出去的力道不大,不大,煩惱明天又來,就是被假相黏得死死的,被假相黏得死死的。所以,撿起一塊石頭往虛空丟出去,一定會掉下來嗎?答案叫做不一定,看你的力道強不強?力道強,回不來,煩惱抛出去的力道強,它就回不來;如果你下決心,要做一個聖人、做一個佛陀,誰都阻擋不了你的,誰都阻擋不了你的。 好!底下,有叁句話很重要:智眼明,智眼明是什麼?我們底下講叁句就是: 54.智眼明、理性通、志堅固。 我先講一下:什麼叫做智眼明?智眼明——照破身心世界,是非、憎愛、取舍、得失皆是夢,這個就是很有智慧的人。照破了身心世界,統統知道這個是假相,所有的一切是非、愛恨、取舍、得失都是夢。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底下叫做理性通,理性通就是:了悟我們的心性是不生不滅,要通達不增不減。所以,你今天,諸位!你官當得很大,令心不要增,因爲有一天會失去的,年歲大還是要退休,還是要下崗的! 今天你長得很漂亮,沒什麼好驕傲的,老化是很快的!有一天:你每天都要貼那個……晚上女衆都有貼那個面膜的習慣,有一天就會用不著,因爲再敷下去,皺紋還是很嚴重,沒辦法的,它一定會來到的,一定會來到的!所以,化妝品控製一下就好,又不是粉刷牆壁氣象新。是不是?你自私塗抹,它年歲漸漸老!有一種功夫可以解決老的,就是承認我是老了,承認我老了,事情就解決了,事情就解決了!對不對?我們現在就是說內心不想老;可是,這個面貌:我們老得太快,智慧成長得太慢,一般衆生都是這樣子,我們老得太快,客家人講的:一下子!一下子,如白駒過隙,一下子就叁十幾了、四十幾了、五十幾了,恍如昨日啊! 我現在想起來,我小時候的時候,放風筝啦、打這個陀螺,老師上課的時候,對不對?小時候就唱歌,畢業的時候,現在還想起來小時候:青青校樹,芭樂蓮霧,鳳梨怎會這麼酸……(師父唱)很快,小學,現在五十多了,快死掉了!才想到說:喔!小時候師媽這麼照顧我,師媽那個時候年輕,是大美女,照顧我,是不是?我是最後一個兒子,她就抱到旁邊來,(師父做扇扇子的動作)因爲以前也沒有電風、電風扇,她如果睡著的時候,我就把她的手搖一下:你怎麼不繼續搖啊?現在想起來很殘忍,很對不起師媽,應該是我搖(扇子給)她才對,結果搖錯邊了。想起來很對不起母親,因爲那時候才五、六歲,沒電風扇,就是很熱,很熱!理性通,就是說心性不生滅的理要通達。 我們快准備下課了! 志堅固,也就是菩提佛果,屬于志氣堅固者所擁有。志要堅固,志氣要堅固,志堅固就是菩提佛果,屬于志氣堅固者所擁有,一個修行人要很有志氣。 55. 莫說他人短與長,說來說去自遭殃。 若能閉口深藏舌,便是修身第一方。 莫說他人短與長,說來說去自遭殃。說來說去自己遭殃。若能閉口深藏舌,便是修身第一方。我們能夠把這個嘴巴閉好、深藏,便是修身的第一方。 再念一遍:莫說他人短與長,說來說去自遭殃。若能閉口深藏舌,便是修身第一方。 56. 覺了自性本空,毫無煩惱生死; 覺了他性本空,自他聖凡平等。 再念一遍:覺了自性本空,毫無煩惱生死;覺了他性本空,自他聖凡平等。 57.一念不生,萬緣空寂;一心空寂,如鏡常明。 一念不生,你了解緣生就是無生,萬緣就是空,不可得。父母未生我們的時候,我們在那裏?現在生出來,時時刻刻、秒秒都在變化,所以,一念不生,萬緣本來就是空寂。 一心空寂,如果一個人一心進入真空的狀態,沒有煩惱,沒有無明,他就如鏡常明,就像鏡子常常照得很清楚。 諸位!底下: 58.修道之人,切莫外求,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修行之人,千萬不要向外求,你只要心性不要被汙染,本自圓成。本來歇即是菩提,那個圓滿的佛道就顯現。但離妄緣,即如如佛。爲什麼叫做妄緣?所有的緣起都是妄;悟道的人,所有緣起都是真。爲什麼?迷惑、無明的衆生,所有的緣起都誤認爲真實,所以,他拼命地執著,所以叫做所有的緣起都是假。但是,悟道的人呢?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萬法、山河大地,都是真如自性、如來藏性所影現出來的,無一法不是真,無一處不是真,但莫于相上執著,莫于相上汙染。所以,修道之人,切莫外求,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59.諸法如夢、如幻,六塵境界本空,諸法空處是諸佛心處。 你想要了解佛的心是什麼嗎?你要好好地體悟,諸法如夢、如幻,六塵境界不實在,本來就是空。諸法空外是諸佛心處。這一句很重要,諸法空處是諸佛心處,你要了解諸佛的心是什麼嗎?法空的當下,沒有妄想、顛倒、執著,諸法空處即諸佛心處,就是佛的心。我們修行人要了解,何者是主?何者是客?應當分清楚。何者是主?心性是主,心性才是我們的主人。何者是客?意識心是客,生滅無常、執著的意識心是客,所以,要把客放掉,穩住。所以,禅宗說:修學佛道,守心第一。要把這個心守住。 好!我們再叁分鍾下課了。 60.做工夫,著不得一絲毫別念——分別的念頭,徹底無相方能契入。 做工夫,著不得一絲分別心,徹底無相,才能契入。 61.時節因緣要掌握,方名智人。 這樣才是有智慧的人。講話要看時間、空間,要看因緣,要掌握對的方向,什麼事情要往正面的,要用智慧。所以,時節因緣要掌控。意思就是:能掌控時節因緣的人,是有智慧的人。 62.一切…

《2007年義工大會開示——荒漠甘泉》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