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P13

  ..續本文上一頁聽到佛法,聽到佛法真的很高興,就是這樣子。有的信徒不曾聽過錄音帶,他聽到佛法一高興整晚睡不著,他本來想我十點聽一卷錄音帶,聽了以後停不下來,整套有八卷,就一卷聽完接著一卷,一卷聽完接著一卷,整套聽完已經早上六點了,打理、打理要去上班,你看,那種高興、喜悅跟那種堅持,所以我們人如果聽到法會喜悅,要他付出他的生命,他都覺得很甘願,反正早晚都得死,對不對?聽經聞法也要死,沒有聽經聞法也要死,看你要選擇哪一條路,自己稍微冷靜一下,自古以來那些能幹的總統、皇帝他們留下什麼?你慢慢想他們留下什麼,對不對?你想皇帝他留下什麼?至今有錢人他留下什麼?什麼也沒有。哪一樣是我們的?沒有。所以法的追求才是真正的生命,所以佛陀告訴我們:當我們擁有了真理,我們才真正擁有生命。我們擁有了真理,我們才真正擁有生命。要不然不過是一個臭皮囊而已,我們沒有擁有真理,我們根本就沒有生命,要不然就吃飯、拉屎、上班,吃飯、拉屎、上班,結婚生子一個傳一個,就這樣而已,對不對?這樣跟一棵樹沒什麼兩樣,跟一只豬也是一樣的,豬它也是一樣吃飯、睡覺、生小豬,小豬還可以賣錢,所以人如果沒有智慧沒有真理,跟一切的衆生沒什麼兩樣。底下:) 憍屍迦回答說:“你問我這個嗎?我老實地告訴你:一般有情(有情就是衆生。一般的衆生)在叁有(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叁界)中輪轉,(因爲迷了,所以叁有就是叁界當中輪轉,六道輪回,)如彼(彼就是印度當時一個)做陶器的陶家輪(陶家輪就是一個輪子,他做什麼模樣就一直轉一直轉,他的手要一直轉一直摸,所以我們現在都是裝機器的,機器打開以後,就開始一直轉一直轉用手捏塑,或者是雕刻什麼東西,一靠近它就剝一層起來,美工刀再弄下去,就再剝一層起來,你如果去看做陶器的人,或者看影片,我們就知道,它的輪子是一直不停地轉,)那樣地輪轉不已,毛病就在衆生愚癡沒有智慧。現在我(我就是憍屍迦。我)讀到大聖佛陀的十二因緣經,認爲這是解脫的最好方法,所以我在思惟因緣的原理,以期從這因緣法中,能真正得到生死解脫。”(生死解脫。簡單講今生如果沒有聽到正法,完全沒有機會解脫生死,完全沒有機會,所以聽到正法的人是叁生有幸。)朋友聽到憍屍迦這樣講,不以爲然地說:“你對佛的十二因緣經,生起這樣的希有之想,未免你對佛經看得太重了,(這個外道的朋友,憍屍迦的朋友就說:)我以爲世間一切理論,要以婆羅門教爲最高,釋迦佛所講的,無論如何是跟不上的,假使我得到這部經來讀,不特不會對它生起敬信,且要用水將裏面的字洗淨,(洗淨,這個外道很我慢,婆羅門教就是這樣子,)然後再寫出毗世師(毘世師就是聖論學派的,也是外道的,)的經典,(聖論學派,毘世師,經典,)以免釋迦佛說的,影響我們的信仰,改變人們的思想!” 憍屍迦聽了,不客氣地呵責他的朋友說:(因爲他得到了真理,)“你怎麼這樣地愚癡?對于釋迦佛所說的經典,竟然要用水洗掉,這還得了!我告訴你:佛陀所說的妙法,如我經濟能力許可,要用真金(泡水)加以書寫,(我要用真金來寫佛經,)使它永遠流傳下去,利益未來無量的衆生!”(因爲佛不在了,像我們今天統統是要靠文字、經典。)朋友接著又說:“你對佛說的妙法既這樣尊重,請你試將它的道理,略爲說點給我聽聽,看看是不是有它的真理。”(是不是真的真理?)憍屍迦爲之解釋說:“佛在經中所講的最重要的道理,就是因果兩字,(不壞事相,因果,)爲人生存世間,(做爲一個人活在這個世間,)不論接觸到什麼,都有因果關系,既不可說有因無果,亦不可說有果無因,更不可說錯亂因果。因爲如此,所以世間一般宗教學說,不能與佛所說相比。”朋友聽了不禁哈哈大笑說:“講因果有什麼稀奇?我們所信奉的(婆羅門教)論典中,(就是這樣子,)不是同樣的因果嗎?”(是不是同樣的講因果?) 憍屍迦進一步地對朋友說:“你所信奉的論典中講有因果,這是我們所不否認的,但他們所說的因果,都是顛倒錯亂的,不能顯示正因果義,原因在于他們不知諸法的法相。不要說別的,且以最淺近的花瓶因果之法來說,他們尚且沒有智慧分別清楚,何況人身(連花瓶的因果他都分不清楚了,何況是)身根(就是我們的色身,五蘊假合的色身,連花瓶的因果都弄不清楚了,怎麼說這個色身的因果,弄得清楚,)覺慧(就是覺悟智慧,不要說這個五蘊假合的身根,或者覺悟智慧,)因果之義?(這因果不用說,)當然更加不能了解了?”(何況是五蘊之身,覺悟的智慧的因果,這個更加不能了解,)“你怎麼知道彼諸論中不能善解因果?這是你個人的私見?還是有什麼事實證明?”其友又這樣地反問憍屍迦。接著更表示自己的觀點說:“如我所了解的,彼論中說破瓦(瓦片如果破掉,外道,破瓦)以爲瓶因,(因果剛好相反,破瓦是不能做瓶因的,要泥土,要泥土,)這正是說的因果,怎麼可說不解因果?(這是外道自己的解釋,)在我看來,不是他們不解因果,而是你未能了解他們所說的內容,如你肯得(得就是願意。如你肯願意)對彼所說善加思惟,(道理要思惟,)那你就可了解他們所說的因果之錯亂了。” 憍屍迦見他的朋友這樣執迷不悟,于是就又開導他說:“毗世論中的確曾說破瓦以爲瓶因的話,但仔細想想,這話一點道理是都沒有的。且拿目前的花瓶來說:一個花瓶的完成,首以泥土與水調和起來,再經陶師加以製造,然後放入窯中去燒,才完成一個美好的花瓶。依此而說花瓶的因果,才是正確的因果義。若說破瓦以爲瓶因,顯然是因果倒置,(破瓦已經是做好的怎能做瓶的因呢?因果根本就顛倒,倒果爲因,)因爲先要有瓶,由于一不小心,將瓶打破,才有破瓦,假定不先有瓶,怎麼會有破瓦?(要先做好打破了才有破瓦,)還有,完整的花瓶固然是有用的,瓶破而成的破瓦還有什麼用?(所以完好的花瓶,當然是有用處的,瓶破了能做什麼?)根據這個推論,可以明白知道,破瓦是不能作爲瓶因的。(因爲已經破掉了,已經燒過了,)以非因爲因;這不是因果顛倒是什麼?錯亂因果,對于生命向上的要求,實是有損無益的,我們怎麼可以隨便信受?” 其友聽到這兒,不禁驚訝地道:“照你這樣說來,毗世師論一點道理都沒有,我們依之修學,豈不是白吃辛苦,一點功效都沒有了嗎?(吃再多的苦也不能解脫,)設若真的如此,我們從今日起,大可不必再信毗世師論了!”憍屍迦對其友說:“毗世師論,不但今日不值得我們信受,從昔已來,如果是個善觀察者,(因果顛倒,倒果爲因,因果顛倒,)久已知(早就知道)其不值信奉了。(如果這樣觀察,我們早就知道不值得信奉了,就像我們小時候拜神一樣,師媽叫我們拜我們就拜,不管是王爺公、媽祖婆見到就拜,在拜什麼?不知道。有什麼道理嗎?沒有,哪有什麼道理,七爺、八爺就這樣拜,拜久了會不會解脫?不會,拜關公,叁結義也沒有解脫,拜神,張王爺公,對不對?很多,五府千歲,北港媽祖廟,哪裏都去過了,拜到現在還沒有解脫,是後來聽到佛法才解脫,才知道拜神是求心安,讓我們做一些善事,沒有道理可聽,再怎麼聽,他們的道理,都是你要行善,對不對?所以說我們就像這個外道一樣,沒有聽到正信的佛教,什麼都不知道,糊裏糊塗,白來的。)不過,過去佛陀還未出世,(還沒有來到這個世間,)世間一般衆生,皆爲無明蒙蔽,(就是愚癡,)以爲毗世師論了不起,將之奉爲黑暗的明燈,但到釋迦牟尼佛出世以後,以佛慧日(慧日就是智慧的光明,)朗照世間,破除世間一切黑暗,毗世師論早已變爲暗淡無光,那裏還能再照耀著我人向光明的大道前進?我人今日只有循著佛陀的光明前進而前進,才能獲得光輝的新生命,過著自由自在的真理生活!” 其友婆羅門,在因果方面,說不過憍屍迦,就從另方面責難說:“你總認爲佛教是真理,但在我看來,佛教是亦有其過失的。不說別的,單以佛教主張緣起無我來說,(這個畫一個雙引號,“緣起無我”,這個就是佛教所說的重點。他現在在反駁,這個外道在反駁,佛教主張“緣起無我”來說,)在道理上是就不通的,怎麼可說佛是對的?”憍屍迦很巧妙地回答道:“你以爲無我不對,而我就因爲佛說無我,才對佛教生起最大的敬信。要知衆生之所以沈淪生死不得解脫,就因爲執著有個實有的自我,如果沒有我執而通達無我的話,則對世間的一切,(你既然無我,你)就不會再生起貪欲,貪欲心沒有了,當下就可得到解脫。(沒有了,沒有什麼可貪的,無我,無我,所以你想想看,有一天你死了以後,火化剩下一堆骨灰,用骨灰壇把你裝起來,鑽石擺在旁邊沒有意義,金子放叁斤在旁邊沒有意義,再好吃的東西放在旁邊,沒有意義,只剩下那一堆骨灰,什麼都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所以我們如果無我,就沒有貪欲心,沒有貪欲心就得到解脫,)計有實我,(計有就是執著,執著有一個實在的我,)必然就會生起貪欲,有了貪欲心活動,只有在生死中輪轉不息,(你不停地念貪就是不停地貪生死,不停地貪心,不停地執著,就是六道輪回不停息,貪得多重你就待多久,你就待多久,就像家一樣,我們建立家庭,你對家庭有多執著,我們所說的五倫有多執著,在世間來講這是善人,行善的,他重視五倫,但是在出世間來講這是生死,這是生死,所以說恰到好處即可,夫妻的感情恰到好處即可,不要太好也不要太差,兄弟的感情恰到好處即可,了不要太好,太好了大哥離不開弟弟,弟弟離不開大哥,他就要六道輪回,一定的道理,)怎麼能得到解脫之道?”真的,有我無我,實爲生死解脫的關鍵所在,(你如果執著一個有我,生死不停息,貪欲不停息,我們如果觀照無我,萬般皆可放…

《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