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下,誰得罪我們,誰侮辱我們,我們都看得開,無我,什麼都會退讓,所以說,有我就是生死輪回的關鍵,無我就是解脫的關鍵,所以實在是生死和解脫的關鍵,就是這個地方,)亦爲佛教與一般宗教不同的地方。 可是其友仍不醒悟,再對憍屍迦說:“就世間一般人的了解,有縛始有解,現在你所虔信的佛教,絕對主張沒有一個我,我沒有,怎麼會有縛?縛沒有,怎麼會有解?無縛無解,還談什麼生死解脫?”這是主張有我者,常常以此作爲攻擊無我的一種論調。殊不知無我,仍然可以建立縛解的,所以憍屍迦對其友說:“你以爲無我就不能建立縛解嗎?我告訴你:唯有無我,才能真正有縛有解,這是什麼道理?當你爲諸煩惱所覆的時候,是即被縛;(我們現在就是煩惱,不得不, 生氣,)到你破除各種煩惱的時候,即得解脫,(即得解脫,)可見我雖沒有,(沒有一個我,)縛解不是沒得的。”(縛解不是沒得的,所以)縛解完全建立在煩惱的有無上,(煩惱就是執著,)不是建立在有我上,如像凡夫那樣地執有一個實在自我,縛解倒真的建立不起來了,(“倒”就是“才”。才真正建立得起來,所以說你如果像凡夫來講,執著有一個我,不管縛或解都還有一個我,這樣就建立不起來,)所以我們應該信受無我的教授! 印度的宗教哲學思想界,除了極少數的斷滅論者,(斷滅論就是否定因果,)大都是承認有後世的,(像基督教就不承認有後世,)于是其友又問憍屍迦道:“假定真如你所說沒有我的話,當各個人的生命結束以後,究竟由誰從此世到後世呢?比方我們主張有我,死後由我去受新的生命,這就一點沒有問題。關于這點,請你再爲我說說,如果說得有理,我可以接受你的意見。”(這一段的意思是說,我們人的生命如果結束,到底是什麼東西從此世到後世,因爲他不了解業,業識,我們死後就是由業識所轉,業識就是煩惱的綜合體,業,煩惱就是一種動力,動力,動力,煩惱就是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是由無明,無明就是因爲執著而來的,分別來的,不了解真理,所以主張有一個我,死後就由我去受苦,你說無我什麼人去受苦呢?你們說無我,他死後由誰去後世受苦,他不了解我們的業識還在,所以)到了這時,其友的信念,似已在動搖,于是憍屍迦進而對諸婆羅門說:“我們現在的這個生命體,不是由我而來的,是由過去的惑業之所招感的,(所以什麼是生命?就是惑業所感,要記住!什麼是我們生命的泉源?就是惑和業的招感,我們如果迷惑,我們如果無明,生命就一直來,我們如果業不斷輪回就不斷,所以迷惑跟業力,就是我們生命的題材,我們用什麼創造生命?就是用惑跟業,用迷惑無明的心跟造業的力量,創造我們今天的生命,今天我們爲什麼會來轉世?迷惑、造業,)惑業感到這個生命體,由諸種種外在的因緣,複又起惑而造種種的有漏業,(漏就是煩惱,我們不但不能解脫,今世又來造業,又來造業,)以此惑業再感未來的新生命體,生命的流轉,完全是由業力之所支配的,不是有個我在那裏來來去去!”(就無我,完全是業,煩惱就是業,業就是惑,惑就是煩惱,煩惱就是無明,所以注意看那個業力,業力,本來因叫做造業,強而有力沒有辦法克製的,那個叫做業力所牽,就是到果的地步,到果這是站在念頭裏面講,當一種業達到成熟,變成力的時候你控製不住,控製不住。譬如你抽煙控製不住了,控製不住,抽煙控製不住。譬如你賭博,賭習慣了你不賭受不了,你心想要做功課,業在翻絞時做不了,克製不了,克製不了,所以爲什麼生活要正常,你不要小看這個,定早課、定晚課,我告訴你,久了一個模型就跑出來了,業力在牽引,說我們去看電影、玩,不好意思我今天功課還沒做完,他自己約束力,業牽引不了他,善業牽引到極樂世界,他開始在種善業了,我要做早課,邀他看電影、到餐廳吃飯,他說不好意思我功課還沒做,他的願力就把業力牽引過來,要往生的業,善業,所以這個業如果形成一股力量,修行人他也是有業力,他有善業的業力,所以你看他早也想阿彌陀佛,晚也想阿彌陀佛,平常又聽經聞法又放得下,這樣執持名號一心不亂,你想臨命終不往生,他會跑到哪一道去,他沒別道,沒別道,他現在活著所有的意識,都是佛號都是極樂世界,我決心要往生,保證會往生,無二心,就算他還沒有大徹大悟,他的心都是佛了,他的心都是佛了,所以我們要記住,緣是由願而來的,我告訴你,只有一種力量能夠改變業力,就是願力,願力就能夠改變業力,願力。願力由哪裏來呢?由智慧而來,由智慧而來。完全充滿了智慧你就會下決心,了解一切法不可得,你才不會像世間人去執著一堆東西,願力如果一定下來,他就改變了。譬如說今天你來聽經聞法,願力,今天不論刮風下雨,或者是……我一定要來聽經聞法,從此以後不論什麼因緣,我絕對要來聽經聞法,這個業力就轉了就牽不了你了,往生極樂世界也是一樣,時時刻刻都說:我要往生極樂世界我無路可走,沒有第二條路可走。你沒有往生你要做什麼?對不對?你百年以後人死的時候,神識出來你要做什麼?一片迷茫你要走什麼路,你不知道什麼路,下願力時時刻刻、心心念念,堅持到底絕對往生的,沒有第二句話,所有的業,都要往西方極樂世界去了,當然他就往生了,這個道理絕對說得通的,所以能夠改變業力,就是靠我們的願力,我們的願力就是靠我們這一念的智慧之心,了解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淨什麼是垢,所以我們如果聽經聞法,自自然然久了就有智慧了,就有願力改變了。) 憍屍迦恐怕他們不了解這個深義,(不了解這個深義,)特爲舉出淺顯的譬喻對大家說:“如谷種子在衆緣和合的情形下谷芽,(有水分、營養、土壤、陽光,藉著這些種種的因緣,谷種子就會發芽,)一般以爲是從種子而生此芽,然實際上,該種子是不生芽的,因爲要種子滅,而後其芽方得茁長,如果種子不滅,谷芽是絕對不會生起的,由于種子滅了,(就是說種子的形態沒有了,就換芽的形態出來了,種子的形態如果沒有消失,芽就長不出來,)所以不能說它是常;(因爲種子總是會轉換的,所以種子不是永遠它會變,所以不能說它是常,)由于芽兒生了,(這是由種子而來的,所以也不能離開種子,)所以不能說它是斷;(斷就是說沒有再繼續叫做斷,因爲它有再繼續,種子之後就發芽這個叫做繼續,所以它是不斷,)在此不斷不常的情形下,谷子既得不斷地延續。(一直變化一直變化,)佛說衆生在輪回中受身,其情形也是這樣,雖然說是無我的,但業報並不失,(業報不失,我那個時候聽到業報不失,業力的這種東西,我才深深地體會到佛說的道理比較有理,因爲讀書當中,一定會接觸到很多基督教,接觸到的基督教,一切都是上帝創造的,對不對?叫我們要信上帝,在他的面前忏悔才能得到解救,但是我們對現在千差萬別的貧富、男女、美醜差別這麼多,這個要怎麼樣解釋,解釋不出來,所以從外道的角度來解釋,人生跟宇宙無法解釋得通,無法解釋得通。每一個人都要長得美,誰要長得醜,每一個人都要健康,誰要生病,每一個人都要生而富有,誰要生而貧窮,爲什麼人從人願?你的業不夠,福報不夠,就會這樣子,對不對?福報不夠就是這筆錢,你要賺到手了最後卻被人截斷,福報不夠就是這樣子,我們世間人就是貪,不是我們的我們硬要得到,譬如說綁票,明明不是你的錢,因爲綁票、恐嚇拿到那筆錢,拿到那筆錢被抓到就槍斃了,它不是你的錢,你沒有那種福報來花這筆錢,拿到這筆錢,一花災難就到了,災難就到了,人年年有余安分守己接受業報,記住!要接受我們的業報,因爲你種什麼因就得什麼業報,這是很公平的,包括你那些親戚朋友的安排,業力就是統統很公平的,沒有冤枉的,這個世間沒有冤枉的。底下說)如失業報,可說主張無我有大過失,因業報不失,主張無我,不特沒有過失,且正是建立有情前後流轉的。”(連這個句號也打錯了,句點打上面引號打下面,)一般人聽說無我害怕,(說沒有一個我,)就是怕前後生命聯系不起來,了知生命可以前後相續,對于無我之理,還有什麼可怕的。(所以我們研究佛法的人不怕死,比較不會怕死不是都不怕死,哪有不怕死,一定會怕的,女孩子有的要打個針就……打個針都不敢看,對不對?笑死人了,像盧醫師在跟人家針灸,紮下去,紮下去,明明沒紮到痠,他也說有、有,爲什麼?怕痛,怕痛,欺騙別人就是欺騙自己,沒紮到你說有,導電下去沒有效用,根本就是多余的,紮下去,針灸就是痠、麻、脹、痛,要跟醫生講他才會跟你調整,沒紮到他抽起來再紮下去,有了,這樣有了,你很坦白,一導電,跳,這樣就嘟、嘟、嘟……針灸這樣就有效,所以欺騙醫生,就是我們的病苦好不了,怕痛、怕痛。所以這個世間叫他布施金錢那沒話講,叫他打一支針,NO,打死他都不打針,他看到那一支針就快昏倒了,對不對?那個實在是不會痛而是怕昏的,實在是不會痛,是自己怕到昏倒的,對不對?我們這個恐懼很難解決,我們如果了解一切法無我,我們的內心就不會恐慌,慢慢地比較不會怕死。底下說:) 諸婆羅門聽了憍屍迦的這番說話,便很歡喜地說:“我們聽了你所講的無我之法,的確是很有道理的,(憍屍迦的朋友肯相信了,)並且將我們的內心之垢爲之洗除,這實在是件極爲慶幸的事!”(所以這個世間就是每一個人開口閉口都是我、我,所以衆生就是痛苦萬千,痛苦萬千,)接著贊歎佛的功德,認爲這是世間最極希有的,同時還這樣地說:“我們現在雖沒有面見如來,但一見到佛的聖迹,已知佛的功德殊勝,特別是聽了佛的因緣論,更知(怕樣我們才了解)佛的功德不可思議。”憍屍迦見其親友及諸婆羅門,對于佛法生起清淨的信心,舍棄邪見的外論,亦很歡喜地以偈…
《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