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無仇,也被丟得渾身都是,對不對?臺灣講民主,講民主,對不對?就可以抗議,現在我們臺灣這種抗議講實在話太過惡劣了,當然你有不滿的地方,循合法的管道,太過惡劣了,有的甚至要上高速公路,高速公路跟你有什麼冤仇,你要上高速公路影響交通,你這種抗議真的是非理性的,人家美國那種抗議很理性,美國那種抗議就是這樣子,你如果對這個老板不滿,你寫個“抗議工資太少”,美國的基本工資原則,抗議工作時數太長,站在外面,站在外面,你抗議寫個牌子站在外面,絕對沒有人會傷到你,到中午老板會說進來吃飯,老板還叫你進來吃飯,中午你再手持牌子去外面站,到了晚餐老板再請你進來吃飯,吃飯你再到外面站,你盡管抗議,他還是會請你進來吃飯,他們手持牌子就這樣子,哪像我們這種抗議,嚇死人了,全世界最可怕的抗議就是南韓,南韓那個國家都丟汽油彈,都丟汽油彈,所以我認爲一個國家要行十善業,什麼和平、自由、安樂的世界,根本不可能,曆史學家這樣分析:從有人類以來,在地球上的人類,從有人類的曆史記載直到今天,算一算沒有叁百六十天以內的一天和平,算一算天數,這個地球裏面沒有一時一刻,在某一個角落就會有戰爭,在某一個角落就會有恐怖活動,在某一個角度就會有災難,這個地球沒有一時一刻,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沒有一時一刻平安,什麼和平、自由、安樂,No,No,沒有,我認爲還是往生比較重要。底下:)太虛大師《十善業道經講要》中說:“廬山慧遠大師,謂十善業,若能從一家一鄉推行到一國,立可成爲“風和俗美,(風和俗美就是風俗純樸善良,)刑措政清”(這個措就是除掉,刑法除掉表示就是不必用刑法,政就是政治,清就是清明,整句話的意思就是說:風俗很純樸忠厚很善良,不必用到刑罰政治就能清明,)的清淨國家。”(但是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實在是難,實在是難。所以說到新加坡去走一走不錯,還有日本,全世界兩個治安最好的國家跟你介紹一下,就是新加坡跟日本。底下:)原因在于:凡是本著十善去行的,其心地必然很光明,其性情必然很柔美,(溫和、美好、善良,)其爲人必然很和睦,其處世必然很公平,不會再與人相爭相奪。這樣的人多了,甚至人人如此,形成良好風氣,充塞(就是充滿,)于社會每一角落,沒有人作奸犯科,國家用不著刑罰,所謂“一刑息于鄉,百刑息于國”,(在鄉裏沒有受到刑罰,沒有設刑罰,漸漸和平、自由、安樂的鄉裏,國家就會平靜,)社會自然安甯,人群自然和樂,而天下國家亦必太平了。現在世界所以這樣相殺相鬥,病在人們都向十惡方面發展,不肯如法奉行十善的結果。假設人人能行十善,今天的世界決不是這樣的一個世界,今天的社會亦決不是這樣的一個社會。十善業關系人群的和樂有如此,可以證知這不僅是個人做人的基本道德,亦得是人類社會的基本道德。今日社會龌龊(這個“龌龊”,龌龊就是汙穢、卑鄙、下流,)到這個樣子,今日人心墮落到這種境地,負有救濟社會感化人心的佛子,難道真的望著廣大人群向人類末路競進?(競進就是競相前進,愈走路愈窄,)我想誰也不忍心如此坐視的!(坐視就是不管,)然則挽救現代社會,淨化現代人心,應怎麼辦?(其實,)很簡單,依于佛陀指示我們最基本最切要的十善業道去行就是。 (叁)五乘之基在十善: 佛陀指示人修學佛法,最初要你做成像個人,完成完全的人格,然後再進一步地向上發展,達到超人以至超越人。當知做個好人,固然是很難得,但人生畢竟是不究竟的,仍有諸苦逼迫而不得自在的,所以要求生命向上而得後世的勝進,亦即是求生天國去,享受天上的快樂。生天亦有生天的條件,這就是修十善業及諸禅定。如專修十善行,則可生到六欲天;(就是欲界六天,)若加修四禅定,則可生到色界天,設更修四空定,自然就會得不到無色界天。不但世間人天正法,以十善業爲本,就是出世的叁乘正法,亦以十善業爲基本。《海龍王經》(《海龍王經》總共有四卷,西晉竺法護所翻譯的,西晉的竺法護所翻譯的,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冊經集部。)說:“諸善法者,是諸人天衆生圓滿根本依處,聲聞獨覺菩提根本依處,無上正等菩提根本依處。何等名爲根本依處?謂十善業。”(簡單講做一個佛弟子最基本上的不管你修哪一乘,最基本上你統統要修十善,沒有例外的,)經中接著又說:“十善業道,是生人天,(你來世要做人要行十善,我們來世要升天要行十善,我如果要修持叁乘也要行十善,這是一切的基本,一切的基礎,)得學無學(學就是叁界內,無學就是叁界外,)諸沙門果,獨覺菩提,及諸菩薩一切妙行,一切佛法所依止處。”(所以,)據此可知,十善業道,在佛法中,是徹始徹終的德行,是任何佛法者,都不可不遵行的。成佛之道以頌攝此義說:“諸善之根本,佛說十善業,人天善所依,叁乘聖法立。”(就是說諸善的根本就是十善業,大家都要做的,不論你是不是修行人,來世要做人要升天,都是這樣子要修十善,)特別是菩薩行者,更是以十善業爲本的。不但初發心的菩薩,要從十善學起,名爲十善菩薩,就是登了地的菩薩,其所行的,亦不過是十善正行的深度實踐。(意思是說菩薩是行深度的十善,我們一般是行淺的十善,行深的十善行到無所住無所著,)《十善業道經講要》說:“菩薩位中第二離垢地,即由十善成業,由戒增上成定,即深修十善,將身語意惡之極細者,亦究竟斷除,定心不散亂而得安,即成十善行深進一層功夫。至于由定成慧,則是最後將無明邪見打破,無漏智慧發生,此即十善業的究竟道。”成佛之道更明白說:“除身語的正行清淨外,如不邪見而得甚深的正慧,(所以不能中了外道的毒,)不嗔恚而具廣大的慈悲,不貪欲而成無量叁昧。”(所以不邪見、不嗔恚、不貪欲,你就得到正慧、慈悲跟叁昧,)這麼一加分別,(就會了解來分別一下,)我們可以知道:一般所說的十善業行,看來是很簡單,實則並不簡單,說來是很容易,行來並不容易,爲什麼?因雖(這兩個字打顛倒了。雖因)人人都可奉行十善,(或者這個因除掉,這樣意思才顯現得出來,這個“因”畫掉也可以,“雖人人都可奉行十善。”雖然人人都可奉行十善,)但真正能修持十善行的,要到第二離垢地菩薩,唯佛與佛乃能究竟圓滿。所以十善業爲五乘之基,而爲人人所當修學。 上面我們雖已一再說明十善業行的重要,但十善業行僅爲人生基本德行者,或不以此爲然。他們以爲:“學習聲聞乘的有聲聞乘所當行的行門,(學習聲聞乘的有聲聞乘所當行的行門,意思是說聲聞有聲聞主要的修行法,所當行的行門就是四谛法,這個行門就是四谛法,聲聞乘所當行的就是四谛,這是它主要的,就像中國人主要的就是吃飯、喝粥,美國人就吃面包,吃面包,意大利人就吃空心面,他的主食是什麼是有一定的,去意大利都吃空心面,像塑膠水管那樣,像塑膠水管那樣,端出來就是這樣厚厚的,塑膠水管加蕃茄醬酸溜溜的,我跟師媽都站在那裏看,看了直搖頭,搖頭,)學習緣覺乘的有緣覺乘所當行的行門,(就是十二因緣,他主修十二因緣,)學習菩薩的自亦有菩薩乘所當行的六度萬行,各各修自所當行的行門就好了,何必另外要修十善業行?更何必強調十善業行如此重要?”是的,出世叁乘各有其所應行的行門,我們並不否認,但你亦不可忽視十善業行,爲諸行根本,假定沒有這一根本,那我敢說,任何行門,都將沒有基礎。行者修習十善業行,只可說有程度之差,不可說誰應修,誰不應修。以世間行人來說,通常都這樣分別:“修下品十善的是阿修羅,修中品十善的是人,修上品十善的是天。”以出世聖者來說,他們所修的十善,都是屬于上品的。如《華嚴經·十地離垢地》說:“又此上品十善業道……成聲聞乘……(上品十善業道又)成獨覺乘……(上品十善業道又)成菩薩大行……一切佛法皆得成就。是故我今等行十善,應令一切具足清淨,如是方便,菩薩當學。”吾人何人,豈可不學?(怎麼可以說不修學十善。) 叁 經題略釋 本經叫做《佛說十善業道經》。 經的經題,是代表經的內容的,了解了經題,對經的內容,也就大體知道。每部佛經的經題,依照通常的解說,都分爲兩大部分,(第一)就是通題與(第二叫做)別題。通題是指最後一個“經”字,(譬如《法華經》、《般若經》、《金剛經》都是一個“經”字,這個“經”字就是每一部經的通題,通每一部,每一部最後都是一個“經”字,譬如說我們人就統統是人,但人有分黑人、白人、黃種人、棕色人種還有很多很多,人。經就是這樣子,無論什麼經它統統叫做經,統統叫做經。人無論黑人、白人都叫做人,通題就是人,通題就是經意思相同,通題是指最後一個“經”字,)因名之爲經的,不獨是這部經,凡佛所說的都叫做經。如《法華經》、《華嚴經》、《金剛經》等,所以經是通于一切的。經字的印度話,叫做“修多羅”,或叫“修妒路”,譯成中文就名契經。契是契合的意思,有契理契機兩義。(底下我們先講契理:)世間上任何一件事情,在其背後,都有真理在支持的,雖說真理彌漫于世間,(彌漫就是遍布,遍布于世間,)但一般人所說的話,很少有與真理相契合的,(不相信你跟你的朋友出去泡茶叁個小時,叁個小時你做個筆記,看你說了些什麼,他會跟你開示苦空、無常、無我嗎?他不會跟你講這些,泡叁個小時就是阿匹婆怎樣,素珠怎樣,電視現在又怎樣,電視演些什麼,左右鄰居怎樣,一定是這樣,你說叁個小時作筆記回來:哇!不知道在說些什麼,沒有一句是有意義的話,不如自己泡茶咖啡在家裏喝,喝杯熱咖啡再放錄音帶,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還活得比較充實一點,對不對?你學佛以後,跟你的老朋友相約出去,譬如說去日本餐…
《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